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養生茶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健胃作用的養生茶。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生活節奏加快,生活壓力加大,精神緊張,情志抑郁,加上暴飲暴食,嗜食肥甘厚膩,從而導致笑話功能紊亂而引起消化不良,為此,健胃養生茶應運而生。但是,目前市場銷售的健胃養生茶,其實際的健胃效果并不顯著。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健胃養生茶及其制備方法,其健胃養生效果顯著,可以解決現有健胃養生茶健胃效果并不顯著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它采用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
絞股藍20份~30份、菊花10份~15份、熟化糙米粉5份~8份、熟化柚子皮粉1份~5份、熟化芒果粉1份~5份、紅茶菌1份~3份、白糖4份~10份以及水50份;
包括以下步驟:
A.先將上述原料中的絞股藍、菊花、紅茶菌、白糖和水混合,并在密閉環境下自然發酵7天~14天,得到第一發酵物;
B.向第一發酵物中加入上述原料中熟化糙米粉、熟化柚子皮粉和熟化芒果粉,并繼續在同樣的密閉環境下自然發酵7天~14天,得到第二發酵物。
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發明通過將絞股藍、菊花、熟化糙米粉、熟化柚子皮粉、熟化芒果粉以及紅茶菌進行組合,并利用紅茶菌中的菌種進行兩次發酵過程,從而使得本發明營養價值更加全面、口感佳、易于吸收、具有健脾開胃、消食化滯、瘦身等的功效,可滿足各年齡層的需要。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述:
實施例1 ——健胃養生茶及其制備方法
采用的原料為:
絞股藍20份、菊花10份、熟化糙米粉5份、熟化柚子皮粉1份、熟化芒果粉1份、紅茶菌1份、白糖4份以及水50份;
包括以下步驟:
A.先將上述原料中的絞股藍、菊花、紅茶菌、白糖和水混合,并在密閉環境下自然發酵7天,得到第一發酵物;
B.向第一發酵物中加入上述原料中熟化糙米粉、熟化柚子皮粉和熟化芒果粉,并繼續在同樣的密閉環境下自然發酵7天,得到第二發酵物。
實施例2 ——健胃養生茶及其制備方法
采用的原料為:
絞股藍30份、菊花15份、熟化糙米粉8份、熟化柚子皮粉5份、熟化芒果粉5份、紅茶菌3份、白糖10份以及水50份;
包括以下步驟:
A.先將上述原料中的絞股藍、菊花、紅茶菌、白糖和水混合,并在密閉環境下自然發酵10天,得到第一發酵物;
B.向第一發酵物中加入上述原料中熟化糙米粉、熟化柚子皮粉和熟化芒果粉,并繼續在同樣的密閉環境下自然發酵10天,得到第二發酵物。
實施例3——健胃養生茶及其制備方法
采用的原料為:
絞股藍26份、菊花14份、熟化糙米粉6份、熟化柚子皮粉3份、熟化芒果粉2份、紅茶菌2份、白糖8份以及水50份;
包括以下步驟:
A.先將上述原料中的絞股藍、菊花、紅茶菌、白糖和水混合,并在密閉環境下自然發酵14天,得到第一發酵物;
B.向第一發酵物中加入上述原料中熟化糙米粉、熟化柚子皮粉和熟化芒果粉,并繼續在同樣的密閉環境下自然發酵14天,得到第二發酵物。
臨床試驗報告:
本試驗報告是在經過1年對200例經縣級以上醫院胃鏡確診的慢性胃炎患者臨床試驗情況的條件下做出的。
服藥方法: 這200例經縣級以上醫院胃鏡確診的慢性胃炎患者,每日2次,每次飲用50毫升本產品。
試驗時間:1年。
療效評定:
痊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停藥后半年于一年胃鏡復查,未見任何病理性改變;
顯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停藥半年后胃鏡復查,病理改變趨于治愈;
無效:臨床雖有改善,但胃鏡顯示病理改變無明顯好轉。
治療效果:
經過1年的試驗,上述200例經縣級以上醫院胃鏡確診的慢性胃炎患者中,痊愈196例,顯效3例,無效1例。
由以上的臨床試驗報告可以看出,本產品對于人體健脾開胃、消食化滯等方面具有非常顯著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