本發明涉及催芽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水稻催芽裝置。
背景技術:
水稻是我國農業種植的主要產品,水稻育秧必須經過催芽處理。目前,水稻催芽的方法主要有火坑催芽、浸種催芽等。火坑催芽適合用種較少的農家使用,如不及時管理,上下層種子受熱不均勻,容易出現發芽不均勻、秧苗參差不齊、秧苗病害嚴重的情況。浸種催芽,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期間還需要人工進行翻動,播種后才出芽,且出芽速度較慢,不僅費時費力,且溫度不易控制,溫度過高過低都容易影響秧苗質量,而秧苗質量的優劣對產量有著直接影響。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水稻催芽設備應運而生,這類設備普遍存在操作復雜、成本昂貴的問題。
由于催芽裝置內部空氣流通困難,使部分堆積的水稻溫度變高。水稻在高溫下無法發芽,影響農業種植的產量和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水稻催芽裝置。
本發明提出的水稻催芽裝置,包括外殼,外殼的一邊外壁上開有開口,且外殼靠近開口的一側外壁上鉸接有側門,外殼的底部內壁上焊接有水槽,且水槽的一側外壁通過導管連接有水泵的進水口,且水泵通過螺絲與外殼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水泵的出水口連接有供水管,且供水管延伸至外殼的頂部,所述供水管的底部和外殼的頂部均開設有等距離分布的通孔,且供水管的底部通過螺紋連接有位于外殼內的霧化噴頭,所述外殼的一側內壁上焊接有等距離分布的彈簧,且外殼遠離彈簧的一側外壁上焊接有儲氣箱,且儲氣箱遠離外殼的一側外壁上通過螺絲固定連接有氣泵,且氣泵的出氣口通過導管與儲氣箱相連通,且儲氣箱遠離氣泵的一側連接有等距離分布的氣彈簧,所述外殼的頂部內壁上焊接有鋼絲纜繩,且鋼絲纜繩的底部焊接有催芽箱殼體,且催芽箱殼體的兩側內壁上從上往下依次焊接有三組卡塊,且三組卡塊之間從上往下依次插接有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和第三放置板,所述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和第三放置板,且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和第三放置板上分別開有等距離分布的第一凹孔、第二凹孔和第三凹孔,且第一凹孔由第一透氣孔和第一放置槽構成、第二凹孔由第二透氣孔和第二放置槽構成,第三凹孔由第三透氣孔和第三放置槽構成,所述催芽箱殼體的底部開有開口,且催芽箱殼體底部兩邊內壁之間連接有等距離分布的電加熱絲,且水槽的頂部兩側外壁之間放置有支撐板,且支撐板上焊接有等距離分布的風扇。
優選地,所述霧化噴頭為中空結構,且霧化噴頭的底部開有等距離分布的出水孔,且出水孔的孔徑為50-100um。
優選地,所述卡塊為c形結構,且催芽箱殼體兩側內壁上卡塊的開口相對設置。
優選地,所述第一透氣孔、第二透氣孔和第三透氣孔分別貫穿第一放置板、第二放置板和第三放置板,且所述第一透氣孔、第二透氣孔和第三透氣孔的內壁上粘接有過濾網。
優選地,所述第一放置槽、第二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規格相同,且第一放置槽、第二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構成圓形,且第一放置槽、第二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均用于放置被催芽的水稻種子。
優選地,所述第一透氣孔、第二透氣孔和第三透氣孔規格相同,且第一透氣孔、第二透氣孔和第三透氣孔的面積為第一放置槽、第二放置槽和第三放置槽面積的兩倍。
