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鞋墊,特別涉及一種足部理療鞋墊。
背景技術:
鞋墊是應用非常普遍的日常用品,按作用分,鞋墊可分為保健鞋墊、功能鞋墊和常規鞋墊。傳統鞋墊的結構是多層布料縫制而成或者是多層皮革壓制而成,其具有一定的柔軟度和緩沖減震作用,基本符合平常散步穿鞋的需求。但是,傳統鞋墊具有如下缺失:其一、傳統鞋墊減震、護足作用較差,運動時,腳部前掌及后跟底部沖擊力大,傳統鞋墊難以吸收行走、運動過程中對足部骨骼產生的沖擊力,難以保護足底骨骼、踝關節和膝關節;其二、傳統鞋墊透氣性差,容易滋生細菌、真菌,易產生腳氣等足部問題;其三、傳統鞋墊對扁平足無心善作用;其四、傳統鞋墊無按摩保健理療作用。
鍺能通過少量的能源(體溫)產生作用,但其它的半導體必須要透過高量能源(高溫、電流、電壓),鍺原子核周圍有32個電子,最外側軌道上的4個電子做不規則運動。一旦溫度上升,最外側軌道上的一個電子就會因受刺激而離軌。而脫離了軌道的電子有助于調整生物的離子平衡,使身體神經電路的異常恢復正常,具有預防和改善身體的不適感及按摩溫泉效果等功效。鍺還有調整人體不正常電位的功能,在癌細胞電位劇烈上升時,鍺元素會奪取癌細胞的電子,使它電位下降,抑制病癥的惡化。鍺金屬的半導體功能可以提升體溫,從而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疲勞;鍺的藥用保健功效:強化自然治愈力、改善全身體質、防止老化、預防癌癥、消除腫瘤、肝病、氣喘、血壓調整、排除體內的毒素、自律神經失調癥等等慢性病癥。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減震護足作用強、透氣性好、能改善扁平足、能按摩保健理療的足部理療鞋墊。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足部理療鞋墊,包括鞋墊本體,所述鞋墊本體從上至下依次包括竹炭纖維層、第一聚氨酯泡綿層及第二聚氨酯泡綿層;其中,從鞋墊本體的前端至后端,所述第一聚氨酯泡綿層之上依次設置有腳趾按摩凸粒、前掌按摩凸粒、足心按摩凸體、足弓按摩凸粒、足弓按摩凸體及足跟按摩凸體;所述第二聚氨酯泡綿層對應于鞋墊本體前端的部分缺失,所述第二聚氨酯泡綿層的下側設有容置腔,該容置腔內鑲入一足跟減震墊。
作為對本發明的進一步闡述:
優選地,所述竹炭纖維層的厚度為0.5~1.0mm,所述第一聚氨酯泡綿層的厚度為3.0~6.0mm,所述第二聚氨酯泡綿層的厚度為3.8~6.8mm,所述足跟減震墊的厚度為2.0~10.5mm。
優選地,所述腳趾按摩凸粒為pu聚氨酯腳趾按摩凸粒,厚度為2.0~6.5mm;所述前掌按摩凸粒為pu聚氨酯前掌按摩凸粒,厚度為4.0~10.2mm;所述足心按摩凸體為pu聚氨酯足心按摩凸體,厚度為5.0~15.0mm;所述足弓按摩凸體為pu聚氨酯足弓按摩凸體,厚度為10.0~25.5mm;所述足弓按摩凸粒為pu聚氨酯足弓按摩凸粒,厚度為2.0~6.5mm;所述足跟按摩凸體為pu聚氨酯足跟按摩凸體,厚度為5.0~15.0mm;所述足跟減震墊的厚度為2.0~12.7mm。
優選地,所述腳趾按摩凸粒、前掌按摩凸粒、足心按摩凸體、足弓按摩凸粒及足跟按摩凸體的形狀分別呈鵝卵石形;所述足弓按摩凸體的開關呈半月形;所述足跟減震墊的形狀呈圓形。
優選地,從鞋墊本體的前端至后端,依次包括鞋墊前掌、鞋墊中腰及鞋墊后跟,其中,所述鞋墊中腰及鞋墊后跟均設置有往上翹起的外緣。
