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堅果收獲機械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新型高效核桃青殼剝離機。
背景技術:
目前核桃脫青皮機械尚處于起步階段的研究,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果農仍采用落后的脫皮方式。雖然一些地區也采用機械脫皮,但所采用的核桃脫皮機存在脫皮效果不好、成本高、工藝復雜、能耗高和效率低等問題,不能廣泛的推廣,這大大的影響了核桃的收獲質量和產量,加大了勞動強度和收獲處理周期。
因此,針對市面上核桃脫皮機生產效率和質量低,機器笨重,設備投資大;傳統的小型核桃脫皮機做工粗糙,設計復雜,在實際運行中對核桃的破損率大,亟待提供一種經濟、高效的核桃青殼剝離機。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高效核桃青殼剝離機,通過三角銼和柵條滾筒對青核桃的碰撞、擠壓和刮削進行脫皮,柵條對青皮和核桃進行篩選分離,實現核桃的脫皮,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并提高了堅果的收獲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減小了核桃的破損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所述的新型高效核桃青殼剝離機包括進料斗1、滾筒軸2、皮帶輪Ⅰ3、皮帶4、電機5、電機架6、皮帶輪Ⅱ7、罩殼支架8、罩殼支撐板9、罩殼10、核桃出料導板11、青皮出料導板12、青皮出料導板延伸板13、中心滾筒14、螺旋槽15、柵條滾筒、三角銼18,所述的罩殼支架8上焊接有罩殼支承板9,罩殼支承板9上焊接有罩殼10,罩殼10的頂部焊接有進料斗1,進料斗1與罩殼10的內腔連通,罩殼10的內表面上焊接有三角銼18,所述的滾筒軸2通過軸承安裝在罩殼10上,皮帶輪Ⅰ3通過定位鍵與滾筒軸2的左端配合連接,皮帶輪Ⅰ3通過皮帶4與安裝在電機5上的皮帶輪Ⅱ7連接,電機5通過螺栓固定在電機架6上,電機架6的右端通過螺栓固定在罩殼支架8上,所述的中心滾筒14安裝在滾筒軸2上,中心滾筒14位于罩殼10的內部,中心滾筒14的表面上均勻的設置有螺旋槽15,所述的柵條滾筒安裝在中心滾筒14與罩殼10之間,柵條滾筒由柵條16、連接圓環17組成,所述的連接圓環17有兩個,兩個連接圓環17分別安裝在滾筒軸2上,每根柵條16的兩端分別焊接在兩個連接圓環17的相對位置上,罩殼10的底部設置有核桃出料導板11,青皮出料導板延伸板13焊接在罩殼10的右端的,青皮出料導板延伸板13與青皮出料導板12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中心滾筒14通過焊接與滾筒軸2實現剛性連接。
進一步,所述的柵條滾筒上相鄰兩根柵條16之間的距離小于三角銼18與其相對的柵條16之間的間距。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通過三角銼和柵條滾筒對青核桃的碰撞、擠壓和刮削進行脫皮,柵條對青皮和核桃進行篩選分離,最終順著青皮出料導板和核桃出料導板分類流出并收集,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并提高了堅果的收獲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減小了核桃的破損率。
2、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省電,且作業場地小,可廣泛用于生產經營規模小的企業和單家單戶的核桃收獲后處理作業。
3、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易學,并能有效節省收獲時間,在工作過程中運作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半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左視半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軸側半剖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罩殼的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心滾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進料斗、2-滾筒軸、3-皮帶輪Ⅰ、4-皮帶、5-電機、6-電機架、7-皮帶輪Ⅱ、8-罩殼支架、9-罩殼支撐板、10-罩殼、11-核桃出料導板、12-青皮出料導板、13-青皮出料導板延伸板、14-中心滾筒、15-螺旋槽、16-柵條、17-連接圓環、18-三角銼。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說明,以方便技術人員理解。
