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茶膳食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A原料準備
1)選取茶樹的枝、莖、葉經除雜、揉絲、切段、干燥、粉碎后過40目篩;將上述過篩后的粉末置入汽爆罐中,粉末加入量達到罐體容積的5—45%,用空壓機緩緩通入惰性氣體排凈罐內空氣后封閉;不斷加壓至1—5MPa,保壓20—120分鐘;噴放到密封噴放倉,得汽爆粉末;
B茶膳食纖維的制備
2)汽爆粉末入汽爆罐中,加入1—20倍體積水,用空壓機通入惰性氣體,攪勻后,加入復合蛋白酶,間歇1分鐘,通入惰性氣體1分鐘;酶解10—80分鐘;所述復合蛋白酶由具備內肽酶活性的堿性蛋白酶和具備端肽酶活性的蛋白酶K組成;
3)隨后加入常溫型α-淀粉酶,酶解10—80分鐘;通入蒸汽升溫至55—75℃,保溫2—20分鐘滅活酶的活性;所述常溫型α-淀粉酶由微波誘導所得變異地衣芽孢桿菌分泌所得α-淀粉酶,所述常溫型α-淀粉酶的適宜溫度為22-35℃;
4)降溫至常溫后,繼續通入惰性氣體,以維持特定壓力并使物料在汽爆罐內均勻分布;保壓60—200分鐘;
5)將步驟3)中汽爆罐內物質噴放入噴放倉,得噴放漿;
6)固液分離,得濾渣和濾液;濾渣即為含有茶膳食纖維的漿料,將濾渣用水洗滌1—5遍;
7)濾渣經干燥、粉碎,即得茶膳食纖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茶膳食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茶原料選取時,在秋末、冬季,收獲茶樹修剪時的枝、莖,在夏季收獲茶葉;處理切段時切段長度為1—10c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茶膳食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微波誘導所得變異地衣芽孢桿菌的獲取步驟具體為:將地衣芽孢桿菌的培養液置于微波發生器,設置微波功率為850-950W,脈沖頻率為2300MHz,微波處理20s,冷卻20s,依此往復25-35次;將微波處理后的培養液涂布在固體培養基上,30℃條件下培養1-2天,由存活下來的菌落中篩選四株常溫下α-淀粉酶活性高的地衣芽孢桿菌的變異菌株。
4.如權利要求3所述茶膳食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選出常溫下α-淀粉酶活性最高的地衣芽孢桿菌的變異菌株擴大培養,從而獲得所述常溫型α-淀粉酶。
5.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茶膳食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蛋白酶中具備內肽酶活性的堿性蛋白酶與具備端肽酶活性的蛋白酶K的比例為1:1-3;所述復合蛋白酶的加入量滿足每千克干基汽爆粉末400-800U,所述常溫型α-淀粉酶的加入量滿足每千克干基汽爆粉末300-700U。
6.如權利要求1所述茶膳食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維持特定壓力為1—5MPa。
7.如權利要求1所述茶膳食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氣體為氮氣、氦氣或氬氣。
8.如權利要求1所述茶膳食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6)中所述固液分離包括壓濾、擠漿或離心分離。
9.如權利要求1所述茶膳食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膳食纖維中的組份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茶膳食纖維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7)中所述干燥為噴霧干燥、熱風干燥、流化床干燥或冷凍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