所述竹炭纖維層和第一聚氨酯泡綿層之間設有遠紅外芯片。
竹炭纖維層由能產生微電流的負離子顆粒材料的織物制成;所述能產生微電流的負離子顆粒材料的織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備:(1)對負離子顆粒材料中的各個組分原料分別一一進行選礦,粉碎研磨后過1800~2200目篩;所述負離子顆粒材料按重量計,包括以下組分:三氧化二鋁25%~30%,有機鍺粉0.2%~0.5%,藍寶石粉2%,二氧化硅25%~35%,氧化鎂5%~10%,三氧化硼10%~15%,三氧化二鐵8%~15%,氧化鈉0.5%~1.5%,五氧化二磷0.1%~0.5%,二氧化鈦0.2%~0.5%,氧化鐵8%,氧化鈣2%,方鎂石2%,活性炭5%;
(2)先在其中一個組分原料中加入另一個組分原料混合均勻后,再加入第三個組分混合均勻,然后以此類推依次加入其它各個組分原料得到最終的混合材料;
(3)將步驟(2)得到的最終混合材料攪拌均勻后在1500~2000℃高溫煅燒后研磨至粒徑小于或等于100nm,得到負離子顆粒材料;
(4)將制得的負離子顆粒材料中加入天然乳膠并攪拌均勻得到混合物,所述天然乳膠與負離子顆粒材料的重量比為1:1~3:1;
(5)將纖維浸入混合物中,控制溫度為40~80℃,浴比為1:5~1:10,浸泡時間為1~2小時,取出晾干后;
(6)將纖維晾干后通過梳棉機進行梳理,按常規工藝制得含有負離子的織物。
所述足跟減震墊由熱塑原料制得,所述熱塑原料包括:tpu80-90重量份;增韌劑2-5重量份;偶聯劑5-10重量份;納米銀抗菌劑3-5重量份。
所述增韌劑為馬來酸酐接枝高分子彈性體,選自poe-g-mah、epdm-g-mah、tpu-g-mah、sebs-g-mah、nbr-g-mah中的一種。
偶聯劑為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水甘油酯。
所述的足跟減震墊,其制備方法為:1)通過注塑工藝將熱塑原料注入注塑模具,熱塑原料冷卻后在注塑模具的兩個成型空間內分別形成一減震墊上片和一減震墊下片,減震墊上片和減震墊下片分別成型有可根據不同運動項目的腳底部受力點來進行設計變更的外觀具有多變性的支撐結構;2)開啟模具,將制作好的減震墊上片和減震墊下片脫模;3)在減震墊上片或減震墊下片加上氣嘴;4)將減震墊上片和減震墊下片對齊,并且與氣嘴一并用高周波熱熔縫合;5)剪裁邊角料;制得所述的足跟減震墊。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其一、由于第二聚氨酯泡綿層的下側設有容置腔,該容置腔內鑲入一足跟減震墊,因此,鞋墊彈性好,可有效吸收消防作戰訓練過程中對足部骨骼產生的沖擊力,保護足底骨骼、踝關節和膝關節,具有優秀的減震護足作用;其二、鞋墊的竹炭纖維層具有吸濕透氣、抑菌抗菌、綠色環保的特點,透氣性好;其三、由于足弓部位設置足弓按摩凸體,形成中腰硬質托起,貼合足弓,能改善扁平足;其四、第一聚氨酯泡綿層之上的腳趾按摩凸粒、前掌按摩凸粒、足心按摩凸體、足弓按摩凸粒、足弓按摩凸體及足跟按摩凸體,能讓足部的每一步都接受按摩,有效促進足底血液循環,具有保健理療作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分散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為本發明的分散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3為本發明的上側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下側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00.