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含有黃藤素的外用液體制劑及其在生殖道、口腔和上呼吸道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黃藤素的婦科、口腔科等外用液體制劑,特別是涉及一種黃藤素洗(擦)劑、泡沫氣霧劑、軟膏劑、漱口液、噴霧劑。
背景技術:
白色念珠菌屬念珠菌屬,又稱白色假絲酵母菌,培養后鏡檢,可見卵圓形芽生細胞和假菌絲,是一種條件致病菌,通常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上呼吸道及生殖器陰道粘膜上,當機體免疫功能降低或正常寄居的微生物間相互制約作用失調容易引起念珠菌病。
近20年來白色念珠菌感染增長了20倍以上,已成為醫院感染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特別是近10年,白色念珠菌在致病菌中所占比率日益上升。吳紹熙等報道我國25個省、市、自治區(包括我國臺灣省)具有代表性的41個單位于1985年收集的9139株致病真菌和1996年分離出的18085株致病真菌,發現白色念珠菌從1986年的第5位上升到1996年的第2位,所占比率從1986年的5%上升到1996年的196%。這充分說明白色念珠菌已成為重要病原菌。
陰道炎、宮頸炎等婦科疾病系致病性微生物通過陰道開口進入生殖道內引起的局部感染。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婦兒保健中心對北京、鄭州、南寧、深圳四城市2002名24歲以下未婚人流女性進行的調查結果表明,有1144人患有生殖道感染,患病率為57.1%。對264例陰道感染的調查顯示,白色念珠菌陰道炎主要集中在中年婦女中,而且城市婦女多于農村婦女。這可能與城市婦女過多的應用抗生素及外用抗生素,使得產生抗念珠菌物質的革蘭陰性菌被抑制,破壞了正常菌群共生的環境、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繁殖。約10%健康女性和30%的孕婦可無任何癥狀而陰道內帶有白色念珠菌。男性白色念珠菌性龜頭炎大多是通過性交而傳染,有報告與患白色念珠菌性陰道炎婦女有性接觸的男性,其生殖器被感染達69.4%,與白色念珠菌性龜頭炎男性有性接觸的女性發生性接觸,白色念珠菌性陰道炎高達80%。
浙江省人民醫院王亞霞報道,2002年1~12月149例白色念珠菌引起醫院感染患者,口腔粘膜感染率為19.4%。
近十幾年來,由于臨床免疫抑制劑、廣譜抗菌藥物的濫用及某些因素使宿主免疫受損等導致臨床上真菌引起的感染呈明顯上升趨勢。真菌感染率的增高,促進抗真菌藥物的開發和臨床上的廣泛使用,又導致耐藥株的產生。由于唑類藥物具有抗真菌譜廣、口服吸收好等優點,因而該類藥物倍受臨床醫師青睞,目前臨床應用較多,而頻繁使用抗真菌藥物,又導致耐藥菌株的增加,對唑類藥物的耐藥現象尤為突出。文獻報道,102株受試菌對氟康唑和伊曲康唑的耐藥率分別達8.8%和11.8%。克霉唑低濃度時僅部分抑制麥角固醇的合成,高濃度時則完全抑制而呈現強大的殺菌作用,而高濃度給藥容易誘導耐藥菌株的產生。氟胞嘧啶的敏感率雖高達100%,但與兩性霉素B、酮康唑一樣,對人體具有較大的毒副反應,限制了該類藥物在臨床的使用。
抗真菌化學藥的不良反應不容忽視,據WHO國際藥品監測中心報告,至1987年7月,已收到各國報告酮康唑所致不良反應1285例,造成肝臟損害361例。我國衛生部和北京市藥品監督辦公室報告,自1987年11月至1991年9月,已收到北京各家醫院報告酮康唑所致的嚴重肝臟損害16例,其中4例經搶救無效死亡。氟康唑一般的不良反應有頭痛、食欲不振、肝轉氨酶升高、惡心、嘔吐、脫發、皮疹、胃腸道反應等,但也出現一些特殊的不良反應,如嚴重精神癥狀、心臟結區心律、頻發室性早搏、QT間期延長和心動過速、周圍神經炎、阿狄森氏病危機等。伊曲康唑治療真菌感染的文章中,有安全性報道的病例共14725例,主要不良反應有惡心、上腹不適食欲不振、厭食、腹痛、頭暈、生瘡、鼻衄血、胸悶、皮膚瘙癢、食欲增加、頭痛、口干、無癥狀轉氨酶輕度升高、面部水腫。
白色念珠菌引起感染的日益增加及抗真菌化學藥物的不良反應和耐藥性已成為醫藥界急待解決的問題,篩選新型、安全、高效的抗白色念珠菌藥物,特別是天然植物藥,正成為目前抗真菌藥物研究的發展方向。
