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藥,具體涉及一種防治菠蘿蜜花果軟腐病的殺菌劑組合物。
背景技術:
1、由匍枝根霉菌(rhizopus?stolonifer)侵染引起的菠蘿蜜花果軟腐病是危害菠蘿蜜花序及果實的常見真菌性病害。菠蘿蜜花果軟腐病在我國菠蘿蜜各產區發生普遍,病原菌侵染后,感病果病部初期呈現褐色水漬狀變軟腐爛,隨后在病部產生一層濃密的白色直立毛狀菌絲,并在病果腐爛部位中部生成灰黑或褐色霉層,使果實失去食用價值,最后全果腐爛。花序感病后腐爛、脫落,影響果實產量。
2、在菠蘿蜜的生長過程中,于開花前期和幼果期噴施波爾多液、甲基托布津、多菌靈或苯菌靈等藥劑可以防治菠蘿蜜花果軟腐病。但隨著現有藥劑的長期使用,病原菌已產生不同程度的抗藥性,導致防治效果下降。
3、氯氟醚菌唑是含異丙醇結構的三唑類殺菌劑,具有防治和保護作用。氯氟醚菌唑屬于甾醇脫甲基抑制劑類,與其他三唑類殺菌劑一樣的是,氯氟醚菌唑通過阻止麥角淄醇的生物合成,抑制細胞生長,破壞菌體細胞膜功能。與其他三唑類殺菌劑不同的是,氯氟醚菌唑分子中含有的異丙醇基團,使其能從游離態自由旋轉與靶標結合為結合態,減少病菌突變,延緩抗性的產生和發展。
4、目前還未見到氯氟醚菌唑與丹皮酚或丁香酚復配的相關報道。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治菠蘿蜜花果軟腐病的殺菌劑組合物,以解決隨著現有藥劑的長期使用,病原菌已產生不同程度的抗藥性,導致防治效果下降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3、一種防治菠蘿蜜花果軟腐病的殺菌劑組合物,所述殺菌劑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由氯氟醚菌唑與丹皮酚或丁香酚復配而成。
4、進一步的,所述氯氟醚菌唑與丹皮酚的復配質量比為1-9:18-1。
5、進一步的,所述氯氟醚菌唑與丁香酚的復配質量比為1-6:6-1。
6、進一步的,所述殺菌劑組合物還包括輔助成分。
7、進一步的,所述菠蘿蜜花果軟腐病的病原為匍枝根霉菌rhizopusstolonifer。
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本發明將氯氟醚菌唑與丹皮酚或丁香酚復配,與單一藥劑相比,可以提高對菠蘿蜜花果軟腐病的防治效果,有助于減少藥劑的用量,降低防治成本。另外,本發明氯氟醚菌唑與丹皮酚、丁香酚的殺菌機理不同,有助于降低藥劑的抗藥性風險,延緩病原菌抗藥性的產生和發展。
1.一種防治菠蘿蜜花果軟腐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殺菌劑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由氯氟醚菌唑與丹皮酚或丁香酚復配而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菠蘿蜜花果軟腐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氯氟醚菌唑與丹皮酚的復配質量比為1-9:18-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菠蘿蜜花果軟腐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氯氟醚菌唑與丁香酚的復配質量比為1-6:6-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菠蘿蜜花果軟腐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殺菌劑組合物還包括輔助成分。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菠蘿蜜花果軟腐病的殺菌劑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菠蘿蜜花果軟腐病的病原為匍枝根霉菌rhizopus?stoloni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