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吹風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04785閱讀:496來源:國知局
吹風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吹風裝置,對從吸入口吸入的空氣進行加熱,并從吹出口將加熱的空氣吹出,其中所述吸入口開口于筒體的一個端部,所述吹出口開口于該筒體的另一端部。



背景技術:

吹出熱風并干燥人的頭發的吹風裝置,即所謂的毛發吹風機非常普及。這種吹風裝置在筒體內部具有吹風機和加熱器,所述筒體的一個端部開設有空氣吸入口,另一端部開設有空氣吹出口,吹風機進行動作,將空氣從吸入口吸入至筒體內,利用加熱器對空氣進行加熱后從吹出口吹出。通過電源線向吹風機和加熱器提供電力。

上文所述的吹風裝置中包含為了方便裝置的收存而設置了用于收存電源線的空間的吹風裝置(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該吹風裝置的筒體內具有用于纏繞電源線的卷線盤,筒體上設置有用于抽出電源線的抽出口。

當采用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吹風裝置時,從抽出口抽出電源線。此時,在筒體內,卷線盤向一個方向旋轉,盤簧上蓄積了使卷線盤向另一方向旋轉的力。卷線盤由于被卡位件制動,故不會由于蓄積的盤簧的力而向另一方向旋轉,電源線不會被纏繞。將設置于電源線一端的電源插頭插入到插座,開始使用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的吹風裝置。

當終結使用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吹風裝置時,將電源插頭從插座拔出,對設置于筒體外側的操作部進行操作,從而解除卡位件所進行的制動。卷線盤借助于蓄積在盤簧上的力而向另一方向旋轉,將電源線收存在筒體內。

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特許第5554668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

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

然而,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吹風裝置中,由于設置有用于制動卷線盤的鎖定機構,故存在結構復雜,裝置的制造費用提高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鑒于上述問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更容易進行收存,結構簡單且價格便宜的吹風裝置。

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吹風裝置具有:設置在筒體內的吹風機和加熱器,該筒體在一個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別具有空氣的吸入口和吹出口;以及用于向所述吹風機和加熱器提供電力的電源線,通過所述吹風機的動作由所述加熱器加熱從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氣,并從所述吹出口吹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風裝置具有:突出筒,與所述筒體大致同軸,兩端敞開,從所述吸入口向所述筒體的外側突出;和包覆筒,隔開間隔地覆蓋該突出筒的外周面,距離所述筒體較遠的一端敞開,所述電源線穿過所述突出筒和包覆筒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筒也向所述包覆筒的外側突出。

本實用新型的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筒構成為能夠沿著所述筒體的軸向滑動。

本實用新型的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筒構成為:在距離所述筒體較遠的一端具有切口,并能夠繞著該包覆筒的軸旋轉。

本實用新型的吹風裝置,具有設置在筒體內的吹風機和加熱器,該筒體在一個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別具有空氣的吸入口和吹出口,通過所述吹風機的動作,由所述加熱器加熱從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氣,并從所述吹出口吹出,其特征在于,具有可拆卸地分別安裝在所述筒體的一個端部和另一端部的安裝部件,該安裝部件具有兩端敞開的內筒、隔開間隔地覆蓋該內筒的外周面的外筒、連結所述內筒和外筒各自的邊緣部分的連結部,所述連結部以所述內筒與所述筒體連通的方式安裝在所述筒體的所述一個端部或另一端部。

實用新型效果

根據本實用新型,能夠更容易地進行收存,結構簡單且價格便宜。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方式1的吹風裝置的立體圖。

圖2為吹風裝置的截面圖。

圖3為加熱器結構的說明圖。

圖4為從吸入口側觀察的吹風裝置的外觀圖。

圖5為實施方式2的吹風裝置的截面圖。

圖6為實施方式3的吹風裝置的截面圖。

圖7為實施方式3的吹風裝置的截面圖。

圖8為實施方式4的吹風裝置的立體圖。

圖9為吹風裝置的截面圖。

圖10為實施方式5的吹風裝置的截面圖。

圖11為安裝部件的立體圖。

圖12為使用狀態下的吹風裝置的截面圖。

圖13為實施方式6的吹風裝置的外觀圖。

圖14為吹風裝置的局部截面圖。

圖15為從內側筒體的內部觀察離子發生器的吹風裝置的局部截面圖。

圖16為實施方式7的吹風裝置的局部截面圖。

附圖標記說明

1 吹風裝置

11 外側筒體

11a 吸入口

11b 吹出口

14 吹風機

15 加熱器

16 突出筒

16a,18a 切口

18 包覆筒

19 電源線

3 安裝部件

30 內筒

31 外筒

32 連結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基于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實施方式1

