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藥用輔料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技術制藥工程中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具有生物學活性的蛋白質藥物被不斷發現和開發上市。與化學藥物相比,蛋白質藥物具有作用靶點專一、不良反應少、藥效作用強等特點,故其在現代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但由于多肽和蛋白質藥物本身的性質以及人體對其產生的屏障(如膜屏障、酶屏障等),其非注射給藥生物利用度低,使得這類藥物常規給藥途徑一直以注射為主。對慢性疾病的治療而言,諸如糖尿病、白細胞減少癥,需要長期頻繁注射給藥,這給患者帶來了諸多不便。蛋白質藥物口服給藥是一種方便并使患者依從性提高的給藥方式,近二十年來,國內外對這一領域的研究異常活躍。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機制也一直是生命科學領域關注的議題,一種機制是依靠某種傳送機制介導的(如腸多肽轉運系統),從而將蛋白藥物間接地通過細胞旁路轉運入血,另外一個機制就是通過胞飲作用將蛋白質從血管外跨膜轉運到小腸粘膜血管中。要成功開發蛋白質口服制劑,必須解決兩個問題其一是使其在腸道的酶環境中得到保護,其二是使其順利通過腸壁。目前現有的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藥用輔料為將蠶蛹加ddH20漿液后,過濾,過濾后漿液離心,棄位于下層的沉淀,將位于上層的上清和位于中間層的成分合并后凍干,所得的凍干粉為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藥用輔料。該凍干粉對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有一定的效果,但該效果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藥用輔料的制備方法,采用該方法制備而得的藥用輔料能大大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效果。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藥用輔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照IOOg蠶蛹/280 320mL的(MH2O的用量比,將蠶蛹與ddH20混合后勻漿;所得的漿液經過濾,得過濾后漿液;2)、過濾后漿液于3 5°C下3000 4000rpm速度離心25 !35min,自然分成作為上層的上清、作為中間層的淺黃色成分和位于下層的沉淀;3)、將上清轉移到分液漏斗中,于3 5°C下靜置1. 5 2. 5h,收集位于上層的蠶蛹富脂蛋白成分,該蠶蛹富脂蛋白成分為包含漂浮的油脂及蛋白質的混合組份(主要是由漂浮的油脂及蛋白質這2種組份組成);4)、將蠶蛹富脂蛋白成分凍干,所得的凍干粉為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藥用輔料。作為本發明的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藥用輔料的制備方法的改進步驟4)的凍干為先將蠶蛹富脂蛋白成分于-75 -85°C預先冷凍23 25h小時(最佳為于-80°C預先冷凍24h小時),然后置入凍干機中按下列程序冷凍抽干制成凍干粉-40°C,2h —-25°C,12h —4°C,12h— 10°C,4h。作為本發明的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藥用輔料的制備方法的改進步驟1)的勻漿為于1300 1700rpm進行攪拌勻漿4 6min(最佳為于1500rpm進行攪拌勻漿5min),過濾方式為紗布過濾。本發明以新鮮蠶蛹為原材料,采用生物分離的方法獲得一種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新型藥用輔料。本發明的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新型藥用輔料的制備方法是采用新鮮蠶蛹為材料,在3 5°C (最佳為4°C)下加入雙蒸水,進行勻漿、分離、純化,收集蠶蛹中的富脂蛋白成分,然后冷凍干燥,即獲得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新型藥用輔料。本方法制備的新型藥用輔料可用于重組人粒細胞一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胰島素等蛋白質口服制劑的生產。在小鼠等動物試驗中證實,利用本方法制備的新型藥用輔料可以減少胃腸道內的蛋白酶、胰酶等消化酶對重組人粒細胞一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胰島素等蛋白質的降解,促進這些藥物通過腸粘膜血管進入血液,從而提高重組人粒細胞一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胰島素口服的生物利用度。本方法適用于大規模生產,提高蛋白質藥物口服生物利用度,應用價值大,市場開發前景廣闊。本發明的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藥用輔料取材于新鮮蠶蛹,在制備過程中未加入其他化學物質,而且蠶蛹為我國傳統的保健食品,因此所得的藥用輔料無毒害。本發明的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藥用輔料實際使用時與蛋白質藥物按照1000 2000 1的重量比混合后,然后按照蛋白質藥物的常規口服劑量進行口服。