黃藤素系防乙科植物黃藤(Fibraurea recisa)等植物中提取的總生物堿,主要含掌葉防乙堿(又名巴馬亭Palmatine,棕櫚堿,非洲防乙堿),其氯化物為黃色針狀結晶,味極苦。黃藤臨床可用于婦科炎癥、菌痢、腸炎、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外科感染、眼結膜炎。有報道用黃藤治療外科感染、婦科炎癥、菌痢、胃腸炎、呼吸道及尿道感染,眼結膜光等1500余例,療效顯著。黃藤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犬小孢子菌的抑制濃度為500μg/ml,對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濃度為250μg/ml。
現有黃藤素制劑為注射劑及片劑、栓劑等,治療婦科及口腔感染雖然有效,但注射劑存在生產工藝條件苛刻、使用不便、病灶局部藥物濃度低、療程長、患者依從性差、副作用多等缺點;口服片劑存在劑量大、胃腸刺激、易引起腸道菌群失調、起效緩慢、生物利用度低、療程長、病灶局部藥物濃度低等缺點;栓劑雖然直接作用于致病部位,但使用不便、易被污染、大量的基質影響藥物作用的程度及釋放,環境溫度過高時可以吸濕而粘著,在干燥時往往又易失水而變脆、變碎、變形、變色、粘著、融化,影響使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主要是針對現有化學藥、天然藥技術的抗白色念珠菌不足,發明一種含有黃藤素的外用液體制劑,它直接用于生殖道、口腔和呼吸道中,以局部給藥的方式,直接作用于病癥部位或者吸收部位。與口服和注射劑相比,藥物不受胃腸PH或酶的破壞、可避免口服給藥時肝臟首過作用的破壞,減少藥物對肝臟的影響,對人體干擾少,此外,局部給藥可顯著減小用藥劑量、提高病灶局部藥物濃度、降低毒副反應和提高患者依從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含有黃藤素的外用液體制劑,其待征在于該制劑本質含有的有效成分是黃藤素,余量為制作外用液體制劑的輔料和水;其中黃藤素為從黃藤天然植物中提取得到的總生物堿,按干燥品計,含無水掌葉防乙堿(鹽酸棕櫚堿C21H21O4N.HCl)20~98%。劑型為外用液體洗(擦)劑、泡沫氣霧劑、軟膏劑、漱口液或噴霧劑;所述黃藤素外用液體制劑中的液體洗(擦)劑,其特征在于可按含黃藤素0.10~49.99%(重量百分比),與含藥用的輔料99.90~50.01%(重量百分比)的任意比例自成。所述黃藤素外用液體制劑中的泡沫氣霧劑,其特征在于含有效黃藤素0.10~49.99%,其余量為輔料溶媒、乳化劑、拋射劑,輔料共含有99.90~50.01%(重量百分比)。所述黃藤素外用液體制劑中的軟膏劑,其特征在于含有效黃藤素0.10~49.99%,其余量為輔料溶媒、乳化劑,輔料共含有99.90~50.01%(重量百分比)。所述黃藤素外用液體制劑中的漱口液,其特征在于含有效黃藤素0.1~50.01%(重量百分比),其余量為輔料為溶媒、矯味劑,輔料共有含有99.99~50.01%(重量百分比)。所述黃藤素外用液體制劑中的噴霧劑其特征在于含有效黃藤素0.1~50.01%(重量百分比),其余量輔料為溶媒、矯味劑,輔料共有含有99.99~50.01%(重量百分比)。
本發明含有黃藤素外用液體制劑的用途是消除或消滅生殖道、口腔和上呼吸道中的白色念珠菌。
本發明所用的溶媒是水、乙醇、聚乙二醇、1,2-丙二醇、乙二醇。
本發明所用的乳化劑是吐溫-80、聚氧乙烯烷基醚、十八烷基硫酸鈉。
本發明所用的基質是甘油明膠、羧甲基纖維素鈉、聚羧乙烯、聚乙二醇。
本發明所用的拋射劑是二氯二氟甲烷、二氯一氟甲烷、一氯二氟甲烷、二氯四氟乙烷、一氯五氟乙烷、一氯二氟乙烷、二氟乙烷、三氯三氟乙烷。
本發明所用的矯味劑是丁香葉油、薄荷油、玫瑰凈油、茉莉花香精、蜂蜜、蔗糖、糖精鈉。
