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面面條著味工藝及實施該工藝的面條著味設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干脆面面條著味工藝,所述著味工藝包括如下步驟:將待著味的面條完全浸泡到液體調味料中浸泡;將浸泡后的面條從液體調味料中撈出、瀝水;經由自然風蒸發和風扇吹風對浸泡后的面條進行預干處理。本發明還提供了實施該工藝的面條著味設備,包括有相互連接的浸汁裝置以及預干裝置,由本發明所述的干脆面面條著味工藝生產出來的面餅直接經油炸冷卻后包裝,其著味均勻,無需添加粉包或二次著味,成品食用更方便;其表面水分得以蒸發,液體調味料滲入面體中,面條表面水分適中,適合油炸;在生產過程中,操作人員可以通過調節網帶與液面高度、網帶傳送速率,可改變面條的浸汁時間,從而可以更有效的完成浸汁著味。
【專利說明】干脆面面條著味工藝及實施該工藝的面條著味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方便面制造領域,尤其涉及干脆面面體著味工藝以及實施該工藝的面條著味設備。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的干脆面生產過程中,對干脆面面條進行著味的方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通過干脆面包裝內所附帶的調味粉包進行著味的方式,該方式是將干脆面調味料加工成粉末狀或細小顆粒狀,按一定比例配比混勻后包裝。附帶有調味粉包式干脆面在食用時需從包裝中取出粉包后將面餅捏碎,然后將粉調味料撒入面餅并混勻;其缺點在于:
[0003]1.調味粉包需有專用場地及設備生產,加大了生產成本;
[0004]2.需要使用包裝袋對調味粉加以包裝,不利于環保;
[0005]3.調味粉包調味所用原料受到調味方式的限制,只能用固體粉末狀或小顆粒狀調味料,不能用調味醬、調味液等原料,口味呈現方式單一;
[0006]4.在整個方便面的生產過程中,需單獨增加用于投放調味粉包的設備及人力,生產成本進一步提高,而且在投放過程中,會發生調味粉包缺失的情況;
[0007]5.食用時需要食用者自行調味,這不但會給食用帶來一定的麻煩,也會導致調味不均勻的情況發生;
[0008]6.食用時調味料粘在手上的,減少食用樂趣且有礙衛生。
[0009]正因為傳統的使用調味粉包進行調味的方式存在有諸多缺陷,其正逐步被面餅直接調味方式替代,而現在的面餅直接調味方式是采用瀑布式淋汁著味方式直接對面餅表面進行調味。該方式是將調味料溶解于水中制成液體調味料,其不斷地被泵入到淋汁槽中,然后通過淋汁槽側壁均勻溢出,似瀑布一般淋至干脆面表面,完成著味。該方法部分地解決了傳統的使用調味粉包進行調味的方式中所存在的缺陷,但其仍有以下幾點問題:
[0010]1.著味不均,面餅上下接觸淋汁液不同。
[0011]2.著味時間短,瀑布式為瞬間著味,著味不充分。
[0012]3.缺少預干裝置,帶水多,入油炸,會加速油槽油酸敗。
實用新型內容
[0013]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旨在提出一種干脆面面條著味工藝以及實施該工藝的面條著味設備,從而徹底改變傳統干脆面調味方式的弊端,降低生產成本,簡化工藝,提高面餅口味,增加食用樂趣。
[001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所述的干脆面面條著味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0015]I)將待著味的面條完全浸泡到液體調味料中浸泡;
[0016]2)將浸泡后的面條從液體調味料中撈出、浙水;
[0017]3)經由自然風蒸發和風扇吹風對浸泡后的面條進行預干處理。
[0018]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實施如上文所述的干脆面面條著味工藝的面條著味設備,其包括有相互連接的浸汁裝置以及預干裝置,其中,所述浸汁裝置包括浸汁槽以及浸汁網帶,所述浸汁槽中盛裝有供面條浸泡的面條液體調味料,面條經由浸汁網帶被輸送至所述浸汁槽內并得以完全浸泡于所述液體調味料中,而所述預干裝置包括有預干網帶以及設置于所述預干網帶上方的多個風扇,所述多個風扇沿所述預干網帶的傳輸方向設置,所述浸汁裝置浸汁網帶出料端與所述預干裝置預干網帶的進料端相連接,以使得完成浸汁處理的面條由所述浸汁裝置被傳送至所述預干裝置。
[0019]本發明所述的干脆面面條著味工藝與傳統工藝相比:所生產出來的面餅著味均勻,口味豐富,更入味;經過浸汁的面條經過預干網帶過程中,表面水分蒸發,著味物質滲入面體中,面條表面水分適中,適合油炸;再者,浸汁預干后的干脆面可直接經油炸冷卻后包裝,無需添加粉包或二次著味,成品食用更方便;在生產過程中,操作人員可以通過調節網帶與液面高度、網帶傳送速率,可改變面條的浸汁時間,從而可以更有效的完成浸汁著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從對說明本發明的主旨及其使用的優選實施例和附圖的以下描述來看,本發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點和優點將是顯而易見的,在附圖中:
