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抗氧化組合物及其制法,具體涉及一種天然原料萃取物為有效成分的抗氧化組合物及其制法,屬于抗氧化組合物及其制法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空氣中一般存在的分子狀態穩定的三重基礎抗氧化素,依據體內酵素系、還原代謝、化學藥品、污染物質、光化學反應等環境及生化反應要素,轉化為反應性極大的自由基活性氧,從而對細胞的構成成分進行不可逆的破壞;活性氧可根據在體內防御組織過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過氧化物酶,谷胱甘肽等的抗氧化性酶及維生素C,維生素E(等抗氧化物質的作用下達最小化;但當活性氧過度暴露或生物體防御力出現異常情況,平衡遭到破壞時, 活性氧可引起生物體致命的氧毒性;體內過多的活性氧會與細胞構成成分脂質、蛋白質、糖、DNA等反應起到破壞作用,從而可引發老化甚至癌癥、腦中風、帕金森病等腦部疾病和心臟疾病、貧血、動脈硬化、皮膚損傷、炎癥、類風濕、自體免疫疾病等多種疾??;在證實上述氧化性壓力是引起老化等多種疾病重要原因的同時,目前對可清除人體內活性氧的抗氧化劑研發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對抗氧化劑的研究是1969年由McCord和Fridovich兩位學者發現了可消除超氧自由基的SOD酵素為契機而全面展開,近期因發現老化、成人病等疾病與活性氧有關,因而對可調節活性氧的抗氧化劑的研究廣泛開展,而因合成抗氧化劑存在潛在副作用的威脅,因此利用從天然物質中提取天然抗氧化劑的課題研究被廣泛關注;雖然合成抗氧化劑和BHT因其效果、經濟性及安全性等因素被廣泛使用,但因合成添加劑除了一般禁忌現象之外,同時還存在長期過量服用時,對胃黏膜、肺、腎臟、循環系統等引起嚴重的毒副作用,故而其使用量被法規所限制;此外對人體無害且抗氧化力優秀的天然抗氧化劑的研究由來已久,雖然類似生育酚的天然抗氧化劑對人體無害,也具備可單獨阻止氧化連鎖反應的能力,但缺點是價格非常昂貴;因此,對安全且抗氧化作用卓越的經濟型新抗氧化劑的開發迫在眉睫。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天然原料萃取物為有效成分的抗氧化組合物及其制法,以馬黛、魚腥草、八角茴香及海帶的復合發酵萃取物為有效成分的抗氧化組合物,并與利用其而制成的化妝品組合物、醫學性組合物及食品原料相關。
本發明的天然原料萃取物為有效成分的抗氧化組合物制法,所述制法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粉碎,將馬黛,魚腥草,八角以及海帶混合粉碎或單獨粉碎,得到原料粉末;
第二步,萃取,將第一步得到的原料粉末利用熱水萃取,得到萃取物;
第三步,發酵,使用酵母和益生菌將第二步得到的萃取物進行發酵,得到發酵物;
第四步,復合發酵萃取物,將第三步得到的發酵物濃縮及干燥,得到復合發酵萃取物。
進一步地,所述第三步其發酵過程具體如下:
首先,將所述第二步得到的萃取物中進行酵母及益生菌接種;
接著,將上一步驟完成接種的萃取物用益生菌發酵;
最后,將上一步驟完成益生菌發酵的萃取物進行酵母發酵。
上述制法制成的天然原料萃取物為有效成分的抗氧化組合物,包括如下組份重量百分比:包括馬黛70~30%,魚腥草10~40%,八角茴香10~40%和海帶0.1~10%。
上述制法制成的天然原料萃取物為有效成分的抗氧化組合物,包括如下組份重量百分比:包括馬黛提取物70~30%,魚腥草提取物10~40%,八角茴香提取物10~40%和海帶提取物0.1~10%。
進一步地,所述組合物還包括組合物總量0.1%的益生菌、組合物總量1%的酵母和所述組合物其調和糖度為5~30。
再進一步地,所述酵母為釀酒酵母;所述益生菌為胚牙乳桿菌。
進一步地,所述萃取物其益生菌發酵具體為:用組合物總量0.1%的益生菌接種,并30~37℃的條件下發酵3~24小時;所述萃取物其酵母發酵具體為:利用組合物總量1%的酵母接種,并在15~25℃的條件下發酵3~24小時。
進一步地,所述復合發酵萃取物為體現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復合發酵萃取物。
進一步地,所述復合發酵萃取物為促進過氧化物消除酶-1,過氧化物消除酶-及過氧化氫酶的復合發酵萃取物。
