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運輸設備平衡保持裝置及具備該平衡保持裝置的運輸設備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112312閱讀:1107來源:國知局
運輸設備平衡保持裝置及具備該平衡保持裝置的運輸設備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涉及運輸設備的平衡保持裝置及具備該平衡保持裝置的運輸設備,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當裝載貨物的運輸設備行駛不平穩的地面或者海上時,能夠使裝載于裝載箱的貨物不發生晃動并保持其平衡,以防止貨物的脫落,而且通過將裝載貨物的重力作用點轉移至運輸設備的底部,以實現安全運行,并利用受波浪影響的船舶的晃動現象而產生動力的運輸設備平衡保持裝置及具備該平衡保持裝置的運輸設備。



背景技術:

一般而言,作為陸地運輸設備的諸如汽車等的各種運輸工具會因路面的平穩狀態而搖晃和傾斜,因此,存在翻車的危險且難以實現舒適的乘車感,而作為海洋及江河運輸設備的船舶則會因波浪的高度而搖晃和傾斜,因此,存在沉船的危險且會使乘客出現暈船癥狀。

前不久,航海中的船舶因遭遇大浪而朝向一面傾倒,并且因所裝載的貨物的傾斜現象,使船舶完全沉沒于海中。這些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首先,看一下現有技術。

注冊編號10-1147624(專)涉及一種用于船舶的平衡保持裝置,該裝置設有浮力罐部,該浮力罐部不僅設于用于乘載人或家畜及物資等的可在水上移動的船舶的兩側的吃水線,而且還形成于所述船舶的前端至后端,用于復原朝向所述船舶的兩側中的某一側傾斜的船舶,以保持所述船舶的平衡,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罐部包括:外觀部,其由內部為中空的半圓筒形狀的二重管形態形成的二重管體部和所述二重管體部的外表面涂布有纖維增強塑料的加強部形成;隔壁,其為與所述外觀部的兩側部分別結合的所述外觀部的側部形狀等同的形狀的半圓形狀,另外,具有所述結構的浮力罐部形成有多個,且所述各個浮力罐部以一定間距隔開,所述多個浮力罐部當中位于兩側部的各個浮力罐部的外觀部的一側結合有隔壁的同時,所述外觀部的另一側形成為流線型圓端。

上述現有技術是通過在船舶的兩端設置浮力罐部,以保持船舶的平衡,但是存在當船舶因波浪傾倒向一側或者另一側時,所裝載的貨物也會傾倒于一側或者另一側而沉沒于海底的問題。

公開編號10-2014-0081107(專)涉及一種用于船舶的平衡調節裝置,該裝置包括板件及用于將所述板件支撐于船舶并具有可伸縮結構的一個以上的支撐件,其中,所述支撐件相互結合,以使所述板件可進行旋轉,所述支撐件具備分別用于支撐所述板件的前方和后方的第一支撐件和第二支撐件,以對所述板件的水平面的傾斜度進行調節。

上述現有技術通過調節船體的吃水差來防止乘船者的嘔吐、暈船等的副作用,但其結構為當船體因波浪而晃動并朝向一側傾斜時,所裝載的貨物也只能朝向一側傾斜而沉沒于海中的結構。

注冊編號10-1042918(專)涉及一種由使用者操作調節桿并立足于踏板上的形態乘坐的二輪電動自動平衡車,其包括:主體;踏板,設于所述主體,并用于支撐使用者;調節臺,供立足于踏板上的使用者通過操作調節桿,以轉動軸為基準,可進行左右轉動;左側輪,形成于所述主體的左側;右側輪,形成于所述主體的右側;馬達,可使所述左側輪及右側輪都進行旋轉;差速機構,將所述馬達的旋轉動力傳達至所述左側輪及右側輪,并設于所述左側輪的左側輪軸和所述右側輪的右側輪軸之間,當所述左側輪軸或者右側輪軸中的任意一個因負載其旋轉速度變慢時,另一個所述右側輪軸或者左側輪軸的旋轉速度則會變快;左側轉向剎車,設于所述左側輪軸上,用于管制所述左側輪軸的旋轉速度;右側轉向剎車,設于所述右側輪軸上,用于管制所述右側輪軸的旋轉速度;左側剎車控制裝置,根據所述調節臺的左側轉動控制所述左側轉向剎車;及右側剎車控制裝置,根據所述調節臺的右側轉動控制所述右側轉向剎車,其中,所述左側剎車控制裝置及右側剎車控制裝置包括分別連接于所述調節臺的左側及右側的左側鋼絲及右側鋼絲,該左側鋼絲及右側鋼絲用于將張力分別傳達至所述左側剎車及右側剎車上。