[0021]圖1示出了現有技術所采用的瀑布式淋汁著味方式所使用的著味裝置的示意圖;
[0022]圖2示出了本發明所述的浸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示出了本發明所述的預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所述的電渦流緩速器隔熱裝置進行說明。
[0025]本發明所述的干脆面面條著味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0026]I)將待著味的面條完全浸泡到液體調味料中浸泡;
[0027]2)將浸泡后的面條從液體調味料中撈出、浙水;
[0028]3)經由自然風蒸發和風扇吹風對浸泡后的面條進行預干處理。
[0029]而進一步地,所述步驟I)進一步地包括,所述面條由浸汁網帶被帶入浸汁槽中,并使其完全地沒入盛放有液體調味料的浸汁槽中,以使得所述面條在所述液體調味料中得以充分浸泡。
[0030]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方式中,操作人員可通過調節所述浸汁網帶的傳輸速度或所述浸汁網帶與所述液體調味料的液面之間的距離,來改變面條在所述液體調味料中浸泡的時間,從而影響著味后的面條的味道發生變化。
[0031]更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進一步地包括,浙水后的面條隨即被傳輸到預干網帶上,并在預干網帶的帶動下自設置于所述預干網帶上方的風扇下面經過,經由自然風蒸發和風扇吹風對浸泡后的面條進行預干處理,以使得附著于面條表面的液體調味料充分進入面條內部,而面條表面多余液體調味料則會被蒸發。
[0032]本發明還提供了一個用于實施如上文所述的面條著味工藝的面條著味設備,包括有相互連接的浸汁裝置I以及預干裝置2,其中,所述浸汁裝置I包括浸汁槽11以及浸汁網帶12,所述浸汁槽11中盛裝有供面條浸泡的面條液體調味料,在蒸箱中得以蒸制的面條經由所述浸汁網帶12被輸送至所述浸汁槽11內并完全地被浸泡于所述液體調味料中,并在浸汁后將浸過汁的面條從所述浸汁槽11中撈出,而所述預干裝置2包括有預干網帶21以及設置于所述預干網帶21上方的多個風扇22,所述多個風扇22沿所述預干網帶21的傳輸方向設置,所述浸汁裝置浸汁網帶12的出料端與所述預干裝置預干網帶21的進料端相連接,以使得完成浸汁處理的面條由所述浸汁裝置I被傳送至所述預干裝置2。
[0033]在本發明的一個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浸汁槽11呈長方體,該呈長方體的浸汁槽11的長邊與所述浸汁網帶12的傳輸方向保持一致。
[0034]進一步地,在所述浸汁槽11的側壁上分別地開設有入料口 111以及溢料口 112,其中,所述液體調味料通過所述入料口 111被灌入到所述浸汁槽11中,而當灌入所述浸汁槽11中的液體調味料過多時,所述液體調味料可經由所述溢料口 112排出。而在所述浸汁槽
11的底部還開設有排料口 113,所述浸汁槽11中的液體調味料經由該排料口 113排過,以便于對于所述浸汁槽11進行清潔,更換其它味道的液體調味料。
[0035]優選地,在如圖2所示的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浸汁網帶12包括依次連接的入槽段121、槽中段122以及出槽段123,其中,所述入槽段121以及出槽段123分別地以一角度向所述浸汁槽11內部傾斜,且分別有一端延伸到所述液體調味料的液面以下,而所述槽中段122完全地沒入所述液體調味料的液面以下,并與所述浸汁槽11的底部間隔有一距離,而開設于所述浸汁槽11側壁面的溢料口 112高于所述槽中段122。
[0036]優選地,所述浸汁網帶12由電動機(未示出)驅動,其傳輸速度是可調的,當其傳輸速度較慢時,由浸汁網帶12所傳輸的面條浸泡在所述液體調味料中的時間就會比較長,由此,浸入到面條內的調味料的量也較多,這樣著味后的面條的味道也會比較厚重;相反地,當其傳輸速度被調快時,由浸汁網帶12所傳輸的面條浸泡在所述液體調味料中的時間也會相應地縮短,由此,浸入到面條內的調味料的量也會減少,這樣就使得著味后的面條的味道變得較為清淡。
[0037]更進一步地,所述浸汁網帶的槽中段122與所述液體調味料的液面之間的距離也是可調的。當所述浸汁網帶的槽中段122與所述液體調味料的液面之間的間隔較大時,由浸汁網帶12所傳輸的面條在所述液體調味料內部被傳輸的距離就會加長,浸泡在所述液體調味料中的時間就會相應地被延長,由此,浸入到面條內的調味料的量也較多,這樣著味后的面條的味道也會比較厚重;相反地,當所述浸汁網帶的槽中段122與所述液體調味料的液面之間的間隔較小時,由浸汁網帶12所傳輸的面條在所述液體調味料內部被傳輸的距離就會縮短,其浸泡在所述液體調味料中的時間就會相應地被縮短,由此,浸入到面條內的調味料的量也會減少,這樣就使得著味后的面條的味道變得較為清淡。
[0038]優選地,在如圖3所示的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預干裝置2的預干網帶21依該預干網帶21的傳輸方向向上傾斜。
