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酸在抗隱孢子蟲中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銀杏酸在抗隱孢子蟲中的應用。具體地,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包含單體C13:0、C15:1和C17:2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在抗隱孢子蟲感染藥物中的應用,單體C13:0、C15:1和C17:2結構如說明書中定義。
【專利說明】銀杏酸在抗隱孢子蟲中的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生物制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銀杏酸在抗隱孢子蟲中的應用。
【背景技術】
[0002]隱孢子蟲是一種人畜共患新發寄生蟲,是引起人類腹瀉六大病原體之一。目前已在歐美等多個發達國家引起大規模暴發流行。該病在不同地區、不同易感人群中流行蟲株不同,表現為基因多態性。目前仍以糞便中鏡檢到隱孢子蟲卵囊作為診斷金標準。
[0003]迄今,隱孢子蟲已有26個有效蟲種,60多個基因型;感染人的有13種,包括人隱孢子蟲、微小隱孢子蟲、火雞隱孢子蟲、安氏隱孢子蟲、犬隱孢子蟲、貓隱孢子蟲、兔隱孢子蟲、鼠隱孢子蟲等。感染人的主要是微小隱孢子蟲和人隱孢子蟲,課題組研究發現,安氏隱孢子蟲可能為繼人隱孢子蟲、微小隱孢子蟲、兔隱孢子蟲之后的第四大感染人的蟲種。人體感染隱孢子蟲后的臨床癥狀與蟲體種類、數量及患者的年齡和免疫狀態有關系密切,特別是HIV陽性/AIDS患者和營養不良的兒童,可造成長期嚴重的霍亂樣腹瀉,甚至死亡。但隱孢子蟲病至今仍無有效的治療藥物和疫苗預防。
[0004]硝唑尼特(NTZ)作為美國FDA的指定藥品用于治療免疫功能正常的兒童和成人,但對免疫缺陷病人無效。NTZ在體外細胞培養和新生小鼠、無菌豬仔等動物模型的實驗中具有適度抗隱孢子蟲的活性。對于一些免疫缺陷病人,如器官移植或者經歷化療的腫瘤患者由于其嚴重的副作用而不能使用該藥物。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可部分降低AIDS患者感染隱孢子蟲。
[0005]因此,隱孢子蟲的持續威脅及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都提示了尋找有效的治療藥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發明內容】
:
[0006]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用于抗安氏隱孢子蟲感染的藥物組合物。
[0007]在本發明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種藥物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單體C13:0、C15:l 和 C17:2:
[0008]
【權利要求】
1.一種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活性成分:單體C13:0、C15:1和C17: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組合物的施用濃度為5μ g/ml ~0.05 μ g/ml。
3.如權利要求1所述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組合物中,C13:0、C15:l和C17:2 的含量比為 1-10:20-40:1。
4.一種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組分: (a)活性成分:單體C13:0、C15:1和C17:2:
5.如權利要求4所述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組合物中,
組成(a)中,C13:0、C15:1 和 C17:2 的含量比為 1-10:20-40:1 ;和 / 或
組成(b)中,C15:0和C17:l的含量比為1:1_20。
6.如權利要求4所述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組合物的施用濃度為0.05 μ g/ml ~0.9 μ g/ml。
7.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藥物組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備抗安氏隱孢子蟲感染的藥物;和/或用于抗安氏隱孢子蟲感染。
8.—種體外抑制安氏隱孢子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在感染有安氏隱孢子蟲的細胞培養體系中,添加如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藥物組合物進行培養,從而抑制安氏隱孢子蟲的增殖。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細胞為HCT-8。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當添加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藥物組合物時,其施用濃度為5 μ g/ml~0.05 μ g/ml ;或 當添加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藥物組合物時,其施用濃度0.05 μ g/ml~0.9 μ g/ml。
【文檔編號】A61P33/02GK103520187SQ201310539693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4日
【發明者】曹建平, U·C·伊曼紐爾, 沈玉娟, 姜巖巖, 段李平, 袁忠英 申請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