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制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制成:首烏3~12g,補骨脂3~12g,丹參3~12g,黃芪3~12g,紫草3~12g,紅花3~12g,龜板40~80g,白蒺藜40~80g。本發(fā)明組方合理,服用方便,無毒副作用,可有效治療白癜風病,健脾益氣,消除患者病痛。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制劑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中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制劑。
【背景技術】
[0002]白癜風是一種常見多發(fā)的色素性皮膚病。該病以局部或泛發(fā)性色素脫失形成白斑為特征,是一種獲得性局限性或泛發(fā)性皮膚色素脫失癥,是一影響美容的常見皮膚病,易診斷,治療難。中醫(yī)醫(yī)學稱之為“白癜風”或“白駁風”。白癜風是后天性因皮膚色素脫失而發(fā)生的局限性白色斑片,使得局部皮膚呈白斑樣。醫(yī)學上通常把這種病變叫色素脫失。此病世界各地均有發(fā)生,我國約有千萬人發(fā)病,可以累及所有種族,男女發(fā)病無顯著差別。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效果好、毒副作用小的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制劑。
[0004]本發(fā)明的方案如下:一種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制劑,由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制成:首烏3~12g,補骨脂3~12g,丹參3~12g,黃芪3~12g,紫草3~12g,紅花3~12g,龜板40~80g,白蔡藜40~80g。
[0005]一種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制劑,其優(yōu)選方案由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制成:首烏6~9g,補骨脂6~9g,丹參6~9g,黃苗6~9g,紫草6~9g,紅花6~9g,龜板50~70g,白蔡藜50~70g。
[0006]一種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制劑,其最佳方案由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制成:首烏7g,補骨脂7g,丹參75g,黃芪7g,紫草7g,紅花7g,龜板60g,白蒺藜60g。
[0007]藥理分析,本發(fā)明中,首烏:苦甘澀,微溫。入肝、腎經。補肝,益腎,養(yǎng)血,祛風。治肝腎陰虧,發(fā)須早白,血虛頭暈,`腰膝軟弱,筋骨酸痛,遺精,崩帶,久瘧,久痢,慢性肝炎,癰腫,瘰疬,腸風,痔疾。制首烏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fā),壯筋骨;用于眩暈耳鳴、須發(fā)早白、腰膝酸軟、肢體麻木、神經衰弱、高血脂癥。
[0008]補骨脂:辛,溫。入腎經。補腎助陽。治腎虛冷瀉,遺尿,滑精,小便頻數,陽痿,腰膝冷痛,虛寒喘嗽。外用治白癜風。
[0009]丹參:苦,微溫。入心、肝經。活血祛瘀,安神寧心,排膿,止痛。治心絞痛,月經不調,痛經,經閉,血崩帶下,癥瘕,積聚,瘀血腹痛,骨節(jié)疼痛,驚悸不眠,惡瘡腫毒。
[0010]黃芪:性溫,味甘。補氣固表,托毒排膿,利尿,生肌。用于氣虛乏力、久瀉脫肛、自汗、水腫、子官脫垂、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瘡口久不愈合。
[0011]紫草:苦,寒。入心包絡、肝經。涼血,活血,清熱,解毒。治溫熱斑疹,濕熱黃疸,紫癜,吐、紐、尿血,淋池,熱結便秘,燒傷,濕疫,丹毒,癰瘍。
[0012]紅花:辛,溫。入心、肝經。活血通經,去瘀止痛。治經閉,癥瘕,難產,死胎,產后惡露不行、瘀血作痛,癰腫,跌撲損傷。
[0013]龜板:咸甘,平。入肝、腎經。治腎陰不足,骨蒸勞熱,吐血,衄血,久咳,遺精,崩漏,帶下,腰痛,骨痿,陰虛風動,久痢,久瘧,痔瘡,小兒因門不合。[0014]白蒺藜:苦、辛,平,入肝經。平肝解郁,祛風明目。用于肝陽眩暈頭痛,肝郁脅痛,風熱頭痛,目赤腫痛,皮膚瘙癢等癥。
[0015]本發(fā)明通過如下措施實施:所述的一種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制劑,采用文火煎煮,過濾后濃縮,裝入瓶內,每瓶250ml,另外在每瓶內加入IOml的蜂蜜,封裝備用。
[0016]用法用量:患者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服125ml。
[0017]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組方合理,服用方便,無毒副作用,可有效治療白癜風病,健脾益氣,消除患者病痛。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實施例1
[0019]首烏7g,補骨脂7g,丹參75g,黃芪7g,紫草7g,紅花7g,龜板60g,白蒺藜60g。
[0020]典型病例:楊善林,男,身份證號342327195710156237,家住明光市明西辦事處崗集村崗集隊25號,服用本藥前在勁部、手臂部現大量拍攝白斑,后服用實施例1所述藥方的中藥制劑2個月后,斑塊中間已生成大小不等的皮膚顏色,后繼續(xù)服用6個月后,白斑消失。
[0021]實施例2
[0022]首烏6g,補骨脂6g,丹參75g,黃芪7g,紫草7g,紅花7g,龜板60g,白蒺藜55g。
[0023]典型病例:馬麗亞,女,身份證號342327195707010026,家住明光市西徐村車西隊,在服用本藥前,手臂、臂部、腳面、小腿上有大5CM左右的白色斑塊,服用了實施例2所述的藥方3個月后,白斑明顯縮小且斑塊下出現皮膚色斑塊,后繼續(xù)服用本藥方約I年,白斑大部分消失,現皮膚色。
[0024]實施例3
[0025]首烏7g,補骨脂8g,丹參75g,黃芪6g,紫草7g,紅花8g,龜板63g,白蒺藜60g。
[0026]典型病例:湯開宏,男,身份證號342327195909076218,家住明光市明西辦事處,在服本藥前,背部、腰部及手背上有大塊白斑,服用本實施例3所述藥方的中藥制劑65天后,背部及腰部上的白班已縮小且白斑上生成皮膚色塊,后繼續(xù)服用本藥方約10個月后,白斑癥狀大部消失。
[0027]本發(fā)明通過如下措施實施:所述的一種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制劑,采用文火煎煮,過濾后濃縮,裝入瓶內,每瓶250ml,另外在每瓶內加入IOml的蜂蜜,封裝備用。
[0028]本發(fā)明用法用量:患者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次服125ml。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制成:首烏3~12g,補骨脂3~12g,丹參3~12g,黃芪3~12g,紫草3~12g,紅花3~12g,龜板40~80g,白蒺藜40~80g。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制成:首烏6~9g,補骨脂6~9g,丹參6~9g,黃苗6~9g,紫草6~9g,紅花6~9g,龜板50~70g,白蔡藜50~70g。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白癜風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的中藥原料制成:首烏7g,補骨脂7g,丹參75g,黃芪7g,紫草7g,紅花7g,龜板60g,白蒺藜60g。
【文檔編號】A61P17/00GK103655740SQ201210361229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fā)明者】劉良柱 申請人:劉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