上述現有技術配置為,在車體和減震器之間設置能夠檢測的車輛荷重的平衡檢測部,并根據所檢測的荷重的偏重狀態來調節阻尼力而使得車體保持平衡,但是,該配置只能限于乘用車,且通過保持自身平衡來判斷乘車者的乘車感及車輛的異常與否,因此,無法使用于卡車等的作為地面運輸設備的設有裝載箱的車輛上。



技術實現要素:

技術課題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運輸設備的平衡保持裝置及具備該平衡保持裝置的運輸設備,通過將該平衡保持裝置設置于作為地面運輸設備的車輛或者作為海上運輸設備的船舶及船的底部,在不平穩的地面和有波浪的海洋行駛時,可保持貨物的平衡使貨物不產生晃動,以此避免船舶因傾斜而沉船的事故,以確保其安全性,而且能夠將利用晃動作用而產生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并單獨使用。

解決課題的手段

作為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思想,其特征在于,包括:裝載面板100,其以長度方向較長地形成,且其底部兩側分別形成有兩個以上的第一、二支撐柱110、120;底部面板200,其配置于所述裝載面板100的底部,且其上部兩側分別與所述第一、二支撐柱110、120鏈節連接,所述底部面板200的外側與運輸設備10結合,以使當所述運輸設備10發生晃動時,可使所述裝載面板100保持水平,且所述裝載面板100的第一、二支撐柱110、120的底部一側分別形成有第一、二支撐槽111、121,所述底部面板200的上部兩側分別形成有兩個以上的第一、二結合部210、220,且其一側分別形成有第一、二連接槽211、221,該第一、二連接槽211、221對應于所述第一、二支撐槽111、121并且以一定間距隔開,而且,通過使用結合件300分別將所述第一支撐槽111和第一連接槽211鏈節連接,通過使用結合件300分別將所述第二支撐槽121和第二支撐槽221鏈節連接。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運輸設備的平衡保持裝置及具備其平衡保持裝置的運輸設備,其在不平穩的地面或者水面行駛時,裝載貨物的裝載面板仍能夠保持水平而實現舒適行駛,以及可避免因傾倒于一側而造成的各種翻車及沉船事故而能夠確保安全性,而且,能夠將利用底部面板的流動作用而產成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并單獨使用,以此可提高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表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正面圖;

圖2為表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側面圖;

圖3為表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4為表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運作圖;

圖5為表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圖;

圖6為表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圖;

圖7為表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使用狀態圖;

圖8為表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9為表示將本發明平衡保持裝置適用于運輸設備上的正面圖;

圖10為表示將本發明平衡保持裝置適用于運輸設備上的右側面圖及左側面圖;

圖11為表示適用于本發明運輸設備上的底部面板的正面圖;

圖12為表示適用于本發明運輸設備上的底部面板的分解圖;

圖13為表示適用于本發明運輸設備上的底部面板的示意圖;

圖14為表示適用于本發明運輸設備上的底部面板的圖;

圖15為表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運作圖;

圖16為表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7為表示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分解圖。