進一步地,所述復合發酵萃取物作為為有效成分的抗氧化化妝原料組成物,作為有效成分的抗氧化藥學性組成物,作為有效成分的抗氧化食品。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的天然原料萃取物為有效成分的抗氧化組合物及其制法,使用具備抗氧化活性的馬黛、魚腥草、八角茴香及海帶的復合提取物,利用酵母發酵,提升抗氧化酶的發現可能,并提升抗氧化組成物的抗氧化活性,根據此法而發明的組成物,可消除DPPH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的活性,提升SOD-1,SOD-2及過氧化氫酶的表現,呈現出卓越的抗氧化活性,利用其而制成的新化妝原料組合物,藥學性組合物及食品功效顯著。
附圖說明
圖1是馬黛、魚腥草、八角茴香及海帶復合發酵提取物的制作工藝圖。
圖2是顯示實例1和對照1的DPPH自由基活性試劑圖。
圖3是顯示實例1和對照1的DPPH自由基活性測試結果顯示圖。
圖4是顯示實例2和對照1的ATBS自由試劑圖。
圖5是顯示實例2和對照1的ATBS自由基活性測試結果顯示圖。
圖6是在Raw 264.7老鼠巨噬細胞中根據實例1和對照1處理結果,抗氧化酶SOD-1,SOD-2及過氧化氫酶的mRNA的表現結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天然原料萃取物為有效成分的抗氧化組合物制法,所述制法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粉碎,將馬黛,魚腥草,八角以及海帶混合粉碎或單獨粉碎,得到原料粉末;
第二步,萃取,將第一步得到的原料粉末利用熱水萃取,得到萃取物;
第三步,發酵,使用酵母和益生菌將第二步得到的萃取物進行發酵,得到發酵物;
第四步,復合發酵萃取物,將第三步得到的發酵物濃縮及干燥,得到復合發酵萃取物。
所述第三步其發酵過程具體如下:
首先,將所述第二步得到的萃取物中進行酵母及益生菌接種;
接著,將上一步驟完成接種的萃取物用益生菌發酵;
最后,將上一步驟完成益生菌發酵的萃取物進行酵母發酵。
上述制法制成的天然原料萃取物為有效成分的抗氧化組合物,包括如下組份重量百分比:包括馬黛70~30%,魚腥草10~40%,八角茴香10~40%和海帶0.1~10%。
上述制法制成的天然原料萃取物為有效成分的抗氧化組合物,包括如下組份重量百分比:包括馬黛提取物70~30%,魚腥草提取物10~40%,八角茴香提取物10~40%和海帶提取物0.1~10%。
所述組合物還包括組合物總量0.1%的益生菌、組合物總量1%的酵母和所述組合物其調和糖度為5~30。
所述酵母為釀酒酵母,更為理想的酵母為釀酒酵母113-4(KCTC12092BP);所述益生菌為胚牙乳桿菌。
所述萃取物其益生菌發酵具體為:用組合物總量0.1%的益生菌接種,并30~37℃的條件下發酵3~24小時;所述萃取物其酵母發酵具體為:利用組合物總量1%的酵母接種,并在15~25℃的條件下發酵3~24小時。
所述復合發酵萃取物為體現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復合發酵萃取物。
所述復合發酵萃取物為促進過氧化物消除酶-1,過氧化物消除酶-及過氧化氫酶的的復合發酵萃取物。
所述復合發酵萃取物作為為有效成分的抗氧化化妝原料組成物,作為有效成分的抗氧化藥學性組成物,作為有效成分的抗氧化食品。
實施例1:
以100克為準,將馬黛、魚腥草、八角及海帶按48:25:25:2的比例混合粉碎后,投入該混合物量10倍的純凈水,用98℃的熱水熬制4小時,通過熱萃取制造馬黛、魚腥草、八角茴香及海帶的復合提取物;所獲得的復合提取物中加入1%的釀酒酵母113-4及0.1%的胚牙乳桿菌進行接種后,在37℃溫度下進行24小時的首次發酵(益生菌發酵)及25℃下24小時二次發酵(酵母發酵);之后將試樣在水浴鍋中80℃加熱30分鐘后結束發酵;然后,50℃下進行濃縮/干燥,制得10~20白利度的復合發酵萃取物溶液;其中,利用Blois方法測定DPPH(2,2-diphenyl-2-picryl-hydrazyl)自由基清除活性;首先,將各濃度試劑用甲醇溶劑溶解,將900?的DPPH溶液(150μM)及各試劑100?進行混合攪拌;將混合后的試劑注入母牛體內,約30分鐘后于517nm處進行吸光度測定,對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實驗反復進行3次所得平均值后, 將對照組的吸光度減少程度按下列數學公式算出, 測出試劑DPPH自由基減少50%時所需的試劑濃度(IC50):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A-B)/A x 100,代替試劑添加了甲醇的DPPH的吸光度, 添加了試劑的DPPH吸光度
