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化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油脂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油脂組合物一般通過酯化獲得,但由于采用的原料和方法不科學,獲得的油脂組合物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如專利CN103999953A中,雖無反式酸,但該方法制備的油脂中含有大豆油,酯化后氧化安定性不好,而且油種復雜,易在與其他油脂復配使用中產生結粒,晶型不穩定。再如專利CN101730474A中,雖然具有即使大量配合棕櫚類油脂也不會產生粗大結晶等的優異質量,且晶型穩定,但該方法使用的油脂B是富含C12的脂肪酸,富含短碳鏈脂肪酸,在用該油脂做烘焙產品時,易滋生微生物,從而產生皂味,影響口感。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油脂組合物,其抗氧化性好,晶型穩定,且高溫穩定性好。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油脂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制備而成,52度棕櫚油60%~90%,24度棕櫚油10%~40%。
一種油脂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
S101.氫化過濾:將52度棕櫚油進行氫化,至碘價小于1,且不產生反式脂肪酸,再進行過濾脫色,得脫色油;
S102.真空加熱:將24度棕櫚油和脫色油混合添加至反應釜中,對反應釜進行抽真空,使其壓強為1~8mbar;再將反應釜加熱至100~110℃,并將反應釜內的24度棕櫚油和脫色油攪拌均勻;
S103.加堿反應:將反應釜的溫度降至90~100℃,加入堿性物質,反應10~30min后,將反應釜恢復常壓,加入水停止反應,得反應液;
S104.離心過濾:將反應液離心去水得油液,對油液進行過濾脫臭,即得所述油脂組合物。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01中,52度棕櫚油在鎳催化劑、氫壓0.02~0.3Mpa、160~200℃條件下進行氫化。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01中,過濾脫色的具體步驟為:在壓強為50~125mm Hg,溫度為90~125℃條件下,將氫化后的棕櫚油與白土混合,攪拌20~30min至混合均勻,經脫色過濾機過濾得脫色油。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03中,所述堿性物質為金屬鈉、金屬鉀、鈉-鉀合金、甲醇鈉、氫氧化鈉和甘油混合物、氫化鈉中任一種或幾種。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04中,所述脫臭采用脫臭塔進行,脫臭塔溫度為230~270℃降溫至55~65℃。
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明中油脂組合物的由最便宜的棕櫚油制備而成,且克服了棕櫚油本身相容性不好,結晶慢,晶型不穩定,易結粒等缺陷;
2、本發明中油脂組合物其抗氧化性大幅提升,遠超過棕櫚油本身;
3、本發明中油脂組合物晶型穩定,不易發生轉化,能作為起酥油,人造奶油的優選基料,作為起酥油,人造奶油的優選晶種,使人造奶油,起酥油組織細膩,均勻,穩定;
4、本發明中油脂組合物在高溫下不易熔化,有抗熔性,能提高起酥油、人造奶油的耐厚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中油脂組合物制備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發明包括一種油脂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制備而成,52度棕櫚油60%~90%,24度棕櫚油10%~40%。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一種油脂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包括:
S101.氫化過濾:將52度棕櫚油進行氫化,至碘價小于1,且不產生反式脂肪酸,再進行過濾脫色,得脫色油;
S102.真空加熱:將24度棕櫚油和脫色油混合添加至反應釜中,對反應釜進行抽真空,使其壓強為1~8mbar;再將反應釜加熱至100~110℃,并將反應釜內的24度棕櫚油和脫色油攪拌均勻;
