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動稱量、壓制茶葉成型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動稱量、壓制茶葉成型工藝,特別是一種采用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生產緊壓茶產品的成型工藝,屬茶葉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緊壓茶的生產始于11世紀前后,那時的茶葉壓制成型完全靠手工操作,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生產效率低。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機械化代替手工勞動的變革在茶葉行業也得到了體現,先后出現了蒸汽壓機和液壓機等機械,大大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但隨著現代工業的持續向前發展,這種以人為主導、機械輔助生產的生產模式已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與其它行業相比,現在茶葉成型還是處于一種落后的生產模式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稱量、壓制茶葉成型工藝,該工藝以機械自動化生產為主,人工輔助生產,實現自動稱量下料、自動蒸茶、自動壓制、自動冷卻和自動回模,上方人工輔助投料,下方人工對壓制好的緊壓茶進行擺放。該工藝實現了大部分工序的機械化、自動化,解放了大量的勞動生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完成的一種自動稱量、壓制茶葉成型工藝,其特征是成型工藝由放料、自動稱量、自動進料、放內飛、自動蒸茶、自動壓制、冷卻和脫模、回模及擺架工序組成,其中放料、放內飛和擺架由人工輔助完成,其余各工序通過機械化圓盤送料機構,實現機械化自動控制完成。圓盤送料機構在相同距離的弧度上設置了 5-20個工位,每運動一個工位的距離,停留l-15s作為工作時間。本發明自動稱量、壓制茶葉成型工藝流程和控制條件如下I)放料采用機械的或手工的方式將茶葉原料放到秤上料斗內,將I 10種不同等級的茶葉,按不同產品的要求順序放入不同的秤內,為下一步茶葉的稱量做好準備;2)自動稱量根據生產的需要稱出IOg-IOOOg茶葉,茶葉重量符合不同配方產生的要求,每下一種茶葉一次可同時稱量1-4份,順序稱量下料,每次可完成1-4塊茶葉所需重量的稱量,為加快稱量速度,也可適當增加每次同時稱量茶葉的份數;3)自動進料秤上稱好的茶葉通過下料裝置從秤的料斗下到壓模內,壓膜放在圓盤送料機構上,壓膜隨送料機構一起轉動,下料裝置與壓模之間的定位通過光電控制實現,每次可同時下料1-4份;4)放內飛壓模運動到放內飛工位時,采取人工放內飛,放入壓膜內的內飛要求內飛的的兩邊被茶葉蓋住,中間部分露出且不折疊,使內飛不從茶塊上掉落具能在表面看到,外觀漂亮具起到防偽作用;5)自動蒸茶壓模內放完內飛后,壓膜隨圓盤轉動到蒸茶工位時,采用外蒸法從壓模上方輸入蒸汽進行蒸茶,避免從下方輸入蒸汽,因為蒸汽帶來的高溫、高濕環境影響圓盤機械的運轉,蒸茶時間為1-15秒;6)自動壓制壓膜內茶葉蒸茶工序完成后,隨圓盤機構運動到達壓制工位時,通過光電自動定位(誤差控制在O-Imm之間,小于上下模配合間隙I. 