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以慢性對稱性關節炎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基本病變為滑膜炎癥,可引起軟骨破壞和骨質侵蝕,導致關節畸形和功能障礙。美國風濕病協會在 2002 年發布了 RA 治療最新指南,提出 RA 治療策略是阻止病情發展和達到緩解,即抑制滑膜炎癥、防止和控制關節破壞、阻止功能喪失及減輕疼痛。CIA 模型是目前國際慣用的 RA 動物模型,具有與人類 RA 較相似的臨床、組織病理學和免疫學變化特點。已知 RA 的關節損傷和骨破壞是由慢性滑膜炎癥所介導。感染或創傷等外來刺激,啟動了自身免疫反應,使滑膜細胞迅速增殖,各種炎癥細胞對滑膜的浸潤加強,同時分泌產生大量細胞因子、炎癥介質和各種抗體等,聯合介導了 RA 炎癥關節損傷和骨破壞。
中醫在認識與治療本病上有獨到的優勢。風濕性關節炎屬于中醫“痹證”范疇,歷代醫家根據其特點又稱之為“歷節病”、“鶴膝風”、“痛痹”、“骨痹”、“旭痹”等。中醫認為本病是由素體虛弱,正氣不足,膝理不密,衛外不固,加之外感風、寒、濕、熱之邪而形成。即《素問.痹論》所言“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氣血運行不暢,癖血阻絡是痹證的中心環節。 病多因稟賦素虛,調攝不慎,病邪復感,直接感受風濕熱之邪,或風寒濕三邪,也可由臟腑功能失調,如陽熱體質,或陰血虧耗所致。何永生等認為RA發病的病機關鍵是邪正交爭中的正傷與邪侵。正傷指人體的正氣虧虛及血瘀、氣滯、痰凝等,是其發病的內在因素;邪侵多責之于風寒濕熱。
小金發蘚:為金發蘚科小金發蘚屬植物東亞小金發蘚Pogonatum inflexum(Lindb.)Lac.[Polytricum inflexum Lindb.]的全草。5-7月采收,洗凈,曬干。【性味】辛;溫。【功能主治】鎮靜安神;散瘀;止血。主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跌打損傷;吐血。【化學成份】 含牛磺酸。【性狀】本品為數株叢集在一起的團塊,莖長2-8cm,暗綠色或黃褐色。濕潤分離后,每株莖單一,基部密生細假根。葉闊披針形,漸尖,基部圓卵形,內凹,半鞘狀,邊緣有粗鋸齒;中肋粗,長達葉尖,腹面布滿櫛片。有的可見細長蒴柄,橙黃色。孢蒴圓柱形,蒴蓋有長喙,蒴帽密布黃色長毛。氣微,味淡。收載于中藥大辭典。
飛蛾樹:為槭樹科槭屬植物長裂葛蘿槭Acer grosseri Pax var.hersii(Rehd.)Rehd.[A.hersii Rehd.]的嫩枝和果實。9-10月采收果實,曬干;6-7月采收嫩枝,曬干。【性味】 苦;咸;平。【功能主治】止咳;斂瘡。主新久咳嗽;鵝口瘡。【原形態】 長裂葛蘿槭 落葉喬木,高達8m。樹皮淡褐色,光滑;當年生枝綠色或紫綠色,多年生枝灰黃色或灰褐色,葉對生;葉柄長2-3cm,細瘦,無毛;葉片紙質,卵形,長7-9cm,寬5-6cm,邊緣具密而尖銳的重鋸齒,先端銳尖,基部近于心臟形,常較深的3裂,中央裂片較大,三角狀卵形,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嫩時在葉脈基部被淡黃色叢毛,老則脫落;基出脈3條,側脈羽狀。花單性,雌雄異株,常成細瘦下垂的總狀花序;萼片5;花瓣5;雄蕊8,無毛,在雌花中不發育;花盤位于雄蕊內側;子房紫色,在雄花中不發育。花梗長3-4mm。翅果幼時淡紫色,熟后黃褐色;小堅果微扁平,翅連同小堅果長2.5-2.9cm,寬約5mm,張開成鈍角或近于水平。花期4月,果期9月。收載于中藥大辭典。
蒙自水芹:本品為傘形科水芹屬植物蒙自水芹Oenanthe riuularis Dunn的全草。夏季采收,洗凈,曬干。【性味】味辛;微甘;性平。【歸經】歸胃;脾;膀胱經。【功能主治】健胃消積;清熱利尿;消腫解毒。主慢性胃炎;食積胃痛;白濁;淋痛;跌打腫痛;血虛風毒。【性狀】本品多皺縮成團。莖細長,少分枝,葉片皺縮,易碎,完整的葉片羽狀分裂,裂片窄,線形或卵狀披針形,葉有長柄。質輕脆,氣香,味微辛、苦。【原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全株光滑無毛。莖直立,下部匍匐,單一或有少數分枝。葉柄長4-6cm,葉片輪廓廣三角形或三角形,長4.5-6cm,寬3.5-6cm,一回羽狀深裂,稀二回羽狀分裂;莖下部葉裂片卵形,末回裂片長1-1.5cm,寬0.5cm,邊緣有缺刻狀鋸齒;莖上部葉末回裂片線形,全緣。復傘形花序頂生,花序梗長2-5cm;無總苞片;傘輻6-7,直立或開展;小總苞片線形,多數;小傘形花序有花20余朵;萼齒披針形;花瓣自色,倒卵形;花柱基圓錐形,花柱直立或叉以。雙懸果橢圓形,長2mm,寬1mm,側棱較中棱和背棱隆起,背棱線形;每棱槽內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5-7月,果期7-8月。收載于中藥大辭典。
草本三角楓:本品為傘形科植物川滇變豆菜Sanicula astrantifolia Wolff ex Kresch.的全草。6-9月采收,曬干。【性味】辛、微苦,溫。【歸經】歸肝經。【功能主治】祛風濕;通經絡。主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跌打損傷。【原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全株無毛。根粗短,有多數細長支根。莖直立,上部立,上部2-4叉狀分枝。基生葉葉柄長5-20cm,基部有寬膜質鞘。葉片近革質,心狀三角形成圓腎形,長2.5-8cm,寬2.5-9cm,掌狀三溶裂,中間裂片寬倒卵形,側面裂片鞭形卵狀披針形,有時又有1-2深缺刻,邊緣有粗圓鋸齒,齒端有短尖頭,掌狀脈3-5。復傘形花序頂生;總苞片數個,線形;傘輻少數;小總苞片7-10,線形;小傘形花序有花約10個;萼齒線狀披針形;花瓣倒卵形,白色或粉紅色;花柱向外展開。雙懸果倒圓錐狀,長約2mm,下面皮刺短,上部皮刺呈鉤狀,金黃色或紫紅色;分生果橫剖面呈圓形,胚乳腹面平直,油管小,不明顯。花、果期7-10月。收載于中藥大辭典。