圖1是實施方式1的吹風裝置1的立體圖,圖2是吹風裝置1的截面圖。吹風裝置1是所謂的毛發吹風機。吹風裝置1在同軸上具有嵌合在內側和外側的圓筒形的內側筒體10和外側筒體11。外側筒體11的直徑自軸向的一端向另一端連續減小。在外側筒體11中,在大徑側的端部開設有空氣的吸入口11a,在小徑側的端部開設有吹出口11b。吹出口11b上架設有網格體12。內側筒體10是兩個端部的整個表面具有開口的圓筒體。在內側筒體10中,一端的開口與吸入口11a連通,另一端的開口與吹出口11b對置。

在內側筒體10的周壁,使靠近吹出口11b一側的圓周方向的一個部位向內凹陷,在該凹陷部分與外側筒體11的內周面之間確保的空洞內設置有離子發生器13。離子發生器13具有:固定于外側筒體11的主體130、以及從主體130向內側筒體10突出的針狀電極13a。內側筒體10在對應于針狀電極13a的位置具有貫通周壁的插通孔10a,針狀電極13a的前端通過插通孔10a向內側筒體10的內側突出。

圖2中示出了一條針狀電極13a,但兩個針狀電極13a沿著紙面的表背方向并排設置,在內側筒體10的周壁上設置有兩個插通孔10a。此外,在主體130內設置有分別與兩個針狀電極13a對應的對置電極(未圖示)。離子發生器13通過形成于兩個針狀電極13a和對置電極之間的電場的作用進行如下動作:從一個針狀電極13a的前端發射出正離子,從另一個電極13a的前端發射出負離子。

在內側筒體10內,比離子發生器13更靠近吸入口11a側設置有吹風機14。吹風機14具有電機14a,電機14a配置成其輸出軸與外側筒體11同軸。電機14a的輸出軸上安裝有葉輪14b。電機14a使輸出軸旋轉。由此,葉輪14b繞著輸出軸旋轉。如上述那樣,電機14a使葉輪14b旋轉。當電機14a使葉輪14b旋轉時,從吸入口11a吸入空氣,通過網格體12從吹出口11b吹出空氣。

在內側筒體10內,在吹風機14的下游側設置有加熱器15,加熱從吸入口11a吸入的空氣。

圖3為加熱器15的結構的說明圖。加熱器15具有兩張隔板150、151以及電熱絲152。隔板150、151是絕緣的矩形板,以相互正交的方式組合,并架設成縱橫分隔內側筒體10的內部。隔板150,在朝向內側圓筒10內周的固定邊緣設置有沿內側筒體10的軸向排列的多個切口15a、15a……。隔板151,在朝向內側圓筒10內周的固定邊緣設置有沿內側筒體10的軸向排列的多個切口15b、15b……。

電熱絲152在插入了多個切口15a、15a……和多個切口15b、15b……內的狀態下多次卷繞隔板150、151并卷繞成環狀。通過向電熱絲152提供電力,電熱絲152發熱。當吹風機14工作時,電熱絲152與從吸入口11a吸入的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加熱該空氣。通過加熱器15的電熱絲152進行熱交換而被加熱的空氣從吹出口11b被吹出。

圖2中采用點劃線示出了吹風機14的葉輪14b的旋轉軸的位置。如圖2所示,隔板151的板面與離子發生器13對置,隔板151相對于吹風機14的葉輪14b的旋轉軸向遠離離子發生器13的方向偏離。因此,就由內側筒體10和隔板151形成的兩個空氣的流入口而言,離子發生器13側的流入口的面積比另一個流入口的面積大。因此,在隔板151所分隔的內側筒體10內的兩個區域中,流過離子發生器13所在區域的空氣量比流過另一區域的空氣量多。

因而,能抑制離子發生器13被加熱器15的電熱絲152所產生的熱量過度加熱。結果是,設置于主體130內的離子發生器13的驅動電路因過熱而造成的發生錯誤動作的概率很低。

當離子發生器13和吹風機14工作時,包含分別從兩個針狀電極13a發射出的負離子和正離子的空氣從吹出口11b吹出。例如,當用戶將從吹風裝置1吹出的風對著頭發吹并用梳子梳理頭發時,負離子附著到用戶的頭發上,正離子附著到梳理頭發的梳子上。這種情形下,能夠抑制由于用梳子梳理頭發而產生的靜電。另外,由于負離子附著到頭發上,故可保持頭發的潤澤。

