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方便鮮濕燕麥面及其制備工藝,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的面條是以小麥粉為主要原料(也可以是雜糧面、豆粉等)制成的食品,它不僅是我國的傳統食品,也是其他東南亞國家的主要食用品。隨著食品工業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對高品質食品的需求,對營養健康、干凈衛生、方便快捷的食品需求日益增加。
由于面粉品質參差不齊,做成鮮濕面條后,在煮制過程中,存在不耐煮、易糊湯、咬勁差、缺乏筋道等問題。還有鮮濕面條加工后,其保鮮期普遍比較短,這些都嚴重的影響鮮濕面條的產品質量。
市面常見一些改良劑,不僅功能單一,而且成分以化學成分為主,不夠健康安全。因此,有必要對目前鮮濕面條的配方及生產工藝做改進,以達到鮮濕面條的質量要求、口感要求、保鮮要求及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能耗。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傳統面條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方便鮮濕燕麥面,以延長保鮮期,保證韌性,避免糊湯。
本發明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實現:一種方便鮮濕燕麥面,由下列質量份的組分組成:
面粉200~400份、燕麥粉100~300份、木薯復合變性淀粉2~3份、面條伴侶1~2.5份、水130~160份;
所述面條伴侶是經過下列步驟制得:
a、研磨燕麥粉至破壁超微粉;
b、將步驟a的破壁超微粉按1~10g/ml分散于蔗糖酯和乙醇的混合液中形成懸濁液,將此懸濁液在超聲波條件下攪拌,使破壁超微粉均勻分散在溶液中;
c、將步驟b所得懸濁液在攪拌條件下,加入小蘇打至懸濁液ph值為9~11;
d、將生物質粉末與魔芋甘露膠按3︰1的質量比溶于去離子水中混合均勻,使二者的濃度為0.5~3g/l,得到混合物;
e、按懸濁液與混合物的質量比為(1~3)︰1,將步驟d所得混合物攪拌加入到步驟c所得懸濁液中,再持續攪拌2~10分鐘,經離心處理,所得沉淀物即為面條伴侶。
所述步驟b的蔗糖酯和乙醇的混合液是按液固比為0.5~1︰1,將蔗糖酯在水浴40~70℃下加入濃度為60~80v/v%的乙醇中所得的混合液。
所述步驟d的生物質粉末為常規植物食材,如小麥面、玉米面、山藥粉、葛根粉、藕粉、火龍果粉、南瓜粉、紫薯粉、橄欖粉、抹茶粉等。生物質粉末用于在面條中添加保健功能或增加面條的顏色。
所述木薯復合變性淀粉通過下列步驟制得:
①酯化反應:木薯淀粉和酯化劑按摩爾比為1:(3~2)在催化劑氫氧化鈉作用下酯化反應制得酯化淀粉;所述的酯化劑是由醋酸酐和氯乙酸按摩爾比為(1~3):1組成;所述的酯化反應的溫度為35~50℃;
②輻照酯化淀粉:通過60coy射線輻照制得的酯化淀粉,即得木薯復合變性淀粉;所述的60coy射線輻照的劑量為9.0~18.5kgy,60coy射線輻照的時間為30~60min,60coy射線輻照的溫度為25~32℃。所得木薯復合變性淀粉的粘度為20~60mpa.s(干基10%,blookfieldrvt粘度計)。
本發明所述方便鮮濕燕麥面的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按下列質量份的組分備料:
面粉200~400份、燕麥粉100~300份、木薯復合變性淀粉2~3份、面條伴侶1~2.5份、水130~160份;
(2)將步驟(1)的面粉、燕麥粉、木薯復合變性淀粉、面條伴侶和水混合后進行揉面,形成光滑面團后,醒面20~60分鐘,再按常規壓成面條,即得到鮮濕燕麥面。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有益效果:本發明在傳統面條制備原料大米中增加了優化配比的木薯復合變性淀粉和面條伴侶。木薯復合變性淀粉可提高成品面條的韌性,保證面條耐煮、不斷裂;面條伴侶能使面條更為順滑、均勻、光澤好,軟硬適度、口感好,并能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長,有效改善及長久保持面條品質。在解決傳統鮮濕面條保鮮期短、易斷裂、蒸煮損失率高等問題的同時,還能通過添加面條伴侶的不同生物質粉末原料,進一步增加面條的營養保健價值,更能增加多種色澤及口感。且使用本發明的組分配比,制作鮮濕面條簡單易行,質量穩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1)按下列質量份的組分備料:
面粉300份、燕麥粉200份、木薯復合變性淀粉2.5份、面條伴侶2份、水150份;
