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罐頭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涉及以腰果假果為原料,加入具有保健功效的中藥材,制得的一種石斛腰果假果罐頭。
背景技術(shù):
腰果,又名槚如樹、雞腰果、介壽果。常綠喬木,樹干直立,高達10米。腰果是一種腎形堅果,無患子目漆樹科腰果屬。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可炒菜,也可作藥用,為世界著名四大干果之一。腰果假果是由花托形成的肉質(zhì)果,又稱“梨果”,是由花托形成的肉質(zhì)果,有陀螺形、扁菱形和卵圓形,有鮮紅色、橙色和黃綠雜色。果肉脆嫩多汁,含水分87.8%,碳水化合物11.6%,蛋白質(zhì)0.2%,脂肪0.1%,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鐵等礦物元素,具有利水、除濕、消腫之功,可防治腸胃病、慢性痢疾等。假果可生食或制果汁、果醬、蜜餞、罐頭和釀酒。
石斛,又名萬丈須、吊蘭、林蘭、禁生、金釵花等。莖直立,肉質(zhì)狀肥厚,稍扁的圓柱形,長10-60厘米,粗達1.3厘米,上部多少回折狀彎曲,基部明顯收狹,不分枝,具多節(jié),節(jié)有時稍腫大;節(jié)間多少呈倒圓錐形,長2-4厘米,干后金黃色。葉革質(zhì),長圓形,長6-11厘米,寬1-3厘米,先端鈍并且不等側(cè)2裂,基部具抱莖的鞘。總狀花序從具葉或落了葉的老莖中部以上部分發(fā)出,長2-4厘米,具1-4朵花;花期4-5月。石斛味甘、淡、微咸,性寒,歸胃、腎、肺經(jīng),具有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的功效,常用于陰傷津虧、口干煩渴、食少干嘔、病后虛熱、目暗不明。
栝樓子,葫蘆科植物栝樓及雙邊栝樓的干燥成熟種子。秋季分批采摘成熟果實,將果實縱剖,瓜瓤和種子放入盆內(nèi),加木灰復(fù)搓洗,取種子沖洗干凈后曬干。其味苦,性冷,入肺、大腸二經(jīng),具有潤肺化痰、滑腸通便的功效,主治痰熱咳嗽、肺虛燥咳、腸燥便秘、癰瘡腫毒。
甘草,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根與根狀莖粗壯,是一種補益中草藥。對人體很好的一種藥,藥用部位是根及根莖,藥材性狀根呈圓柱形,長25-100厘米,直徑0.6-3.5厘米。外皮松緊不一,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根莖呈圓柱形,表面有芽痕,斷面中部有髓。甘草氣微,味甜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常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咳嗽痰多、脘腹等癥。
水果罐頭以用料不同而命名不同,一般水果罐頭的原料取材于水果,包括黃桃,蘋果,荔枝,草莓,山楂等。產(chǎn)品主要有黃桃罐頭、草莓罐頭、橘子罐頭等。以腰果假果為主要原料,石斛、栝樓子、甘草為保健原料,生產(chǎn)出一種石斛腰果假果罐頭,目前還未見報道和產(chǎn)品上市。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以腰果假果為原料,同時添加石斛、栝樓子、甘草開發(fā)出一種石斛腰果假果罐頭,填補了國內(nèi)使用這類原料制作罐頭的一項空白。
一種石斛腰果假果罐頭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驟:
A.腰果假果預(yù)處理:取圓整、大而均勻、新鮮8-9成熟的腰果假果,清洗干凈,通過劈桃機對半剖開,去皮,去核,放入濃度為1-2%的食鹽水中浸泡30-60分鐘;