本發明將黃藤素制成陰道及口腔局部使用的洗(擦)劑、泡沫氣霧劑、噴霧劑,漱口液、軟膏劑,具有劑量小、起效快、病灶局部藥物濃度高(例如洗液使用時的陰道內局部濃度為20mg/ml,是白色念珠菌MIC的64倍,能迅速殺滅白色念珠菌)、毒副反應小、生產成本低、使用方便、患者依從性好等優點。與栓劑相比,泡沫氣霧劑及噴霧劑在陰道腔內分散均勻,涂布面廣,藥物能有效滲入粘膜皺襞,不影響陰道清潔度和陰道內容物的正常PH值,可獲良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方案通過下面給出的具體實施例和實驗數據材料,可以進一步清楚地了解本發明外用液體制劑及其用途。但它們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
實施例1黃藤素液體洗(擦)劑的實施方案①處方(每100ml用量)黃藤素0.1g(0.1%)
無菌水99.9g(99.9%)②制法將處方用量的黃藤素溶于水中,混勻。
實施例2黃藤素液體洗(擦)劑的實施方案①處方(每100ml用量)黃藤素2g (2.0%)無菌水98g(98.0%)②制法將處方用量的黃藤素溶于水中,混勻。
實施例3黃藤素液體洗(擦)劑的實施方案①處方(每100ml用量)黃藤素49.99g(49.99%)無菌水50.01g(50.01%)②制法將處方用量的黃藤素溶于水中,混勻。
實施例4黃藤素軟膏劑實施方案①配方黃藤素0.1g (0.1%)明膠 3.0g (3.0%)甘油 30.0g(30.0%)水66.9g(66.9%)②制法將配方用量的各原輔料稱量、溶融,混勻后分裝、包裝。
實施例5黃藤素軟膏劑實施方案①配方黃藤素 49.9g(49.9%)聚乙二醇400010.0g(10.0%)聚乙二醇400 30.0g(30.0%)水 10.1g(10.1%)②制法將配方用量的各原輔料稱量、溶融,混勻后分裝、包裝。
實施例6黃藤素軟膏劑實施方案
①配方黃藤素 2.0g (2.0%)聚羧乙烯94010.0g(10.0%)乙醇 5.0g (5.0%)甘油 5.0g (5.0%)水 88.0g(88.0%)②制法將配方用量的各原輔料稱量、溶融,混勻后分裝、包裝。
實施例7黃藤素漱口液實施方案①配方黃藤素0.1g (0.1%)水99.9g(99.85%)薄荷油0.05g(0.05%)②制法將配方各原輔料稱量、溶解、混勻。
實施例8黃藤素漱口液實施方案①配方黃藤素49.9g(49.9%)水50.1g(50.05%)玫瑰油0.05g(0.05%)②制法將配方各原輔料稱量、溶解、混勻。
實施例9黃藤素漱口液實施方案①配方黃藤素2.0g (2.0%)水98.0g(97.95%)丁香油0.05g(0.05%)②制法將配方各原輔料稱量、溶解、混勻。
實施例10黃藤素泡沫氣霧劑實施方案
①配方黃藤素 0.1g (0.1%)1,2-丙二醇10.4g(10.4%)乙二醇 16.7g(16.7%)二氯二氟甲烷(F12) 7.0g (7.0%)蒸餾水 65.8g(65.8%)②制法除二氯二氟甲烷外,將配方各原輔料稱量、溶解、分裝,最后灌入二氯二氟甲烷,即得。
實施例11黃藤素泡沫氣霧劑實施方案①配方黃藤素 49.9g(49.9%)1,2-丙二醇10.4g(10.4%)乙二醇 16.7g(16.7%)二氯二氟甲烷(F12) 7.0g (7.0%)蒸餾水 15.5g(15.5%)②制法除二氯二氟甲烷外,將配方各原輔料稱量、溶解、分裝,最后灌入二氯二氟甲烷,即得。
實施例12黃藤素泡沫氣霧劑實施方案①配方黃藤素 2.0g (2.0%)1,2-丙二醇 10.4g(10.4%)乙二醇 16.7g(16.7%)二氯二氟甲烷(F12) 7.0g (7.0%)蒸餾水 63.9g(63.9%)②制法除二氯二氟甲烷外,將配方各原輔料稱量、溶解、分裝,最后灌入二氯二氟甲烷,即得。
實施例13黃藤素噴霧劑實施方案
①配方黃藤素0.1g (0.1%)無菌水99.9g(99.9%)②制法將配方各原輔料稱量、溶解、混勻。
實施例14黃藤素噴霧劑實施方案①配方黃藤素49.9g(49.9%)無菌水50.1g(50.1%)②制法將配方各原輔料稱量、溶解、混勻。
實施例15黃藤素噴霧劑實施方案①配方黃藤素2g(2.0%)無菌水98(98.0%)②制法將配方各原輔料稱量、溶解、混勻。
本發明黃藤素系列產品的體外抑菌試驗材料如下1.受試藥物黃藤素噴霧劑,批號20040601;以蒸餾水溶解成含主藥10mg/ml的供試液。
黃藤素漱口液,批號20040602;以蒸餾水溶解成含主藥10mg/ml的供試液。
黃藤素洗液,批號20040603;含主藥10mg/ml,以原液作為供試液。
黃藤素泡沫氣霧劑,批號20040604;含主藥7.5mg/ml,以原液作為供試液。