S103.加堿反應:將反應釜的溫度降至90~100℃,加入堿性物質,反應10~30min后,將反應釜恢復常壓,加入水停止反應,得反應液;
S104.離心過濾:將反應液離心去水得油液,對油液進行過濾脫臭,即得所述油脂組合物。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01中,52度棕櫚油在鎳催化劑、氫壓0.02~0.3Mpa、160~200℃條件下進行氫化。過濾脫色的具體步驟為:在壓強為50~125mm Hg,溫度為90~125℃條件下,將氫化后的棕櫚油與白土混合,攪拌20~30min至混合均勻,經脫色過濾機過濾得脫色油。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03中,所述堿性物質為金屬鈉、金屬鉀、鈉-鉀合金、甲醇鈉、氫氧化鈉和甘油混合物、氫化鈉中任一種或幾種。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04中,所述脫臭采用脫臭塔進行,脫臭塔溫度為230~270℃降溫至55~65℃。
實施例1
制備油脂組合物S-1
S101.氫化過濾:將60份 的52度棕櫚油在鎳催化劑、氫壓0.1Mpa、200℃條件下進行氫化,至碘價小于1,且不產生反式脂肪酸,再在壓強為50mm Hg,溫度為125℃條件下,將氫化后的棕櫚油與白土混合,攪拌30min至混合均勻,經脫色過濾機過濾得脫色油;
S102.真空加熱:將38.5份的24度棕櫚油和脫色油混合添加至反應釜中,對反應釜進行抽真空,使其壓強為8mbar;再將反應釜加熱至110℃,并將反應釜內的24度棕櫚油和脫色油攪拌均勻;
S103.加堿反應:將反應釜的溫度降至100℃,加入1.5份金屬鈉作為催化劑,反應10min后,將反應釜恢復常壓,加入水停止反應,得反應液;
S104.離心過濾:將反應液離心去水得油液,對油液利用白土進行過濾,過濾后采用脫臭塔進行,脫臭塔溫度從230℃降溫至55℃,即得所述油脂組合物S-1。
實施例2
制備油脂組合物S-2
S101.氫化過濾:將71.5份的52度棕櫚油在鎳催化劑、氫壓0.2Mpa、180℃條件下進行氫化,至碘價小于1,且不產生反式脂肪酸,再在壓強為100mm Hg,溫度為110℃條件下,將氫化后的棕櫚油與白土混合,攪拌30min至混合均勻,經脫色過濾機過濾得脫色油;
S102.真空加熱:將25份的24度棕櫚油和脫色油混合添加至反應釜中,對反應釜進行抽真空,使其壓強為5mbar;再將反應釜加熱至110℃,并將反應釜內的24度棕櫚油和脫色油攪拌均勻;
S103.加堿反應:將反應釜的溫度降至100℃,加入3.5份氫化鈉作為催化劑,反應25min后,將反應釜恢復常壓,加入水停止反應,得反應液;
S104.離心過濾:將反應液離心去水得油液,對油液利用白土進行過濾,過濾后采用脫臭塔進行,脫臭塔溫度從250℃降溫至60℃,即得所述油脂組合物S-2。
實施例3
制備油脂組合物S-3
S101.氫化過濾:將88.5份的52度棕櫚油在鎳催化劑、氫壓0.3Mpa、160~200℃條件下進行氫化,至碘價小于1,且不產生反式脂肪酸,再在壓強為125mm Hg,溫度為90℃條件下,將氫化后的棕櫚油與白土混合,攪拌20min至混合均勻,經脫色過濾機過濾得脫色油;
S102.真空加熱:將10份的24度棕櫚油和脫色油混合添加至反應釜中,對反應釜進行抽真空,使其壓強為1mbar;再將反應釜加熱至100℃,并將反應釜內的24度棕櫚油和脫色油攪拌均勻;
S103.加堿反應:將反應釜的溫度降至90℃,加入1.5份氫氧化鈉和甘油混合物作為催化劑,反應30min后,將反應釜恢復常壓,加入水停止反應,得反應液;
S104.離心過濾:將反應液離心去水得油液,對油液利用白土進行過濾,過濾后采用脫臭塔進行,脫臭塔溫度從230℃降溫至55℃,即得所述油脂組合物S-3。
實施例4
將實施例1-3獲得的油脂組合物S-1~S-3以5%的重量百分比添加在人造奶油中,人造奶油析油溫度從原來的36℃,提高到40℃;人造奶油的氧化安定性OSI值從原來的5小時,提高到6小時;人造奶油在15~30℃溫度波動中,從原來的3個月產生結粒,提高到12個月以后才結粒;人造奶油在30℃存放從原來的2個月變硬脆,提高到12個月以上都不出現硬脆。
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做出其它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形變,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形變都應該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