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涉及一種楦鞋機,尤其是指一種通過可擺動的工作臺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工作人員移動發生危險的具有可擺動的工作臺的鞋面定型機。
背景技術:
一般在成型鞋具的鞋面時,是先將制鞋材料加熱軟化之后,再壓制、冷卻制作材料,使制鞋材料定型。一種如中國臺灣公告第M514232號新型專利案中所揭示的現有鞋后踵定型機,其具有并排設置的一個熱壓裝置及一個冷壓裝置,工作人員以熱壓裝置將制鞋材料軟化、展開后,再以冷壓裝置將制鞋材料壓制定型;為了節省等待制鞋材料在進行熱壓與冷壓的時間,一般在設備配置上,工廠將兩臺后踵定型機并排擺放,工作人員完成第一臺后踵定型機的熱壓合作業后,在制鞋材料進行熱壓的時間內快速地移動至第二臺后踵定型機進行熱壓合,接下來以相同的模式在兩臺后踵定型機之間進行冷壓合作業,通過這種操作模式來節省時間、提高生產的效率。
然而,這種類型的后踵定機,讓工作人員快速地在兩臺后踵定型機之間來回移動、進行操作,不僅造成了工作人員體能上的負擔,在制作效率提升上也極為有限;更何況,制鞋廠房的地面通常擺放有制鞋材料、各種不同的模具、或者是布有管線,操作人員在地面上快速的移動,很容易遭到地面上所擺放的物件或管線的磕絆而造成意外。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后踵定型機的配置所造成的制作效率提升有限、工作人員體能負擔較重,以及工作人員容易在移動中發生磕絆等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具有可擺動的工作臺的鞋面定型機,其設置可擺動的工作臺來裝設兩個以上的鞋材壓制組,使工作人員能停留在原地進行制作,提升工作上的便利性與制作上效率。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所提出的具有可擺動的工作臺的鞋面定型機,其包括:
一機架,其包括有一架體、設于該架體的一安裝座及面對該安裝座的一操作區;
一旋轉機構,其包括有一固定件及一轉盤,該固定件結合于該安裝座,該轉盤可轉動地結合于該固定件;
至少一驅動組,該至少一驅動組包括有一壓缸,該壓缸結合于該架體且具有一壓缸軸;
一工作臺,其為一板體且具有相鄰的二側邊及分別靠近該工作臺的相鄰兩側邊的二組裝區,該工作臺結合于該轉盤,該工作臺受該至少一驅動組所驅動而以該旋轉機構為中心而擺動,該工作臺的其中一組裝區對正該機架的操作區;以及
二定型組,兩該定型組分別設于該工作臺的兩組裝區,各定型組包括有至少一鞋面定型裝置。
所述的具有可擺動的工作臺的鞋面定型機,其中所述的至少一驅動組包括有一魚眼接頭及一連結件,該魚眼接頭結合于所述壓缸的壓缸軸,該連結件裝設于該魚眼接頭且結合于所述工作臺。
所述的具有可擺動的工作臺的鞋面定型機,其中所述的機架包括有至少一撐抵結構,該至少一撐抵結構包括有結合于所述架體的一支架及設于該支架頂端的一萬向滾珠;所述工作臺具有一下表面,該工作臺的下表面抵靠于該至少一撐抵結構的萬向滾珠。
所述的具有可擺動的工作臺的鞋面定型機,所述的至少一鞋面定型裝置包括有一驅動壓缸、一夾模組件及一楦頭組件,該驅動壓缸結合于該工作臺,該夾模組件結合于該工作臺且包括有一夾模,該夾模具有一凹口,該楦頭組件位于該夾模組件的上方且包括有面對該夾模的凹口的一楦頭,該楦頭受該驅動壓缸所驅動而可相對該夾模移動。
所述的具有可擺動的工作臺的鞋面定型機,其中所述的至少一驅動組的數目設為兩個,兩該驅動組結合于所述架體且分別位于所述安裝座的兩旁。
所述的具有可擺動的工作臺的鞋面定型機,其中所述的至少一撐抵結構的數目設為四個。
所述的具有可擺動的工作臺的鞋面定型機,其中所述的旋轉機構為一轉臺軸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手段可獲得的功效增進在于:本實用新型的工作臺可受驅動組所驅動而得以旋轉機構為中心而擺動,讓工作人員站在定位便可持續進行制作與定型的作業,可節省工作人員移動所耗費的時間,具有減輕工作人員的體能負擔、減少在移動時發生意外的機率以及提升制作效率等優點;此外,在工作環境配置時,可將工作人員的移動時所需要的空間挪作其他用途來使用,能提高空間的使用效率并且使廠房的規劃更具彈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外觀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的立體剖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的放大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局部的分解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俯視的運作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圖及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
