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玉米食品的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加工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玉米食品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年產玉米逾4億公斤,在許多主產區一般作為飼料,價值較低,隨著經濟和科技的發展,玉米的營養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長期以來傳統方法加工的玉米食品因口感粗糙,甚至有苦澀難咽而令人厭食的情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傳統玉米的加工的食品口感粗糙,令人厭食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玉米食品的加工方法。·
本發明一種玉米食品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清除雜質的玉米放入注入飲用水的水池中浸泡,同時加入玉米重量的O. 5%酵母蛋白酶,將水溫保持在40°C—50°C,浸質酶化重量2— 3天,待玉米成分中的玉米淀粉充分膨脹、改性;再將酸化處理后的玉米用清水清洗2— 3次,去污去味,用磨漿機磨成玉米漿,然后過濾出玉米皮和玉米臍,將濾出的玉米皮和玉米漿通過壓榨,使其含水量在30 %,后放入攪拌機進行攪拌,然后放入擠壓成型機,制成。與現有的加工方法相比,本發明加工出的玉米食品口感好,并且深受人們的喜愛。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一種玉米食品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清除雜質的玉米放入注入飲用水的水池中浸泡,同時加入玉米重量的O. 5%酵母蛋白酶,將水溫保持在40°C,浸質酶化重量2天,待玉米成分中的玉米淀粉充分膨脹、改性;再將酸化處理后的玉米用清水清洗2次,去污去味,用磨漿機磨成玉米漿,然后過濾出玉米皮和玉米臍,將濾出的玉米皮和玉米漿通過壓榨,使其含水量在30 %,后放入攪拌機進行攪拌,然后放入擠壓成型機,制成。實施例2 一種玉米食品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清除雜質的玉米放入注入飲用水的水池中浸泡,同時加入玉米重量的O. 5%酵母蛋白酶,將水溫保持在50°C,浸質酶化重量3天,待玉米成分中的玉米淀粉充分膨脹、改性;再將酸化處理后的玉米用清水清洗3次,去污去味,用磨漿機磨成玉米漿,然后過濾出玉米皮和玉米臍,將濾出的玉米皮和玉米漿通過壓榨,使其含水量在30 %,后放入攪拌機進行攪拌,然后放入擠壓成型機,制成。
權利要求
1 一種玉米食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將清除雜質的玉米放入注入飲用水的水池中浸泡,同時加入玉米重量的O. 5%酵母蛋白酶,將水溫保持在40°C—50°C,浸質酶化重量2— 3天,待玉米成分中的玉米淀粉充分膨脹、改性;再將酸化處理后的玉米用清水清洗2— 3次,去污去味,用磨漿機磨成玉米漿,然后過濾出玉米皮和玉米臍,將濾出的玉米皮和玉米漿通過壓榨,使其含水量在30%,后放入攪拌機進行攪拌,然后放入擠壓成型機,制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一種加工方法,具體涉及一種玉米食品的加工方法,是針對傳統玉米的加工的食品口感粗糙,令人厭食的問題而提出的,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將清除雜質的玉米放入注入飲用水的水池中浸泡,同時加入玉米重量的0.5%酵母蛋白酶,將水溫保持在40℃—50℃,浸質酶化重量2—3天,待玉米成分中的玉米淀粉充分膨脹、改性;再將酸化處理后的玉米用清水清洗2—3次,去污去味,用磨漿機磨成玉米漿,然后過濾出玉米皮和玉米臍,將濾出的玉米皮和玉米漿通過壓榨,使其含水量在30%,后放入攪拌機進行攪拌,然后放入擠壓成型機,制成。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口感好,深受人們喜愛的優點。
文檔編號A23L1/10GK102885248SQ20121040075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9日
發明者李俊平 申請人:李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