5_2mm),在l_60MPa的壓力和I-IOs的保壓時間的作用下壓制成型;7)冷卻茶葉壓制完成后,繼續隨圓盤轉動,在冷卻工位時,壓制好的茶葉在風機的作用下迅速冷卻,根據冷卻的需要,當一個冷卻工位不足是,可增設1-5個冷卻工位,在每個工位冷卻l-15s,冷卻工序是為了下一步脫模工序更順利的進行;8)脫模、回模、擺架冷卻好的緊壓茶隨圓盤轉動到底脫模工位,機械自動脫模,人工將壓制好的緊壓茶取出,擺放在木架上,為下一步工序的開展做好準備,模具在緊壓茶拿出后實現自動回模,隨圓盤送料機構轉動再次到達送料工位,實現循環工作。將處理過的散裝茶葉倒入輸料器中,在下方圓盤送料機構上可獲得規定規格的塊 狀茶。工藝原理一定重量的散裝茶葉,在高溫、高濕和高壓的作用下,在規定/設定形狀的模具中,能形成一定形狀的緊壓茶。緊壓茶有一定的重量要求,在壓制成型的過程中第一步是用秤稱取一定重量的茶葉;為了保護產品自身利益,必須有一定的防偽標識,在茶葉成型前要放到茶葉中去,第二步放內飛;為了讓茶葉易于成型,需要有一個高溫、高濕的環境,即下一步應向茶葉內通入高溫水蒸汽,第三步蒸茶;第四步壓制成型,蒸過后的茶葉在模具中在壓力的作用下壓制成型;第五步冷卻,是為下一步的脫模做準備工作,壓制成型的緊壓茶在低溫下更易脫模;第六步脫模、回模、擺架,是為了茶葉壓制成型的循環生產做準備。本發明工藝壓制成型出來的茶葉,自動化程度高,在設定數值的環境下工作,減少了手工操作帶來的誤差,產品質量更高,減少工人使用數量,降低了生產成本,降低了工人工作的勞動強度,機械作業下獲得了更高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產品的競爭力。
圖I是發明工藝流程不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散裝茶葉原料經喂料器輸送到秤料斗內,再經秤稱量,稱量好的茶葉經下到壓模內,壓模放在一個圓盤轉動機構上,在圓盤機構相隔一定弧度的距離設定一個個工位,隨著圓盤機構的轉動,在壓模中的茶葉依次經過放內飛、蒸茶、壓制、冷卻和脫模工位,實現茶葉壓制成型各工序的處理,整個過程實現了茶葉的自動稱量、壓制成型。茶葉的自動稱量、壓制茶葉成型的具體工藝流程如下I)放料采用機械的或手工的方式將茶葉原料放到秤上料斗內,有1-10種不同等級的茶葉,不同的茶葉要按生產的順序分別放入不同的秤內,為做不同種類的茶葉做好準備;2)自動稱量根據生產的需要秤出IOg-IOOOg茶葉,茶葉重量符合不同的生產要求,每下一種茶葉一次可稱量1-4份,順序稱量下料,完成一次下料過程,可完成1-4塊茶葉成型所需的茶葉量,為加快成型速度,也可適當增加每次稱量茶葉的份數;3)自動進料秤上稱好的茶葉通過下料筒從秤的料斗下到壓模內,壓膜放在圓盤送料機構上,壓膜隨送料機構一起轉動,下料筒和壓模之間的定位通過光電控制實現,每次可同時下料1_4份;4)放內飛壓模運動到放內飛工位時,采用手工放內飛,放入壓膜內的內飛要求內飛的的兩邊被茶葉蓋住,中間部分露出且不折疊,使內飛不從茶塊上掉落且能在表面看到,起到防偽作用;
5)自動蒸茶壓模內裝好內飛后,壓膜隨圓盤轉動到蒸茶工位時,采用外蒸法從壓模上方輸入蒸汽進行蒸茶,避免從下方輸入蒸汽,因為蒸汽帶來的高溫、高濕環境影響圓盤機械的運轉,蒸茶時間為1-15秒;6)自動壓制壓膜內茶葉蒸茶工序后,隨圓盤運動到達壓制工位時,通過光電自動定位壓頭和壓模(誤差控制在O-Imm之間,小于上下模配合間隙I. 