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火鍋底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低亞硝酸鹽含量火鍋火鍋底料。
背景技術:
火鍋具有食用方便、營養豐富的特點,深受廣大群眾喜愛,為聚會常選用的聚餐食品。食鹽作為重要的調味產品,被廣泛應用于食品領域中,火鍋底料中就含有大量的鹽進行調味,食鹽中的主要成分為氯化鈉,人體過量消耗鈉會極大地危害健康,尤其是可能促進動脈性高血壓等病癥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健康隱患。不僅如此,火鍋底料中的氯化鈉在長時間熬煮過程中容易產生亞硝酸鈉,產生的亞硝酸鹽會嚴重影響著消費者的健康,安全性能不好,因此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提供一種風味好、且亞硝酸鹽含量低的低亞硝酸鹽含量火鍋底料。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低亞硝酸鹽含量火鍋底料,包括如下質量份的組分:20~30份花生油、10~15份芝麻油、3~7份橄欖油、4~9份生姜、3~5份大蔥、5~9份雞肉膏、4~10份猴頭菇、3~5份茶樹菇、4~8份香菇、2~4份香葉、1~3份百里香、2~3份良姜、0.5~1份茴香、3~6份復合調味劑和2~5份貽貝水解產物,所述貽貝水解產物為采用中性蛋白酶和脂肪酶對貽貝進行水解得到水解液,對水解液進行過濾后收集清液,并對清液進行干燥制得;其中,所述復合調味劑包括氯化鈉、葡萄糖酸鈉、氯化鉀、硫酸鎂和單磷酸腺苷。
進一步,所述氯化鈉、葡萄糖酸鈉、氯化鉀、硫酸鎂和單磷酸腺苷的質量比為3~5:1~3:1~1.5:0.5~1.2。
進一步,所述貽貝水解產物具體采用如下方法制得:
1)將貽貝去殼、清洗,將清洗后的貽貝與水按照1:100~300的質量比混合并進行破碎處理,得到貽貝漿液;
2)向步驟1)得到的貽貝漿液中加入中性蛋白酶和脂肪酶,于40~60℃下對貽貝進行水解1~3 h,得到水解液;其中,所述中性蛋白酶、脂肪酶和貽貝漿液的質量體積比為0.5~1.5 g:0.3~0.8 g:100mL;
3)對步驟2)得到的水解液進行過濾取清液,將清液進行冷凍干燥,得到所述貽貝水解產物。
進一步,所述中性蛋白酶的酶活為50000~80000 U/g,所述脂肪酶的酶活為2000~4000 U/g。
進一步,所述火鍋底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得:將花生油、芝麻油和橄欖油混合后加熱至120~150℃,放入生姜和大蔥進行翻炒1~2 min,隨后加入雞肉膏、猴頭菇、茶樹菇和香菇翻炒3~5 min,向翻炒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香葉、百里香、良姜和茴香煮5~8分鐘,最后加入貽貝水解產物和復合調味劑,得到所述低亞硝酸鹽含量火鍋底料。
相比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底料中減少氯化鈉的使用量,使用氯化鈉、氯化鉀和硫酸鎂復配呈現咸味,降低了氯化鈉中鈉離子對人體造成的高血壓風險等危害,顯著解決了因氯化鈉長時間熬煮而造成的亞硝酸鹽含量高的問題,并且本發明還使用葡萄糖酸鈉促進鈉、鉀和鎂離子被鈉離子通道吸收的作用,使人體能感知到更多的咸味感覺,使本發明復合鹽使用用量少也可以感受到應有的咸味。
2、本發明復合調味劑中還復配了單磷酸腺苷,可以掩蓋由氯化鉀和硫酸鎂引發的苦澀味道,使復配后的低鈉鹽咸味純正、無苦澀味。
3、本發明火鍋底料中的多種香料成分具有抑制硝酸鹽還原酶活性的作用,不利于其繁殖促進產生亞硝酸鹽,減少了火鍋底料中亞硝酸鹽的含量。