[0039]更進一步地,所述預干裝置2的預干網帶21呈多層立體式結構,所述呈多層立體式結構的預干網帶由多個自上而下設置的預干層構成,位于最上端的預干層的進料端即為所述預干網帶21的進料端214,位于最下端的預干層的出料端即為所述預干網帶21的進料端215,而除了位于最下端的預干層以外的其它預干層的出料端均與其下一層的預干層進料端相對應,面條在進入所述預干裝置后自上而下地依次通過每一個預干層,當面條被輸送至除了位于最下端的預干層以外的某一預干層的出料端時,其會自動落入與之相對應的下一層的預干層的進料端。
[0040]優選地,在如圖3所示的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呈多層立體式結構的預干網帶21由3個自上而下設置的預干層構成,分別為第一預干層211、第二預干層212以及第三預干層213,所述第一預干層211的進料端即為所述預干網帶21的進料端214,所述第三預干層213的出料端即為所述預干網帶21的進料端215,而所述第一、第二預干層211、212的出料端則分別地與所述第二、第三預干層212、213的進料端相對應,面條在進入所述預干裝置后自上而下地依次通過第一、第二和第三預干層211、212、213,當面條被輸送至第一、第二預干層211、212的出料端2112、2122時,其會自動落入第二、第三預干層212、213的進料端2121、2131。其中,所述面條在第一和第三預干層211、213中的移動方向是自所述預干裝置的進料端214向所述預干裝置的出料端215移動的,而面條在第二預干層212中的移動方向與其在第一和三預干層中的移動方向相反。
[0041]進一步地,所述第二、第三預干層212、213的進料端分別地伸出于所述第一、第二預干層211、212的出料端,當面條被輸送至所述第一或第二預干層的出料端時,其得以直接掉落到所述第二或第三預干層的進料端,并且繼續在所述第二或第三預干層中得以傳送。
[0042]在進入所述預干裝置后自上而下地依次通過第一、第二和第三預干層211、212、213。其中,所述面條在第一和第三預干層211、213中的移動方向是自所述預干裝置的進料端向所述預干裝置的出料端移動的,而面條在第二預干層212中的移動方向與其在第一和三預干層中的移動方向相反。
[0043]進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三預干層211、213由同一臺電動機(未示出)驅動,而所述第二預干層212則由另外的一臺電動機(未示出)驅動,所述三個預干層的傳輸速度相同并是均為可調的。
[0044]優選地,在如圖3所示的較佳實施方式中,所述預干網帶上方設置有10個風扇22,所述10個風扇22中被排列為2排,每一排包括有5個風扇22。
[0045]更進一步地,所述浸汁槽外部分別地連接有混料裝置、保溫裝置以及純水供應管路,其中,所述混料裝置可以用于添加組成所述液體調味料的各種原料并將其充分混合,而所述保溫裝置則可合所述液體調味料保持適當地溫度,以利于原料溶解和提交浸汁的效率。
[0046]雖然在此通過實施例描繪了本發明,但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知道,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就可使本實用新型有許多變形和變化,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來限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干脆面面條著味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將待著味的面條完全浸泡到液體調味料中浸泡; 2)將浸泡后的面條從液體調味料中撈出、浙水; 3)經由自然風蒸發和風扇吹風對浸泡后的面條進行預干處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干脆面面條著味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進一步地包括,所述待著味的面條由浸汁網帶被帶入浸汁槽中,并使其完全地沒入盛放有液體調味料的浸汁槽中,以使得所述面條在所述液體調味料中得以充分浸泡。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干脆面面條著味工藝,其特征在于,通過調節所述浸汁網帶的傳輸速度或所述浸汁網帶的槽中段與所述液體調味料的液面之間的距離,來改變面條在所述液體調味料中浸泡的時間。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干脆面面條著味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進一步地包括,浙水后的面條隨即被傳輸到預干網帶上,并在預干網帶的帶動下自設置于所述預干網帶上方的風扇下面經過,經由自然風蒸發和風扇吹風對浸泡后的面條進行預干處理,以使得附著于面條表面的液體調味料充分進入面條內部,而面條表面多余液體調味料則會被蒸發。
