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連接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護理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管連接裝置,用于連通主機上的第一連接管與接收器上相對應的第二連接管,管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件和與第一連接件可拆卸連接的第二連接件,第一連接件設有與第一連接管相適并連通的第一管接頭,第二連接件設有與第二連接管相適并連通的第二管接頭,第一管接頭與第二管接頭一一對應,管連接裝置還設有定位結構,第一管接頭通過定位結構與相對應的第二管接頭連通,出廠之前,安裝人員將第一連接件安裝在主機上,第一管接頭與第一連接管連通,第二管接頭安裝在第二連接管上并連通,護理人員使用時,只需正確使用定位結構,第一管接頭與相對應第二管接頭對位并連通,即完成安裝,操作方便。
【專利說明】管連接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護理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管連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心腦血管等疾病而導致大、小便不能自理的臥床病人也在逐年增加,由于病人的排便不能自理,且排便時間不定,因此,需要有護理人員提供二十四小時看護,給家庭、社會帶來很大的壓力,同時也給病人帶來很大痛苦,尤其是精神上產生很大的負擔,此外,若病人排便后,沒有及時處理排泄物,將會給病人帶來二次傷害,針對這種情況,國內外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護理器,這種護理器不僅可以分別收集大小便排泄物,還可以自動對患者的排泄位置進行清理與烘干,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
[0003]護理器包括主機、用于接收排泄物的接收器,主機上設有第一連接管,接收器上設有第二連接管,使用時,護理人員根據說明書的說明,將第一連接管與第二連接管連通,由于護理器的主機提供不同的工作方式,第一連接管可包括收集小便的小便管、收集大便的大便管、用于沖洗的水管、用于烘干的氣管等,連接時,應將主機的第一連接管準確無誤地與接收器上相對應的第二連接管連通,在安裝過程中不能出錯,由于主機和接收器需要準確安裝多條連接管,操作復雜,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管連接裝置,旨在解決主機與接收器需要準確安裝多條連接管,操作復雜的問題。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管連接裝置的技術方案是,用于連通主機上的第一連接管與接收器上相對應的第二連接管,所述管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件和與所述第一連接件可拆卸連接的第二連接件,所述第一連接件設有與所述第一連接管一一對應并連通的第一管接頭,所述第二連接件設有與所述第二連接管一一對應并連通的第二管接頭,所述第一管接頭與所述第二管接頭一一對應,所述管連接裝置還設有定位結構,所述第一管接頭通過所述定位結構與相對應的所述第二管接頭連通。
[0006]進一步地,還包括設于所述第一管接頭與所述第二管接頭連通處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設有通孔,所述第一管接頭通過所述通孔與所述第二管接頭連通。
[0007]具體地,所述密封件設有具有第一凹腔的凸臺,所述通孔設于所述凸臺的端部上,并與所述第一凹腔連通,所述凸臺套設于所述第一管接頭上。
[0008]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連接件還包括具有第二凹腔的第一本體,所述第二管接頭固設于所述第一本體上并與所述第二凹腔連通,所述第一本體扣設于所述第一連接件上,所述密封件安裝于所述第二凹腔內。
[0009]具體地,所述第二凹腔內設有用于安裝所述凸臺并與所述凸臺外形相適配的第一安裝孔,所述第一安裝孔與所述第二管接頭連通,所述凸臺的端部插設于所述第一安裝孔內。[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連接件還包括用于安裝所述第一管接頭并具有第三凹腔的第二本體,所述第一管接頭貫穿所述第二本體,所述第一本體扣設于所述第二本體上。
[0011]具體地,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凸設于所述第二凹腔內壁的凸塊和設于所述第二本體的端部并與所述凸塊相適配的凹槽,所述凸塊插設于所述凹槽內。
[0012]進一步地,所述定位結構還包括設于所述密封件上并與所述凸塊相適配的通槽,所述凸塊貫穿所述通槽插設于所述凹槽內。
[0013]具體地,所述第二本體的外周設有多個卡塊,所述第一本體的外周鉸接有與所述卡塊相適配的卡扣,所述卡扣與所述卡塊卡合連接。
[0014]進一步地,所述第二本體的外周還設有用于將所述第二本體固定在所述主機上的卡鉤。
[0015]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管連接裝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出廠之前,安裝人員根據安裝說明,將第一連接件安裝在主機上,第一管接頭與主機上的第一連接管連通,第二連接件安裝在第二連接管上,第二管接頭與第二連接管連通,護理人員只需要正確使用定位結構,使第一管接頭與相對應的第二管接頭對位并連通,即可完成安裝,操作簡單,且不需要依次將第一連接管與第二連接管連通,減輕護理人員負擔,此外,第二管接頭還套設有密封件,確保由接收器導出的排泄物在第一管接頭與第二管接頭的連接處不會外漏,使用更加衛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管連接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管連接裝置的爆炸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一連接件的立體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二連接件的立體示意圖;