圖4是從吸入口11a側觀察的吹風裝置1的外觀圖。如圖2和圖4所示,圓筒形的突出筒16和包覆筒18連接在外側筒體11大徑側的端部。突出筒16與外側筒體11同軸或大致同軸,并從外側筒體11的一個端面的吸入口11a的周邊部向外側筒體11的外側突出。突出筒16的直徑從吹出口11b朝向吸入口11a的方向連續減小。因此,突出筒16的截面面積也從吹出口11b朝向吸入口11a的方向減小。突出筒16的兩端敞開,突出筒16的內部與外側筒體11的內部連通。

突出筒16的突出端的開口通過網格體17進行架設。當吹風機14工作時,通過了網格體17的空氣從吸入口11a被吸入到內側筒體10和外側筒體11的內部。網格體17捕捉毛發和塵埃等異物,防止該異物從吸入口11a侵入到外側筒體11的內部。

包覆筒18與突出筒16同軸或者大致同軸,從外側筒體11的一個端部向與突出筒16相同的方向突出,并隔開間隔地覆蓋突出筒16的外周面。包覆筒18的直徑從吹出口11b朝向吸入口11a的方向連續增大,包覆筒18大徑側的端面敞開。就從吸入口11a突出來的軸向長度而言,突出筒16比包覆筒18長,突出筒16也向包覆筒18的外側突出。在包覆筒18的前端部設置有在圓周方向的一處以適當的寬度切出的切口18a。

從外側筒體11大徑側的端面,用于向離子發生器13、吹風機14和加熱器15提供電力的電源線19向外側筒體11的外側突出,電源線19的一個端部設置有電源插頭20。電源線19穿過突出筒16和包覆筒18之間。

圖2示出了非使用狀態的吹風裝置1。當不使用吹風裝置1時,將電源線19一邊壓入到吹出口11b,一邊纏繞到突出筒16的外周面。之后,以電源線19不從突出筒16脫離的方式將電源線19卡合到包覆筒18的切口18a。由此,電源線19被收存到包覆筒18內,不妨礙對吹風裝置1的收存。因而,很容易收存吹風裝置1。進一步,不存在纏繞電源線19的卷線盤,未設置對卷線盤進行制動的鎖定裝置,故結構簡單,吹風裝置1的制造費用很低廉。

另外,由于突出筒16突出到包覆筒18的外側,故很容易進行將電源線19一邊壓入到吹出口11b一邊卷繞到突出筒16的外周面的動作,因此,能夠很容易地將電源線19收存到包覆筒18內。而且,突出筒16的直徑從吹出口11b向吸入口11a的方向減小,故設置在突出筒16和包覆筒18之間的電源線19的插入口較大,更容易將電源線19向突出筒16的外周面進行卷繞。

當使用吹風裝置1時,從突出筒16取下電源線19,將電源插頭20插入到插座。由此,向離子發生器13、吹風機14和加熱器15提供電力。當離子發生器13、吹風機14和加熱器15工作時,包含負離子和正離子的熱風從吹出口11b吹出。

實施方式2

圖5為實施方式2的吹風裝置1的截面圖。

以下就實施方式2與實施方式1的不同點進行說明。除了下文描述的結構之外的其它結構均與實施方式1相同,故針對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結構部件采用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參考符號,并省略其說明。

在實施方式2的吹風裝置1中,網格體17架設在外側筒體11的吸入口11a。包覆筒18的邊緣部分并不設置切口18a。突出筒16的突出端在圓周方向的一處設置有以適當的寬度切出的切口16a。

當不使用實施方式2的吹風裝置1時,如圖5所示,將電源線19卷繞到突出筒16的外周面。之后,將電源線19插入到切口16a,能夠將電源插頭20收存到突出筒16內。

實施方式3

圖6和圖7是實施方式3的吹風裝置1的截面圖。

以下就實施方式3與實施方式1的不同點進行說明。除了下文描述的結構之外的其它結構均與實施方式1相同,故針對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結構部件采用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參考符號,并省略其說明。

