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茶葉烘干機,具體涉及一種半自動茶葉翻滾無掉落烘干機。
背景技術:
:
現有的茶葉烘干機多為靜態利用輸送帶移動進行烘干,這樣的烘干方式單一,且烘干不均勻,茶葉水分含量參差不齊,為了改進這一弊端,有設計出滾筒烘干設備,但是這樣的烘干設備也存在一個問題,茶葉在翻滾時,茶葉碎末經常從網格掉落,落入烘干設備中,難以清理。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半自動茶葉翻滾無掉落烘干機。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半自動茶葉翻滾無掉落烘干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塊金屬板組成的烘干房,烘干房前后兩側為開口側,烘干房內為滾筒,滾筒下方的加熱機,滾筒通過傳動結構與烘干房連接;
所述的傳動結構包括,烘干房內壁設有的兩組鏈輪,兩組鏈輪分別位于烘干房左右兩側內壁,且每組鏈輪都設有兩平行設置的齒輪一和套在兩齒輪一上的鏈條,鏈條上固定連接有軸承,軸承連接在鏈條的外側,隨著鏈條移動而移動,所述的滾筒兩端設有軸,軸兩端插在軸承內,軸上還設有圓盤與齒輪二,所述的烘干房左右兩側內壁設有擋板,每側擋板設有兩層,擋板設在鏈條平行段的下方,軸上的圓盤架設在擋板上,所述的擋板兩側設有齒條,齒條與軸上的齒輪二配合;
所述的烘干房一側外壁設有皮帶輪,皮帶輪帶動齒輪一轉動,烘干房外還設有電機,電機通過皮帶帶動皮帶輪轉動。
所述的滾筒兩端設有軸承,軸插在軸承內,滾筒上套有定位環,定位環內側設有環形凹槽,環形凹槽內設有滾珠,所述的烘干房內設有軌道,軌道延伸出烘干房兩側開口,定位環支撐在設在軌道上的滑板上。
所述的滾筒為金屬框架與帶濾孔的編織筒體,所述的定位環套在金屬框架上,所述的滾筒上設有開口,開口上設有門,門與開口合頁連接。
所述的烘干房兩側開口上端通過合頁連接半圓形蓋板,半圓形蓋板下方通過伸縮桿與烘干房連接。
所述的烘干房上方設有透氣孔,透氣孔上設有防水蓋板,防水蓋板一側通過合頁連接烘干房,防水蓋板連接一根連接桿,所述的烘干房上設有弧形豎板,弧形豎板上設有上下兩個卡口,連接桿卡在下卡口時,防水蓋板蓋在透氣孔上,提起連接桿,卡在上卡口時,防水蓋板掀起,通風透氣。
所述的加熱機為炭盆,炭盆兩側為斜坡,斜坡下端設有集料槽。
有益效果:利用傳動結構帶動滾筒轉動,位于滾筒內的茶葉在烘烤段平穩移動,到兩端便通過齒條與齒輪二配合轉動,甩出雜物,同時翻滾茶葉,保證茶葉烘干全面,減少破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正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結構側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傳動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如圖1-圖3所示,一種半自動茶葉翻滾無掉落烘干機,包括三塊金屬板組成的烘干房1,烘干房前后兩側為開口側,烘干房內為滾筒2,滾筒下方的加熱機3,滾筒通過傳動結構4與烘干房連接;
其中傳動結構包括,烘干房內壁設有的兩組鏈輪41,兩組鏈輪分別位于烘干房左右兩側內壁,且每組鏈輪都設有兩平行設置的齒輪一和套在兩齒輪一上的鏈條,鏈條上固定連接有軸承42,軸承連接在鏈條的外側,隨著鏈條移動而移動,其中滾筒兩端設有軸5,軸兩端插在軸承內,軸上還設有圓盤6與齒輪二7,其中烘干房左右兩側內壁設有擋板43,每側擋板設有兩層,擋板設在鏈條平行段的下方,軸上的圓盤架設在擋板上,其中擋板兩側設有齒條44,齒條與軸上的齒輪二配合;
其中烘干房一側外壁設有皮帶輪45,皮帶輪帶動齒輪一轉動,烘干房外還設有電機46,電機通過皮帶帶動皮帶輪轉動。
其中滾筒兩端設有軸承8,軸插在軸承內,滾筒上套有定位環9,定位環內側設有環形凹槽,環形凹槽內設有滾珠,其中烘干房內設有軌道10,軌道延伸出烘干房兩側開口,定位環支撐在設在軌道上的滑板11上。
其中滾筒為金屬框架與帶濾孔的編織筒體,其中定位環套在金屬框架上,其中滾筒上設有開口,開口上設有門21,門與開口合頁連接。
其中烘干房兩側開口上端通過合頁連接半圓形蓋板12,半圓形蓋板下方通過伸縮桿13與烘干房連接。
其中烘干房上方設有透氣孔,透氣孔上設有防水蓋板14,防水蓋板一側通過合頁連接烘干房,防水蓋板連接一根連接桿15,其中烘干房上設有弧形豎板16,弧形豎板上設有上下兩個卡口17,連接桿卡在下卡口時,防水蓋板蓋在透氣孔上,提起連接桿,卡在上卡口時,防水蓋板掀起,通風透氣。
其中加熱機為炭盆,炭盆兩側為斜坡,斜坡下端設有集料槽18。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