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涉及一種放射性藥物轉運拉桿箱。
背景技術:
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CT(Computed Tomography,X線計算器斷層顯像)目前是最高端的醫學影像診斷設備,堪稱“現代醫學高科技之冠”,是目前臨床上用以診斷和指導治療腫瘤的最佳手段之一。其是利用正電子發射體標記的葡萄糖、氨基酸、膽堿、胸腺嘧啶及血流顯像劑等藥物為示蹤劑,以解剖圖象方式、從分子水平顯示機體及病灶組織細胞的代謝、功能、血流、細胞增殖和受體分布狀況,為臨床提供更多的生理和病理方面的診斷信息,因此,也稱之為分子顯像。
病人在做PET或CT檢查前需要注射帶有一定劑量放射性的示蹤劑,該藥物可能需要在不同醫院之間進行轉移,轉移時,由工作人員將藥物放置在特制的屏蔽箱中,通過人工攜帶、搬運至運輸載具,再帶到目標醫院。然而操作人員操作需小心謹慎,極易發生泄漏事故,因此,示蹤劑的轉移及運輸的安全問題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放射性藥物轉運拉桿箱,可實現裝有示蹤劑的拉桿箱自動跟隨跟隨目標體進行轉移,解決了種放射性藥物的安全運輸問題。
一種放射性藥物轉運拉桿箱,包括:拉桿箱本體,設于所述拉桿箱本體上的控制模塊、電源模塊、行進模塊以及自動跟隨模塊,所述控制模塊分別與電源模塊、行進模塊以及自動跟隨模塊相連接;所述拉桿箱本體內設置有上下分層設置的放射性藥物儲存空間以及控制模塊容置空間,所述放射性藥物儲存空間內順次設有放射源隔絕層、防撞緩沖層以及放射性藥物儲存容器,所述放射性藥物儲存容器與所述防撞緩沖層貼合設置;所述控制模塊與電源模塊設于所述控制模塊容置空間內,所述行進模塊安裝于拉桿箱本體下方且與所述自動跟隨模塊以及電源模塊相連接,所述自動跟隨模塊中設有至少一傳感單元,所述傳感單元與至少一跟蹤目標體通訊連接,以通過傳感單元感知所述跟蹤目標體的方位及距離,并通過所述控制模塊的指令帶動所述拉桿箱本體自動跟隨跟蹤目標體。
優選地,所述行進模塊包括均勻設于所述拉桿箱本體底部的四組麥克納姆輪組件,所述麥克納姆輪組件包括直流電機、固定直流電機的電機架及麥克納姆輪,所述直流電機固定于所述電機架上,所述麥克納姆輪與所述直流電機相連接,且所述麥克納姆輪以及對應的輪軸上設有平鍵。
優選地,所述放射性藥物儲存容器為鉛盒,所述防撞緩沖層形成的容置凹槽對應鉛盒的外壁大小設置,所述鉛盒與所述容置凹槽貼合設置。
優選地,所述跟隨跟蹤目標體為一跟隨終端,所述自動跟隨模塊中設有所述跟隨終端通訊連接的傳感單元,以供拉桿箱跟隨所述跟隨終端移動。
優選地,所述跟隨跟蹤目標體為人體,所述傳感單元為人體傳感器,以供拉桿箱跟隨人體移動。
優選地,還包括一遙控器,所述遙控器與控制模塊通訊連接。
優選地,所述拉桿箱本體上設有放射源監測單元以及警報設備,所述放射源監測單元以及警報設備分別與所述控制模塊及電源模塊相連接,所述放射源監測單元供于檢測拉桿箱周圍環境的輻射值,所述警報設備供于輻射值超出閾值范圍時,所述控制模塊驅動所述警報設備發出警報。
優選地,所述控制模塊為stm32vet6芯片。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放射性藥物轉運拉桿箱,包括拉桿箱本體、控制模塊、行進模塊、電源模塊、自動跟隨模塊,通過自動跟隨模塊感應跟蹤目標體的方位及距離,所述控制模塊的指令帶動所述拉桿箱本體自動跟隨跟蹤目標體,實現拉桿箱的自動跟隨,而所述拉桿箱本體內設置有上下分層設置的放射性藥物儲存空間以及控制模塊容置空間,使得放射性藥物儲存空間和電路元器件隔絕,結構布局更加合理,其中的放射性藥物儲存空間內順次設有放射源隔絕層、防撞緩沖層以及放射性藥物儲存容器,所述放射性藥物儲存容器與所述防撞緩沖層貼合設置,增強了對放射性藥物儲存容器的密封及保護功能。使用時,工作人員將放射性藥物放入放射性藥物儲存容器中,啟動自動跟隨功能后,拉桿箱跟隨跟蹤目標體至指定位置。同時,通過機器代替人工攜帶,可有效的減少工作人員受到的輻射,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示的放射性藥物轉運拉桿箱一實施例的正視圖;
