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食品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清洗裝置。
背景技術:
茶樹菇是一種食藥用菌,菌蓋細嫩、柄脆、昧純香、鮮美可口,因野生于油茶樹的枯干上也得名茶樹菇。它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含有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并且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鉀、鈉、鈣、鎂、鐵、鋅等礦質元素。
用水沖洗的方式不適用于茶樹菇,主要是由于茶樹菇的菇柄較長,且容易脆,用沖擊力較強的水流對茶樹菇進行清洗時,容易導致茶樹菇的傘蓋與菇柄分離;且茶樹菇的傘蓋上經常有茶樹菇分泌的粘液,該粘液很容易粘附一些雜質,用水沖洗后該雜質時,大顆粒的雜質會被清除,但小部分比較細小的雜質還粘附在傘蓋上,單純的用水沖洗茶樹菇會導致茶樹菇的清理不到位,所以常見的清理方式是將茶樹菇浸泡后用比較細小的刷子進行刷洗,這種清洗方式能將茶樹菇清理干凈,但會導致清理的過程繁復,且效率低,不便于對茶樹菇進行批量加工。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茶樹菇清洗加工裝置,以對茶樹菇進行完全的清洗,且茶樹菇不會被破壞。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礎方案如下:一種茶樹菇清洗加工裝置,包括水槽,所述水槽內設有電熱絲,還包括擋板,所述擋板水平設置在水槽內,擋板上設有漏斗狀的導槽,導槽的底面上設有若干供菇柄和檸檬酸袋通過的通孔,所述水槽底部設有移動板,移動板上設有能刺破檸檬酸袋的倒刺,還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穿過水槽與移動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所述水槽的正上方設有攪拌裝置,所述攪拌裝置包括容納大蔥液和面粉的容置空腔、攪拌桿、進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攪拌桿安裝在容置空腔的內壁上,且進料口設置在攪拌裝置上端,出料口設置在攪拌裝置下端,進料口和出料口均與容置空腔連通,還包括烘干裝置,所述烘干裝置與擋板的上表面相對設置。
基礎方案的原理:操作時,先在每個茶樹菇菇柄的下端套上檸檬酸袋,然后將一定數量的茶樹菇放入到擋板的導槽上,茶樹菇在檸檬酸袋的重力作用下,菇柄的下端進入到導槽底面的通孔內,此時整個茶樹菇被放置到了擋板上;然后通過進料口向攪拌裝置中加入大蔥液和面粉,攪拌桿轉動將大蔥液和面粉進行攪拌混合,然后移動攪拌裝置,讓大蔥液和面粉從出料口處流出,流出的混合物覆蓋在茶樹菇的傘蓋上,然后啟動烘干裝置,烘干裝置將茶樹菇上的混合物烘干,然后取下傘蓋上被烘干后的混合物;然后向水槽中加入水,水位到達擋板的上表面;然后作用把手,拉動移動板,進而帶動移動板上的倒刺移動,倒刺移動時刺破檸檬酸袋,檸檬酸與水混合,同時開啟電熱絲,對水槽內的水進行加熱,對茶樹菇進行預煮,預煮完成后取出茶樹菇即可,對下一批次的茶樹菇進行處理。
基礎方案的優點:1、裝置在對茶樹菇進行預煮時,水中會有檸檬酸,能快速的可以抑制酶的活性,并使茶樹菇的組織軟化;檸檬酸袋設置在菇柄上,是為了給茶樹菇增加一個向下的重力,方便將菇柄和傘蓋進行分開清理;2、采用了攪拌裝置和烘干裝置,攪拌裝置能將面粉和大蔥液混合攪拌,然后能將面粉與大蔥油的混合物敷在茶樹菇的傘蓋上,然后烘干裝置對混合物進行快速烘干,便于快速的將能將烘干后的混合物取下,在混合物烘干過程中沾粘了傘蓋上的雜質,對傘蓋上的雜質進行快速的清理;3、在裝置內安裝移動板,且移動板上設有倒刺,倒刺能刺穿檸檬酸袋,便于實現檸檬酸與水的融合;4、擋板上設有若干供菇柄和檸檬酸袋通過的通孔,方便將茶樹菇固定在擋板上,進而將茶樹菇的菇柄和傘蓋進行分開清洗,且不會對整個茶樹菇造成大的沖擊;4、漏斗狀的導槽的內壁為傾斜狀,便于茶樹菇的的菇柄端順著導槽的斜面滑落到通孔中。
整個清洗裝置在對茶樹菇進行清理時,是先將茶樹菇進行固定,將傘蓋上雜質進行粘附清除,然后通過預煮的方式進一步清除菇柄上的雜質,整個過程沒有對茶樹菇進行達到沖擊,不會讓茶樹菇產生破裂,在清理的過程中還對茶樹菇進行了預煮,減少了后期的加工步驟。
優選方案一:作為基礎方案的優選方案,還包括行走機構,所述行走機構設置在水槽的正上方,所述攪拌裝置安裝在行走機構上,所述攪拌裝置的出料口上設有噴料蓋,所述噴料蓋為與茶樹菇傘蓋相對應的圓弧狀。通過上述設置,行走機構帶動攪拌裝置移動,更方便省力;且噴料蓋的形狀與茶樹菇傘蓋相匹配的形狀相匹配,是為了讓面粉和大蔥液的混合物能均勻的覆蓋在茶樹菇的傘蓋上,在混合物被烘干時,烘干均勻,混合物與傘蓋更容易分離。