以上供試液由昆明野山茶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試驗前置8磅30分鐘高壓滅菌備用。
2.供試培養基營養瓊脂、營養肉湯、沙保弱氏培養基、小牛血清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新鮮綿羊血由昆明醫學院動物科提供。常規配制高壓滅菌后備用。
3.供試菌種復蘇及配制大腸桿菌CMCC(B)44103;金黃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白色念珠菌CMCC(F)98001;以上菌種由昆明醫學院微生物教研室保存。將上述冷動干燥保存的標準菌株在相應的液體培養基中復蘇后,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轉種到營養瓊脂平板、血瓊脂平板37℃培養24小時;白色念珠菌轉種到沙氏陪基上,37℃孵育48小時。取出后挑取單個菌落用無菌生理鹽水稀釋再用McFarLand標準比濁管目測比濁為3×105cfu/ml備用。
方法采用試管兩倍稀釋法測定供試液對上述菌種的MIC。
藥液的稀釋及菌液的加入見表1。
表1藥品的稀釋及菌液的加入
注意第9管為藥物對照,只加藥物不加細菌,主要觀察藥物是否被雜菌污染;第10管為細菌對照,只加細菌不加藥物,主要觀察細菌在相同條件下的生長情況。
按表1操作后,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置37℃培養24小時(因藥物色素的影響不好觀察)再次取各試管中的液體轉種相應的平板進行培養,沙氏培養基加入藥物后放成斜面,冷卻后在斜面上加入菌液0.1ml置37℃培養48小時取出觀察結果。
凡是含藥物最低濃度管細菌被抑制的為該藥物的最小抑菌濃度(MIC)。細菌在各試管中的生長情況見表2。
結果試驗結果(表3)表明1、黃藤素噴霧劑對大腸桿菌的MIC為1∶2稀釋的藥液即5mg/ml;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MIC為1∶8稀釋的藥液即1.25mg/ml;對白色念珠菌的MIC為1∶16稀釋的藥液即0.625mg/ml。
2、黃藤素漱口液對大腸桿菌的MIC為1∶8稀釋的藥液即1.25mg/ml;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MIC為1∶16稀釋的藥液即0.625mg/ml,對白色念珠菌的MIC為1∶64稀釋的藥液即0.156mg/ml。
表3
1式III化合物,其中Z1,Z2,R1和R2是H;X是CO2CH3;以及R是OH。
2式III化合物,其中Z1和Z2是H;X是CO2CH3;R1和R2是CH2SCH2CH3;以及R是OH。
3式I化合物,其中A1,A2,R1,R3,R5和R6是H;B1和B2一起表示O;R2是CH2CH2OAc;R4是CH2CH2(2-吡啶基);以及X是CH2。
4式I化合物,其中A1,A2,R1,R3,R5和R6是H;B1和B2一起表示O;R2是H;R4是CH2CH2(2-嘧啶基);以及X是CH2。
實施例32在有或沒有吲哚并咔唑或稠合吡咯并咔唑類化合物存在下,運動神經元培養物中內源JNK活性的免疫沉淀測定在16mm的穴中,以6×104細胞/cm2將純化的運動神經元鋪板。在處理之前使細胞附著2小時。將細胞用0.0125%DMSO或500nM化合物在前文所定義的N2介質中進行處理。然后用冰冷卻的磷酸鹽<p>3、黃藤素洗液對大腸桿菌的MIC為1∶4稀釋的藥液即2.5mg/ml;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MIC為1∶8稀釋的藥液即1.25mg/ml;對白色念珠菌的MIC為1∶32稀釋的藥液即0.31mg/ml。
4、黃藤素泡沫氣霧劑對大腸桿菌的MIC為1∶4稀釋的藥液即1.88mg/ml;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MIC為1∶16稀釋的藥液即0.47mg/ml,對白色念珠菌的MIC為1∶32稀釋的藥液即0.23mg/ml。