5_2mm),在l_60MPa的壓力和l-15s的保壓時間的作用下壓制成型;7)冷卻茶葉壓制完成后,繼續隨圓盤轉動,到達冷卻工位時,壓制好的茶葉在風機的作用下迅速冷卻,根據冷卻的需要,當一個冷卻工位不足是,可增設1-5個冷卻工位,在每個工位冷卻Ι-lOs,冷卻工序是為了下一步脫模工序更順利的進行做好準備;8)脫模、回模、擺架冷卻好的緊壓茶隨圓盤轉動到底脫模工位,機械自動脫模,人工將壓制好的緊壓茶取出,擺放在木架上,為茶葉成型后下一步工序的開展做好準備,模具在緊壓茶拿出后實現自動回模,隨圓盤送料機構轉動再次到達進料工位,上方稱量好的茶葉下料,開始茶葉的新一輪成型工作,實現循環。參照圖I所示工藝流程,以下用I個實施例,在允許范圍內選擇一組工藝控制參數,進行實施具體說明。實施例I以普洱茶為例,將已稱量好的茶葉送入圓盤送料系統指定下料孔內,即茶葉下到壓膜內,隨著圓盤的轉動,壓膜內茶葉先后經過自動蒸茶、人工放內飛(抹平)、自動壓制、風機自動冷卻、人工取模、脫模、及擺放,完成普洱茶的成型工序。普洱茶的自動稱量,是將茶葉原料人工放到喂料器上,再由喂料器下料到秤上,秤采用自動控制下料,可根據生產需要調節稱量茶葉的重量,設定好程序后即可完成茶葉的自動稱量。I)放料采用機械的或手工的方式茶葉原料放到秤上料斗內,選5級、6級2種不同等級的茶葉,不同的茶葉按生產的順序分別放入不同的秤內,根據茶葉的配置要求,順序稱量下料;2)自動稱量根據生產的需要秤出IOOg茶葉,其中5級茶45g,6級茶55g,45g的5級茶作為蓋茶分兩次稱量下料,55g的6級茶做為心茶,一次下料完成,分三次下料,每次稱量兩份,第一次下稱量蓋茶22g,第二次稱量心茶55g,第三次稱量蓋茶23g ;3)自動進料秤上稱好的茶葉通過下料筒從秤的放料斗下到IOOg方茶壓模內,壓膜放入圓盤送料機構上,下料筒和壓模之間的通過光電控制實現定位,壓膜隨送料機構一起轉動,壓模為雙模,一次能成型兩塊茶葉,因此每下一次茶葉為兩份,分別對應壓膜內的的兩個口子之內,每完成一次下料,壓模相應轉動一個工位,位置與下一次下料上方下料筒相對應,順序稱量下料,完成三次下料動作后,自動進料工序完成;
4)放內飛壓模運動到放內飛工位時,采用手工放內飛,壓模的兩個口子之內要分別放入內飛,放入壓膜內的內飛要求內飛的的兩側被茶葉蓋住,中間部分露出且不折疊,使壓制成型后內飛不掉落茶塊且在表面能看到,起到防偽作用;5)自動蒸茶壓模內茶葉放好內飛后,壓膜隨圓盤轉動到蒸茶工位時,采用外蒸法從壓模上方輸入蒸汽進行蒸茶,避免從下方輸入蒸汽,因為蒸汽帶來的高溫、高濕環境影響圓盤機械的運轉,蒸茶時間設定為7秒;6)自動壓制壓膜內茶葉完成自動蒸茶工序后,隨圓盤運動到達壓制工位時,通過光電自動定位,保證機械實際操作誤差在上下模的間隙誤差之內,在SMPa的壓力和3s的保壓時間的作用下壓制成型;7)冷卻茶葉壓制壓制完成,繼續隨圓盤轉動,在冷卻工位時,壓制好的茶葉在風機的作用下迅速冷卻,設定3個冷卻工位,在每個工位冷卻7秒,保證冷卻下來的 整套模具和方茶間易于脫離開來;8)脫模、回模、擺架冷卻好的緊壓茶隨圓盤轉動到底脫模工位,機械自動脫模,人工將壓制好的緊壓茶取出,擺放在木架上,為下一步成型后工序的開展做好準備,模具在緊壓茶拿出后實現自動回模,隨圓盤送料機構轉動再次到達送料工位,上方稱量好的茶葉下料,開始茶葉的新一輪成型工作,實現在圓盤送料機構上茶葉自動壓制的循環工作。本發明能使生產速度更快、自動化程度更高、人工勞動強度更低的成型。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稱量、壓制茶葉成型工藝,其特征是成型工藝由放料、自動稱量、自動進料、放內飛、自動蒸茶、自動壓制、冷卻和脫模、回模及擺架工序組成,其中放料、放內飛和擺架由人工輔助完成,其余各工序通過機械化圓盤送料機構,實現機械化自動控制完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稱量、壓制茶葉成型工藝,其特征是放內飛、自動蒸茶、自動壓制、冷卻和脫模、回模及擺架工序都在一個圓盤送料機構上完成。