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3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4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內部結構正視圖;
圖5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行進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利于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的了解,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進行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示的放射性藥物轉運拉桿箱一實施例的正視圖,圖2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側視圖,圖3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俯視圖,圖4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內部結構正視圖,圖5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行進模塊的結構示意圖。結合圖1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放射性藥物轉運拉桿箱,包括:拉桿箱本體100,設于所述拉桿箱本體100上的控制模塊400、電源模塊200、行進模塊300以及自動跟隨模塊500,所述控制模塊400分別與電源模塊200、行進模塊300以及自動跟隨模塊500相連接。
所述拉桿箱本體100內設置有上下分層設置的放射性藥物儲存空間600以及控制模塊容置空間700,所述放射性藥物儲存空間600內順次設有放射源隔絕層610、防撞緩沖層620以及放射性藥物儲存容器630,所述放射性藥物儲存容器630與所述防撞緩沖層620貼合設置。所述控制模塊400與電源模塊200以及自動跟隨模塊500設于所述控制模塊容置空間700內,所述行進模塊300安裝于拉桿箱本體100下方且與所述自動跟隨模塊500以及電源模塊200相連接,所述自動跟隨模塊500中設有至少一傳感單元,所述傳感單元與至少一跟蹤目標體通訊連接,以通過傳感單元感知所述跟蹤目標體的方位及距離,并通過所述控制模塊400的指令帶動所述拉桿箱本體自動跟隨跟蹤目標體。
本實施例中,拉桿箱本體100上設有拉桿110以及把手120,方便不啟用跟隨功能時的手動轉運。
進一步地,所述行進模塊300包括均勻設于所述拉桿箱本體底部的四組麥克納姆輪組件,所述麥克納姆輪組件包括直流電機330、固定直流電機的電機架320及麥克納姆輪310,所述直流電機330固定于所述電機架320上,所述麥克納姆輪310與所述直流電機330相連接,且所述麥克納姆輪310以及對應的輪軸上設有平鍵。
實際應用中,所述放射性藥物儲存容器630為鉛盒,所述防撞緩沖層620形成的容置凹槽對應鉛盒的外壁大小設置,所述鉛盒與所述容置凹槽貼合設置。
作為優選的兩個實施方式,所述跟隨跟蹤目標體為一跟隨終端或者為人體。
當所述跟隨跟蹤目標體為一跟隨終端,所述自動跟隨模塊中設有所述跟隨終端通訊連接的傳感單元,以供拉桿箱跟隨所述跟隨終端移動。
當所述跟隨跟蹤目標體為人體,所述傳感單元為人體傳感器,以供拉桿箱跟隨人體移動。
更進一步地,該放射性藥物轉運拉桿箱還包括一遙控器,所述遙控器與控制模塊400通訊連接,以通過遙控器操控拉桿箱移動至指定位置。