在實施方式3的吹風裝置1中,突出筒16與外側筒體11分體形成。與實施方式1同樣,突出筒16與外側筒體11同軸或者大致同軸,并且是兩端敞開的圓筒體,突出筒16的直徑從吹出口11b向吸入口11a的方向連續減小。突出筒16內嵌到外側筒體11,突出筒16大徑側的一部分配置在外側筒體11內。突出筒16的另一部分從吸入口11a向外側筒體11的外側突出。在突出筒16的外周面設置有凸緣部21,該凸緣部21從大徑側的邊緣部分朝方向與突出筒16的軸向垂直的方向的外側突出。凸緣部21的突出端與內側筒體10接觸。此外,在突出筒16的外周面,在距離凸緣部21適當距離的位置設置有凸緣部22,凸緣部22朝方向與突出筒16的軸向垂直的方向的外側突出。

外側筒體11的吸入口11a的周邊部位于凸緣部21和22之間。凸緣部22上設置有沿突出筒16的軸向貫通的貫通孔(未圖示),從外側筒體11的一個端面突出來的電源線19插入到貫通孔。

突出筒16構成為:能夠沿著外側筒體11的軸向從凸緣部22與吸入口11a的周邊部接觸的位置(參照圖6)滑動到凸緣部21與吸入口11a的周邊部接觸的位置(參照圖7)。

當不使用吹風裝置1時,使突出筒16滑動到凸緣部21與吸入口11a的周邊部接觸位置為止,并使突出筒16突出到包覆筒18的外側。在該狀態下,將電源線19卷繞到突出筒16的外周面。其次,使突出筒16滑動到凸緣部22與吸入口11a的周邊部接觸位置為止,將突出筒16安放到包覆筒18內。其后,以電源線19不從突出筒16脫離的方式將電源線19卡合到切口18a。這樣,就能夠很容易地將電源線19收存到包覆筒18內。

在實施方式3的吹風裝置1中,在突出筒16的大徑側架設網格體17,與實施方式2同樣也可以將切口16a設置在突出筒16的突出端。這種情形下,用戶將電源線19卷繞到突出筒16的外周面后,將電源線19插入到切口16a,從而能夠將電源插頭20收存于到突出筒16內。

再有,在實施方式1~3中,突出筒16和包覆筒18分別具有的截面的形狀并不局限于圓形,也可以是橢圓形或多邊形。

實施方式4

圖8是實施方式4中吹風裝置1的立體圖,圖9是吹風裝置1的截面圖。

以下就實施方式4與實施方式1的不同點進行說明。除了下文描述的結構之外的其它結構均與實施方式1相同,故針對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結構部件采用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參考符號,并省略其說明。

實施方式4的吹風裝置中,突出筒16并不向包覆筒18的外側突出,包覆筒18與外側筒體11分體形成。在實施方式4中,包覆筒18采用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形狀,包覆筒18的兩端敞開。包覆筒18小徑側的端部嵌合到外側筒體11的外周。

在包覆筒18內周面的小徑側設置有向內側突出的突條部18b。在外側筒體11外周面的大徑側設置有向內側凹陷的凹槽11c。包覆筒18的突條部18b以能夠沿著外側筒體11的圓周方向滑動的方式嵌入到外側筒體11的凹槽11c,包覆筒18構成為能夠繞著包覆筒18的軸旋轉。

當用戶結束了吹風裝置1的使用時,將電源插頭20從插座拔出,將電源線19插入到包覆筒18的切口18a。例如在電源線19插入到切口18a的狀態下,用戶單手握著包覆筒18,使外側筒體11繞著軸旋轉。由此,用戶能夠很容易地將電源線19卷繞到突出筒16的外周面。

另外,在實施方式4中,與實施方式2同樣地,網格體17架設在外側筒體11的吸入口11a,也可以采用在突出筒16上設置切口16a的結構。在這種情形下,用戶在將電源線19插入到切口18a的狀態下將電源線19卷繞到突出筒16的外周面后,將電源線19從切口18a取下,并插入到切口16a。由此,能夠將電源插頭20收存到突出筒16內。

再有,在實施方式4的吹風裝置1中,也可以與實施方式1同樣地,突出筒16向包覆筒18的外側突出。此外,在實施方式4的吹風裝置1中,也可以與實施方式3同樣地,采用突出筒16能夠沿著外側筒體11的軸向滑動的結構。

實施方式5

圖10是實施方式5中吹風裝置1的截面圖。

以下就實施方式5與實施方式1的不同點進行說明。除了下文描述的結構之外的其它結構均與實施方式1相同,故針對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結構部件采用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參考符號,并省略其說明。

