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茶葉制作領域,尤其是一種循環熱風炒青機。
背景技術:
炒青過程中,葉溫升高,酶促活動迅速增強,在酶的最適宜活動溫度20-45度范圍內,溫度每升高10度,酶活動性增加一倍,有的資料認為:多酚氧化酶最適宜溫度為52度,溫度升高到70度,酶鈍化和變性,85度左右,酶凝固破壞,為了制止茶青在炒青中迅速紅變,應在最短時間內把葉溫提高到70度以上,因而炒青應有一定的高溫,以白天看到鍋底或炒青機筒辟發白,晚間看到發紅,即可投葉。投葉后即聽到清脆和頻繁的“啪、啪”細胞爆裂聲。炒青鍋溫太低,葉子在鍋里或機筒中升溫慢,停留時間長,炒青葉容易產生不正常的紅變,紅葉紅梗,悶紅黃味(俗稱地瓜葉味)。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循環熱風炒青機。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實現:一種循環熱風炒青機,包括機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機箱(1)內中部設有復數個茶葉晾置板(2),所述機箱(1)左下端部設有進風口(3),所述機箱(1)上中部設有出風口(4),所述進風口(3)和出風口(4)連接熱風爐(5),所述機箱(1)內部還設有若干個溫度傳感器,且所述若干個溫度傳感器與設置于所述機箱(1)外表面的顯示裝置連接。
優選的,所述復數個茶葉晾置板(2)均等距設有網孔。
優選的,所述機箱(1)內還傾斜設置有送風板(7),所述送風板(7)低端設置在所述進風口(3)下部,高端設置在所述機箱(1)另一側的茶葉晾置板(2)下部。
優選的,所述機箱(1)側壁上還設置有觀察窗(6),所述觀察窗(6)位于所述茶葉晾置板(2)上方。
本實用新型設計科學,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利用溫度傳感器及顯示裝置,能夠實時反饋炒青機內的炒青溫度,有利于炒青步驟的順利實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炒青機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將通過具體實施例和相關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循環熱風炒青機,包括機箱(1),所述機箱(1)內中部設有復數個茶葉晾置板(2),所述機箱(1)左下端部設有進風口(3),所述機箱(1)上中部設有出風口(4),所述進風口(3)和出風口(4)連接熱風爐(5),所述機箱(1)內部還設有若干個溫度傳感器(圖中未示出),且所述若干個溫度傳感器與設置于所述機箱(1)外表面的顯示裝置(圖中未示出)連接;所述溫度傳感器和顯示裝置供電端通過LM7815穩壓芯片進行穩壓處理。
優選的,所述復數個茶葉晾置板(2)均等距設有網孔,以利于熱風通過;所述機箱(1)內還傾斜設置有送風板(7),所述送風板(7)低端設置在所述進風口(3)下部,高端設置在所述機箱(1)另一側的茶葉晾置板(2)下部,便于熱風快速上升;所述機箱(1)側壁上還設置有觀察窗(6),所述觀察窗(6)位于所述茶葉晾置板(2)上方。
上列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