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旋轉式大豆育苗系統,屬于大豆種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大豆培育有必要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特別是大豆育苗培育,需要觀察和供給營養液,改善其使用效果,一般的處理方式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旋轉式大豆育苗系統,以便更好地針對大豆培育,改善大豆培育效果,方便根據需要使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旋轉式大豆育苗系統,包括集液容器,集液容器上方安裝有育苗室,集液容器中安裝有驅動動力機構,驅動動力機構上方連接有下動力機構軸,下動力機構軸穿過集液容器安裝,下動力機構軸頂端安裝有旋轉平臺,旋轉平臺上方安裝有多個培養容器;育苗室頂部左側安裝有導流管,育苗室頂部右側安裝有通風管;育苗室上方左側安裝有攪拌供液容器,攪拌供液容器上方安裝有攪拌動力機構,攪拌動力機構下方安裝有上動力機構軸,上動力機構軸安裝在攪拌供液容器中,上動力機構軸外側安裝有螺旋攪拌葉片;育苗室上方右側安裝有熱風機。
進一步地,攪拌供液容器左側頂端連接有供液管,攪拌供液容器左右兩側下端均連接有進液管,進液管上均安裝有閥門開關,進液管另一端均穿過育苗室與導流管相連接。
進一步地,熱風機下方連接有吹風管,吹風管下端穿過育苗室與通風管相連接。
進一步地,通風管下方連接有多根出風管,導流管下方連接有多根出液管,出風管與出液管均安裝在培養容器的上方。
進一步地,導流管和通風管之間安裝有隔板。
進一步地,旋轉平臺上安裝有多個下液孔。
進一步地,集液容器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出液口,出液口上均安裝有閥門開關。
該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該發明系統能有效地針對大豆進行培育,改善了培育效果,既方便給幼苗供液,也方便提供溫度適合其生長,可以旋轉使用,改善了大豆培育耕種的效果,方便根據需要使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發明。
本實施例中的旋轉式大豆育苗系統,包括集液容器,集液容器上方安裝有育苗室,集液容器中安裝有驅動動力機構,驅動動力機構上方連接有下動力機構軸,下動力機構軸穿過集液容器安裝,下動力機構軸頂端安裝有旋轉平臺,旋轉平臺上方安裝有多個培養容器;育苗室頂部左側安裝有導流管,育苗室頂部右側安裝有通風管;育苗室上方左側安裝有攪拌供液容器,攪拌供液容器上方安裝有攪拌動力機構,攪拌動力機構下方安裝有上動力機構軸,上動力機構軸安裝在攪拌供液容器中,上動力機構軸外側安裝有螺旋攪拌葉片;育苗室上方右側安裝有熱風機。攪拌供液容器左側頂端連接有供液管,攪拌供液容器左右兩側下端均連接有進液管,進液管上均安裝有閥門開關,進液管另一端均穿過育苗室與導流管相連接。熱風機下方連接有吹風管,吹風管下端穿過育苗室與通風管相連接。通風管下方連接有多根出風管,導流管下方連接有多根出液管,出風管與出液管均安裝在培養容器的上方。導流管和通風管之間安裝有隔板。旋轉平臺上安裝有多個下液孔。集液容器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出液口,出液口上均安裝有閥門開關。
該系統具體操作時,將所需營養液培育的大豆幼苗栽種在培養容器中,隨后從供液管倒入大豆培育所需營養液的配料,使其進入攪拌供液容器中;攪拌動力機構工作,上動力機構軸帶動螺旋攪拌葉片旋轉,對培養液進行攪拌;攪拌均勻后,打開進液管上的閥門開關,營養液經進液管流入導流管中,而后經出液管流入旋轉平臺上方左側的培養容器中,為左側的大豆幼苗提供營養液;驅動動力機構工作,使得下動力機構軸帶動旋轉平臺旋轉,使得左側的培養容器旋轉至右側;熱風機工作,吹出熱風,經吹風管和通風管從出風管吹入育苗室中,為大豆幼苗提供一定的溫度,促進其生長;而左側育苗室中的幼苗則進行培養液的供應,以此循環;培養容器中過多的培養液則會下滲出,再經下液孔下落至集液容器中,同時可以打開出液口上的閥門開關將其導出進行循環利用,以此完成對大豆幼苗的培育。
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