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詳細闡述本發明的具體內容實施例1、一種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藥用輔料的制備方法(即蠶蛹富脂蛋白成分的分離與制備),依次進行以下步驟1)、取新鮮的蠶蛹500g分批放入勻漿機里,并按照每IOOg蠶蛹加入300mL的ddH20的比例加入ddH20混合后,于1500rpm進行攪拌勻漿5min,所得的漿液經過紗布過濾以除去蠶蛹外殼;得過濾后漿液;2)、步驟1)所得的過濾后漿液轉移到離心杯中在4°C下于3500rpm速度離心30min,自然分成作為上層的上清、作為中間層的淺黃色成分和位于下層的沉淀;棄下層沉淀和中間層的淺黃色成分;3)、將步驟2)所得的上清轉移到2000mL分液漏斗中,在4°C下靜置2h,收集位于上層的蠶蛹富脂蛋白成分,該蠶蛹富脂蛋白成分為主要包含漂浮的油脂及蛋白質(為密度較低的蛋白質)的混合組份;4)、先將蠶蛹富脂蛋白組份于-80°C預先冷凍24h小時,再置入凍干機中按下列程序冷凍抽干制成凍干粉-40°C,2h — -25°C,12h — 4°C,12h — 10°C,4h,共制得凍干粉50g,備用。該凍干粉為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藥用輔料。試驗1、以下是按照本發明方法制備的蠶蛹富脂蛋白成分(即實施例1所得的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藥用輔料)作為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大腸桿菌表達,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產,以下簡稱rhGM-CSF凍干粉針)載藥的藥用輔料為例說明其促進蛋白質藥物經胃腸道給藥途徑吸收入血的藥學試驗1、蠶蛹富脂蛋白成分促進rhGM-CSF 口服吸收的小鼠試驗方法試驗安排每組小鼠數量為10只,分別于給藥后的0、30、60min眼眶靜脈叢取血,然后1500rpm離心lOmin,取出的血清用于ELISA(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并分析小鼠血清中rhGM-CSF濃度,試驗分組如下(1)陽性對照組皮下注射rhGM-CSF,取150 μ g的rhGM-CSF凍干粉針溶于定容至IOmL的ddH20中,然后按照0. 2mL/10g的劑量在小鼠的頭頸部皮下注射;(2)陰性對照組a 將2g已分離制備好的蠶蛹富脂蛋白層組份(即實施例1所得的藥用輔料)溶于定容至IOmL的ddH20中,充分溶解混勻,然后按照0. 2mL/10g的劑量給
小鼠灌胃;(3)陰性對照組b 將1500 μ g的rhGM-CSF凍干粉針溶于定容至IOmL的ddH20中,然后按照0. 2mL/10g的劑量給小鼠灌胃;(4)溶媒對照組取ddH2010mL,然后按照O. 2mL/10g的劑量給小鼠灌胃;(5)試驗組將2g已分離制備好的蠶蛹富脂蛋白層組份(即實施例1所得的藥用輔料)和1500 μ g的rhGM-CSF凍干粉針溶于定容至IOmL的ddH20中,充分溶解混勻,在4°C下靜置池后按照0. 2mL/10g的劑量給小鼠灌胃;2、蠶蛹富脂蛋白成分促進rhGM-CSF 口服吸收的小鼠試驗結果試驗安排每組小鼠10只,分別于給藥后的0、30、60min眼眶靜脈叢取血,然后1500rpm離心lOmin,取出的血清用于ELISA檢測并分析小鼠血清中rhGM-CSF濃度,結果見表1 表1.小鼠口服蠶蛹富脂蛋白成分載藥的rhGM-CSF后血藥濃度(ng/L)變化
權利要求
1.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藥用輔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1)、按照IOOg蠶蛹/280 320mL的ddH20的用量比,將蠶蛹與ddH20混合后勻漿;所得的漿液經過濾,得過濾后漿液;2)、所述過濾后漿液于3 5°C下3000 4000rpm速度離心25 35min,自然分成作為上層的上清、作為中間層的淺黃色成分和位于下層的沉淀;3)、將所述上清轉移到分液漏斗中,于3 5°C下靜置1.5 2. 5h,收集位于上層的蠶蛹富脂蛋白成分,所述蠶蛹富脂蛋白成分為包含漂浮的油脂及蛋白質的混合組份;4)、將所述蠶蛹富脂蛋白成分凍干,所得的凍干粉為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藥用輔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藥用輔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4)的凍干為先將蠶蛹富脂蛋白成分于-75 _85°C預先冷凍23 25h小時,然后置入凍干機中按下列程序冷凍抽干制成凍干粉-40°C,2h — -25°C,12h — 4°C,12h — 10°C,4h。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藥用輔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1)的勻漿為于1300 1700rpm進行攪拌勻漿4 6min,過濾方式為紗布過濾ο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藥用輔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按照100g蠶蛹/280~320mL的ddH2O的用量比,將蠶蛹與ddH2O混合后勻漿;所得的漿液經過濾;2)、過濾后漿液于3~5℃下3000~4000rpm速度離心25~35min,自然分成作為上層的上清、作為中間層的淺黃色成分和位于下層的沉淀;3)、將上清轉移到分液漏斗中,于3~5℃下靜置1.5~2.5h,收集位于上層的蠶蛹富脂蛋白成分;4)、將蠶蛹富脂蛋白成分凍干,所得的凍干粉為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藥用輔料。采用該方法制備而得的藥用輔料能大大促進蛋白質藥物口服吸收的效果。
文檔編號A61K47/44GK102552927SQ20121000459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9日
發明者于威, 呂正兵, 張文平, 張耀洲 申請人:浙江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