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豆干加工設備,尤其涉及一種豆干壓榨裝置。
背景技術:
豆干是豆腐干的簡稱,中國傳統豆制品之一,因豆干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還含有鈣、磷、鐵等多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具有咸香爽口,硬中帶韌,久放不壞等特點,深受中國人民的喜愛。
傳統的豆干制作工藝是選取優質的豆腐腦,將豆腐腦放在鋪滿格板的包布上,然后一層布一層豆腐腦的疊加,并施加適當的壓力,將豆腐腦中的水分擠出,壓制成豆干。傳統的豆干制作工藝通過人工加壓,生產效率低,耗費人力;并且,擠出的水分隨處排放,對生產加工環境也有負面影響。
為解決現有豆干壓榨裝置生產效率低,占用人力資源較大的問題。中國專利號為cn201410777162.6的氣動壓榨豆干裝置所公開的豆干壓榨裝置使用機械壓榨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但因壓榨豆腐腦的壓榨桶體積較大,不便于將壓制好的豆干取出;并且也沒有解決水分隨處排放的問題。為此,有必要設計一個便于將豆干取出的和集中排水的壓榨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豆干壓榨裝置,該豆干壓榨裝置不僅提高了豆干的壓榨效率,還便于將壓榨桶里的豆干取出和使壓榨出的水分不會隨意排放。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基礎技術方案是:一種豆干壓榨裝置,包括壓榨桶、氣缸和滑桿,壓榨桶包括桶底和桶壁,桶壁上開有多個小孔,氣缸固定連接有壓榨頭,壓榨頭滑動連接在滑桿上,壓榨桶的桶底和桶壁之間通過可拆卸方式連接,桶壁收縮變短,桶底上設有拉出裝置,通過拉出裝置將桶底從桶壁內部拉出,從而取出豆干,在壓榨桶下端設有集水槽;小孔位于壓榨桶內側壁的一端設有濾布,小孔另一端套有氣球;滑桿的頂端滑動連接有擋板,滑桿的低端滑動連接有橫桿,橫桿和擋板之間連接有連桿。
本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啟動氣缸,使壓榨頭從壓榨桶的開口處向下壓榨事先放好的豆腐腦。豆腐腦在壓榨過程中,豆腐腦中的水分通過小孔流入到氣球中,同時因豆腐腦中的水分的流出,豆腐腦逐漸下沉,體積變小,而氣球裝水后,重量不斷變大,加快了壓榨桶上部的下沉。當壓榨完成后,壓榨頭沿滑桿上移,通過人工拉動拉出裝置將桶底連同豆干拉出。壓榨頭上移過程中會碰到擋板,推動擋板沿滑桿上移,擋板通過連桿帶動橫桿沿滑桿向上移動,當橫桿碰觸到裝有水的氣球時,將氣球的底部上抬,使氣球中的水從小孔經過濾布流入到壓榨桶內,最終流入到壓榨桶下端的集水槽中進行收集。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時,當壓榨頭壓榨豆腐腦時,豆腐腦中的水分會通過小孔中的濾布流入到氣球中,氣球將擠出的水分收集儲存起來,防止水隨處排放污染環境,同時,氣球中的水不斷增多,氣球的重量不斷加大,能夠加速壓榨桶下移收縮,減小壓榨桶的長度,方便豆干的后續取出。小孔端部設置的濾布可以使水分順利的通過小孔,而不會使豆腐從小孔中擠出,從而不會使小孔堵住,也不會造成豆腐原料的流失。當橫桿將氣球抬升時,氣球內的水由小孔經濾布回流至壓榨桶內,從而能夠對濾布進行沖洗,防止濾布上殘留的豆渣將濾布堵塞,保證后續豆干壓榨工作順利進行。壓榨桶下端的集水槽用來集中收集排放的水,以保護生產環境。
