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放射治療用體位調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輔助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腫瘤病人放射治療用體位
調整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頭頸胸部的腫瘤較為常見,如腦瘤、鼻咽癌、上頜竇癌、口腔腫瘤、喉癌、上段 食道癌等,由于其所處的特殊解剖位置,很難實施根治手術;而藥物治療,由于其毒副作用 較大,體質較差的病人難以忍受,且療效也不十分理想,在臨床上應用也受到限制。放射治 療由于其副作用小,療效肯定,在頭頸胸部腫瘤的治療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在腫瘤放射 治療中,病人擺位是否精確,重復性是否好,將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另外人體體表的曲面結 構將影響放射線的劑量分布,并最終影響治療效果。以往臨床上為解決上述問題,通常在病 人頭部或肩部墊枕頭等方式來固定體位,校正人體曲面,但這些方法不科學,出現的誤差較 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能調整人體頭頸部放射治療位 置,提高病人擺位準確度和可重復性的放射治療用體位調整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放射治療用體位調整裝置由底板、頭部托板、 背部托板、頭枕、支撐氣囊、充氣氣囊組成,底板一端與背部托板一端鉸接,背部托板與底板 之間固定著上面連有充氣氣囊的支撐氣囊;背部托板另一端附近的底板上鉸接著上面設有 頭枕的頭部托板,頭部托板背面轉動連接著支撐桿,支撐桿下端插接在底板上面的插槽內。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頭部托板和背部托板的傾斜度可分別通過支撐桿和支撐氣囊 進行調節,在兩者相互配合下能準確調整病人體位,提高擺位精確度和重復性,并校正人體 曲面,從而改善病人體內放射劑量的分布。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該放射治療用體位調整裝置由底 板1、頭部托板2、背部托板3、頭枕4、支撐氣囊5、充氣氣囊6組成,底板1 一端與背部托板 3 —端鉸接,背部托板3與底板1之間固定著上面連有充氣氣囊6的支撐氣囊5 ;背部托板 3另一端附近的底板1上鉸接著上面設有頭枕4的頭部托板2,頭部托板2背面轉動連接著 支撐桿7,支撐桿7下端插接在底板1上面的插槽8內。
權利要求一種放射治療用體位調整裝置,由底板(1)、頭部托板(2)、背部托板(3)、頭枕(4)、支撐氣囊(5)、充氣氣囊(6)組成,其特征在于底板(1)一端與背部托板(3)一端鉸接,背部托板(3)與底板(1)之間固定著上面連有充氣氣囊(6)的支撐氣囊(5);背部托板(3)另一端附近的底板(1)上鉸接著上面設有頭枕(4)的頭部托板(2),頭部托板(2)背面轉動連接著支撐桿(7),支撐桿(7)下端插接在底板(1)上面的插槽(8)內。
專利摘要一種放射治療用體位調整裝置,屬于醫療輔助器械技術領域,它由底板、頭部托板、背部托板、頭枕、支撐氣囊、充氣氣囊組成,其特征在于底板一端與背部托板一端鉸接,背部托板與底板之間固定著上面連有充氣氣囊的支撐氣囊;背部托板另一端附近的底板上鉸接著上面設有頭枕的頭部托板,頭部托板背面轉動連接著支撐桿,支撐桿下端插接在底板上面的插槽內。本實用新型的優點頭部托板和背部托板的傾斜度可分別通過支撐桿和支撐氣囊進行調節,在兩者相互配合下能準確調整病人體位,提高擺位精確度和重復性,并校正人體曲面,從而改善病人體內放射劑量的分布。
文檔編號A61N5/10GK201516246SQ200920240328
公開日2010年6月30日 申請日期2009年10月26日 優先權日2009年10月26日
發明者張廷利 申請人:張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