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止痛消炎軟膏在治療頸動脈硬化性腦梗塞藥物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止痛消炎軟膏在治療頸動脈硬化性腦梗塞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藥典藥止痛消炎軟膏是骨傷科,風濕,外科用藥,外用,方劑出處《中國藥典》《金匱要略》《傷寒論》,由獨活、生天南星、生草烏、皂莢、芒硝、水楊酸甲酯、冰片制成的軟膏劑,具有消腫止痛。本品外敷,用于治療風濕痛、關節炎疼痛、痛風、骨質增生引起的疼痛、各種神經痛、坐骨神經痛、肌肉痛、扭傷、跌打損傷、輕度燒傷、燙傷、凍傷和皮疹等療效顯
-frh-
者O對于有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腦卒中患者,需長期應用他汀類降脂藥治療,嚴重者需行頸動脈內膜剝離術或介入治療,頸動脈內膜剝離術為有創治療,有一系列手術并發癥及風險,介入治療費用高,術后亦需長期應用他汀類降脂藥,且應用他汀類藥物過程中,風險與利益共存,不但治療費用高,且有引起肝功能異常或橫紋肌溶解的風險,一旦發生,將增加病人的痛苦及經濟負擔。
發明內容
在綜合多項治療頸動脈硬化理論的基礎上,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藥典藥止痛消炎軟膏在治療頸動脈硬化性腦梗塞中的應用。止痛消炎軟膏外敷在頸動脈分叉為中心的頸動脈走形區,能有效促進血管內皮生長,加速血管內膜修復愈合,穩定或縮小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加速病情恢復,緩解癥狀,減少卒中復發的風險,操作方便,無毒副作用,經濟適用。雖然傳統中醫中沒有血脂異常的病名,但從診斷內容可將血脂異常歸于肥胖、痰癥、濕濁范疇,臨床研究表明,血脂異常屬本虛標實證脾臟等正氣不足為本,痰濁淤血為標,血脂異常患者血液流變學監測多成異常,表明血脂異常已屬血瘀范疇,這與中醫痰瘀相關理論一致,其進程是由痰致瘀,即以痰為主。津液停滯為痰,血液滯澀成瘀,中醫認為津血同源可分而不能分,從痰瘀的生長而言,又均生于氣。清代名醫葉天干有“初病在氣,久病必入血”的名言,痰多屬氣分,而血瘀屬血分,相對固定,這種機制與臨床上先有血脂異常,再因瘀血等出現伴發缺血性腦血管病變的進程也是一致的。止痛消炎軟膏由獨活、生天南星、生草烏、皂莢、冰片、水楊酸甲酯等藥調配而成。其中獨活性辛、苦,微溫。歸肝、腎、膀胱經。具有祛風勝濕;散寒止痛作用?,F代藥物研究具有降壓作用,抗菌、抗潰瘍,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有效減輕動脈血管血栓作用,對無菌性炎癥具有較好防治作用。生天南星燥濕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用于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現代藥物研究具有抗驚厥作用,鎮靜、鎮痛作用,祛痰作用。皂莢性辛;咸;溫;有毒。具有祛痰止咳,開竅通閉作用。治療中風口眼歪斜,頭風頭痛?,F代藥物研究具有皂甙的一般特性,具有促進靜脈血液回流,減輕腦水腫作用。生草烏性辛、苦,熱;有大毒。歸心、肝、腎、脾經。具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作用,與獨活合用有加強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芒硝性咸、苦,寒。歸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潤燥軟堅,清火消腫作用。與皂莢合用有加強利尿消腫,促進靜脈血液回流,減輕腦水腫作用。冰片味辛、苦,性微寒,有開竅醒神、清熱消腫、止痛的功能。用于神志昏迷、溫熱病高熱神昏、中風痰厥、氣厥等。現代藥物研究冰片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特別對無菌性炎癥治療較好。綜合前五味藥物合用具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有效減輕動脈血管血栓作用,促進靜脈血液回流,減輕腦水腫作用,另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總之現代醫學研究止痛消炎軟膏具有廣泛的腦保護作用,具有調節免疫、抗炎、抗氧化、保護血管內皮細胞、解毒等功效。從西醫角度講動脈硬化的病理變化是血管內皮功能不全、氧化應激(OS)和炎癥是影響動脈粥樣硬化(AS)發生、發展的三大因素,血管內膜光滑完整是防止缺血性腦血管病的前提,本發明中藥軟膏外敷是通過皮膚滲透直接作用于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藥力深入持久,不浸潤正常皮膚,對正常組織無副作用,而且能通過調整一氧化氮/內皮素-1的比例,調節血管張力,抗炎、抗血栓、抗脂質過氧化、降脂等來改善內皮功能不全或保護血管內皮細胞,不僅快速有效地清除動脈內膜病變斑塊,而且能及時啟動內膜修復愈合過程,改善血液循環從而促進腦梗塞病人的恢復,抑制或預防再發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發生。