在實施方式5的吹風裝置1中,吸入口11a和吹出口11b具有圓形截面,吹出口11b的直徑與吸入口10a的直徑大致相同。網格體17架設在吸入口11a上。吹風裝置1還具有安裝部件3,該安裝部件3可拆卸地安裝在外側筒體11的大徑側和小徑側各自的端部。

圖11是安裝部件3的立體圖。如圖10和圖11所示,安裝部件3具有:兩端敞開的圓筒形的內筒30、以及與內筒30同軸或大致同軸且隔開間隔地覆蓋內筒30外周面的圓筒形的外筒31。內筒30和外筒31各自的直徑均從軸向的一端向另一端連續變小。內筒30大徑側的邊緣部分借助于連結部32連結到外筒31小徑側的邊緣部分。因此,內筒30的截面面積隨著遠離連結部32而逐漸變小。內筒30大徑側的開口的直徑與吸入口11a和吹出口11b的直徑大致相同。而就軸向長度而言,內筒30比外筒31長,內筒30向外筒31的外側突出。

外筒31上形成有縫隙31a,該縫隙31a是將周壁的一個部位沿整個長度切割而成的。在連結部32上形成有與縫隙31a連續的切口32a。

圖10示出了非使用狀態下的吹風裝置1。當不使用吹風裝置1時,在將電源線19插入到切口32a的狀態下,以內筒30的內部與外側筒體11的內部連通的方式將連結部32安裝到外側筒體11大徑側的端部。此時,內筒30與外側筒體11同軸或大致同軸。

將安裝部件3安裝到外側筒體11大徑側的端部后,將電源線19一邊壓入到連結部32,一邊卷繞到內筒30的外周面,并以電源線19不從內筒30脫離的方式將電源線19卡合到縫隙31a。由此,電源線19被收存到外筒31內,不會妨礙對吹風裝置1的收存。因而,很容易對吹風裝置1進行收存。進而,由于不存在纏繞電源線19的卷線盤,不設置用于制動卷線盤的鎖定裝置,故結構簡單,吹風裝置1的制造費用較為低廉。

另外,由于內筒30向外筒31的外側突出,故能夠很容易地進行將電源線19一邊壓入到連結部32一邊卷繞到內筒30的外周面的動作,故能夠很容易地將電源線19收存到外筒31內。而且,由于內筒30的直徑隨著遠離連結部32而逐漸變小,故設置在內筒30和外筒31之間的電源線19的插入口較大,能夠更容易地將電源線19向內筒30的外周面進行卷繞。

圖12是使用狀態下的吹風裝置1的截面圖。當使用吹風裝置1時,從內筒30取下電源線19,從外側筒體11大徑側的端部拆下安裝部件3。這里,由于外筒31上設置了縫隙31a,故在電源線19從外側筒體11的一個端面突出的狀態下,可較容易地將安裝部件3拆下來。

繼而,以內筒30的內部與外側筒體11的內部連通的方式將安裝部件3的連結部32安裝到外側筒體11小徑側的端部,并將電源插頭20摻入到插座。即便在這種情形下,內筒30也與外側筒體11同軸。當離子發生器13、吹風機14和加熱器15工作時,包含負離子和正離子的熱風通過內筒30從吹出口11b吹出。

此時,安裝部件3的內筒30起噴嘴(nozzle)的功能,對從吹出口11b吹出的空氣進行整流。此外,如上文所述,內筒30的直徑隨著遠離連結部32而連續地變小,故自吹出口11b吹出的空氣集中到一個部位,風速上升。由此,由于再結合而消失的負離子和正離子的數量減少,眾多的負離子和正離子從吹出口11b吹出。

另外,也可以在內筒30小徑側的端部設置與實施方式2的切口16a相同的切口。在這種情況下,不使用吹風裝置1時,將安裝部件3安裝到外側筒體11大徑側的端部,將電源線19纏繞到內筒30的外周面后,將電源線19插入到設置于內筒30的切口,能夠將電源插頭20收存到內筒30內。

此外,內筒30和外筒31各自所具有的截面形狀并不局限于圓形,也可以是橢圓形或多邊形。

實施方式6

圖13是實施方式6中吹風裝置4的外觀圖,圖14是吹風裝置1的局部截面圖。

以下就實施方式6與實施方式1的不同點進行說明。除了下文描述的結構之外的其它結構均與實施方式1相同,故針對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結構部件采用與實施方式1相同的參考符號,并省略其說明。

