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試殺菌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中試殺菌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通過管路依次連接的平衡缸、物料泵、預熱裝置、殺菌裝置、持溫管及冷卻裝置,管路上設有安全閥、壓力傳感器、溫度探頭及背壓閥;平衡缸中的物料通過物料泵進入預熱裝置,經過預熱裝置預熱后,物料進入殺菌裝置進行加熱殺菌,然后通過持溫管進入冷卻裝置冷卻,最后流回平衡缸或其他回收裝置。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能實現(xiàn)工業(yè)型生產線中所需求的滅菌效果,而且不需要像工業(yè)生產中設備結構和體積那樣龐大,操作復雜;本發(fā)明的中試殺菌系統(tǒng)結構比較緊湊,體積小,占地面積小,容易操作與維修。
【專利說明】一種中試殺菌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殺菌系統(tǒng),尤其是涉及一種中試殺菌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殺菌系統(tǒng)主要用于乳品、果汁、茶飲料、啤酒、保健飲料等液體物料的巴氏、超巴氏、超聞溫殺菌。殺菌系統(tǒng)主要是在聞溫下對液態(tài)物料進行殺菌,達到液態(tài)物料無菌狀態(tài)的效果。
[0003]對于一些乳品、果汁等液態(tài)物料進行高溫殺菌的系統(tǒng),廣泛用于批量生產的大型工業(yè)生產線等行業(yè)中,現(xiàn)有的殺菌系統(tǒng)產能大,體積龐大,操作比較復雜,不便于維護修理,所需要的原料也比較多,不適合中試生產線操作使用。
【發(fā)明內容】
[0004]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中試殺菌系統(tǒng)。
[0005]本發(fā)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
[0006]一種中試殺菌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包括通過管路依次連接的平衡缸、物料泵、預熱裝置、殺菌裝置、持溫管及冷卻裝置,所述的管路上設有安全閥、壓力傳感器、溫度探頭及背壓閥。
[0007]所述的預熱裝置與殺菌裝置均包括換熱器及與換熱器連接的供熱設備。
[0008]所述的換熱器為套管式換熱器,所述的供熱設備為加熱鍋爐,所述的加熱鍋爐內設有加熱器,加熱鍋爐與套管式換熱器之間通過管路連接,加熱鍋爐內的熱水流經套管式換熱器的外管,通過熱水對套管式換熱器的內管中的物料加熱。
[0009]所述的加熱鍋爐與套管式換熱器之間的管路上設有循環(huán)泵。
[0010]所述的冷卻裝置包括套管式換熱器,自來水流經套管式換熱器的外管,通過自來水對套管式換熱器的內管中的物料冷卻。
[0011]所述的持溫管與殺菌裝置及冷卻裝置之間為可更換式連接。所述的持溫管可選自5S、15S、30S。
[0012]所述的安全閥設在物料泵與預熱裝置之間的管路上,所述的壓力傳感器及背壓閥均設在冷卻裝置后面的管路上,所述的溫度探頭設在預熱裝置、殺菌裝置及冷卻裝置出口處的管路上。
[0013]該中試殺菌系統(tǒng)還包括清洗泵,所述的清洗泵并聯(lián)在物料泵的兩端。
[0014]所述的平衡缸內設有攪拌器。
[0015]物料泵與預熱裝置之間的管路上設有調壓閥。加熱管路與水源連接的管路上設有截止閥。
[0016]由于在冷卻裝置后面的管路上設有壓力傳感器和背壓閥,以及加熱裝置通過熱水對物料的加熱,使得套管式換熱器的內管中的物料能夠達到130°C以上,達到高溫滅菌的條件。[0017]平衡缸中的物料通過物料泵進入預熱裝置,經過預熱裝置預熱后,物料進入殺菌裝置進行加熱殺菌,然后通過持溫管進入冷卻裝置冷卻,最后流回平衡缸或其他回收裝置。
[0018]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
[0019]本發(fā)明的中試殺菌系統(tǒng)能實現(xiàn)工業(yè)型生產線中所需求的滅菌效果,而且不需要像工業(yè)生產中設備結構和體積那樣龐大,操作復雜;本發(fā)明的中試殺菌系統(tǒng)結構比較緊湊,體積小,占地面積小,容易操作與維修。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中,I為攪拌器,2為平衡缸,3為清洗泵,4為物料泵,5為安全閥,6為調壓閥,7為循環(huán)泵,8為加熱鍋爐,9為套管式換熱器,10為溫度探頭,11為壓力傳感器,12為背壓閥,13為持溫管,14為截止閥,A為預熱裝置,B為殺菌裝置,C為冷卻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詳細說明。
[0023]實施例