另外,所述拉桿箱本體100上設有放射源監測單元以及警報設備,所述放射源監測單元以及警報設備分別與所述控制模塊400及電源模塊200相連接,所述放射源監測單元供于檢測拉桿箱周圍環境的輻射值,所述警報設備供于輻射值超出閾值范圍時,所述控制模塊驅動所述警報設備發出警報。
另外,實際應用中,所述控制模塊為stm32vet6芯片。
以下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放射性藥物轉運拉桿箱的具體應用細節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放射性藥物轉運拉桿箱,包括拉桿箱本體100、控制模塊400以及分別與控制模塊400相連的行進模塊300、電源模塊200、自動跟隨模塊500(為相應傳感器),控制模塊400用于控制上述兩者按照指令動作。
其中,自動跟隨模塊500安裝在拉桿箱本體100上,用于接收跟隨跟蹤目標體(醫護人員或者跟隨終端)對應傳感器發出的位置信號,行進模塊300設置在拉桿箱本體100下方,根據控制模塊400的指令帶動拉桿箱跟隨醫護人員運動。行進模塊300、與一電源模塊200相連以實現供電,本實施例中,電源模塊200設置在行進模塊300上方以便于走線設置。
如圖4所示,拉桿箱內部分為兩層,底層用于固定電源模塊200及控制模塊400,上層用于固定放射性藥物存放鉛盒130。
如圖5所示,行進模塊300包括四組麥克納姆輪組件。具體而言,麥克納姆輪組件包括一直流電機330、固定直流電機330的電機架320及麥克納姆輪310,麥克納姆輪310以及對應的軸上設有平鍵。應用的麥克納姆輪310為一種全向輪,在它的輪緣上斜向分布著許多小滾輪,這些成角度的周邊輪軸把一部分的機輪轉向力轉化到一個機輪法向力上。依靠各自機輪的方向和速度,這些力的最終合成在任何要求的方向上產生一個合力矢量從而保證了這個平臺在最終的合力矢量的方向上能自由地移動,而不改變機輪自身的方向,因此,通過麥克納姆輪310可以實現拉桿箱的橫移、斜移與旋轉。
以下結合使用拉桿箱運送放射性藥物的具體過程對本實用新型所示拉桿箱的工作原理進一步說明。
(1)醫護人員從A醫院取放射性藥物放入放射性藥物儲存容器(鉛盒),完成后將鉛盒放置在拉桿箱中防撞緩沖層形成的容置凹槽中。
(2)啟動拉桿箱自動跟隨功能(電源模塊開關),拉桿箱跟隨跟隨目標體(醫護人員)行進移動。
(3)到達指定地點后,關閉拉桿箱的跟隨功能,醫護人員取出藥物,即完成本放射性藥物轉運拉桿箱的工作流程。
通過上述步驟過程,即可安全快捷的實現放射性藥物的轉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放射性藥物轉運拉桿箱,包括拉桿箱本體、控制模塊、行進模塊、電源模塊、自動跟隨模塊,通過自動跟隨模塊感應跟蹤目標體的方位及距離,并通過所述控制模塊的指令帶動所述拉桿箱本體自動跟隨跟蹤目標體,實現拉桿箱的自動跟隨,而所述拉桿箱本體內設置有上下分層設置的放射性藥物儲存空間以及控制模塊容置空間,使得放射性藥物儲存空間和電路元器件隔絕,結構布局更加合理,其中的放射性藥物儲存空間內順次設有放射源隔絕層、防撞緩沖層以及放射性藥物儲存容器,所述放射性藥物儲存容器與所述防撞緩沖層貼合設置,增強了對放射性藥物儲存容器的密封及保護功能。使用時,工作人員將放射性藥物放入放射性藥物儲存容器中,啟動自動跟隨功能后,拉桿箱跟隨跟蹤目標體至指定位置。同時,通過機器代替人工攜帶,可有效的減少工作人員受到的輻射,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的安全性。
以上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中普通技術人員可根據上述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做出種種變化例。因而,實施例中的某些細節不應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將以所附權利要求書界定的范圍作為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