止痛消炎軟膏具有通過“入營血、除血瘀、通脈絡”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性腦血管病,從而發揮其“氣血雙治”的功能,它的功能已不局限于消炎止痛。安全性是衡量藥物優劣的重要指標,止痛消炎軟膏頸動脈外敷,無毒副作用,治療病人無谷丙轉氨酶(ALT)和肌酸激酶(CK)水平的增高,無病理出現橫紋肌溶解臨床癥狀,安全性較目前的他汀類藥物更高,痛苦小,療效高,操作方便,是一種值得推廣的方法。下面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的闡述1.治療與方法
1. 1資料選取2009年5月一2010年5月神經內科腦梗塞住院患者138例,男82例,女56例,年齡45—80歲,平均(55. 4士 15. 8)歲,經過彩超證實均有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隨機分為兩組。1.2 方法
1. 2. 1藥典方劑制法
處方獨活5.82g生天南星2.91g生草烏0. 727g皂莢1. Ig芒硝36. 06g水楊酸甲酯 2. 385g 冰片 0. 096g。取獨活、生草烏、生天南星及皂夾,破碎,用水浸泡12小時后,煎煮2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約為生藥量的2倍,加入飴糖360g、芒硝,煮沸,放冷,加入滑石粉470. 2g、甘油75. 44g、對羥基苯甲酸乙酯1. 0g、苯甲酸鈉0. 603g及冰片的水楊酸甲酯溶液,加入水適量,制成1000g,即得。1.2.2治療方法治療組系統腦梗塞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應用止痛消炎軟膏頸動脈外敷治療(治療期間不服用他汀類降脂藥);對照組僅給予腦梗塞系統治療(治療期間應用他汀類降脂藥)。將止痛消炎軟膏適量外敷于頸動脈分叉走形區域,每日一次,連續4一12周,平均(5. 5士2. 5)周。1.3療效判定標準1. 3. 1治療前后頸動脈彩超結果對照判定療效治愈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基本消失;顯效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明顯縮小,且由軟斑塊轉為硬斑塊;有效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部分縮小,部分軟斑塊轉為硬斑塊;無效治療前后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無變化。1. 3. 2患者臨床癥狀判定療效治愈患者基本恢復,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不受限制或輕度受限;顯效患者明顯恢復,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部分受限,不需他人協助;有效患者部分恢復,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部分受限,需他人協助 ’無效治療前后癥狀無改善。完全需要他人協助。1. 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0. 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計算資料采用x 2檢驗。2.結果
表1頸動脈彩超結果比較
權利要求
1.止痛消炎軟膏在治療頸動脈硬化性腦梗塞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藥典藥止痛消炎軟膏實現頸動脈硬化性腦梗塞治療的應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止痛消炎軟膏在治療頸動脈硬化性腦梗塞中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痛消炎軟膏外敷在頸動脈分叉為中心的頸動脈走形區。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藥典藥止痛消炎軟膏在治療頸動脈硬化性腦梗塞中的應用。止痛消炎軟膏外敷在頸動脈分叉為中心的頸動脈走形區,能有效促進血管內皮生長,加速血管內膜修復愈合,穩定或縮小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加速病情恢復,緩解癥狀,減少卒中復發的風險,操作方便,無毒副作用,經濟適用。
文檔編號A61K36/8884GK102552592SQ20121000436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9日
發明者張豐啟, 張建黨 申請人:張豐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