本發明進行的體外試驗表明,黃藤素噴霧劑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別為5mg/ml;1.25mg/ml;0.625mg/ml。黃藤素漱口液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別為1.25mg/ml;0.625mg/ml;0.156mg/ml。黃藤素洗液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別為2.5mg/ml;1.25mg/ml;0.31mg/ml。黃藤素泡沫氣霧劑對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別為1.88mg/ml;0.47mg/ml;0.23mg/ml。其中,漱口液、泡沫氣霧劑對白色念珠菌的MIC低于文獻報道的250μg/ml,表明制劑技術條件的改變可提高黃藤素的抗白色念珠菌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含有黃藤素的外用液體制劑,其特征在于制劑中含有的有效成分是黃藤素,其余量為制作外用制劑的輔料和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含有黃藤素的外用液體制劑,其特征是黃藤素為從黃藤天然植物中提取得到的總生物堿,按干燥品計,含無水掌葉防乙堿(鹽酸棕櫚堿C21H21O4N.HCl)20~98%。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含有黃藤素的外用液體制劑,其特征是該制劑的劑型為外用液體洗(擦)劑、泡沫氣霧劑、軟膏劑、漱口液或噴霧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黃藤素外用液體制劑中的液體洗(擦)劑,其特征在于可按含黃藤素0.10~49.99%(重量百分比),與含藥用溶媒99.90~50.01%(重量百分比)的任意比例自成。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黃藤素外用液體制劑中的泡沫氣霧劑,其特征在于含有效黃藤素0.10~49.99%,其余量為輔料溶媒、乳化劑、拋射劑,輔料共含有99.90~50.01%(重量百分比)。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黃藤素外用液體制劑中的軟膏劑,其特征在于含有效黃藤素0.10~49.99%,其余量為輔料溶媒、乳化劑,輔料共含有99.90~50.01%(重量百分比)。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黃藤素漱口液,其特征在于含有效黃藤素0.1~50.01%(重量百分比),其余量為輔料為溶媒、矯味劑,輔料共有含有99.99~50.01%(重量百分比)。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黃藤素噴霧劑,其特征在于含有效黃藤素0.1~50.01%(重量百分比),其余量輔料為溶媒、矯味劑,輔料共有含有99.99~50.01%(重量百分比)。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有黃藤素外用液體制劑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消除生殖道、口腔和上呼吸道中的白色念珠菌。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黃藤素的婦科、口腔科等外用液體制劑,特別是涉及一種黃藤素洗(擦)劑、泡沫氣霧劑、軟膏劑、漱口液、噴霧劑。其特征是該制劑本質含有的有效成分是黃藤素,余量為制作外用液體制劑的輔料和水;其中黃藤素為從黃藤天然植物中提取得到的總生物堿,按干燥品計,含無水掌葉防乙堿(鹽酸棕櫚堿C
文檔編號A61K31/4375GK1628660SQ200410040648
公開日2005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04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04年9月6日
發明者趙遠, 董躍偉 申請人:趙遠, 董躍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