[0024]一種中試殺菌系統(tǒng),如圖1所示,該系統(tǒng)包括通過管路依次連接的平衡缸2、物料泵4、預熱裝置A、殺菌裝置B、持溫管13及冷卻裝置C,管路上設有安全閥5、壓力傳感器11、溫度探頭10及背壓閥12。預熱裝置A與殺菌裝置B均包括換熱器及與換熱器連接的供熱設備。換熱器為套管式換熱器9,供熱設備為加熱鍋爐8,加熱鍋爐8內設有加熱器,加熱鍋爐8與套管式換熱器9之間通過管路連接,加熱鍋爐8內的熱水流經套管式換熱器9的外管,通過熱水對套管式換熱器9的內管中的物料加熱。加熱鍋爐8與套管式換熱器9之間的管路上設有循環(huán)泵7。冷卻裝置C包括套管式換熱器9,自來水流經套管式換熱器9的外管,通過自來水對套管式換熱器9的內管中的物料冷卻。持溫管13與殺菌裝置B及冷卻裝置C之間為可更換式連接。持溫管13可選自5S、15S、30S。安全閥5設在物料泵4與預熱裝置A之間的管路上,壓力傳感器11及背壓閥12均設在冷卻裝置C后面的管路上,溫度探頭10設在預熱裝置A、殺菌裝置B及冷卻裝置C出口處的管路上。該中試殺菌系統(tǒng)還包括清洗泵3,清洗泵3并聯(lián)在物料泵4的兩端。平衡缸2內設有攪拌器I。物料泵4與預熱裝置A之間的管路上設有調壓閥6。加熱管路與水源連接的管路上設有截止閥14。平衡缸2的容積一般為20?30L,本實施例中,平衡缸2的容積為25L。
[0025]由于在冷卻裝置C后面的管路上設有壓力傳感器11和背壓閥12,以及加熱裝置通過熱水對物料的加熱,使得套管式換熱器9的內管中的物料能夠達到130°C以上,達到高溫滅菌的條件。平衡缸2中的物料通過物料泵4進入預熱裝置A,經過預熱裝置A預熱后,物料進入殺菌裝置B進行加熱殺菌,然后通過持溫管13進入冷卻裝置C冷卻,最后流回平衡缸2或其他回收裝置。
【權利要求】
1.一種中試殺菌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系統(tǒng)包括通過管路依次連接的平衡缸、物料泵、預熱裝置、殺菌裝置、持溫管及冷卻裝置,所述的管路上設有安全閥、壓力傳感器、溫度探頭及背壓閥; 平衡缸中的物料通過物料泵進入預熱裝置,經過預熱裝置預熱后,物料進入殺菌裝置進行加熱殺菌,然后通過持溫管進入冷卻裝置冷卻,最后流回平衡缸或其他回收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試殺菌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預熱裝置與殺菌裝置均包括換熱器及與換熱器連接的供熱設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中試殺菌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換熱器為套管式換熱器,所述的供熱設備為加熱鍋爐,所述的加熱鍋爐內設有加熱器,加熱鍋爐與套管式換熱器之間通過管路連接,加熱鍋爐內的熱水流經套管式換熱器的外管,通過熱水對套管式換熱器的內管中的物料加熱。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中試殺菌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熱鍋爐與套管式換熱器之間的管路上設有循環(huán)泵。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試殺菌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卻裝置包括套管式換熱器,自來水流經套管式換熱器的外管,通過自來水對套管式換熱器的內管中的物料冷卻。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試殺菌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持溫管與殺菌裝置及冷卻裝置之間為可更換式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試殺菌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閥設在物料泵與預熱裝置之間的管路上,所述的壓力傳感器及背壓閥均設在冷卻裝置后面的管路上,所述的溫度探頭設在預熱裝置、殺菌裝置及冷卻裝置出口處的管路上。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中試殺菌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中試殺菌系統(tǒng)還包括清洗泵,所述的清洗泵并聯(lián)在物料泵的兩端。
9.根據權利要求1所 述的一種中試殺菌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衡缸內設有攪拌器。
【文檔編號】C12H1/18GK103892402SQ201210587921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30日
【發(fā)明者】丁葉, 鄭俊, 黃永蘭, 萬國兵 申請人:上海沃迪自動化裝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