如圖1-5所示,所述的新型高效核桃青殼剝離機包括進料斗1、滾筒軸2、皮帶輪Ⅰ3、皮帶4、電機5、電機架6、皮帶輪Ⅱ7、罩殼支架8、罩殼支撐板9、罩殼10、核桃出料導板11、青皮出料導板12、青皮出料導板延伸板13、中心滾筒14、螺旋槽15、柵條滾筒、三角銼18。
所述的罩殼支架8上焊接有罩殼支承板9,罩殼支承板9上焊接有罩殼10,罩殼10的頂部焊接有進料斗1,進料斗1與罩殼10的內腔連通,罩殼10的內表面上焊接有三角銼18,將三角銼18焊接在罩殼10的內表面上,使三角銼18與罩殼10剛性連接,防止三角銼18在青皮核桃的脫殼過程中發生形變,影響到核桃的脫殼效果。所述的滾筒軸2通過軸承安裝在罩殼10上,皮帶輪Ⅰ3通過定位鍵與滾筒軸2的左端配合連接,皮帶輪Ⅰ3通過皮帶4與安裝在電機5上的皮帶輪Ⅱ7連接,電機5通過螺栓固定在電機架6上,電機架6的右端通過螺栓固定在罩殼支架8上,所述的中心滾筒14安裝在滾筒軸2上,中心滾筒14位于罩殼10的內部,中心滾筒14通過焊接與滾筒軸2實現剛性連接,中心滾筒14的表面上均勻的設置有螺旋槽15,所述的柵條滾筒安裝在中心滾筒14與罩殼10之間,柵條滾筒由柵條16、連接圓環17組成,所述的連接圓環17有兩個,兩個連接圓環17分別安裝在滾筒軸2上,每根柵條16的兩端分別焊接在兩個連接圓環17的相對位置上,罩殼10的底部設置有核桃出料導板11,青皮出料導板延伸板13焊接在罩殼10的右端的,青皮出料導板延伸板13與青皮出料導板12連接,所述的電機5為中心滾筒14和柵條滾筒的動力源,這樣可保證一臺剝殼機只采用一臺電機,就可實現中心滾筒14和柵條滾筒的工作,降低了電能損耗,簡化了剝殼機的結構,降低了剝殼機的重量。在電機5的驅動下,柵條滾筒轉動的同時,使帶青皮的核桃與三角銼18進行碰撞、擠壓和刮削作用,使青皮核桃上的青皮得到脫落。由于柵條滾筒上相鄰兩根柵條16之間的距離小于三角銼18與其相對的柵條16之間的間距,三角銼18與柵條滾筒相互作用脫下的核桃青皮碎片將通過柵條滾筒的柵條16上的間隙中掉落到螺旋槽15內,螺旋槽15內青皮在中心滾筒14的轉動下,被甩出到青皮出料延伸板13上,再由青皮出料延伸板13將青皮導出至出青皮出料導板12流出,而核桃則隨柵條滾筒旋轉至罩殼10底端從核桃出料導板11流出進行收集,從而實現青皮與核桃有效的分離,減輕了勞動強度又縮短了核桃的收獲后處理周期,并使核桃的破損率大大降低,提高了核桃的脫皮質量與效率。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
將核桃青殼剝離機放置到工作位置,啟動電機5,電機5帶動皮帶輪Ⅱ7轉動,皮帶輪Ⅱ7通過皮帶4將動力傳遞給皮帶輪Ⅰ3,皮帶輪Ⅰ3帶動滾筒軸2轉動,滾筒軸2帶動中心滾筒14和柵條滾筒轉動,此時從進料斗1喂入帶青皮的核桃,帶青皮的核桃在柵條滾筒的帶動下隨之運動,與三角銼18進行碰撞、擠壓和刮削作用,使得青皮核桃上的青皮得到脫落,所得青皮將通過柵條滾筒的柵條16上的間隙中掉落到螺旋槽15內,螺旋槽15在中心滾筒14的帶動下將青皮甩出至青皮出料延伸板13上,再由青皮出料延伸板13將青皮導出至出青皮出料導板12流出,而脫皮后的核桃則順著柵條滾筒旋轉至罩殼10底端的核桃出料導板11流出進行收集。
本實用新型通過三角銼和柵條滾筒對青核桃的碰撞、擠壓和刮削進行脫皮,柵條對青皮和核桃進行篩選分離,最終順著青皮出料導板和核桃出料導板分類流出并收集,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并提高了堅果的收獲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減小了核桃的破損率;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省電,且作業場地小,可廣泛用于生產經營規模小的企業和單家單戶的核桃收獲后處理作業;本實用新型操作簡單易學,并能有效節省收獲時間,在工作過程中運作穩定。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優選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通過上述優選實施例已經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