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頸部手術固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手術輔助器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頸部手術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醫生在做頸部手術時,需要把病人的頭部等固定。2008年3月26日公開的申請號為200720021326. 8的發明創造公開了一種頸部手術體位墊。該體位墊由鞍枕、肩墊、腰墊三部分組成,鞍枕的中間設有凹槽,手術 時,將病人的后腦部放入鞍枕的凹槽中。該發明創造可以充分暴露病人的手術部位,便于手術醫師操作。其不足之處在于(1)凹槽大小不可調,只適用于中等頭型;(2)醫生在為病人的頸部開刀時,不會從正中的喉嚨位置下刀,一般從頸部的側面下刀,而本發明創造卻阻止了醫生從頸部的側面下刀。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頸部手術固定裝置,該裝置可以充分暴露病人的頸部手術部位。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頸部手術固定裝置,包括頭部固定器,所述頭部固定器呈頭盔狀,頭部固定器的左右兩側各設置一個斜向平面,頭部固定器的內部設置氣墊,氣墊的氣孔位于頭部固定器的外表面。使用時,將病人的頭套入頭部固定器,通過頭部固定器外表面的氣孔為氣墊充氣或放氣,使頭部固定器貼住病人頭部,由于氣墊的設置,不僅使頭部固定器適合固定不同大小的頭部,而且能使頭部舒適。將病人的頭套入頭部固定器后,稍稍轉動頭部固定器,使頭部固定器上的斜向平面與手術床接觸,該技術特征能使頸部的側面充分暴露,方便醫生開刀。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它還包括由彈性材料制成的頸部墊,頸部墊中空,頸部墊上設置氣孔。設置頸部墊后,不僅保證了病人頸部的舒服,而且使頸部進一步的暴露。通過頸部墊上的氣孔,可以對頸部墊沖氣或放氣,實現調節頸部墊高度的功能。作為再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它還包括背部墊,背部墊的頂部形狀與人體背部的生理弧度相應。背部墊的設置,能進一步保證病人在手術臺上的舒適度,起到緩解病人緊張程度的作用。作為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背部墊在靠近頸部墊的一側設置中空部,中空部上設置氣孔。背部墊在靠近頸部墊的一側設置中空部,可以墊高或降低病人的肩部,有助于頸部的充分暴露。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效果明顯的優點,在將病人的頸部手術部位充分暴露的同時,能對病人的臥姿起到支持、承托、固定的作用,從另一方面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側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如圖I、圖2所示,一種頸部手術固定裝置,包括頭部固定器I、頸部墊4和背部墊5,頭部固定器I呈頭盔狀,頭部固定器I的左右兩側各設置一個斜向平面2,頭部固定器I的內部設置氣墊3,氣墊3的氣孔6位于頭部固定器I的外表面,頸部墊4由彈性材料制成, 頸部墊4中空,頸部墊4上設置氣孔6,背部墊5的頂部形狀與人體背部的生理弧度相應。實施例2如圖I、圖2所示,一種頸部手術固定裝置,包括頭部固定器I、頸部墊4和背部墊5,頭部固定器I呈頭盔狀,頭部固定器I的左右兩側各設置一個斜向平面2,頭部固定器I的內部設置氣墊3,氣墊3的氣孔6位于頭部固定器I的外表面,頸部墊4由彈性材料制成,頸部墊4中空,頸部墊4上設置氣孔6,背部墊5的頂部形狀與人體背部的生理弧度相應,背部墊5在靠近頸部墊4的一側設置中空部7,中空部7上設置氣孔6。
權利要求1.一種頸部手術固定裝置,包括頭部固定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頭部固定器(I)呈頭盔狀,頭部固定器(I)的左右兩側各設置一個斜向平面(2),頭部固定器(I)的內部設置氣墊(3),氣墊(3)的氣孔(6)位于頭部固定器(I)的外表面。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頸部手術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由彈性材料制成的頸部墊(4),頸部墊(4)中空,頸部墊(4)上設置氣孔(6)。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頸部手術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背部墊(5),背部墊(5)的頂部形狀與人體背部的生理弧度相應。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頸部手術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墊(5)在靠近頸部墊(4)的一側設置中空部(7),中空部(7)上設置氣孔(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手術輔助器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頸部手術固定裝置。該頸部手術固定裝置包括頭部固定器(1),所述頭部固定器(1)呈頭盔狀,頭部固定器(1)的左右兩側各設置一個斜向平面(2),頭部固定器(1)的內部設置氣墊(3),氣墊(3)的氣孔(6)位于頭部固定器(1)的外表面,它還包括由彈性材料制成的頸部墊(4),頸部墊(4)中空,頸部墊(4)上設置氣孔(6),它還包括背部墊(5),背部墊(5)的頂部形狀與人體背部的生理弧度相應。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效果明顯的優點,在將病人的頸部手術部位充分暴露的同時,能對病人的臥姿起到支持、承托、固定的作用,從另一方面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
文檔編號A61B19/00GK202537669SQ20122013255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31日
發明者劉桂娟 申請人:湖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