5.一種用于實施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工藝的面條著味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相互連接的浸汁裝置以及預干裝置,其中,所述浸汁裝置包括浸汁槽以及浸汁網帶,所述浸汁槽中盛裝有供面條浸泡的面條液體調味料,面條經由浸汁網帶被輸送至所述浸汁槽內并得以完全浸泡于所述液體調味料中,而所述預干裝置包括有預干網帶以及設置于所述預干網帶上方的多個風扇,所述多個風扇沿所述預干網帶的傳輸方向設置,所述浸汁裝置浸汁網帶出料端與所述預干裝置預干網帶的進料端相連接,以使得完成浸汁處理的面條由所述浸汁裝置被傳送至所述預干裝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面條著味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汁槽呈長方形,在所述浸汁槽的側壁上分別地開設有入料口以及溢料口,而在所述浸汁槽的底部還開設有排料口。
7.如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面條著味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汁網帶包括依次連接的入槽段、槽中段以及出槽段,其中,所述入槽段與出槽段分別地以一角度向所述浸汁槽內部傾斜且分別有一端延伸到所述液體調味料的液面以下,而所述槽中段完全地沒入所述液體調味料的液面以下,并與所述浸汁槽的底部間隔有一距離。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面條著味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汁網帶的傳輸速度以及所述浸汁網帶的槽中段與所述液體調味料的液面之間的距離均是可調的。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面條著味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干裝置的預干網帶依該預干網帶的走向向上傾斜。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面條著味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干裝置的預干網帶呈多層立體式結構,所述呈多層立體式結構的預干網帶由多個自上而下設置的預干層構成,位于最上端的預干層的進料端即為所述預干網帶的進料端,而位于最下端的預干層的出料端即為所述預干網帶的進料端,而除了位于最下端的預干層以外的其它所有預干層的出料端均與位于其下一層的預干層進料端相對應,面條在進入所述預干裝置后自上而下地依次通過每一個預干層,當面條被輸送至除了位于最下端的預干層以外的某一預干層的出料端時,其會自動落入與之相對應的下一層的預干層的進料端。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面條著味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呈多層立體式結構的預干網帶由3個自上而下設置的預干層構成,分別為第一預干層、第二預干層以及第三預干層,面條在進入所述預干裝置后自上而下地依次通過所述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預干層,其中,所述面條在第一和第三預干層中的移動方向是自所述預干裝置的進料端向所述預干裝置的出料端移動的,而面條在第二預干層中的移動方向與其在第一和三預干層中的移動方向相反。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面條著味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第三預干層的進料端分別地伸出于所述第一、第二預干層的出料端,當面條被輸送至所述第一或第二預干層的出料端時,其得以直接掉落到所述第二或第三預干層的進料端,并且繼續在所述第二或第三預干層中得以傳送。
13.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面條著味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干網帶上方設置有10個風扇,所述10個風扇中被排列為2排,每一排包括有5個風扇。
14.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面條著味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汁槽外部分別地連接有混料裝置、保溫裝置以及純水供應管路。
【文檔編號】A23L1/162GK104413354SQ201310405572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9日
【發明者】林伯龍 申請人:頂益(開曼島)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