遠志苷Ⅱ(Senegin Ⅱ): CAS號34366-31-9,分子式C70H104O32,分子量1457.56。【生物活性】抗腫瘤;鎮咳劑(祛痰)。【成分來源】美遠志 Polygala senega。
遠志苷Ⅱ(Senegin 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背景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有效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制成該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
飛蛾樹480-490重量份 小金發蘚450-460重量份 遠志苷Ⅱ5-7重量份 蒙自水芹380-390重量份 草本三角楓346-348重量份。
優選的用于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藥組成:
飛蛾樹485重量份 小金發蘚455重量份 遠志苷Ⅱ6重量份 蒙自水芹385重量份 草本三角楓347重量份。
一種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可以采用制劑學的常規方法制備成片劑或膠囊劑或滴丸。
一種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與化學藥或中藥組成的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
一種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制備:
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飛蛾樹480-490重量份 小金發蘚450-460重量份 遠志苷Ⅱ5-7重量份 蒙自水芹380-390重量份 草本三角楓346-348重量份;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飛蛾樹、小金發蘚、遠志苷Ⅱ、蒙自水芹、草本三角楓,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8%乙醇作為溶劑,在37℃溫浸提取,提取次數為17次,每次提取時間為23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47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3,濾過,藥液通過HZ-801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27%乙醇溶液洗脫HZ-801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27%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57%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28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3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的40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0,濾過,藥液通過DS-401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溶液洗脫DS-401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優選的一種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制備:
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飛蛾樹485重量份 小金發蘚455重量份 遠志苷Ⅱ6重量份 蒙自水芹385重量份 