B.洗果:將處理后的腰果假果150-200重量份,放入80-85℃的熱水中迅速搓洗50-90秒,去凈殘留果皮;
C.預(yù)煮:將洗凈的腰果假果放入預(yù)煮機,加入濃度為0.1-0.12%的檸檬酸溶液,預(yù)煮3-6分鐘,水溫保持在95-100℃之間,煮透后迅速撈出,通過冷水冷卻;
D.修整:對冷卻的腰果假果表面的斑點、蟲害、變色、紅肉、傷爛及核尖進行修整,使切口無毛邊,核窩光滑,果塊呈半圓形即可;
E.中藥材預(yù)處理:按一定比例取中藥材石斛、栝樓子、甘草,加入原料中藥材重10-15倍的水,浸泡2-3小時,再煎煮30-60分鐘,后連同煎煮液一起,放入裝有80-100目網(wǎng)篩打漿機制成中藥泥,再入漿渣分離機,制得中藥汁;
F.糖液制作:取砂糖20-30重量份、中藥汁4-8重量份、水70-100重量份,充分混合均勻,倒入不銹鋼夾層鍋中煮沸,再通過120-200目的網(wǎng)篩進行過濾,制得糖液;
G.裝罐、注液:將修整好的腰果假果分裝入干凈的玻璃瓶中,迅速注入糖液,留有5-10%的空隙;
H.排氣、密封:將罐頭送入排氣箱進行加熱排氣10-15分鐘,排氣箱內(nèi)蒸汽溫度控制在80-95℃,待罐頭中心溫度達到80-85℃,取出立即密封;
I.殺菌、冷卻:密封的罐頭預(yù)熱至60-65℃,放入殺菌籃,殺菌鍋中注入適量水,燒開,將裝滿罐頭的殺菌藍放入鍋內(nèi),煮20-25分鐘,殺菌后立即用溫水噴淋分段冷卻;
J.保溫:將冷卻后的罐頭在保溫倉庫內(nèi)貯存5-10天左右,溫度控制在35-40℃;
K.檢驗、貯存:將檢驗合格的石斛腰果假果罐頭貼上標簽,裝箱,貯存于干凈、干燥、通風處。
本發(fā)明步驟E中一定比例的中藥材為以下原料重量比:石斛35-45%、栝樓子30-40%、甘草20-30%。
本發(fā)明步驟G中裝罐的腰果假果與糖液的比例為1:0.5-0.55。
本發(fā)明步驟H密封之前罐蓋、膠圈預(yù)先在100℃沸水中煮4-7分鐘,進行滅菌。
本發(fā)明步驟I溫水噴淋冷卻溫水的溫度可分段設(shè)置為65-75℃、45-55℃、30-40℃。
本發(fā)明的作用機理:
腰果假果,利水、除濕、消腫;石斛,益胃生津、滋陰清熱;栝樓子,潤肺化痰、滑腸通便;甘草,補脾益氣、祛痰止咳。利用以上四味中藥相互配伍,協(xié)同生效,通過肺的肅降,促進脾的健運,固達健脾益胃、益氣生津的功效。
本發(fā)明以腰果假果為原料,同時添加石斛、栝樓子、甘草,制作出一種石斛腰果假果罐頭。其充分利用腰果假果的營養(yǎng)價值,與中藥相互配伍,協(xié)同增效,具有健脾益胃、益氣生津的功效。成品味道鮮美,口味濃郁,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長期食用可明顯改善脾胃虛弱、脘腹脹痛人群的不適。其制作工藝簡單,易于實現(xiàn),符合市場發(fā)展需要,市場前景廣闊。
以下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較為詳細的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石斛腰果假果罐頭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驟:
A.腰果假果預(yù)處理:取圓整、大而均勻、新鮮8-9成熟的腰果假果,清洗干凈,通過劈桃機對半剖開,去皮,去核,放入濃度為1%的食鹽水中浸泡45分鐘;
B.洗果:將處理后的腰果假果200kg,放入80-85℃的熱水中迅速搓洗60秒,去凈殘留果皮;
C.預(yù)煮:將洗凈的腰果假果放入預(yù)煮機,加入濃度為0.1%的檸檬酸溶液,預(yù)煮4分鐘,水溫保持在95-100℃之間,煮透后迅速撈出,通過冷水冷卻;
D.修整:對冷卻的腰果假果表面的斑點、蟲害、變色、紅肉、傷爛及核尖等缺陷進行修整,使切口無毛邊,核窩光滑,果塊呈半圓形即可;
