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樹木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自平衡樹木種植用挖坑裝置。
背景技術:
環(huán)境保護一般是指人類為解決現(xiàn)實或潛在的環(huán)境問題,協(xié)調(diào)人類與環(huán)境的關系,保護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保障經(jīng)濟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采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經(jīng)濟的、宣傳教育的等。為了防止自然環(huán)境的惡化,對山脈、綠水、藍天、大海的保護就顯得非常重要。這里就涉及到了不能私自采礦或濫伐樹木,盡量減少亂排(污水)亂放(污氣)、不能過度放牧、不能過度開荒、不能過度開發(fā)自然資源、不能破壞自然界的生態(tài)平衡等等,這個層面屬于宏觀的,主要依靠各級政府行使自己的職能、進行調(diào)控,才能夠解決。對自然的保護要做到人人有責。作為普通公民我們要從小處做起,多種一棵樹苗,就能長成一顆大樹。植樹造林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產(chǎn)活動,它是培育森林的一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種植面積較大而且將來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環(huán)境的,則稱為造林。如果面積很小,將來不能形成森林和森林環(huán)境的,則稱為植樹。造林的基本措施是:適地適樹,細致整地,良種壯苗,適當密植,撫育保護,工具改革以及可能的灌水、施肥。
在進行植樹時,首先需要進行挖坑作業(yè),先進利用機械挖樹坑越來越普遍,但仍存在一定問題,如地面干燥時采用掘進頭直接挖坑時掘進頭受力過大容易造成損壞,并且長時間工作時掘進頭摩擦發(fā)熱,影響其使用壽命,而且在掘進過程中機械受到反作用力大,容易發(fā)生位移,導致挖坑效果不理想,甚至造成設備損壞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平衡樹木種植用挖坑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自平衡樹木種植用挖坑裝置,包括機體,所述機體的下側四角設置有支腿,機體的前后兩側設置有第一支撐板,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下側設置有第一滑軌,所述第一滑軌上設置有滑板,第一支撐板的下側靠近機體的位置設置有第一液壓缸,所述第一液壓缸的外端與滑板的后側連接,所述滑板的下側左右對稱的設置有第二液壓缸,所述第二液壓缸的下端設置有泥土放置箱,所述泥土放置箱的下端設置有排泥管,機體的下部外側設置有環(huán)形滑軌,所述環(huán)形滑軌上設置有環(huán)形座,所述環(huán)形座的外側左右對稱的設置有第二支撐板,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下側設置有第二滑軌,所述第二滑軌上設置有第三液壓缸,第二支撐板的下側還設有第五液壓缸,所述第五液壓缸的外端與第三液壓缸連接,所述第三液壓缸的下端設置有電機支架,所述電機支架內(nèi)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端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的下端設置有挖土裝置,所述挖土裝置包括挖掘筒,所述挖掘筒的上端與轉軸的下端固定連接,挖掘筒的外側上側設置有若干第四液壓缸,所述第四液壓缸的外端設置有挖掘片,所述挖掘筒為圓形結構,所述第四液壓缸和挖掘片均設置有四個,所述挖掘片為弧形結構,四個挖掘片可拼接成環(huán)形結構,所述挖掘筒和挖掘片的下端均設置有挖掘齒,機體的左側上部設置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下側設置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端設置有主動齒輪,環(huán)形座的外側設置有從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與主動齒輪嚙合設置,所述機體的內(nèi)部開設有水腔,所述水腔的上端左右對稱的設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輸出端設置有送水管,所述電機支架上設置有噴水管,所述噴水管的下端設置有噴水頭,所述送水管的另一端與噴水管的上端連接,機體的下部左右對稱的開設有空腔,所述空腔內(nèi)部設置有斷電延時繼電器,所述斷電延時繼電器上設置有接觸開關,空腔的內(nèi)部還設置有鋼球。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泥管的下端設置有密封蓋。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環(huán)形滑軌的橫截面為t型結構。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水腔的上端設置有加水管。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送水管為柔性管,噴水管為硬質管。
作為本發(fā)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撐板的長度大于第二支撐板的長度。