[0020]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密封件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0022]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管連接裝置1,可用于連通主機上的第一連接管與接收器上相對應的第二連接管,管連接裝置I包括第一連接件11和第二連接件12,第一連接件11設有與第一連接管一一對應的第一管接頭111,第二連接件12設有與第二連接管一一對應的第二管接頭121,出廠前,安裝人員根據安裝說明,將第一管接頭111安裝在第一連接管上并與第一連接管連通,將第二管接頭121安裝在第二連接管上并與第二連接管連通,第一管接頭111與第二管接頭121 —一對應,由于主機提供多種不同的工作方式,因此,根據工作方式的不同,第一連接管與第二連接管也設置為多種,與第一連接管連通的第一管接頭111、與第二連接管連通的第二管接頭121也設置為多個,為保證第一連接管與相對應的第二連接管正確連通,管連接裝置I還設有定位結構,出廠前,安裝人員已經正確安裝好第一管接頭111與第二管接頭121,護理人員只需要正確使用定位結構,使第一管接頭111與相對應的第二管接頭121對位并連通,即完成安裝,操作簡單,不再需要護理人員依次連通第一連接管與第二連接管,減輕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同時有效地防止護理人員錯接第一管接頭111與第二管接頭121,此外,第一連接件11與第二連接件12采用可拆卸式連接,由于接收器或主機在使用一段時候后,需要定期清理與消毒,護理人員拆開第一連接件11與第二連接件12之間的連接,主機與接收器分離,便于分別清理,使用更加方便。
[0023]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管連接裝置I還包括一密封件13,密封件13設于第一管接頭111與第二管接頭121的連通處,密封件13上設有通孔1311,第一管接頭111通過通孔1311與第二管接頭121連通,若第一管接頭111與第二管接頭121的連通處存在縫隙,對于液體排泄物,很容易從縫隙處泄露,影響使用,且不衛生,需要護理人員及時清理,無形當中增加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增設的密封件13可以提供很好的密封功能,填充第一管接頭111與第二管接頭121連通處的縫隙,避免液體排泄物的泄漏。
[0024]密封件13可以選用橡膠件制成,由于橡膠具有很好的彈性,受力變形可以更好的填充第一管接頭111與第二管接頭121在連通處的縫隙。
[0025]如圖2與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密封件13具有第一凹腔1312的凸臺131,凸臺131可以由密封件13凹陷形成,通孔1311設于凸臺131的端部上,并與第一凹腔1312連通,凸臺131套設于第一管接頭111上,即密封件13固定在第一管接頭111上,使用過程中,密封件13不會出現錯位等影響第一管接頭111與第二管接頭121連通處的密封性,且確保第一管接頭111與第二管接頭121保持暢通,接收器內的排泄物可以順暢地排入主機內,此外,由于密封件13使用一段時間后,會發生老化現象,密封性能下降,需要及時更換密封件13,凸臺131呈帽狀結構,套設在第一管接頭111上,安裝方便,易于拆卸。
[0026]如圖1、圖2與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二連接件12還包括設于第二管接頭121下方的第一本體120,第一本體120具有第二凹腔1201,第二管接頭121固設于第一本體120上,并與第二凹腔1201連通,即第二管接頭121的一端固設于第一本體120上,另一端1211與第二連接管固定連接,第一本體120扣設于第一連接件11上,密封件13安裝于第二凹腔1201內,第一本體120將密封件13封裝在第二凹腔1201內,避免密封件13長時間暴露于空氣中氧化導致密封功能的喪失,延長密封件13的使用壽命,同時,第一管接頭111與第二管接頭121的連通處位于第二凹腔1201內,確保排泄物不會在連通處泄漏至外部,使用更加衛生,
[0027]如圖2與圖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凹腔1201設有用于安裝凸臺131的第一安裝孔1203,第一安裝孔1203與凸臺131的外形相適配,第一安裝孔1203與第二管接頭121連通,凸臺131的端部安裝于第一安裝孔1203內,密封件13更好地填充第一管接頭111與第二管接頭121連通處的縫隙,提高第一管接頭111與第二管接頭12連通處的密封性,不會出現外泄現象。
[0028]如圖2與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一連接件11還包括用于安裝第一管接頭111的第二本體110,第二本體110具有第一凹腔1101,第一管接頭111貫穿第一凹腔1101,即第一管接頭的一端1111伸出于第二本體110的端部1102與第二管接頭121連通,密封件13安裝于第二本體110的端部1102上,第一管接頭111的另一端1112與第一連接管固定連接,第一連接管可以完全包覆第一管接頭111的外周,連接更加牢固,第一連接管內的物體不會泄露,更加衛生,
[0029]作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一連接件11的又一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由于第一連接管設有多條,且各自使用功能不同,第一連接件11上設有與第一連接管相適的多個第一管接頭111,各第一管接頭111可以根據顏色或尺寸進行區別,安裝人員根據安裝說明,將各第一連接管安裝在相對應的第一管接頭111上,操作簡單,且不會出錯。
[0030]如圖2與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定位結構包括設置于第二本體110頂端1102上的定位槽1103和設置于第一本體120上與定位槽1103相適的定位塊1204,為準確安裝第一管接頭111與相對應的第二管接頭121,護理人員首先將定位塊1204對準定位槽1103,再將第二連接件12扣設于第一連接件11上,定位塊1204插設于定位槽1103內,實現第一管接頭111與相對應的第二管接頭121準確連接,操作方便,且定位塊1204與定位槽1103結構簡單,便于設計。