如圖1及圖2所示的具有可擺動的工作臺的鞋面定型機包括:一機架10、一旋轉機構20、二驅動組30、一工作臺40及二定型組50;其中,該旋轉機構20結合于該機架10,兩該驅動組30結合于該機架10且連結該工作臺40,兩該定型組50組裝于該工作臺40。
如圖1、圖2及圖5所示,該機架10包括有一架體11、一安裝座12、四撐抵結構13及三個控制開關14;其中,該架體11具有相對的一前側、一后側及相對的兩端且包括有一背板111、一第一側板112、一第二側板113及一操作區,該背板111直立設置且位于該架體11的后側,該背板111具有相對的二側邊;該第一側板112與該第二側板113直立設置且分別接設在該背板111的兩側邊,該第一側板112與該第二側板113分別與該背板111相夾成一鈍角,該架體11的操作區靠近該架體11的前側;該安裝座12結合于該背板111且與該架體11的操作區相面對,該安裝座12具有水平的一安裝部121;四該撐抵結構13中的兩撐抵結構13位于該架體11的中間處,另外的兩該撐抵結構13靠近該架體11的后側,各撐抵結構13包括有結合于該架體11的一支架131以及設于該支架 131頂端的一萬向滾珠132,應用上,該撐抵結構13的數目可設為一個以上;三該控制開關14設于該架體11的操作區且靠近該架體11的前側。
如圖2、圖3及圖4所示,該旋轉機構20包括有一固定件21及一轉盤22,該固定件21結合于該安裝座12的安裝部121,該轉盤22可轉動地結合于該固定件21;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該旋轉機構20為市面上販售的轉臺軸承。
如圖2、圖3及圖4所示,各驅動組30包括有一壓缸31、一魚眼接頭32及一連結件33;其中,該壓缸31結合于該架體11且具有一壓缸軸311,該壓缸31的壓缸軸311斜向該機架10的前側;該魚眼接頭32結合于該壓缸31的壓缸軸311;該連結件33裝設于該魚眼接頭32;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兩該驅動組30結合于該架體11且分別位于該安裝座12的兩旁,其中的一該驅動組30的壓缸31結合于該架體11的第一側板112,另一該驅動組30的壓缸31結合于該架體11的第二側板113,應用上,該驅動組30可設置為至少一個。
如圖2、圖3及圖4所示,該工作臺40為一板體,該工作臺40具有相對的一上表面、一下表面、相鄰的二側邊401及二組裝區,該工作臺40結合于該旋轉機構20的轉盤22,該工作臺40的下表面結合于該至少一驅動組30的連結件33且抵靠于該至少一撐抵結構13的萬向滾珠132,該工作臺40受該至少一驅動組30所驅動而以該旋轉機構20為中心而擺動,該工作臺40的相鄰的二側邊401遠離該轉盤22且朝向該架體11的前側,該工作臺40的兩組裝區分別靠近該工作臺40的兩側邊401;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該工作臺40的下表面受四個該撐抵結構13的四個萬向滾珠132所支撐且結合于兩該驅動組30的兩連結件33,該工作臺40受兩該驅動組30所驅動而擺動。
如圖2、圖3及圖4所示,兩該定型組50分別設于該工作臺40的兩組裝區,各定型組50包括有并排設置的二鞋面定型裝置51,各鞋面定型裝置51包括有一驅動壓缸511、一夾模組件512及一楦頭組件513;其中,該驅動壓缸51結合于該工作臺40的上表面且具有一驅動心軸;該夾模組件512包括有一夾模固定座5121及一夾模5122,該夾模固定座5121結合于該工作臺40,該夾模5122裝設于該夾模固定座5121且具有朝向該架體11的前側的一凹口;該楦頭組件513位于該夾模組件512的上方且包括有一楦頭架5131及一楦頭5132,該楦頭架5131結合于該驅動壓缸511的驅動心軸,該楦頭5132結合于該楦頭架5131 且位于該夾模5122的前方;當該楦頭5132受該驅動壓缸511所驅動而朝向該旋轉機構20移動時,可利用該夾模5122來夾制、成型制鞋材料;在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中,各定型組50的兩鞋面定型裝置51區分為一加熱鞋面定型裝置及一冷卻鞋面定型裝置,應用上,各定型組50包括有至少一鞋面定型裝置51,即為本實用新型所欲保護的范圍。
如圖5及圖6所示,該工作臺40結合該旋轉機構20且受兩該驅動組30所驅動因而得以該旋轉機構20為中心而擺動,可擺動的該工作臺40,讓工作人員站在定位便可持續進行制作與定型的作業;與現有的后踵定型機相比,本實用新型讓工作人員免去往返移動于兩后踵定型機之間所耗費的體力,不但能減輕工作人員的體能負擔,并且能避免工作人員在移動時,遭到地面上所擺放的物品或所布設的管線磕絆而發生意外的情況;此外,工作人員一旦就定位后便能持續地作業,因此在制作效率上也有顯著的提升。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應當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改變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