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秸稈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制備秸稈膳食纖維的預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秸稈是成熟農作物莖葉(穗)部分的總稱。通常指小麥、水稻、玉米、薯類、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農作物(通常為粗糧)在收獲籽實后的剩余部分。農作物光合作用的產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稈中,秸稈富含氮、磷、鉀、鈣、鎂和有機質等,是一種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的生物資源。秸稈可用來無污染制漿、制備膳食纖維和低聚木糖。
秸稈中含有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這三種原料中各組分之間具有纏繞和包裹作用,阻礙了進一步的轉化利用。若需要充分利用秸稈做進一步的加工產品,必須對秸稈進行預處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制備秸稈膳食纖維的預處理方法,該方法首先將秸稈浸入乙醇中,使得乙醇分子進入到秸稈細胞壁內,擠出細胞壁內的部分水分,再將浸入乙醇的秸稈放置于密閉容器中進行加熱,使得乙醇分子稱為氣體分子擠滿整個秸稈細胞壁空間,再施加高壓后,突然降壓,能夠在乙醇氣體分子的作用下將纖維素分離出,此方法還能夠提前對纖維素進行醇沉,一步完成纖維素的沉淀工作,提高了纖維素產率。本發明的加工方法能夠提高纖維素產率。
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制備秸稈膳食纖維的預處理方法,將秸稈預浸入乙醇中24-48h,再將秸稈放置于密閉容器中加熱5-10min,再加壓1.2-1.6mpa持續3-5min,降壓,其中乙醇濃度為15-25wt%。
密閉容器中放入碳酸溶液。
碳酸溶液的濃度為1-2wt%。
乙醇濃度為18-20wt%。
本發明的構思在于:通過將秸稈預浸入乙醇后,將乙醇液體分子充滿在秸稈細胞壁間,通過加熱使得乙醇成分氣體分子,脹滿整個細胞壁間,當加壓結束后突然降壓,密閉容器內還有水蒸氣和細胞壁間的乙醇分子對秸稈進行協同剪切,提高了纖維素的剝離能力。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本發明能夠提高剝離能力,還能夠提前對纖維素進行醇沉,一步完成纖維素的沉淀工作,提高了纖維素產率。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發明,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
一種制備秸稈膳食纖維的預處理方法,將秸稈預浸入乙醇中24-48h,再將秸稈放置于密閉容器中加熱5-10min,再加壓1.2-1.6mpa持續3-5min,降壓,其中乙醇濃度為15wt%。
實施例2
一種制備秸稈膳食纖維的預處理方法,將秸稈預浸入乙醇中24-48h,再將秸稈放置于密閉容器中加熱5-10min,再加壓1.2-1.6mpa持續3-5min,降壓,其中乙醇濃度為25wt%。
密閉容器中放入碳酸溶液。
碳酸溶液的濃度為1-2wt%。
實施例3
一種制備秸稈膳食纖維的預處理方法,將秸稈預浸入乙醇中24-48h,再將秸稈放置于密閉容器中加熱5-10min,再加壓1.2-1.6mpa持續3-5min,降壓,其中乙醇濃度為18wt%。
密閉容器中放入碳酸溶液。
碳酸溶液的濃度為1-2wt%。
實施例4
一種制備秸稈膳食纖維的預處理方法,將秸稈預浸入乙醇中24-48h,再將秸稈放置于密閉容器中加熱5-10min,再加壓1.2-1.6mpa持續3-5min,降壓,其中乙醇濃度為20wt%。
密閉容器中放入碳酸溶液。
碳酸溶液的濃度為1-2wt%。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