[0031]當然,作為本實用新型定位結構的又一實施例,本實施例提供的定位結構與前述不同之處在于,在第二本體Iio的頂端1102設置凸塊或其他凸結構,相應地,第一本體120的內壁設有與凸塊相配合的凹槽,通過凸塊與凹槽的配合,實現定位功能。
[0032]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定位結構還包括設置于密封件13上并與定位塊1204相適配的通槽132,密封件13套設于第一管接頭111上,通槽132與定位槽1103形成用于安裝定位塊1204的卡位,定位塊1204貫穿通槽132插設于定位槽1103內,即實現第一連接件11與第二連接件12的扣合連接,第一管接頭111與相對應的第二管接頭121連通。
[0033]如圖1與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本體110的外周設有多個卡塊1104,第一本體120的外周鉸接有與卡塊1104相適的卡扣1205,卡扣1205與卡塊1104卡合連接,當然,也可以在第二本體110設置卡扣,第一本體120上設置卡塊,護理人員將第二連接件11扣設于第一連接件12上,通過卡扣裝置,第一連接件11與第二連接件12之間連接牢固,且易于拆卸,在本實施例中,沿第一本體120的周向均布三個卡扣1205,相應的,第二本體110上設置有三個卡塊1104,各卡扣1205與各卡塊1104依次扣合,連接更加牢固,且將安裝在第一連接件11上的密封件13壓緊,提供更好的密封性能。
[0034]如圖1與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本體110的外周還設有卡鉤1105,可用于將第二本體110固設于主機上,第一管接頭111安裝與第一連接管上,為保證連接牢固,將第二本體110固設于主機上,主機設有與卡鉤1105相適配的卡槽,安裝人員將卡鉤1105安裝在卡槽內,操作簡單,且可以拆卸。
[003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管連接裝置,用于連通主機上的第一連接管與接收器上相對應的第二連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連接裝置包括第一連接件和與所述第一連接件可拆卸連接的第二連接件,所述第一連接件設有與所述第一連接管一一對應并連通的第一管接頭,所述第二連接件設有與所述第二連接管一一對應并連通的第二管接頭,所述第一管接頭與所述第二管接頭一一對應,所述管連接裝置還設有定位結構,所述第一管接頭通過所述定位結構與相對應的所述第二管接頭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設于所述第一管接頭與所述第二管接頭連通處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上設有通孔,所述第一管接頭通過所述通孔與所述第二管接頭連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管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設有具有第一凹腔的凸臺,所述通孔設于所述凸臺的端部上,并與所述第一凹腔連通,所述凸臺套設于所述第一管接頭上。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管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件還包括具有第二凹腔的第一本體,所述第二管接頭固設于所述第一本體上并與所述第二凹腔連通,所述第一本體扣設于所述第一連接件上,所述密封件安裝于所述第二凹腔內。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管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腔內設有用于安裝所述凸臺并與所述凸臺外形相適配的第一安裝孔,所述第一安裝孔與所述第二管接頭連通,所述凸臺的端部插設于所述第一安裝孔內。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管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還包括用于安裝所述第一管接頭并具有第三凹腔的第二本體,所述第一管接頭貫穿所述第二本體,所述第一本體扣設于所述第二本體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管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結構包括凸設于所述第二凹腔內壁的凸塊和設于所述第二本體的端部并與所述凸塊相適配的凹槽,所述凸塊插設于所述凹槽內。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管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結構還包括設于所述密封件上并與所述凸塊相適配的通槽,所述凸塊貫穿所述通槽插設于所述凹槽內。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管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體的外周設有多個卡塊,所述第一本體的外周鉸接有與所述卡塊相適配的卡扣,所述卡扣與所述卡塊卡合連接。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管連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體的外周還設有用于將所述第二本體固定在所述主機上的卡鉤。
【文檔編號】A61G9/00GK203620074SQ201320778842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9日
【發明者】蔣方家 申請人:蔣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