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自動稱量、壓制茶葉成型工藝,其特征是圓盤送料機構在相同距離的弧度上設置了 5-20個工位,每運動一個工位的距離,停留l-15s作為工作時間。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稱量、壓制茶葉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其生產工藝流程和控制條件如下 1)放料采用機械的或手工的方式將茶葉原料放到秤上料斗內,將I 10種不同等級的茶葉,按不同產品的要求順序放入不同的秤內,為下一步茶葉的稱量做好準備; 2)自動稱量根據生產的需要稱出IOg-IOOOg茶葉,茶葉重量符合不同配方產生的要求,每下一種茶葉一次可同時稱量1-4份,順序稱量下料,每次可完成1-4塊茶葉所需重量的稱量,為加快稱量速度,也可適當增加每次同時稱量茶葉的份數; 3)自動進料秤上稱好的茶葉通過下料裝置從秤的料斗下到壓模內,壓膜放在圓盤送料機構上,壓膜隨送料機構一起轉動,下料裝置與壓模之間的定位通過光電控制實現,每次可同時下料1_4份; 4)放內飛壓模運動到放內飛工位時,采取人工放內飛,放入壓膜內的內飛要求內飛的的兩邊被茶葉蓋住,中間部分露出且不折疊,使內飛不從茶塊上掉落具能在表面看到,外觀漂亮具起到防偽作用; 5)自動蒸茶壓模內放完內飛后,壓膜隨圓盤轉動到蒸茶工位時,采用外蒸法從壓模上方輸入蒸汽進行蒸茶,避免從下方輸入蒸汽,因為蒸汽帶來的高溫、高濕環境影響圓盤機械的運轉,蒸茶時間為1-15秒; 6)自動壓制壓膜內茶葉蒸茶工序完成后,隨圓盤機構運動到達壓制工位時,通過光電自動定位(誤差控制在O-Imm之間,小于上下模配合間隙I. 5_2mm),在l_60MPa的壓力和I-IOs的保壓時間的作用下壓制成型; 7)冷卻茶葉壓制完成后,繼續隨圓盤轉動,在冷卻工位時,壓制好的茶葉在風機的作用下迅速冷卻,根據冷卻的需要,當一個冷卻工位不足是,可增設1-5個冷卻工位,在每個工位冷卻l-15s,冷卻工序是為了下一步脫模工序更順利的進行; 8)脫模、回模、擺架冷卻好的緊壓茶隨圓盤轉動到底脫模工位,機械自動脫模,人工將壓制好的緊壓茶取出,擺放在木架上,為下一步工序的開展做好準備,模具在緊壓茶拿出后實現自動回模,隨圓盤送料機構轉動再次到達送料工位,實現循環工作。
5.根據權利要求I或4所述的自動稱量、壓制茶葉成型工藝,其特征在于將處理過的散裝茶葉倒入輸料器中,在下方圓盤送料機構上可獲得規定規格的塊狀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動稱量、壓制茶葉成型工藝,特別是一種采用云南大葉種曬青毛茶為原料,生產緊壓茶產品及其生產工藝,屬食品領域。本發明將處理過的散裝茶葉經下料、稱量下到壓模內,壓膜在圓盤送料機構上,壓膜隨圓盤轉動,依次經過經過圓盤上各工位,即經過放內飛、通入蒸汽、壓制、冷卻、脫模和擺放工序,壓制成型緊壓茶,壓制出的茶葉外觀形狀好,且實現了茶葉的壓制成型過程的循環運作,是一種新型的自動稱量、壓制茶葉的生產工藝。
文檔編號A23F3/06GK102963017SQ20121053532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2日
發明者吳遠之, 楊智, 何謙, 肖海軍, 周宏杰 申請人:勐海茶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