所述面條伴侶是經過下列步驟制得:
a、研磨燕麥粉至破壁超微粉;
b、將步驟a的破壁超微粉按5g/ml分散于蔗糖酯和乙醇的混合液中形成懸濁液,將此懸濁液在超聲波條件下攪拌,使破壁超微粉均勻分散在溶液中;其中,蔗糖酯和乙醇的混合液是按液固比為0.8︰1,將蔗糖酯在水浴60℃下加入濃度為75v/v%的乙醇中所得的混合液;
c、將步驟b所得懸濁液在攪拌條件下,加入小蘇打至懸濁液ph值=10;
d、將玉米面與魔芋甘露膠按3︰1的質量比溶于去離子水中混合均勻,使二者的濃度為2g/l,得到混合物;
e、按懸濁液與混合物的質量比為2︰1,將步驟d所得混合物攪拌加入到步驟c所得懸濁液中,再持續攪拌8分鐘,經離心處理,所得沉淀物即為面條伴侶。
所述木薯復合變性淀粉通過下列步驟制得:
①酯化反應:木薯淀粉和酯化劑按摩爾比為1:3在催化劑氫氧化鈉作用下酯化反應制得酯化淀粉;所述的酯化劑是由醋酸酐和氯乙酸按摩爾比為2:1組成;所述的酯化反應的溫度為40℃;
②輻照酯化淀粉:通過60coy射線輻照制得的酯化淀粉,即得木薯復合變性淀粉;所述的60coy射線輻照的劑量為15kgy,60coy射線輻照的時間為50min,60coy射線輻照的溫度為28℃。
(2)將步驟(1)的面粉、燕麥粉、木薯復合變性淀粉、面條伴侶和水混合后進行揉面,形成光滑面團后,醒面30分鐘,再按常規壓成面條,即得到鮮濕燕麥面。
實施例2
(1)按下列質量份的組分備料:
面粉200份、燕麥粉100份、木薯復合變性淀粉2份、面條伴侶1份、水130份;
所述面條伴侶是經過下列步驟制得:
a、研磨燕麥粉至破壁超微粉;
b、將步驟a的破壁超微粉按1g/ml分散于蔗糖酯和乙醇的混合液中形成懸濁液,將此懸濁液在超聲波條件下攪拌,使破壁超微粉均勻分散在溶液中;其中,蔗糖酯和乙醇的混合液是按液固比為0.5︰1,將蔗糖酯在水浴40℃下加入濃度為60v/v%的乙醇中所得的混合液;
c、將步驟b所得懸濁液在攪拌條件下,加入小蘇打至懸濁液ph值=9;
d、將葛根粉與魔芋甘露膠按3︰1的質量比溶于去離子水中混合均勻,使二者的濃度為0.5g/l,得到混合物;
e、按懸濁液與混合物的質量比為1︰1,將步驟d所得混合物攪拌加入到步驟c所得懸濁液中,再持續攪拌2分鐘,經離心處理,所得沉淀物即為面條伴侶。
所述木薯復合變性淀粉通過下列步驟制得:
①酯化反應:木薯淀粉和酯化劑按摩爾比為1:2在催化劑氫氧化鈉作用下酯化反應制得酯化淀粉;所述的酯化劑是由醋酸酐和氯乙酸按摩爾比為1:1組成;所述的酯化反應的溫度為35℃;
②輻照酯化淀粉:通過60coy射線輻照制得的酯化淀粉,即得木薯復合變性淀粉;所述的60coy射線輻照的劑量為9.0kgy,60coy射線輻照的時間為60min,60coy射線輻照的溫度為32℃。
(2)將步驟(1)的面粉、燕麥粉、木薯復合變性淀粉、面條伴侶和水混合后進行揉面,形成光滑面團后,醒面20分鐘,再按常規壓成面條,即得到鮮濕燕麥面。
實施例3
(1)按下列質量份的組分備料:
面粉400份、燕麥粉300份、木薯復合變性淀粉3份、面條伴侶2.5份、水160份;
所述面條伴侶是經過下列步驟制得:
a、研磨燕麥粉至破壁超微粉;
b、將步驟a的破壁超微粉按10g/ml分散于蔗糖酯和乙醇的混合液中形成懸濁液,將此懸濁液在超聲波條件下攪拌,使破壁超微粉均勻分散在溶液中;其中,蔗糖酯和乙醇的混合液是按液固比為1︰1,將蔗糖酯在水浴70℃下加入濃度為80v/v%的乙醇中所得的混合液;
c、將步驟b所得懸濁液在攪拌條件下,加入小蘇打至懸濁液ph值=9~11;
d、將紫薯粉與魔芋甘露膠按3︰1的質量比溶于去離子水中混合均勻,使二者的濃度為3g/l,得到混合物;
e、按懸濁液與混合物的質量比為3︰1,將步驟d所得混合物攪拌加入到步驟c所得懸濁液中,再持續攪拌10分鐘,經離心處理,所得沉淀物即為面條伴侶。
所述木薯復合變性淀粉通過下列步驟制得:
①酯化反應:木薯淀粉和酯化劑按摩爾比為1:2.5在催化劑氫氧化鈉作用下酯化反應制得酯化淀粉;所述的酯化劑是由醋酸酐和氯乙酸按摩爾比為3:1組成;所述的酯化反應的溫度為50℃;
②輻照酯化淀粉:通過60coy射線輻照制得的酯化淀粉,即得木薯復合變性淀粉;所述的60coy射線輻照的劑量為18.5kgy,60coy射線輻照的時間為30min,60coy射線輻照的溫度為25℃。
(2)將步驟(1)的面粉、燕麥粉、木薯復合變性淀粉、面條伴侶和水混合后進行揉面,形成光滑面團后,醒面60分鐘,再按常規壓成面條,即得到鮮濕燕麥面。
對比例1:由下列質量份的組分組成:面粉300份、燕麥粉200份、常規木薯淀粉2.5份、水150份。
對比例2:同實施例1,僅省略面條伴侶。
對比例3:同實施例1,僅省略木薯復合變性淀粉。
對比例4:同實施例1,僅將木薯復合變性淀粉替換為常規木薯淀粉。
將上述對比例及實施例所得鮮濕面條做下述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