附圖標記的說明

10:運輸設備 100:裝載面板

101:裝載箱 110:第一支撐柱

111:第一支撐槽 112:突出部

120:第二支撐柱 121:第二支撐槽

122:突出部 130:連接件

200:底部面板 210:第一結合部

211:第一連接槽 212:突出部

220:第二結合部 221:第二連接槽

222:突出部 300:結合件

320:槽部 400:電力轉換裝置

500:電磁部 600:驅動馬達

700:電磁部 800:控制部

g:地面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一種運輸設備的平衡保持裝置及具備該平衡保持裝置的運輸設備,當運輸設備10裝載貨物后,在不平穩的地面和有波浪的海洋行駛時,能夠使裝載于裝載箱100的貨物或者乘車者不發生晃動并保持平衡,以防止貨物的脫落,而且通過將裝載貨物的重力作用點轉移至運輸設備的底部,以實現安全運行,并利用受波浪影響的船舶的晃動現象而產生動力的運輸設備平衡保持裝置及具備該平衡保持裝置的運輸設備。

以下,為了實現上述目的,參照圖1至圖17來說明本發明優選配置結構及其作用。

說明本發明之前,首先參照圖1至圖4說明其配置結構。

其配置結構為,包括:裝載面板100,其以長度方向較長地形成,且其底部兩側分別形成有兩個以上的第一、二支撐柱110、120;底部面板200,其配置于所述裝載面板100的底部,且其上部兩側分別與所述第一、二支撐柱110、120鏈節連接,所述底部面板200的外側與運輸設備10結合,以使當所述運輸設備10發生晃動時,可使所述裝載面板100保持水平,

即,借助裝載于所述裝載面板100上部的貨物的重量,其力量轉移至所述裝載面板100的底部,以使僅移動所述底部面板200,而所述裝載面板100則保持平衡,以防止裝載于裝載箱的貨物脫落,可確保其安全性。

所述裝載面板100形成為,可在其上部裝載多種多樣的貨物,其四面可朝向上方突出,以使裝載的貨物朝向側面脫落,本發明圖示了朝向長度方向較長地形成的結構。

另外,所述底部面板200配置為,其上部的第一、二結合部210、220分別與所述裝載面板100的第一、二支撐柱110、120鏈節連接,使其與運輸設施10的主體相結合而借助于運輸設施10的流動而同時流動。

換言之,所述底部面板200結合于運輸設施10,并借助運輸設施10的流動而左右移動,而配置于所述底部面板200的上部并且相互鏈節連接的裝載面板100則借助裝載于其上部的貨物的重量,通過朝向下部推擠的作用而保持水平狀態,從而能夠防止貨物的脫落。

更具體地說明如上所述般配置的本發明的運輸設施的平衡保持裝置,如圖2及圖3所示,所述裝載面板100的第一、二支撐柱110、120的底部一側分別形成有第一、二支撐槽111、121,所述底部面板200的上部兩側分別形成有兩個以上的第一、二結合部210、220,且其一側分別形成有第一、二連接槽211、221,該第一、二連接槽211、221對應于所述第一、二支撐槽111、121并且以一定間距隔開,而且,利用結合件300分別將所述第一支撐槽111和第一連接槽211鏈節連接,利用結合件300分別將所述第二支撐槽121和第二支撐槽221鏈節連接。

即,如圖4所示,所述裝載面板100的底部和底部面板200的上部的兩側分別利用結合件300鏈節連接,且以第一、二支撐槽111、121為中心朝向左側或者右側流動,且借助裝載于所述裝載面板100上部的貨物的重量,裝載面板100可保持水平。

另外,如圖5所示,連接于所述結合件300的一側,并將所述底部面板300的流動而產生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的電力轉換裝置400和用于儲藏由所述電力轉換裝置400轉換的電能的電磁部500連接構成。借助所述電力轉換裝置400,將通過所述底部面板200的左右運動而產生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并儲藏至與所述電力轉換裝置400連接的電磁部500,以此可將所述電磁部500以多種用途使用。

上述所述的根據本發明的運輸設施的平衡保持裝置可適用于多種多樣的運輸設備。

首先,如圖6所示,舉例作為海上運輸設備10的船舶進行說明的話,連接船舶的船體和底部面板200,并配置裝載面板100,使得船舶在航海時能夠裝載各種貨物,這時裝載面板100并不與船體連接而是與連接于船體的底部面板200鏈節連接,其上側將裝載多種貨物。

如此一來,船體會因海上的波浪等的外部因素而流動,此時,與船體結合的底部面板200會流動,但是裝載面板100因其所裝載的貨物的重量能夠保持水平,可防止船體因貨物而朝向一側傾斜而造成沉船事故,以確保海上的安全性。