實施方式6中的吹風裝置4與實施方式1同樣具有內側筒體10和外側筒體11,網格體17架設在吸入口10a,網格體12架設在吹出口11b。與實施方式1相同,離子發生器13配置在內側筒體10的周壁設置的凹陷部分與外側筒體11的內周面之間被確保的空洞內,吹風機14和加熱器15設置在內側筒體10內。

在內側筒體10的一個和另一個邊緣部分設置有向外側筒體11突出的凸緣部,這些凸緣部的頂端與外側筒體11的內周面接觸。由此,在內側筒體10和外側筒體11之間設置了環狀的間隙。

棒狀的手柄(grip)40通過鉸鏈連接到外側筒體11的外圓周。因為采用了鉸鏈,故能夠將手柄40的姿勢變更為相對于外側筒體11站立的姿勢或沿著外側筒體11的姿勢。

電源線19從手柄40的另一端部突出來。電源線19的手柄40側被線套(cord bush)41覆蓋。手柄40上設置有用于用戶操作吹風裝置4的按鈕式運轉切換開關42和滑動式的工作、停止開關43。離子發生器13和吹風機14根據工作、停止開關43的操作而工作或停止動作。加熱器15根據運轉切換開關42的操作而工作或停止動作。

當離子發生器13、吹風機14和加熱器15工作時,空氣從吸入口11a吸入,被吸入的空氣中包含離子發生器13所產生的負離子和正離子。進一步地,從吸入口11a吸入的空氣被加熱器15加熱。由此,包含負離子和正離子的熱風從吹出口11b吹出。

在加熱器15停止動作的狀態下離子發生器13和吹風機14工作時,由于不通過加熱器15對空氣進行加熱,故包含負離子和正離子的冷風從吹出口11b吹出。

設置在內側筒體10和外側筒體11之間的環狀間隙的手柄40附近的內側筒體10的外周面安裝有電路基板44。電路基板44上例如形成有對提供給加熱器15的電熱絲152的電力進行控制的電源電路。在電源電路工作期間,電路基板44發熱。

另外,在外側筒體11中,設置有沿著內外方向貫通周壁的貫通孔11d。貫通孔11d設置在比電路基板44更靠近吸入口11a側,并且連通設置在內側筒體10和外側筒體11之間的環狀間隙。

圖15是從內側筒體10的內部觀察離子發生器13的吹風裝置4的局部截面圖。在離子發生器13中,如實施方式1中所描述的那樣,兩個針狀電極13a從主體130向內側筒體10突出,兩個針狀電極13a的前端通過兩個插通孔10a向內側筒體10的內側突出。從一個針狀電極13a發射出負離子,從另一針狀電極13a發射出正離子。

在內側筒體10中,在兩個插通孔10a之間設置有沿著內外方向貫通周壁的貫通孔10b。插通孔10a比針狀電極13a的截面面積稍大,貫通孔10b比插通孔10a大很多。

在設置有貫通孔10b和11c的吹風裝置4中,當吹風機14工作使空氣流通到內側筒體10內時,將產生誘導氣流。具體地,當吹風機14工作使空氣流通到內側筒體10內時,吹風裝置4外側的空氣經由貫通孔11d和10b被吸入到內側筒體10內,吸入的空氣從吹出口11b吹出。

在圖14和圖15中,用箭頭表示誘導氣流的空氣流動。圖15中的粗虛線箭頭表示內側筒體10和外側筒體11之間的空氣流動,圖15中的粗實線箭頭表示內側筒體10內的空氣流動。

離子發生器13和吹風機14工作從而使空氣流通到內側筒體10內時,由于貫通孔10b設置在兩個插通孔10a之間,故正如粗實線箭頭所表示的那樣,誘導氣流相關的空氣流過包含負離子的空氣和包含正離子的空氣之間。

由此,在一個針狀電極13a所產生的負離子中,通過與另一針狀電極13a所產生的正離子結合而消失的負離子的數量很少。同樣,在另一針狀電極13a所產生的正離子中,通過與一個針狀電極13a所產生的負離子結合而消失的正離子的數量也很少。譬如,當用戶將從吹風裝置4吹出的風對著頭發吹并用梳子梳理頭發時,能夠使更多的負離子和正離子分別附著到頭發和梳子上,能夠更有效地抑制靜電。