E.中藥材預(yù)處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藥材石斛40%、栝樓子35%、甘草25%,加入原料中藥材重10倍的水,浸泡2小時,再煎煮30分鐘,后連同煎煮液一起,放入裝有80目網(wǎng)篩打漿機制成中藥泥,再入漿渣分離機,制得中藥汁;
F.糖液制作:取砂糖27kg、中藥汁5.5kg、水95kg,充分混合均勻,倒入不銹鋼夾層鍋中煮沸,再通過160目的網(wǎng)篩進行過濾,制得糖液;
G.裝罐、注液:將修整好的腰果假果分裝入干凈的玻璃瓶中,迅速注入修整好的腰果假果重50%的糖液,留有8%的空隙;
H.排氣、密封:將罐頭送入排氣箱進行加熱排氣12分鐘,排氣箱內(nèi)蒸汽溫度控制在80-95℃,待罐頭中心溫度達到80-85℃,取出立即密封;
I.殺菌、冷卻:密封的罐頭預(yù)熱至60-65℃,放入殺菌籃,殺菌鍋中注入適量水,燒開,將裝滿罐頭的殺菌藍放入鍋內(nèi),煮20分鐘,殺菌后立即用溫水噴淋分段冷卻;
J.保溫:將冷卻后的罐頭在保溫倉庫內(nèi)貯存7天左右,溫度控制在35-40℃;
K.檢驗、貯存:將檢驗合格的石斛腰果假果罐頭貼上標簽,裝箱,貯存于干凈、干燥、通風處。
本發(fā)明實施例1經(jīng)14位脾胃虛弱、脘腹脹痛的人群,連續(xù)食用10天,每日200克,癥狀明顯緩解人數(shù)為9人,有效率為64.29%;連續(xù)食用20天,每日200克以上,癥狀明顯緩解人數(shù)為10人,有效率為71.43%。
實施例2,一種石斛腰果假果罐頭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驟:
A.腰果假果預(yù)處理:取圓整、大而均勻、新鮮8-9成熟的腰果假果,清洗干凈,通過劈桃機對半剖開,去皮,去核,放入濃度為1.5%的食鹽水中浸泡40分鐘;
B.洗果:將處理后的腰果假果300kg,放入80-85℃的熱水中迅速搓洗70秒,去凈殘留果皮;
C.預(yù)煮:將洗凈的腰果假果放入預(yù)煮機,加入濃度為0.12%的檸檬酸溶液,預(yù)煮5分鐘,水溫保持在95-100℃之間,煮透后迅速撈出,通過冷水冷卻;
D.修整:對冷卻的腰果假果表面的斑點、蟲害、變色、紅肉、傷爛及核尖等缺陷進行修整,使切口無毛邊,核窩光滑,果塊呈半圓形即可;
E.中藥材預(yù)處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藥材石斛22%、栝樓子15%、甘草18%、黃緬桂12%、白仙茅18%、羊角參15%,加入原料中藥材重12倍的水,浸泡2.5小時,再煎煮40分鐘,后連同煎煮液一起,放入裝有100目網(wǎng)篩打漿機制成中藥泥,再入漿渣分離機,制得中藥汁;
F.糖液制作:取砂糖62.5kg、中藥汁15kg、水220kg,充分混合均勻,倒入不銹鋼夾層鍋中煮沸,再通過180目的網(wǎng)篩進行過濾,制得糖液;
G.裝罐、注液:將修整好的腰果假果分裝入干凈的玻璃瓶中,迅速注入修整好的腰果假果重52%的糖液,留有6%的空隙;
H.排氣、密封:將罐頭送入排氣箱進行加熱排氣12分鐘,排氣箱內(nèi)蒸汽溫度控制在80-95℃,待罐頭中心溫度達到80-85℃,取出立即密封;
I.殺菌、冷卻:密封的罐頭預(yù)熱至60-65℃,放入殺菌籃,殺菌鍋中注入適量水,燒開,將裝滿罐頭的殺菌藍放入鍋內(nèi),煮22分鐘,殺菌后立即用溫水噴淋分段冷卻;
J.保溫:將冷卻后的罐頭在保溫倉庫內(nèi)貯存6天左右,溫度控制在35-40℃;
K.檢驗、貯存:將檢驗合格的石斛腰果假果罐頭貼上標簽,裝箱,貯存于干凈、干燥、通風處。
黃緬桂,一種常綠喬木,為木蘭科含笑花屬植物黃蘭,常綠喬木,高達20米,嫩枝和葉柄均被淡黃色的平伏柔毛葉互生,薄革質(zhì),披針狀卵形或披針狀長橢圓形,長10-20厘米,寬5-7厘米,先端長漸尖或近尾狀,基部楔形;葉柄長2-4厘米,托葉痕達葉柄中部以上。聚合果長7-16厘米;蓇葖倒卵狀長圓形,外有白色斑點。種子有紅色假種皮。以果實入藥,果夏秋采收,去皮曬干研粉。具有健胃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消化不良、胃痛。