現有技術當中,為了保持船舶的平衡而使用了包括配置于船體兩側的浮力的平衡保持裝置,但是當其遇到波浪等的外部因素而整個船體流動時,所裝載的貨物會出現朝向一側傾倒的現象,因此存在會使得船體因所述貨物的重量朝向一側完全傾倒而造成沉船事故的問題,前不久,航海中的船舶因遭遇大浪而朝向一面傾倒,并且因所裝載的貨物的傾斜現象,使船舶完全沉沒于海中,該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但是,如在船舶上配置本發明的平衡保持裝置,那么即使在波浪洶涌的大海上,只有船體會活動,裝載有貨物的裝載箱仍可保持水平,以此可防止貨物的一面傾倒現象及因其傾倒現象而沉船的事故。

另外,如同裝載箱一樣,將供乘客乘坐的乘坐空間也配置成與裝載貨物的裝載面板100等同的結構,使得乘客和貨物能夠保持水平,并提供舒適感。

另外,除了船舶以外,舉例作為地面運輸設備10的車輛進行說明的話,如圖7所示,將其配置于如通常的一噸卡車的裝載箱的底部,并將底部面板200連接于車體,裝載面板100則連接于卡車的裝載箱。

此時,結合于運輸設備10上側的裝載箱上裝載有多種多樣的貨物,其所有重量荷重傳遞至裝載面板100,使得即使車輛在不平穩的路面上行駛而使車體左右流動,裝載箱也仍能夠保持水平。

另外,雖然未圖示,舉例運輸設備10當中能夠裝載簡單貨物的自行車進行說明的話,一般而言,自行車由供使用者直接用手抓住并行使的手把、供使用者直接乘坐的車座以及具備位于所述車座的后方供另一個人乘坐或者裝貨的空間的自行車主架,所述自行車主架的底部兩側軸上連接有車輪。

在上述自行車上適用本發明運輸設備的平衡保持裝置時,所述裝載面板200并不設于形成有供裝貨空間的自行車的裝載空間而單獨連接,所述底部面板200與自行車主架連接。

如此一來,當騎自行車行駛不平穩的地面時,只有底部面板會朝向左右活動,而騎自行車的人和所裝載的貨物因其自身重量而能夠保持水平。

另外,可對所述裝載面板100、底部面板200及分別鏈節連接于所述裝載面板100和底部面板200的結合件300進行結構變更。

如圖8所示,其配置結構可為,包括:裝載面板100,其以長度方向較長地形成,且其底部兩側分別形成有兩個以上的第一、二支撐柱110、120,所述第一、二支撐柱110、120的一側分別形成有突出部112、122;底部面板200,其配置于所述裝載面板100的底部,且其上部兩側分別形成有兩個以上的第一、二結合部210、220,所述第一、二結合部210、220的一側分別形成有突出部212、222,結合件300,其形成有分別插入至所述各個突出部112、122和所述各個突出部212、222的槽部320,可使得當所述運輸設備10發生晃動時,可使所述裝載面板100保持水平,

即,所述裝載面板100的第一、二支撐柱110、120上分別形成有朝向一側方向突出的突出部112、122,所述底部面板200的第一、二結合部210、220上分別形成有朝向一側方向突出的突出部212、222,結合件300上形成有可插入至所述突出部112、122、212、222的槽部320,以使所述結合件300插入至所述突出部112、122、212、222。

另外,為了防止所述結合件300從所述突出部112、122、212、222中掉落,配置成利用通常的如螺母的結構來擰緊,以防止脫落,當所述突出部112、122、212、222形成為多個時,優選地,將所述結合件300也按照所述突出部112、122、212、222的數量以等同的數量配置。