優選地,所述水泵、氣泵、電加熱絲和風扇分別連接有開關,且開關與data-7311型控制器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水泵將水槽中的水抽入供水管中,并通過霧化噴頭噴出水霧,能夠保障水稻種子的濕度,電加熱絲加熱空氣,風扇吹動空氣使外殼內的空氣溫度均勻分布,氣泵向儲氣箱注入空氣,儲氣箱與氣彈簧連通,使氣彈簧膨脹,帶動催芽箱殼體移動,氣泵停止抽氣,氣彈簧收縮,彈簧向反向擠壓催芽箱殼體,使催芽箱殼體、放置板和放置板上放置的水稻種子不斷晃動,避免水稻種子堆積發熱,能夠增加水稻中的的出芽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水稻催芽裝置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水稻催芽裝置的第一放置板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提出的水稻催芽裝置的第二放置板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提出的水稻催芽裝置的第三放置板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提出的水稻催芽裝置的催芽箱底部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殼、2水槽、3水泵、4供水管、5霧化噴頭、6彈簧、7氣泵、8儲氣箱、9氣彈簧、10催芽箱殼體、11卡塊、12第一放置板、121第一透氣孔、122第一放置槽、13第二放置板、131第二透氣孔、132第二放置槽、14第三放置板、141第三透氣孔、142第三放置槽、15電加熱絲、16風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實施例1,參照圖1-5,水稻催芽裝置,包括外殼1,外殼1的一邊外壁上開有開口,且外殼靠近開口的一側外壁上鉸接有側門,外殼1的底部內壁上焊接有水槽2,且水槽2的一側外壁通過導管連接有水泵3的進水口,且水泵3通過螺絲與外殼1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水泵3的出水口連接有供水管4,且供水管4延伸至外殼1的頂部,所述供水管4的底部和外殼1的頂部均開設有等距離分布的通孔,且供水管4的底部通過螺紋連接有位于外殼1內的霧化噴頭5,所述外殼1的一側內壁上焊接有等距離分布的彈簧6,且外殼1遠離彈簧6的一側外壁上焊接有儲氣箱8,且儲氣箱8遠離外殼1的一側外壁上通過螺絲固定連接有氣泵7,且氣泵7的出氣口通過導管與儲氣箱8相連通,且儲氣箱8遠離氣泵7的一側連接有等距離分布的氣彈簧9,所述外殼1的頂部內壁上焊接有鋼絲纜繩,且鋼絲纜繩的底部焊接有催芽箱殼體10,且催芽箱殼體10的兩側內壁上從上往下依次焊接有三組卡塊11,且三組卡塊11之間從上往下依次插接有第一放置板12、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三放置板14,所述第一放置板12、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三放置板14,且第一放置板12、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三放置板14上分別開有等距離分布的第一凹孔、第二凹孔和第三凹孔,且第一凹孔由第一透氣孔121和第一放置槽122構成、第二凹孔由第二透氣孔131和第二放置槽132構成,第三凹孔由第三透氣孔141和第三放置槽142構成,所述催芽箱殼體10的底部開有開口,且催芽箱殼體10底部兩邊內壁之間連接有等距離分布的電加熱絲15,且水槽2的頂部兩側外壁之間放置有支撐板,且支撐板上焊接有等距離分布的風扇16,且外殼1的一側內壁上通過螺絲固定有溫度傳感器,使用電加熱絲15加熱,使外殼1內的溫度維持50攝氏度-60攝氏度,持續5-6分鐘,水泵3為水稻種子供水,保持水稻種子濕潤,電加熱絲15停止加熱,使外殼1內溫度降低至35攝氏度-40攝氏度,使用電加熱絲15不間斷加熱,使外殼1內溫度為35攝氏度-40攝氏度。