作為本發(fā)明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機體的外側設置有控制裝置工作的控制器。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的結構設置,采用第五液壓缸可以調(diào)節(jié)樹坑之間的距離,然后采用第三液壓缸使得挖土裝置向下移動,同時開啟第一電機使得挖掘筒和挖掘片旋接,進行挖坑,當挖坑泥土到達第四液壓缸下方時,停止挖坑,驅動第四液壓缸使得挖掘片向內(nèi)運動對泥土進行擠壓,在通過第三液壓缸將泥土提起,泥土提起后,驅動第二電機使得第二支撐板旋轉,將挖土裝置移動到泥土存放箱上方,將泥土存放在泥土放置箱內(nèi),種樹后可以使用泥土填埋,多余的泥土在種植完成后移動到指定的位置進行傾倒,若一次挖掘的深度不能滿足種植要求可以重復上述步驟進行多次頂點挖掘,直到深度達到要求為止;另一方便,挖掘的種植坑的直徑大小可以通過調(diào)整挖掘片與挖掘筒之間的距離來實現(xiàn)。設置有接觸開關和鋼球,打開總控制器,裝置工作時,機器產(chǎn)生振動,鋼球就會在空腔內(nèi)運動,當碰觸到一側接觸開關時,對側的第一電機就會會旋轉進行破土挖坑,當挖土一段時間后電機傾斜,鋼球脫離接觸,第一電機會繼續(xù)工作一個短暫的時間,此時鋼球向另一側滾動,當另一側鋼球觸碰到接觸開關時,對側第一電機開啟,開始工作,向下破圖挖坑,重復上述工作直至坑挖好,延時繼電7可以保證鋼球在振動時不會使第一電機開啟關閉頻率過高。設置有噴水頭,通過噴水頭向挖土裝置上噴水,對摩擦升溫的挖土裝置進行降溫,提高掘挖土裝置的使用壽命,并且通過水軟化土壤,降低了挖土裝置的掘進難度,提高了挖坑的效率,也降低了灰塵的污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挖土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機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發(fā)明實施例中,一種自平衡樹木種植用挖坑裝置,包括機體1,所述機體1的下側四角設置有支腿2,機體1的前后兩側設置有第一支撐板3,所述第一支撐板3的下側設置有第一滑軌4,所述第一滑軌4上設置有滑板5,第一支撐板3的下側靠近機體1的位置設置有第一液壓缸6,所述第一液壓缸6的外端與滑板5的后側連接,所述滑板5的下側左右對稱的設置有第二液壓缸7,所述第二液壓缸7的下端設置有泥土放置箱8,所述泥土放置箱8的下端設置有排泥管9,所述排泥管9的下端設置有密封蓋,機體1的下部外側設置有環(huán)形滑軌10,所述環(huán)形滑軌10上設置有環(huán)形座11,所述環(huán)形滑軌10的橫截面為t型結構,所述環(huán)形座11的外側左右對稱的設置有第二支撐板12,所述第一支撐板3的長度大于第二支撐板12的長度,所述第二支撐板12的下側設置有第二滑軌13,所述第二滑軌13上設置有第三液壓缸14,第二支撐板12的下側還設有第五液壓缸15,所述第五液壓缸15的外端與第三液壓缸14連接,所述第三液壓缸14的下端設置有電機支架16,所述電機支架16內(nèi)設置有第一電機17,所述第一電機17的輸出端設置有轉軸18,所述轉軸18的下端設置有挖土裝置。
所述挖土裝置包括挖掘筒28,所述挖掘筒28的上端與轉軸18的下端固定連接,挖掘筒28的外側上側設置有若干第四液壓缸29,所述第四液壓缸29的外端設置有挖掘片19,所述第四液壓缸29和挖掘片19均設置有四個,所述挖掘筒28為圓形結構,所述挖掘片19為弧形結構,四個挖掘片19可拼接成環(huán)形結構,所述挖掘筒28和挖掘片19的下端均設置有挖掘齒30,機體1的左側上部設置有安裝板21,所述安裝板21的下側設置有第二電機22,所述第二電機22的輸出端設置有主動齒輪23,環(huán)形座11的外側設置有從動齒輪24,所述從動齒輪24與主動齒輪23嚙合設置,本裝置的結構設置,采用第五液壓缸15可以調(diào)節(jié)樹坑之間的距離,然后采用第三液壓缸14使得挖土裝置向下移動,同時開啟第一電機17使得挖掘筒28和挖掘片19旋接,進行挖坑,當挖坑泥土到達第四液壓缸29下方時,停止挖坑,驅動第四液壓缸29使得挖掘片向內(nèi)運動對泥土進行擠壓,在通過第三液壓14缸將泥土提起,泥土提起后,驅動第二電機22使得第二支撐板12旋轉,將挖土裝置移動到泥土存放箱上方,將泥土存放在泥土放置箱內(nèi),種樹后可以使用泥土填埋,多余的泥土在種植完成后移動到指定的位置進行傾倒,若一次挖掘的深度不能滿足種植要求可以重復上述步驟進行多次頂點挖掘,直到深度達到要求為止;另一方便,挖掘的種植坑的直徑大小可以通過調(diào)整挖掘片與挖掘筒之間的距離來實現(xiàn)。
所述機體1的內(nèi)部開設有水腔30,所述水腔30的上端左右對稱的設置有水泵32,所述水泵32的輸出端設置有送水管25,所述電機支架16上設置有噴水管26,所述噴水管26的下端設置有噴水頭27,所述送水管25的另一端與噴水管26的上端連接,所述水腔30的上端設置有加水管31,所述送水管25為柔性管,噴水管26為硬質管,設置有噴水頭27,通過噴水頭27向挖土裝置上噴水,對摩擦升溫的挖土裝置進行降溫,提高掘挖土裝置的使用壽命,并且通過水軟化土壤,降低了挖土裝置的掘進難度,提高了挖坑的效率,也降低了灰塵的污染。
機體1的下部左右對稱的開設有空腔33,所述空腔33內(nèi)部設置有斷電延時繼電器34,所述斷電延時繼電器34上設置有接觸開關35,空腔33的內(nèi)部還設置有鋼球36,所述機體1的外側設置有控制裝置工作的控制器,設置有接觸開關35和鋼球36,打開總控制器,裝置工作時,機器產(chǎn)生振動,鋼球36就會在空腔33內(nèi)運動,當碰觸到一側接觸開關35時,對側的第一電機17就會會旋轉進行破土挖坑,當挖土一段時間后電機傾斜,鋼球36脫離接觸,第一電機17會繼續(xù)工作一個短暫的時間,此時鋼球26向另一側滾動,當另一側鋼球36觸碰到接觸開關25時,對側第一電機17開啟,開始工作,向下破圖挖坑,重復上述工作直至坑挖好,延時繼電器可以保證鋼球26在振動時不會使第一電機17開啟關閉頻率過高。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發(fā)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nèi)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fā)明內(nèi)。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jīng)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