草本三角楓347重量份;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飛蛾樹、小金發蘚、遠志苷Ⅱ、蒙自水芹、草本三角楓,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8%乙醇作為溶劑,在37℃溫浸提取,提取次數為17次,每次提取時間為23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47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3,濾過,藥液通過HZ-801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27%乙醇溶液洗脫HZ-801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27%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57%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28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3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的40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0,濾過,藥液通過DS-401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溶液洗脫DS-401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一種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可以采用制劑學的常規方法制備成片劑或膠囊劑或滴丸。
一種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藥物組合物與化學藥或中藥組成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
藥物組合物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療效顯著。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飛蛾樹485g 小金發蘚455g 遠志苷Ⅱ6g 蒙自水芹385g 草本三角楓347g;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飛蛾樹、小金發蘚、遠志苷Ⅱ、蒙自水芹、草本三角楓,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8%乙醇作為溶劑,在37℃溫浸提取,提取次數為17次,每次提取時間為23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47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3,濾過,藥液通過HZ-801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27%乙醇溶液洗脫HZ-801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27%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57%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28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3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的40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0,濾過,藥液通過DS-401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溶液洗脫DS-401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實施例2: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飛蛾樹480g 小金發蘚460g 遠志苷Ⅱ5g 蒙自水芹390g 草本三角楓346g;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飛蛾樹、小金發蘚、遠志苷Ⅱ、蒙自水芹、草本三角楓,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8%乙醇作為溶劑,在37℃溫浸提取,提取次數為17次,每次提取時間為23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47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3,濾過,藥液通過HZ-801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27%乙醇溶液洗脫HZ-801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27%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57%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28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3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的40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0,濾過,藥液通過DS-401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溶液洗脫DS-401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實施例3: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飛蛾樹490g 小金發蘚450g 遠志苷Ⅱ7g 蒙自水芹380g 草本三角楓348g;