實施例2,參照圖1-5,水稻催芽裝置,包括外殼1,外殼1的一邊外壁上開有開口,且外殼靠近開口的一側外壁上鉸接有側門,外殼1的底部內壁上焊接有水槽2,且水槽2的一側外壁通過導管連接有水泵3的進水口,且水泵3通過螺絲與外殼1的外壁固定連接,所述水泵3的出水口連接有供水管4,且供水管4延伸至外殼1的頂部,所述供水管4的底部和外殼1的頂部均開設有等距離分布的通孔,且供水管4的底部通過螺紋連接有位于外殼1內的霧化噴頭5,所述外殼1的一側內壁上焊接有等距離分布的彈簧6,且外殼1遠離彈簧6的一側外壁上焊接有儲氣箱8,且儲氣箱8遠離外殼1的一側外壁上通過螺絲固定連接有氣泵7,且氣泵7的出氣口通過導管與儲氣箱8相連通,且儲氣箱8遠離氣泵7的一側連接有等距離分布的氣彈簧9,所述外殼1的頂部內壁上焊接有鋼絲纜繩,且鋼絲纜繩的底部焊接有催芽箱殼體10,且催芽箱殼體10的兩側內壁上從上往下依次焊接有三組卡塊11,且三組卡塊11之間從上往下依次插接有第一放置板12、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三放置板14,所述第一放置板12、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三放置板14,且第一放置板12、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三放置板14上分別開有等距離分布的第一凹孔、第二凹孔和第三凹孔,且第一凹孔由第一透氣孔121和第一放置槽122構成、第二凹孔由第二透氣孔131和第二放置槽132構成,第三凹孔由第三透氣孔141和第三放置槽142構成,所述催芽箱殼體10的底部開有開口,且催芽箱殼體10底部兩邊內壁之間連接有等距離分布的電加熱絲15,且水槽2的頂部兩側外壁之間放置有支撐板,且支撐板上焊接有等距離分布的風扇16,且外殼1的一側內壁上通過螺絲固定有溫度傳感器,使用電加熱絲15加熱,使外殼1內的溫度維持50攝氏度-60攝氏度,持續3-5分鐘,水泵3為水稻種子供水,保持水稻種子濕潤,電加熱絲15停止加熱,使外殼1內溫度降低至25攝氏度-30攝氏度,氣泵7間斷工作,帶動催芽箱殼體10不斷振動,使第一放置板12、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三放置板14上放置的種子翻堆,水泵3不斷供水保持水稻種子處于濕潤狀態。
本發明中,所述霧化噴頭5為中空結構,且霧化噴頭5的底部開有等距離分布的出水孔,且出水孔的孔徑為50-100um,所述卡塊11為c形結構,且催芽箱殼體10兩側內壁上卡塊11的開口相對設置,所述第一透氣孔121、第二透氣孔131和第三透氣孔141分別貫穿第一放置板12、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三放置板14,且所述第一透氣孔121、第二透氣孔131和第三透氣孔141的內壁上粘接有過濾網,所述第一放置槽122、第二放置槽132和第三放置槽142規格相同,且第一放置槽122、第二放置槽132和第三放置槽142構成圓形,且第一放置槽122、第二放置槽132和第三放置槽142均用于放置被催芽的水稻種子,所述第一透氣孔121、第二透氣孔131和第三透氣孔141規格相同,且第一透氣孔121、第二透氣孔131和第三透氣孔141的面積為第一放置槽122、第二放置槽132和第三放置槽142面積的兩倍,所述水泵3、氣泵7、電加熱絲15和風扇16分別連接有開關,且開關與data-7311型控制器連接,且溫度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通過信號線與控制器的信號輸入端連接。
水泵3將水槽2中的水抽入供水管4中,并通過霧化噴頭5噴出水霧,水霧落入第一放置板12、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三放置板14內,能夠保障水稻種子的濕度,電加熱絲15加熱空氣,風扇16吹動空氣使外殼1內的空氣溫度均勻分布,溫度傳感器監測外殼1內溫度,并將溫度信息傳輸給控制器,外殼1內溫度較高時,電加熱絲15停止加熱,氣泵7向儲氣箱8注入空氣,儲氣箱8與氣彈簧9連通,使氣彈簧9膨脹,帶動催芽箱殼體10向左移動,氣泵7停止抽氣,儲氣箱8內的氣體通過氣泵7的出氣口溢出,氣彈簧9收縮,彈簧6向反向擠壓催芽箱殼體10,使催芽箱殼體10、第一放置板12、第二放置板13和第三放置板14上水稻種子不斷晃動。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