白仙茅,別名細葉刺參、刺參,多年生草本,高達60cm。基生葉披針形或?qū)挆l形,長5-15cm,寬達2.5cm,邊緣具疏刺毛,葉基下延貼莖,平和脈3-5條。花枝自葉叢旁抽出,葉2-3對,卵狀披針形至窄橢圓形,基部邊緣有密刺,無柄。白仙茅味甘、微苦,性溫,具有益肺健脾、補腎壯陽、活血舒筋的關(guān)系,主治肺虛咳嗽、脾虛消化不良、腎虛陽痿、帶下、子宮脫垂、跌打損傷、骨折。
羊角參,別名甘肅黃精、臭兒參、野白芨。以根狀莖入藥。夏秋采收,洗凈曬干,放置回潤,切片曬干。干燥根莖具節(jié),常自節(jié)處分段,每段呈角狀分歧,表面黃白色,有明顯縱皺紋與大小不等的莖痕及根痕,常附以少數(shù)須根。質(zhì)較軟,斷面淡黃白色。羊角參味甘,性平,具有滋補肝腎、養(yǎng)陰生津的功效,常用于神經(jīng)衰弱、高血壓病、頭痛、咽喉痛、消渴、口干舌燥。
本發(fā)明實施例2的作用機理:
腰果假果,利水、除濕、消腫;石斛,益胃生津、滋陰清熱;栝樓子,潤肺化痰、滑腸通便;甘草,補脾益氣、祛痰止咳;黃緬桂,健胃止痛;白仙茅,益肺健脾、補腎壯陽;羊角參,滋補肝腎、養(yǎng)陰生津。利用以上七味中藥相互配伍,協(xié)同生效,通過肺的肅降,肝的升發(fā),促進脾的健運,固達健脾益胃、益氣生津的功效。
本發(fā)明實施例2經(jīng)17位脾胃虛弱、脘腹脹痛的人群,連續(xù)食用7天,每日250克,癥狀明顯緩解人數(shù)為12人,有效率為70.59%;連續(xù)食用15天,每日250克以上,癥狀明顯緩解人數(shù)為13人,有效率為76.47%。
實施例3,一種石斛腰果假果罐頭,采用以下步驟制作:
A.腰果假果預(yù)處理:取圓整、大而均勻、新鮮8-9成熟的腰果假果,清洗干凈,通過劈桃機對半剖開,去皮,去核,放入濃度為1.5%的食鹽水中浸泡50分鐘;
B.洗果:將處理后的腰果假果400kg,放入80-85℃的熱水中迅速搓洗70秒,去凈殘留果皮;
C.預(yù)煮:將洗凈的腰果假果放入預(yù)煮機,加入濃度為0.11%的檸檬酸溶液,預(yù)煮5分鐘,水溫保持在95-100℃之間,煮透后迅速撈出,通過冷水冷卻;
D.修整:對冷卻的腰果假果表面的斑點、蟲害、變色、紅肉、傷爛及核尖等缺陷進行修整,使切口無毛邊,核窩光滑,果塊呈半圓形即可;
E.中藥材預(yù)處理:按重量比例取中藥材石斛16%、栝樓子12%、甘草10%、黃緬桂8%、白仙茅12%、羊角參10%、茳芒12%、魚鰾10%、牛蒡子10%,加入原料中藥材重15倍的水,浸泡3小時,再煎煮60分鐘,后連同煎煮液一起,放入裝有100目網(wǎng)篩打漿機制成中藥泥,再入漿渣分離機,制得中藥汁;
F.糖液制作:取砂糖60kg、中藥汁12kg、水200kg,充分混合均勻,倒入不銹鋼夾層鍋中煮沸,再通過140目的網(wǎng)篩進行過濾,制得糖液;
G.裝罐、注液:將修整好的腰果假果分裝入干凈的玻璃瓶中,迅速注入修整好的腰果假果重50%的糖液,留有5%的空隙;
H.排氣、密封:將罐頭送入排氣箱進行加熱排氣15分鐘,排氣箱內(nèi)蒸汽溫度控制在80-95℃,待罐頭中心溫度達到80-85℃,取出立即密封;
I.殺菌、冷卻:密封的罐頭預(yù)熱至60-65℃,放入殺菌籃,殺菌鍋中注入適量水,燒開,將裝滿罐頭的殺菌藍放入鍋內(nèi),煮25分鐘,殺菌后立即用溫水噴淋分段冷卻;
J.保溫:將冷卻后的罐頭在保溫倉庫內(nèi)貯存8天左右,溫度控制在35-40℃;
K.檢驗、貯存:將檢驗合格的石斛腰果假果罐頭貼上標簽,裝箱,貯存于干凈、干燥、通風處。