進一步,壓榨桶設有開口,壓榨桶呈錐形,壓榨桶設有開口的一端為大端,另一端為小段,桶壁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將壓榨桶的直徑設計成上大下小,并將壓榨桶分為三個部分,便于壓榨桶在壓榨過程中收縮。壓榨桶開口的一端的直徑最大,便于壓榨頭壓榨,可以使豆腐得以充分壓榨,提高壓榨效率。
進一步,拉出裝置包括繩子,繩子連接在桶底。繩子占用空間小,不會占用過大的空間,同時便于操作人員操作。
進一步,開口的邊沿轉動連接有滑輪。滑輪可以便于繩子的移動,節省人力。
進一步,橫桿一端與氣球下部接觸,橫桿與氣球接觸的一端表面光滑。光滑的橫桿能夠減少與氣球的摩擦,從而減少橫桿對氣球的磨損,利于氣球的長期使用。
進一步,濾布為紗布。紗布的透水性較好,且價格低廉。
進一步,集水槽呈下大上小的錐形。如此,集水槽的重心位于底部,能夠均勻分散壓榨桶對其產生的壓力,保持壓榨桶的穩定。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豆桿壓榨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標記包括:氣缸1、壓榨桶2、桶壁21、第一部分211、第二部分212、第三部分213、桶底22、小孔23、紗布24、氣球25、壓榨頭3、集水槽4、滑桿5、橫桿6、連桿7、繩子8、滑輪9、擋板10。
如圖1所示,一種豆干壓榨裝置,包括氣缸1、壓榨桶2、壓榨桶2、集水槽4、滑桿5、橫桿6、連桿7、繩子8、滑輪9和擋板10。滑桿5的頂端設有擋板10,滑桿5的底端設有橫桿6,橫桿6和擋板10通過連桿7連接,橫桿6和擋板10之間設有壓榨頭3,擋板10、橫桿6和壓榨頭3可以在滑桿5上滑動,壓榨頭3與氣缸1相連,用于控制壓榨頭3壓榨時的壓力。在壓榨頭3下方設有壓榨桶2,壓榨桶2包括桶壁21和桶底22,壓榨桶2的直徑從上至下逐漸減小,桶壁21上開有多個小孔23,小孔23的內側覆蓋有紗布24,小孔23的外部套有氣球25,橫桿6在最底層的氣球25的下方。桶壁21從上至下依次分為第一部分211,第二部分212和第三部分213。在桶底22中間連有一繩子8,繩子8通過壓榨桶2的內部從桶的開口處出來,在壓榨桶2的開口處有一滑輪9,繩子8可在滑輪9上滑動。壓榨桶2的下端設有一圓臺形狀的集水槽4。
壓榨豆腐時,啟動氣缸1,使壓榨頭3沿滑桿5從壓榨桶2的開口處向下壓榨事先放好的豆腐腦。豆腐腦在擠壓過程中,豆腐腦中的水分通過小孔23流入到氣球25中,同時因豆腐腦中的水分的流出,豆腐腦下沉,體積變小,氣球25的重量不斷變大,加速壓榨桶下沉而逐漸變短。
當壓榨完成后,調節氣缸1,使壓榨頭3沿滑桿5上移,壓榨頭3離開壓榨桶2的開口處,通過拉拽繩子8,使繩子8在滑輪9上滑動從而將桶底22連同豆干拉出,取下豆干。壓榨頭3沿滑桿5繼續上移,直至碰到擋板10從而帶動擋板10沿滑桿5上移,擋板10通過連桿7帶動橫桿6沿滑桿5向上移動,當橫桿6碰觸到裝有水的氣球25時,會將氣球25的底部上抬,氣球25中的水從小孔23通過紗布24流入到壓榨桶2內,從而流入到壓榨桶2下端的集水槽4。
整個壓榨過程不僅可以方便將壓榨好的豆干從壓榨桶2里取出,也可以收集擠壓出的水,保護環境。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發明所省略描述的技術、形狀、構造部分均為公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