制備方法:
(1)按原料藥配比取飛蛾樹、小金發蘚、遠志苷Ⅱ、蒙自水芹、草本三角楓,混勻,用重量百分比濃度38%乙醇作為溶劑,在37℃溫浸提取,提取次數為17次,每次提取時間為23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原料藥總重量的47倍,濾過,得藥渣A和提取液A,提取液A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3,濾過,藥液通過HZ-801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27%乙醇溶液洗脫HZ-801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27%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A;
(2)取步驟(1)藥渣A,用重量百分比濃度57%乙醇作為溶劑,加熱回流提取28次,每次提取時間為0.3小時,每次溶劑用量為藥渣A重量的40倍,濾過,得藥渣B和提取液B,提取液B回收乙醇,濃縮至相對密度1.10,濾過,藥液通過DS-401大孔吸附樹脂柱,先用水洗脫,再用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溶液洗脫DS-401大孔吸附樹脂柱,收集重量百分比濃度63%乙醇洗脫液,回收乙醇,濃縮干燥,即得提取物B;
(3)將提取物A和提取物B混勻,即得藥物組合物。
實施例4:片劑的制備
取實施例1藥物組合物78g,加入淀粉145g,混勻,制粒,干燥,加微晶纖維素38g,硬脂酸鎂4g,混勻,壓制成700片, 即得藥物組合物片劑。
實施例5:膠囊的制備
取實施例2藥物組合物230g,加入淀粉142g,混勻,制粒,干燥,整粒,加入適量硬脂酸鎂,混勻,裝膠囊1100粒,即得藥物組合物膠囊。
實施例6:滴丸的制備
稱取聚乙二醇 6000 312g水浴(80℃)加熱煮熔,加入實施例3藥物組合物9.5g,充分攪拌均勻,以液體石蠟為冷卻劑,置玻璃管(4*80cm)中,冷卻溫度為-5℃,滴口內外徑為7.0/2.0(mm/mm),滴口距液面為2.6cm,滴速以每分53滴為最佳條件,用棉布吸干滴丸表面的冷凝劑,即得藥物組合物滴丸。
實施例7: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
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
飛蛾樹489重量份 蒙自水芹350重量份 草本三角楓300重量份。
實施例8: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
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
遠志苷Ⅱ1重量份 蒙自水芹190重量份 草本三角楓200重量份。
實施例9: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
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組合物的原料藥的組成和重量份為:
遠志苷Ⅱ4重量份 蒙自水芹300重量份 草本三角楓140重量份。
實驗例1:防治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試驗研究
1實驗材料
1.1動物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清潔級,體質量(160±10)g,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許可證號:SCXK-(軍)2002-001)。
1.2藥物及試劑
藥物組合物(實施例1藥物組合物)用前制成含0.1g藥材 /mL的水煎液。牛Ⅱ型膠原(CⅡ),chondrex公司產品;完全弗氏佐劑(CFA),Difco公司產品;白細胞介素(IL)-1β、腫瘤壞死因子(TNF)-α和IL-6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測定試劑盒,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科技開發中心放免所產品;前列腺素(PG)E2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試劑盒,美國R&D進口分裝產品;Rabbit Anti-Rat IgM (bsb-0346R)、Rabbit Anti-Rat IgG (bsb-0293R)、streptavidin/HRP(bsb-0437R),北京博奧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產品。
1.3儀器