4、本發明火鍋底料味道鮮美,涮出來的食物滋味十足,令人回味無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實施案例在以本發明技術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現給出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來說明本發明具有創造性,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以下的實施例。
實施例1
一種低亞硝酸鹽含量火鍋底料,包括如下質量份的組分:20份花生油、10份芝麻油、3份橄欖油、4份生姜、3份大蔥、5份雞肉膏、4份猴頭菇、3份茶樹菇、4份香菇、2份香葉、1份百里香、2份良姜、0.5份茴香、3份復合調味劑和2份貽貝水解產物,所述貽貝水解產物為采用中性蛋白酶和脂肪酶對貽貝進行水解得到水解液,對水解液進行過濾后收集清液,并對清液進行干燥制得;其中,所述復合調味劑包括氯化鈉、葡萄糖酸鈉、氯化鉀、硫酸鎂和單磷酸腺苷,所述氯化鈉、葡萄糖酸鈉、氯化鉀、硫酸鎂和單磷酸腺苷的質量比為3:1:1:0.5。
所述貽貝水解產物具體采用如下方法制得:
1)將貽貝去殼、清洗,將清洗后的貽貝與水按照1:100的質量比混合并進行破碎處理,得到貽貝漿液;
2)向步驟1)得到的貽貝漿液中加入中性蛋白酶和脂肪酶,于40℃下對貽貝進行水解1h,得到水解液;其中,所述中性蛋白酶、脂肪酶和貽貝漿液的質量體積比為0.5 g:0.3 g:100mL;所述中性蛋白酶的酶活為50000U/g,所述脂肪酶的酶活為2000 U/g;
3)對步驟2)得到的水解液進行過濾取清液,將清液進行冷凍干燥,得到所述貽貝水解產物。
所述火鍋底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得:將花生油、芝麻油和橄欖油混合后加熱至120℃,放入生姜和大蔥進行翻炒1 min,隨后加入雞肉膏、猴頭菇、茶樹菇和香菇翻炒3 min,向翻炒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香葉、百里香、良姜和茴香煮5分鐘,最后加入貽貝水解產物和復合調味劑,得到所述低亞硝酸鹽含量火鍋底料。
本實施例火鍋底料味道鮮美,涮出來的食物滋味十足,令人回味無窮,且亞硝酸鹽含量低,僅為3 mg/kg。
實施例2
一種低亞硝酸鹽含量火鍋底料,包括如下質量份的組分:30份花生油、15份芝麻油、7份橄欖油、9份生姜、5份大蔥、9份雞肉膏、10份猴頭菇、5份茶樹菇、8份香菇、4份香葉、3份百里香、3份良姜、1份茴香、6份復合調味劑和5份貽貝水解產物,所述貽貝水解產物為采用中性蛋白酶和脂肪酶對貽貝進行水解得到水解液,對水解液進行過濾后收集清液,并對清液進行干燥制得;其中,所述復合調味劑包括氯化鈉、葡萄糖酸鈉、氯化鉀、硫酸鎂和單磷酸腺苷,所述氯化鈉、葡萄糖酸鈉、氯化鉀、硫酸鎂和單磷酸腺苷的質量比為5:3:1.5:1.2。
所述貽貝水解產物具體采用如下方法制得:
1)將貽貝去殼、清洗,將清洗后的貽貝與水按照1:300的質量比混合并進行破碎處理,得到貽貝漿液;
2)向步驟1)得到的貽貝漿液中加入中性蛋白酶和脂肪酶,于60℃下對貽貝進行水解3h,得到水解液;其中,所述中性蛋白酶、脂肪酶和貽貝漿液的質量體積比為1.5 g:0.8 g:100mL;所述中性蛋白酶的酶活為80000U/g,所述脂肪酶的酶活為4000 U/g;
3)對步驟2)得到的水解液進行過濾取清液,將清液進行冷凍干燥,得到所述貽貝水解產物。
所述火鍋底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得:將花生油、芝麻油和橄欖油混合后加熱至150℃,放入生姜和大蔥進行翻炒2 min,隨后加入雞肉膏、猴頭菇、茶樹菇和香菇翻炒5 min,向翻炒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香葉、百里香、良姜和茴香煮8分鐘,最后加入貽貝水解產物和復合調味劑,得到所述低亞硝酸鹽含量火鍋底料。
本實施例火鍋底料味道鮮美,涮出來的食物滋味十足,令人回味無窮,且亞硝酸鹽含量低,僅為5 mg/kg。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