上述實驗結果如圖2和圖3所示,實例1和比較示例1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受濃度變化影響,比較示例1的IC50為306.6 ?/mL,實例1的IC50為266.1 ?/mL,實例1的IC50值較于比較示例1低26.2%。
實施例2: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采用Roberta等方式確認ABTS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蒸餾水中加入7mM ABTS和2.45 mM過硫酸鉀常溫反應16小時后,ABTS陽離子生成后,保持734 nm處吸光度值為0.7以下進行稀釋,制造出ABTS自由基溶液;之后制造多種濃度的試劑,將900?的ABTS自由基溶液和100?的各試劑混合攪拌;將此混合試劑30℃下反應6分鐘后測定吸光度數值,各實驗反復進行三次后獲得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平均值,對照組的吸光度減少程度根據下列數學公式算出, 測出試劑ABTS自由基減少50%時所需試劑濃度(IC50):
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 (A-B)/A x100
A:代替試劑添加了甲醇的ABTS吸光度, B:添加試劑的ABTS吸光度。
上述結果如圖4和圖5所示,實例1和比較示例1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受濃度增加影響,比較示例1的IC50為612.6 ?/mL,實例1的IC50為504.3 ?/mL,實例1的IC50值低于比較示例117.7%;此結果顯示,實例1相較于比較示例1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明顯更為優秀。
實施例3:
幫助促進發現抗氧化酵素,為確認促進過氧化物消除酶-1,過氧化物消除酶-2及過氧化氫酶等抗氧化酶的發現,進行以下實驗:
首先,把小鼠的巨噬細胞 RAW 264.7(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ATCC), Manassas, VA, USA;ATCC TIB-71?)培養于含10%胎牛血清(FBS)的DMEM(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培養基培養后,以1x10 cells/well放入微量滴定板(6-well microtiter plate)中,在37℃,5%的二氧化碳(CO2)條件下培養24小時;將50μM過氧化氫(hydrogen peroxide),實例1(10ppm)及比較示例1(25ppm)的試劑一起處理24小時后,從小鼠巨噬細胞RAW 264.7開始使用TRIzol試劑(Invitrogen, Carlsbad, CA, USA)得到總RNA后用逆轉錄酶進行逆轉后實施以下RT-PCR分析;首先對上述RNA利用逆轉錄酶(reverse transcriptase)進行逆轉合成cDNA;RT-PCR則為利用以下特定引物(Primer pairs)進行;
β-Actin,
Forward primer: 5′- CAGCTCAGTAACAGTCCGCC - 3′,
Reverse primer: 5′- TCACTATTGGCAACGAGCGG - 3′,
SOD-1,
Forward primer: 5′- AAGGCCGTGTGCGTGCTGAA - 3′,
Reverse primer: 5′- CAGGTCTCCAACATGCCTCT - 3′,
SOD-2,
Forward primer: 5′- GCACATTAACGCGCAGATCA - 3′,
Reverse primer: 5′- AGCCTCCAGCAACTCTCCTT - 3′,
Catalase,
Forward primer: 5′- GCAGATACCTGTGAACTGTC - 3′,
Reverse primer: 5′- GTAGAATGTCCGCACCTGAG - 3′。
上述結果如圖6所示,比較示例1和實例1表明依據過氧化氫的處理而減少的SOD-1, SOD-2及Catalase的mRNA發現率隨濃度變化而增加,相較于比較示例1來看,實例1中抗氧化酶的mRNA發現率的增加更有效;此結果表明經過處理的本發明發酵物的實例1與比無處理的比較示例1相比,因氧化壓力下減少的抗氧化酶增長更有效,保護巨噬細胞的能力更為優秀。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