BMJ-1生物組織包埋機、QPJ-1C石蠟切片機(天津航空機電公司);111N-101-20g數顯游標卡尺(廣陸數字測控股份有限公司);LANMED SOPHIE 乳腺鉬靶機(芬蘭 Planmed Oy 公司);GC911放射免疫γ計數器(中國科技大學科技實業總公司);Multiskan Ascent酶標儀(芬蘭Labsystems公司)。
2實驗方法
2.1造模及給藥
將大鼠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及藥物組合物組,每組10只。除正常組外,其余2組制備CIA模型:取適量牛CⅡ乳化劑,溶于0.1mol/L醋酸(4℃過夜),加入 CFA,混懸乳劑充分乳化,以滴入水中呈珠狀為度,取適量配好的乳劑,每只大鼠以0.1mL(含100μgCⅡ)于尾根部皮下散點注射。第7日等量乳化劑激發免疫。造模后第7日開始灌胃給藥,藥物組合物給藥劑量分別為0.2g藥材/kg,按1mL/100g體質量給藥,每日1次,連續4周。同時,正常組和模型組灌服等容積蒸餾水。
2.2取材及組織處理
免疫后第35日大鼠眼球后靜脈叢取血,4℃離心,取血清-20℃保存待用;取雙后肢膝關節和右后踝關節4%多聚甲醛溶液4℃固定,X線拍片(側位)后,10%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溶液脫鈣,石蠟包埋,常規切片5μm,蘇木素-伊紅(HE)染色;取左后踝關節去皮、液氮冷凍后進行組織勻漿,取上清-20℃保存待用。
2.3檢測指標
2.3.1發病率及關節炎指數評分
自免疫8d開始,每3d進行一次臨床積分,每足4分制,共16分。采用0~4級關節評分法。0分,無關節炎:1分,小趾關節輕度腫脹;2分,小趾關節和足跖腫脹;3分,踝關節以下的足爪腫脹;4分,包括踝關節在內全部關節腫脹。關節炎發生率:以至少有1只爪臨床積分≥2分判斷為關節炎發生。
2.3.2關節組織病理形態學觀察和評分
光鏡下觀察踝關節滑膜、軟骨、骨的病理改變,并從炎性細胞浸潤、血管翳形成、軟骨破壞和骨侵蝕等方面進行半定量分析。評分標準參照相關文獻。炎性細胞浸潤:0分,無炎性細胞;1分,稀疏散在;2分,較密集;3分,大量。血管翳形成:0 ,無形成;1分,少量存在<50%;2分,血管翳面積>50%;3分,大量存在。關節軟骨破壞:0分,無破壞;1分,小灶狀破壞<1/3;2分,1/2破壞;3分,2/3 破壞;4分,全部破壞。骨侵蝕程度:0分,無侵蝕;1分,少量侵蝕<50%;2分,侵蝕面積>50%;3分,大量侵蝕。
2.3.3關節X光片分析
計分標準。骨侵蝕:0分,正常;1分,可疑或有1個微小局部病灶;2分,2個局部病灶或病灶總表面積≤50%;3分,3個以上的病灶或病灶總表面積>50%;4分,關節面完全破壞,或出現骨縮小。關節間隙:0分,正常;1分,可疑或有1個微小局部病灶;2分,關節出現狹窄;3分,關節強直或關節間隙增寬。骨破壞:0分,正常;1分,骨質疏松期;2分,骨質破壞期;3分,骨質嚴重破壞期;4分,強直。
2.3.4促炎細胞因子和炎癥介質含量
RIA檢測血清和關節組織勻漿上清中促炎細胞因子 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酶聯免疫吸附技術檢測血清 PGE2的含量,具體操作按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5.0 軟件,組織病理和影像學計分的評價統計方法采用非參數檢驗(Kruskal-Wallis test),發病率統計采用卡方檢驗,其余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實驗數據以x±s 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4 結果
4.1 藥物組合物對膠原誘導型關節炎大鼠關節炎臨床積分及發病率的影響
正常組大鼠關節無紅腫變形;模型組大鼠關節炎臨床癥狀在免疫后第 10 日開始出現,17 d 紅腫明顯加重,最高臨床積分8.2 分,28 d 部分可見關節變形。發病率自免疫后 23 d 起一直維持在 90%的高水平,32 d 達到 100%。藥物組合物組能明顯降低臨床積分(3.2分)和發病率(30%)。
4.2 藥物組合物對膠原誘導型關節炎大鼠病理改變的影響
正常組關節結構正常,滑膜組織無充血水腫,滑膜細胞無增生,無血管翳形成,關節軟骨表面光滑、無剝脫,關節軟骨下骨小梁大小、排列正常;模型組可見明顯的滑膜細胞增生,排列紊亂,滑膜組織充血水腫,并可見炎性細胞浸潤,血管翳形成,軟骨表層細胞變性、壞死,關節軟骨面剝脫,關節腔內有大量的剝脫壞死組織,軟骨下骨小梁排列紊亂;藥物組合物組滑膜組織充血水腫明顯減輕,滑膜細胞增生明顯減輕,炎性細胞浸潤顯著減少,血管增生和血管翳形成受到抑制。
4.3 藥物組合物對膠原誘導型關節炎大鼠影像學改變的影響
正常組踝關節面光滑,關節間隙清晰;模型組關節面呈蟲蝕樣破壞,邊緣性骨質侵蝕,伴骨質增生反應,骨端增生、粗大,關節間隙狹窄或增寬,關節相互融合甚至骨性強直;與模型組相比,藥物組合物組關節面較光滑,關節間隙較清晰。
4.4 藥物組合物對膠原誘導型大鼠血清和關節組織促炎細胞因子和血清炎癥介質的影響
模型組血清和炎癥關節組織中促炎細胞因子 IL-1β、TNF-α和 IL-6 含量以及血清中炎癥介質 PGE2的含量均較正常組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0.01)。除關節組織中 TNF-α外,藥物組合物組可顯著降低 CIA 大鼠血清和炎癥關節中升高了的促炎細胞因子 IL-1β、TNF-α和IL-6 和炎癥介質 PGE2的含量(P<0.05,P<0.01,P<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