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智能化的十二盤微波殺青機設備,屬于茶葉類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殺青主要目的是通過高溫破壞和鈍化鮮葉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鮮葉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防止烘干過程中變色。同時散發青臭味,促進良好香氣的形成。目前我國研制的殺青機形式多樣,但是大多數殺青機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費時還費力,更重要的是很少是針對小規模的私人用戶的,多數比較龐大和價格偏高,且不能像常用的家用電器一樣實現智能化的操作,為此我們提供一種智能化的微波殺青機,且特別針對小型用戶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智能化的十二盤微波殺青機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穩定性好,可靠性高。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智能化的十二盤微波殺青機設備,包括機殼,所述機殼的內部設置有殺青腔,所述殺青腔的內部設置有不銹鋼盤,且不銹鋼盤的左右兩端設置有盤支架,所述殺青腔的外側設置有門板,且門板的內部設置有屏蔽式視屏窗,所述殺青腔的右側設置有控制板和微波裝置,所述控制板的內部設置有調時按鈕、調速按鈕和開關按鈕,且調時按鈕、調速按鈕和開關按鈕分別安裝在控制板的上端、中間和下端,所述微波裝置由磁控管、濾導管、高壓整流、變壓器和電源接口組成,且電源接口的右側設置有電源插頭,所述電源插頭延伸至機殼的外部,所述腳輪安裝在機殼的底部兩端,所述控制板和微波裝置均與電源插頭電性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門板與殺青腔接觸的部分之間設有密封橡膠。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板與機殼通過螺紋釘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屏蔽式視屏窗與門板通過卡槽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化的十二盤微波殺青機設備,該裝置設置了十二個不銹鋼盤,使殺青速度快、效率高、效果好。且在殺青的同時,還可以除去鮮葉水分,使茶香更好的形成,且該設備安裝有屏蔽式視屏窗,便于人員隨時觀察殺青腔內部的情況,該裝置還設置有智能化控制面板可以控制微波能的強弱和殺青的時間,當設定殺青時間完成時,機械自動停止運行,實現了智能化的操作。
附圖說明
通過閱讀參照以下附圖對非限制性實施例所作的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優點將會變得更明顯: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智能化的十二盤微波殺青機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智能化的十二盤微波殺青機設備的微波裝置的示意圖;
圖中:1-機殼、2-門板、3-盤支架、4-屏蔽式視屏窗、5-不銹鋼盤、6-腳輪、7-控制板、8-調時按鈕、9-調速按鈕、10-開關按鈕、11-微波裝置、12-電源插頭、13-殺青腔、111-磁控管、112-濾導管、113-高壓整流、114-變壓器、115-電源接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智能化的十二盤微波殺青機設備,包括機殼1,機殼1的內部設置有殺青腔13,殺青腔13的內部設置有不銹鋼盤5,且不銹鋼盤5的左右兩端設置有盤支架3,殺青腔13的外側設置有門板2,且門板2的內部設置有屏蔽式視屏窗4,殺青腔13的右側設置有控制板7和微波裝置11,控制板7的內部設置有調時按鈕8、調速按鈕9和開關按鈕10,且調時按鈕8、調速按鈕9和開關按鈕10分別安裝在控制板7的上端、中間和下端,微波裝置11由磁控管111、濾導管112、高壓整流113、變壓器114和電源接口115組成,且電源接口115的右側設置有電源插頭12,電源插頭12延伸至機殼1的外部,腳輪6安裝在機殼1的底部兩端,控制板7和微波裝置11均與電源插頭12電性連接,門板2與殺青腔13接觸的部分之間設有密封橡膠,控制板7與機殼1通過螺紋釘連接,屏蔽式視屏窗4與門板2通過卡槽連接。
工作原理:開啟開關按鈕10,該裝置通過微波裝置11內的變壓器114、高壓整流113、磁控管111使電流轉變成微波再通過濾導管112使殺青腔13內產生高溫,此時在青腔13內的十二個不銹鋼盤5內的茶葉得到殺青效果,該裝置通過屏蔽式視屏窗4可以隨時觀察殺青效果,通過控制板7內的調時按鈕8和調速按鈕9,可以控制殺青時間和殺青溫度,通過該裝置底部設的腳輪6可以移動設備,從而實現了智能化。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