鞋墊本體;1.竹炭纖維層;2.第一聚氨酯泡綿層;21.腳趾按摩凸粒;22.前掌按摩凸粒;23.足心按摩凸體;24.足弓按摩凸粒;25.足弓按摩凸體;26.足跟按摩凸體;3.第二聚氨酯泡綿層;31.容置腔;4.足跟減震墊;5.鞋墊前掌;6.鞋墊中腰;7.鞋墊后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4所示,本發明為一種足部理療鞋墊,包括鞋墊本體100,所述鞋墊本體100從上至下依次包括竹炭纖維層1、第一聚氨酯泡綿層2及第二聚氨酯泡綿層3;其中,從鞋墊本體100的前端至后端,所述第一聚氨酯泡綿層2之上依次設置有腳趾按摩凸粒21、前掌按摩凸粒22、足心按摩凸體23、足弓按摩凸粒24、足弓按摩凸體25及足跟按摩凸體26;所述第二聚氨酯泡綿層3對應于鞋墊本體前端的部分缺失,所述第二聚氨酯泡綿層3的下側設有容置腔31,該容置腔內鑲入一足跟減震墊4。竹炭纖維層1、第一聚氨酯泡綿層2及第二聚氨酯泡綿層3整體壓合成型,在壓合之后,腳趾按摩凸粒21、前掌按摩凸粒22、足心按摩凸體23、足弓按摩凸粒24、足弓按摩凸體25及足跟按摩凸體26分別向竹炭纖維層1之上頂出。竹炭纖維層1具有吸濕透氣、抑菌抗菌、冬暖夏涼、綠色環保的特點;第一聚氨酯泡綿層2及第二聚氨酯泡綿層3具有環保易降解、透氣、除臭、排汗作用,兩層聚氨酯泡綿層均采用德國巴斯夫泡綿。此外,所述第一聚氨酯泡綿層1、第二聚氨酯泡綿層2內均混合有黑色微粒狀活性炭,透氣作用更強。所述后跟減震墊采用波龍減震墊,具有優秀的減震功能。
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竹炭纖維層1的厚度為0.5~1.0mm,優選為0.7~0.8mm;所述第一聚氨酯泡綿層2的厚度為3.0~6.0mm,優選為4.0~5.0mm;所述第二聚氨酯泡綿層3的厚度為3.8~6.8mm,優選為5.2~5.8mm;所述足跟減震墊的厚度為2.0~12.7mm,優選為5.0~6.5mm。
如圖1~圖2所示,所述腳趾按摩凸粒21為pu聚氨酯腳趾按摩凸粒,厚度為2.0~6.5mm,優選為3.0~4.5mm;所述前掌按摩凸粒22為pu聚氨酯前掌按摩凸粒,厚度為4.0~10.2mm,優選為5.0~6.5mm;所述足心按摩凸體23為pu聚氨酯足心按摩凸體,厚度為5.0~15.0mm,優選為9.0~10.5mm;所述足弓按摩凸體25為pu聚氨酯足弓按摩凸體,厚度為10.0~25.5mm,優選為16.5~18.5mm;所述足弓按摩凸粒24為pu聚氨酯足弓按摩凸粒,厚度為2.0~6.5mm,優選為3.0~4.5mm;所述足跟按摩凸體26為pu聚氨酯足跟按摩凸體,厚度為5.0~15.0mm,優選為9.0~10.5mm;所述足跟減震墊的厚度為2.0~12.7mm,優選為4.5~6.5mm。優選地,所述腳趾按摩凸粒21、前掌按摩凸粒22、足心按摩凸體23、足弓按摩凸粒24及足跟按摩凸體26的形狀分別呈鵝卵石形;所述足弓按摩凸體25的開關呈半月形;所述足跟減震墊26的形狀呈圓形。