茳芒,灌木或半灌木,高1-2m。分枝多,通常被毛。偶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葉柄近基部有1個腺體;托葉卵狀披針形,早落;小葉5-10對,葉片卵形、長卵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1.7-4.2cm,寬0.7-2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近圓形,邊緣有刺毛,上面綠色,下面被白粉,有臭氣。莢果近圓筒形,膨脹,邊緣棕黃色,中間棕色,長7-9cm,疏生毛。花期7-9月。果期10-11月。茳芒味甘、苦,性平,歸肝、胃、大腸經(jīng),具有清肝明目、健胃調(diào)中、潤腸解毒的功效,常用于目赤腫痛、頭暈頭脹、口腔糜爛、習慣性便秘、小兒疳積、痢疾、瘧疾。
魚鰾,剖開,除去血管及粘膜,洗凈,壓扁,曬干,干燥的鰾多壓制成長圓形的薄片,淡黃色,角質(zhì)狀,略有光澤。黃魚的鰾較小,鱘魚及蝗魚的鰾大,并附有垂帶2條。質(zhì)堅韌,不易撕裂,裂斷處呈纖維性;入水易膨脹,煮沸則幾乎全溶,濃厚的溶液冷卻后凝成凍膠,粘性很強。魚鰾味甘,性平,入腎經(jīng),具有補腎益精、滋養(yǎng)筋脈、止血、散瘀、消腫的功效,主治腎虛滑精、產(chǎn)后風痙、破傷風、吐血、血崩、創(chuàng)傷出血、痔瘡。
牛蒡子,為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實。呈長倒卵形,略扁,微彎曲,長5-7mm,寬2-3mm。表面灰褐色,帶紫黑色斑點,有數(shù)條縱棱,通常中間1-2條較明顯。頂端鈍圓,稍寬,頂面有圓環(huán),中間具點狀花柱殘跡;基部略窄,著生面色較淡。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果序,曬干,打下果實,除去雜質(zhì),再曬干。牛蒡子味辛、苦,性寒,歸肺、胃經(jīng),具有宣肺利咽、散腫、疏散風熱、清熱解毒、透疹的功效,常用于風熱或肺熱咳嗽、咯痰不暢、咽喉腫痛、斑疹不透、疹出不暢及風疹瘙癢、瘡瘍腫毒及痄腮等。
本發(fā)明實施例3的作用機理:
腰果假果,利水、除濕、消腫;石斛,益胃生津、滋陰清熱;栝樓子,潤肺化痰、滑腸通便;甘草,補脾益氣、祛痰止咳;黃緬桂,健胃止痛;白仙茅,益肺健脾、補腎壯陽;羊角參,滋補肝腎、養(yǎng)陰生津;茳芒,清肝明目、健胃調(diào)中;魚鰾,補腎益精、滋養(yǎng)筋脈;牛蒡子,宣肺利咽、疏散風熱。利用以上十味中藥相互配伍,協(xié)同生效,通過肺的肅降,肝的升發(fā),促進脾的健運,固達健脾益胃、益氣生津的功效。
本發(fā)明實施例3經(jīng)23位脾胃虛弱、脘腹脹痛的人群,連續(xù)食用7天,每日250克,癥狀明顯緩解人數(shù)為18人,有效率為78.26%;連續(xù)食用15天,每日250克以上,癥狀明顯緩解人數(shù)為20人,有效率為86.96%。
以上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fā)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fā)明設(shè)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lǐng)域普通工程技術(shù)人員對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yīng)落入本發(fā)明的權(quán)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nèi)。
本發(fā)明未涉及部分均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同或可采用現(xiàn)有技術(shù)加以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