在此,如上所述,本發明的運輸設備的平衡保持裝置也可適用于如板車等的運輸設備中,對其結構參照圖9至圖17進行說明。

首先,如圖9至圖11所示,配置為:裝載面板100,其由形成于上部的裝載箱101、一對分別朝向底部一側延長的第一支撐柱110及朝向底部另一側延長的第二支撐柱120構成;底部面板200,設于所述第一、二支撐柱之間,朝向相互對應的方向的內側軸設有輪子230,且其底部一側的兩側延長形成有第一連接槽210,另一側延長形成有第二連接槽220,該第一連接槽210和第二連接槽220分別與所述第一支撐柱110和第二支撐柱120的一側鏈節連接。

所述裝載面板100的上部兩側以能夠圍住所述裝載箱101的外側的一定部分而朝向上側方向分別彎曲形成,以能夠在其上部配置并固定裝載箱101,其一側端部則形成有供使用者直接握住的手把。

在此,所述第一支撐柱110的底部一側上形成有第一支撐槽111,所述第二支撐柱120的底部一側形成有第二支撐槽121,所述底部面板200的兩側分別形成有與所述第一、二支撐槽111、121相對應且以一定間距朝向上部隔開的形成的第一、二連接槽211、221,將所述一對第一支撐槽111和第一連接槽211利用結合件300分別進行鏈節連接,將所述一對第二支撐槽121與第二連接槽221利用結合件300分別進行鏈節連接。

即,如圖11或者圖12或者圖15所示,所述結合件300以可流動的結構鏈節連接,所以,當輪子230行駛于不平穩的地面時,理所當然地朝向一側或者另一側方向,以所述第一、二支撐槽111、121為中心朝同一個方向流動,以使所述裝載面板100和設于上側的裝載箱101不受沖擊而能夠保持水平(平衡)。

另外,如圖13所示的底部面板200配置為,由一對第一支撐柱110和一個第二支撐柱120構成,而如圖16所示的是所述第二支撐柱120也由一對構成,且與所述第二支撐柱120鏈節連接的底部面板200的一側也分別形成有一對第二連接槽221。

另外,如圖14所示,底部面板200和裝載面板100的一側可形成有以對角線構成的多個連接件130,以使當所述裝載箱101上裝載貨物時能夠保持更加堅固的平衡。

另外,如圖9所示,所述裝載面板100的一側配置有驅動馬達600,其與所述輪子230的軸利用鏈條或者帶子連接;電磁部700,其配置于所述裝載面板100的另一側,并與所述驅動馬達600間隔一定間距,且對驅動馬達600提供電力;所述裝載面板100的上部一側配置有控制部800,用于控制所述驅動馬達600,以賦予便利性。

另外,可對裝載面板100和底部面板的結合結構進行變更。

如圖9或者圖17所示,配置為:裝載面板100,其由形成于上部的裝載箱101、一對分別朝向底部一側延長的第一支撐柱110及朝向底部另一側延長的第二支撐柱120構成,且所述第一、二支撐柱110、120的一側分別形成有多個突出部112、122;底部面板200,設于所述第一、二支撐柱之間,朝向相互對應的方向的內側軸設有輪子230,位于其底部兩側的所述第一支撐柱110和第二支撐柱120的對角線的方向的一側分別形成有突出部212、222,并且形成有插入至所述第一、二支撐柱110、120的突出部112、122和所述突出部212、222的結合件300。

根據本發明的運輸設備的平衡保持裝置,其在不平穩的地面或者水面行駛時,裝載貨物的裝載面板100仍能夠保持水平而實現舒適行駛,以及可避免因傾倒于一側而造成的各種翻車及沉船事故而能夠確保安全性,而且,能夠將利用底部面板200的流動作用而產成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并單獨使用,以此可提高經濟效益,是有益發明。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教育| 双牌县| 阿瓦提县| 日喀则市| 沧州市| 高平市| 尼木县| 吴堡县| 铜鼓县| 安国市| 长沙县| 临猗县| 安乡县| 瓮安县| 阿鲁科尔沁旗| 犍为县| 确山县| 河东区| 晋江市| 望谟县| 柳林县| 庆云县| 合川市| 阿合奇县| 兴海县| 宁河县| 郴州市| 浪卡子县| 平利县| 宾川县| 东辽县| 常州市| 当阳市| 荣昌县| 普定县| 扎囊县| 天水市| 巴林右旗| 民县| 绥中县| 翼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