如圖1~圖4所示,從鞋墊本體100的前端至后端,依次包括鞋墊前掌5、鞋墊中腰6及鞋墊后跟7,其中,所述鞋墊中腰6及鞋墊后跟7均設置有往上翹起的外緣61、71。
實施例1:
竹炭纖維層由能產生微電流的負離子顆粒材料的織物制成;所述能產生微電流的負離子顆粒材料的織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備:(1)對負離子顆粒材料中的各個組分原料分別一一進行選礦,粉碎研磨后過1800~2200目篩;所述負離子顆粒材料按重量計,包括以下組分:三氧化二鋁25%~30%,有機鍺粉0.2%~0.5%,藍寶石粉2%,二氧化硅25%~35%,氧化鎂5%~10%,三氧化硼10%~15%,三氧化二鐵8%~15%,氧化鈉0.5%~1.5%,五氧化二磷0.1%~0.5%,二氧化鈦0.2%~0.5%,氧化鐵8%,氧化鈣2%,方鎂石2%,活性炭5%;
(2)先在其中一個組分原料中加入另一個組分原料混合均勻后,再加入第三個組分混合均勻,然后以此類推依次加入其它各個組分原料得到最終的混合材料;
(3)將步驟(2)得到的最終混合材料攪拌均勻后在1500~2000℃高溫煅燒后研磨至粒徑小于或等于100nm,得到負離子顆粒材料;
(4)將制得的負離子顆粒材料中加入天然乳膠并攪拌均勻得到混合物,所述天然乳膠與負離子顆粒材料的重量比為1:1~3:1;
(5)將纖維浸入混合物中,控制溫度為40~80℃,浴比為1:5~1:10,浸泡時間為1~2小時,取出晾干后;
(6)將纖維晾干后通過梳棉機進行梳理,按常規工藝制得含有負離子的織物。
鞋墊的其他結構部件為現有材料通過普通方法得到。
實施例2
竹炭纖維層和第一聚氨酯泡綿層之間設有遠紅外芯片。
實施例3
竹炭纖維層如實施例1,并且竹炭纖維層和第一聚氨酯泡綿層之間設有遠紅外芯片,鞋墊的其他結構部件為現有材料通過普通方法得到。
實施例4
足跟減震墊由熱塑原料制得,所述熱塑原料包括:tpu80-90kg;增韌劑2-5kg;偶聯劑5-10kg;納米銀抗菌劑3-5kg。
所述的足跟減震墊,其制備方法為:1)通過注塑工藝將熱塑原料注入注塑模具,熱塑原料冷卻后在注塑模具的兩個成型空間內分別形成一減震墊上片和一減震墊下片,減震墊上片和減震墊下片分別成型有可根據不同運動項目的腳底部受力點來進行設計變更的外觀具有多變性的支撐結構;2)開啟模具,將制作好的減震墊上片和減震墊下片脫模;3)在減震墊上片或減震墊下片加上氣嘴;4)將減震墊上片和減震墊下片對齊,并且與氣嘴一并用高周波熱熔縫合;5)剪裁邊角料;制得所述的足跟減震墊。
實施例5
足跟減震墊如實施例4,并且竹炭纖維層和第一聚氨酯泡綿層之間設有遠紅外芯片,鞋墊的其他結構部件為現有材料通過普通方法得到。
實施例6
竹炭纖維層如實施例1,足跟減震墊如實施例4,并且竹炭纖維層和第一聚氨酯泡綿層之間設有遠紅外芯片,鞋墊的其他結構部件為現有材料通過普通方法得到。
將實施例1-6制備的鞋墊和所有部件都為現有材料通過普通方法得到的鞋墊進行對比,發現實施例1、2、3、4、5、6的理療性能明顯優于現有材料通過普通方法得到的鞋墊,尤其是實施例6的鞋墊,使用后緩解疼痛、促進新陳代謝效果最為明顯。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較佳實施方式,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對以上的實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