另外,從貫通孔10b流動到內側筒體10內的空氣是從貫通孔11d吸入到設置于內側筒體10和外側筒體11之間的環狀縫隙的空氣,其并沒有被加熱器15加熱。因此,配置于從貫通孔11d向貫通孔10b的通風路線上的離子發生器13和電路基板44被從貫通孔11d吸入的空氣冷卻,從而離子發生器13和電路基板44的溫度上升受到抑制。因而,形成于電路基板44上的電源電路的溫度上升,而形成于電路基板44上的電源電路發生錯誤動作的概率很低。

在實施方式6中,設置貫通孔11d的位置并不限定于比電路基板44更靠近吸入口11a側。

另外,在實施方式1~5的吹風裝置1中,也可以與實施方式6同樣地設置誘導氣流的通風路線。這種情形,與實施方式6同樣地,在內側筒體10和外側筒體11之間設置環狀的縫隙,在兩個插通孔10a之間設置貫通孔10b,在外側筒體11上設置貫通孔11d。

實施方式7

圖16為實施方式7中的吹風裝置4的局部截面圖。

以下就實施方式7與實施方式6的不同點進行說明。除了下文描述的結構之外的其它結構均與實施方式6相同,故針對與實施方式6相同的結構部件采用與實施方式6相同的參考符號,并省略其說明。

實施方式7中的吹風裝置4中,并未在外側筒體11上設置貫通孔11d,在手柄40內形成有聯絡通風路線40a,該聯絡通風路線40a用于聯絡吹風裝置4的外部和設置在內側筒體10以及外側筒體11間的環狀縫隙。

在設置了貫通孔10b和聯絡通風路線40a的吹風裝置4中,當吹風機14工作從而使空氣在內側筒體10內流通時,將產生誘導氣流。具體地,當吹風機14工作從而使空氣在內側筒體10內流通時,吹風裝置4外側的空氣如圖16的箭頭所示,經由貫通孔10b和聯絡通風路線40a吸入到內側筒體10內,被吸入到內側筒體10內的空氣從吹出口11b吹出。

誘導氣流相關的空氣與實施方式6同樣在包含一個電極13a所產生的負離子的空氣和包含另一電極13a所產生的正離子的空氣之間流通,故更多的負離子和正離子不會消失而是從吹出口11b吹出。

另外,在實施方式1~7中,內側筒體10和外側筒體11各自的截面形狀并不局限于圓形,例如也可以是橢圓形或多邊形。

本實用新型的吹風裝置(1)具有:設置在筒體(11)內的吹風機(14)和加熱器(15),該筒體(11)的一個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別具有空氣的吸入口(11a)和吹出口(11b);用于向所述吹風機(14)和加熱器(15)提供電力的電源線(19),通過所述吹風機(14)的動作從所述吸入口(11a)吸入的空氣被所述加熱器(15)加熱,并從所述吹出口(11b)吹出,該吹風裝置(1)的特征在于,具有:突出筒(16),與所述筒體(11)大致同軸,兩端敞開,從所述吸入口(11a)向所述筒體(11)的外側突出;包覆筒(18),隔開間隔地覆蓋該突出筒(16)的外周面,距離所述筒體(11)較遠的一端敞開,所述電源線(19)穿過所述突出筒(16)和包覆筒(18)之間。

在本實用新型中,在設置有吸入口(11a)的筒體(11)的一端設置了與筒體(11)同軸并向筒體(11)的外側突出的突出筒(16)和隔開間隔地覆蓋突出筒(16)的外周面的包覆筒(18)。電源線(19)穿過突出筒(16)和包覆筒(18)之間。用戶將電源線(19)卷繞到突出筒(16)的外周面。由此,電源線(19)被收存在包覆筒(18)內,不會妨礙裝置(1)的收存。因此,很容易收存裝置(1)。進一步地,由于不存在纏繞電源線(19)的卷線盤,且沒有設置用于制動卷線盤的鎖定機構,故結構簡單,裝置(1)的制造費用很低廉。

本實用新型的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筒(16)也向所述包覆筒(18)的外側突出。

本實用新型中,突出筒(16)不僅向筒體(11)的外側,也向包覆筒(18)的外側突出,故能夠很容易地進行將電源線(19)一邊壓入到吹出口(11b)側一邊卷繞到突出筒(16)的外周面的動作,因此,能夠很容易地將電源線(19)收存到包覆筒(18)內。

本實用新型的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筒(16)構成為能夠沿著所述筒體(11)的軸向滑動。

本實用新型中,用戶沿著筒體(11)的軸向將突出筒(16)滑動到筒體(11)的外側,將電源線(19)卷繞到突出筒(16)。然后,用戶將卷繞了電源線(19)的突出筒(16)滑動到筒體(11)的內側。這樣,就能夠很容易地將電源線(19)收存到包覆筒(18)內。

