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茶研究領域,尤其是一種六堡茶茶晶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茶葉的種植和加工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飲茶也是中國人的傳統愛好,而且茶葉中含有多種營養素和微量元素。
雖然茶葉可以食用,但是人們泡茶后剩余的茶葉均不吃,因而成了一種污染環境的垃圾。但若是可以將茶葉利用起來,那么不僅可以改善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也提高了茶葉本身的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的不足,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改變傳統的飲茶方式的六堡茶茶晶的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六堡茶茶晶的制備方法,用52-58重量份六堡茶茶葉加70-80重量份水配制而成的高濃度茶汁結晶提煉而成。
需要說明的是,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提取高濃度的茶汁;
步驟2:濃縮結晶;
步驟3:粉碎、過篩、消毒、包裝。
其中,所述的步驟1具體為:將水煮沸后,加入茶葉浸泡,并熬煮,過濾得茶汁,備用。
其中,所述的步驟2具體為:將步驟1所得的高濃度茶汁在90-95攝氏度下進行結晶濃縮,至含水量為10-15%,得濕茶晶;降低溫度,在30-35攝氏度下至濕茶晶干燥為茶晶。
其中,步驟1所述的浸泡時間為35-45分鐘,溫度為80-90攝氏度。
本發明與傳統方法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本發明的茶晶飲用非常方便,無需使用開水沖泡,即可達到原汁原味的茶香。
另外,本發明將泡過的高濃度茶水濃縮成晶粒狀,不僅方便飲用,還大大的改善了剩茶葉對環境的污染。
具體實施例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做進一步說明,但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任何限制,任何以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基礎所作出的有限次修改仍然屬于本發明所要保護的內容。
實施例1
步驟1:將70重量份水煮沸后,加入58重量份六堡茶茶葉在溫度為80攝氏度下浸泡45分鐘,并熬煮,過濾得茶汁,備用。
步驟2:將步驟1所得的高濃度茶汁在90攝氏度下進行結晶濃縮,至含水量為15%,得濕茶晶;降低溫度,在30攝氏度下至濕茶晶干燥為茶晶。
步驟3:粉碎、過篩、消毒、包裝。
實施例2
步驟1:將80重量份水煮沸后,加入52重量份六堡茶茶葉在溫度為90攝氏度下浸泡35分鐘,并熬煮,過濾得茶汁,備用。
步驟2:將步驟1所得的高濃度茶汁在95攝氏度下進行結晶濃縮,至含水量為10%,得濕茶晶;降低溫度,在35攝氏度下至濕茶晶干燥為茶晶。
步驟3:粉碎、過篩、消毒、包裝。
實施例3
步驟1:將75重量份水煮沸后,加入56重量份六堡茶茶葉在溫度為85攝氏度下浸泡40分鐘,并熬煮,過濾得茶汁,備用。
步驟2:將步驟1所得的高濃度茶汁在93攝氏度下進行結晶濃縮,至含水量為13%,得濕茶晶;降低溫度,在33攝氏度下至濕茶晶干燥為茶晶。
步驟3:粉碎、過篩、消毒、包裝。
以上所述的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范圍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