優選方案二:作為優選方案一的優選方案,還包括鋼絲網,所述鋼絲網水平設置在擋板的導槽內,鋼絲網與擋板可拆卸連接,且鋼絲網的下表面與擋板的上表面相對,所述鋼絲網的弧度與茶樹菇傘蓋的弧度相對應。通過上述設置,將茶樹菇被放置到導槽內后,將鋼絲網安裝在擋板的導槽內,鋼絲對茶樹菇進行進一步定位,然后攪拌裝置上的噴料蓋噴出大蔥液和面粉的混合物到傘蓋上,待混合物被烘干后,拆下鋼絲網,鋼絲網將傘蓋上的混合物帶下,能方便的一次性取下若干傘蓋上的混合物,操作簡便;且鋼絲網呈與茶樹菇傘蓋相匹配的弧度,在對茶樹菇進行限位時,也不會對茶樹菇造成大的壓力。
優選方案三:作為優選方案二的優選方案,所述通孔上端的直徑大于通孔下端的直徑。通過上述設置,通孔形成的內側面為傾斜狀,方便茶樹菇的下端在檸檬酸袋的作用下滑落到通孔內,方便鋼絲網對茶樹菇進行限位。
優選方案四:作為優選方案三的優選方案,所述通孔的內壁上設有橡膠塊,所述橡膠塊與茶樹菇的菇柄和傘蓋的連接處相配合,且橡膠塊的上端高于通孔的上端。通過上述設置,在茶樹菇滑落到通孔內時,通孔內設置的橡膠塊能夠對茶樹菇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避免在茶樹菇下落時,擋板對傘蓋的抵擋力太大,傘蓋受到沖擊力后損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茶樹菇清洗加工裝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水槽10、電熱絲101、行走機構20、攪拌裝置30、進料口301、出料口302、噴料蓋303、干燥裝置40、擋板50、導槽501、通孔502、橡膠塊502、鋼絲網60、移動板70、倒刺701、把手702、茶樹菇80、檸檬酸袋801。
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所示:一種茶樹菇清洗加工裝置,包括水槽10、擋板50、烘干裝置、行走機構20、移動板70和鋼絲網60。水槽10內設有電熱絲101,擋板50水平設置在水槽10內,擋板50設有漏斗狀的導槽501,導槽501的底面上設有若干供菇柄和檸檬酸袋801通過的通孔502。移動板70水平設置在水槽10底部,移動板70上設有能刺破檸檬酸袋801的倒刺701,移動板70的左側上設有把手702,把手702的右端與移動板70固定連接,把手702的左端穿過水槽10,當倒刺701刺穿檸檬酸袋801時,使檸檬酸與水的融合,將茶樹菇80進行預煮;且檸檬酸袋801設置在菇柄上,是為了給茶樹菇80增加一個向下的重力,避免茶樹菇80橫向漂浮在水面上。
行走機構20安裝在水槽10的正上方,攪拌裝置30安裝在行走機構20的下表面上,攪拌裝置30內設容納大蔥液和面粉的容置空腔,容置空腔的內壁上設有攪拌桿,攪拌裝置30包括容納大蔥液和面粉的容置空腔、攪拌桿、進料口301和出料口302,攪拌桿安裝在容置空腔的內壁上,且進料口301設置在攪拌裝置30上端,出料口302設置在攪拌裝置30下端,且出料口302上設有噴料蓋303,噴料蓋303為與茶樹菇80傘蓋相匹配的圓弧狀,讓面粉和大蔥液的混合物能均勻的覆蓋在茶樹菇80的傘蓋上,在混合物被烘干時,烘干均勻,混合物與傘蓋更容易分離。
鋼絲網60水平設置在擋板50的導槽501內,鋼絲網60與擋板50可拆卸連接,且鋼絲網60的下表面與擋板50的上表面相對,鋼絲網60的弧度與茶樹菇80傘蓋的弧度相對應。
此外,漏斗狀的導槽501,方便茶樹菇80的下端在檸檬酸袋801的重力作用下滑落到通孔502內;通孔502的內壁上設有高于通孔502上端的橡膠塊502,橡膠塊502與茶樹菇80的菇柄和傘蓋的連接處相配合,橡膠塊502能夠對茶樹菇80起到一個緩沖的作用;烘干裝置安裝在攪拌裝置30的右側,實現同時噴料和烘干,加快加工效率。
本實施例中,操作時,先在每個茶樹菇80菇柄的下端套上檸檬酸袋801,然后將一定數量的茶樹菇80放入到水槽10中,茶樹菇80在檸檬酸袋801的重力作用下,菇柄的下端順著導槽501的斜面進入到通孔502內,同時通孔502內的橡膠塊502對茶樹菇80提供一個緩沖力,避免茶樹菇80被破壞,此時整個茶樹菇80已被放置到了擋板50上;然后將鋼絲網60安裝到導槽501內,鋼絲網60對茶樹菇80進行定位;然后通過進料口301向攪拌裝置30中加入大蔥液和面粉,攪拌桿轉動將大蔥液和面粉進行攪拌混合,然后行走機構20帶動攪拌裝置30移動,同時讓大蔥液和面粉的混合物從出料口302處流出,混合物流到噴料蓋303和茶樹菇80上,同時啟動烘干裝置,烘干裝置將茶樹菇80上的混合物烘干;待完全烘干后,拆卸水槽10內的鋼絲網60,鋼絲網60將傘蓋上的混合物帶下;然后向水槽10中加入水,水位到達擋板50的上表面;然后作用把手702,拉動移動板70,進而帶動移動板70上的倒刺701移動,倒刺701移動時刺破檸檬酸袋801,檸檬酸與水混合,同時開啟電熱絲101,對水槽10內的水進行加熱,對茶樹菇80進行預煮,預煮完成后取出茶樹菇80即可,對下一批次的茶樹菇80進行處理。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和/或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