本實用新型的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筒(18)構成為:在距離所述筒體(11)較遠的一端具有切口(18a),并能夠繞著該包覆筒(18)的軸旋轉。

本實用新型中,用戶將電源線(19)插入到包覆筒(18)的切口(18a)后,例如在固定了包覆筒(18)的狀態下使筒體(11)繞著軸旋轉。由此,電源線(19)很容易地被卷繞在突出筒(16)的外周面。

本實用新型的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筒(16)的截面面積從所述吹出口(11b)開始向著所述吸入口(11a)的方向減小。

本實用新型中,因為突出筒(16)的截面面積從吹出口(11b)開始向著吸入口(11a)的方向減小,故設置在突出筒(16)和包覆筒(18)之間的電源線(19)的插入口較大,很容易將電源線(19)向突出筒(16)的外周面進行卷繞。

本實用新型的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筒(16)在距離所述筒體(11)較遠的一端具有切口(16a)。

本實用新型中,由于突出筒(16)上設置了切口(16a),故用戶能夠在將電源線(19)卷繞到突出筒(16)的外周面后,將電源線(19)插入到切口(16a),從而將設置在電源線(19)的一個端部的電源插頭(20)收存到突出筒(16)內。

本實用新型的吹風裝置(1),其具有:設置在筒體(11)內的吹風機(14)和加熱器(15),該筒體(11)的一個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別具有空氣的吸入口(11a)和吹出口(11b),通過所述吹風機(14)的動作,從所述吸入口(11a)吸入的空氣由所述加熱器(15)加熱,并從所述吹出口(11b)吹出,其特征在于,具備可拆卸地分別安裝在所述筒體(11)的一個端部和另一端部的安裝部件(3),該安裝部件(3)具有兩端敞開的內筒(30)、隔開間隔地覆蓋該內筒(30)的外周面的外筒(31)、連結所述內筒(30)和外筒(31)各自的邊緣部分的連結部(32),所述連結部(32)以所述內筒(30)與所述筒體(11)連通的方式安裝在所述筒體(11)的一個端部或另一端部。

本實用新型中,能夠將安裝部件(3)安裝在筒體(11)的一個端部或另一端部。在安裝部件(3),外筒(31)隔開間隔地覆蓋兩端敞開的內筒(30)的外周面,內筒(30)和外筒(31)的一個端部通過連結部(32)連結。連結部(32)以內筒(30)與筒體(11)連通的方式安裝在筒體(11)的一個端部或另一端部。

當不使用裝置(1)時,將安裝部件(3)安裝到筒體(11)的一個端部,例如將從筒體(11)的一個端部突出的電源線(19)卷繞到內筒(30)的外周面。由此,電源線(19)被收存到外筒(31)內,不會妨礙裝置(1)的收存。所以很容易對裝置(1)進行收存。而且,不存在卷繞電源線(19)的卷線盤,不設置制動卷線盤的鎖定機構,故結構簡單,裝置(1)的制造費用低廉。

當使用裝置(1)時,將安裝部件(3)安裝到筒體(11)的另一端部。此時,安裝部件(3)的內筒(30)起噴嘴的功能,對從吹出口(11b)吹出的空氣進行整流。

本實用新型的吹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筒(30)的截面面積隨著遠離所述連結部(32)而逐漸變小。

本實用新型中,由于內筒(30)的截面面積從吹出口(11b)向吸入口(11a)的方向變小,故設置在內筒(30)和外筒(31)之間的電源線(19)的插入口較大,很容易將電源線(19)向內筒(30)的外周面進行卷繞。

公開的實施方式1~7的所有內容均為舉例,而并非限制性的內容。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并非上述的含義,而是由權利要求書示出,并且涵蓋了與權利要求書等同的含義以及范圍內的所有變更。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环江| 全南县| 北流市| 隆尧县| 陇川县| 大竹县| 绥中县| 临西县| 安吉县| 兴海县| 马鞍山市| 岢岚县| 舞阳县| 江川县| 航空| 平潭县| 博爱县| 和田县| 高碑店市| 花莲市| 调兵山市| 南安市| 灌南县| 民县| 清新县| 措美县| 斗六市| 克什克腾旗| 延寿县| 广饶县| 偃师市| 嘉鱼县| 津市市| 安仁县| 文山县| 神木县| 南投县| 乐亭县| 红桥区| 板桥市| 酒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