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作物栽培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芋頭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芋頭為單子葉植物綱,天南星科芋屬澤瀉目。別名芋艿、毛芋、旱藕等,其口感細軟,綿甜香糯,是一種深受廣大人民喜愛的食品,芋頭原產印度和馬來西亞等熱帶地區,是一種喜溫耐濕作物。在我國芋頭栽培歷史悠久,栽培主要集中在華南、西南和長江流域種植。芋頭營養豐富,含有大量淀粉,礦物質及維生素,既是蔬菜,又是糧食;芋頭球莖中富含蛋白質、鈣、磷、鐵、鉀、鎂、鈉和維生素c1、c3族,淀粉含量高達19.5%,粗蛋白質2.63%。芋頭為堿性食品,能中和體內積存的酸性物質,調解人體酸堿平衡;其豐富的營養價值,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芋頭又是一種清熱解毒、健脾強身的保健蔬菜,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其含有一種黏液蛋白被人體吸收后能產生免疫球蛋白,對人體的癰腫毒癰包括癌毒有抑制消解作用。
芋頭食用其地下球莖,在沿淮是一年生栽培作物,全生育期240—280天。過去,南方地區農民,一般種植的芋頭品種,多為自己留置的農家品種,產量低,質量差,種植面積較小,主要用于自家食用,畝產1000-1500kg,產量較低,芋頭的口感也較差,不利于芋頭在沿淮地區種植與推廣。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芋頭的種植方法,用以解決現有種植技術產量低,質量差,好推廣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芋頭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選擇優質、抗病、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
s2、選擇含沙量為40~60%的土地,拋灑干肥,然后將干肥與沙土混合攪拌;
s3、在地塊上建壟挖溝,然后在隴上開挖種植穴;
s4、在種植穴內倒入腐熟的液態農家肥;
s5、在步驟s4倒入農家肥的種植穴內播撒稻草灰;
s6、將種苗放入種植穴內,并填埋平整;
s7、待種苗長出新芽后再施一次液態農家肥,并間隔20~30天除一次雜草。
優選地,步驟s3所述種植穴間距為10~15cm。
優選地,步驟s4所述種植穴內倒入腐熟的液態農家肥每穴倒入300~600ml。
優選地,步驟s2所述拋灑干肥為每畝拋灑120~150kg干肥。
優選地,步驟s5所述播撒稻草灰厚度為0.5~1mm。
優選地,所述液態農家肥為化糞池內腐熟的液態肥料。
采用本發明方法種植的芋頭具有產量高、口感好、易于種植、有利于推廣的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描述的本發明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發明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芋頭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選擇優質、抗病、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
s2、選擇含沙量為40%的土地,每畝拋灑120kg干肥,然后將干肥與沙土混合攪拌;
s3、在地塊上建壟挖溝,然后在隴上開挖種植穴,植穴間距為10cm;
s4、在種植穴內倒入腐熟的液態農家肥,每穴倒入300ml;
s5、在步驟s4倒入農家肥的種植穴內播撒稻草灰,播撒的稻草灰厚度為0.5mm;
s6、將種苗放入種植穴內,并填埋平整;
s7、待種苗長出新芽后再施一次液態農家肥,并間隔20天除一次雜草。
其中,所述液態農家肥為化糞池內腐熟的液態肥料。
實施例2
一種芋頭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選擇優質、抗病、抗逆性強的優良品種;
s2、選擇含沙量為60%的土地,每畝拋灑150kg干肥,然后將干肥與沙土混合攪拌;
s3、在地塊上建壟挖溝,然后在隴上開挖種植穴,植穴間距為15cm;
s4、在種植穴內倒入腐熟的液態農家肥,每穴倒入600ml;
s5、在步驟s4倒入農家肥的種植穴內播撒稻草灰,播撒的稻草灰厚度為1mm;
s6、將種苗放入種植穴內,并填埋平整;
s7、待種苗長出新芽后再施一次液態農家肥,并間隔30天除一次雜草。
其中,所述液態農家肥為化糞池內腐熟的液態肥料。
采用本發明方法種植的芋頭具有產量高、口感好、易于種植、有利于推廣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