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膽囊取石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膽囊取石方法、溶石袋及膽囊取石裝置
背景技術:
膽囊結石是指發生在膽囊內的結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病癥。經過長時間的沉積和聚集,膽囊膽汁中的高濃度的膽固醇和膽色素經過復雜的病理過程即可能結晶形成結石。隨年齡增長,發病率也逐漸升高,女性明顯多于男性。膽囊對于人體來說仍具有許多重要的作用,傳統的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會帶來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和合并癥,包括消化不良、膽汁反流、膽管末端括約肌功能失調和結腸癌發病率升高。為了克服以上的缺點,因此才新出現了保膽手術。
現有治療膽囊結石的保膽手術為內鏡下保膽取石術,內鏡下保膽取石技術借助纖維膽道鏡、腹腔鏡、胃鏡及其它相關設備,經肋緣、胃壁或直腸壁小切口(1.5~2cm)入腹,切開膽囊,在內鏡的直視下取出膽囊內結石,既保留膽囊及其功能,又取凈結石。
但是內鏡下保膽取石技術必須在病人全麻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對于年齡較大、患有合并癥不能耐受全身麻醉的患者來說不適用,所以亟需發明一種適應群體更廣泛的保膽取石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膽囊取石方法、溶石袋及膽囊取石裝置,以解決現有保膽取石技術中存在的取石過程需要全身麻醉,適應人群受到限制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的膽囊取石方法,包括:
S1.形成膽囊與外界的連通通道;
S2.將溶石袋從連通通道送入膽囊;
S3.用溶石袋捕捉膽結石,使膽結石置于溶石袋內;
S4.向溶石袋內輸入溶石液并密封溶石袋;
S5.將溶石袋內的廢液和膽結石殘渣排出溶石袋。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S1中采用穿刺針和外鞘管建立膽囊與外界的連通通道,所述穿刺針包括針芯和針套,所述外鞘管包括擴張器和外套,所述步驟S1包括:
S10.使用穿刺針刺入膽囊;
S11.拔出穿刺針針芯;
S12.向穿刺針套管內伸入導絲,使導絲一端進入到膽囊內后拔出穿刺針套;
S13.導絲另一端穿過外鞘管,外鞘管沿著導絲進入膽囊;
S14.撤出導絲以及外鞘管的擴張器,所述外鞘管外套即為膽囊與體外的連通通道。
進一步的,所述連通通道的直徑小于4mm。
本發明提供的溶石袋,用于捕捉膽結石,并在其內進行溶石反應,包括袋體、開合機構和操作桿,所述袋體固定在所述操作桿一端,所述開合機構設置在所述袋體的開口位置,用于調節所述袋體開口的關閉和開啟。
進一步的,所述袋體的材料為聚酯纖維或者聚四氟乙烯。
進一步的,所述操作桿的材料為彈性材料,所述操作桿受到外力變形,且外力撤去后恢復原來的形狀。
進一步的,所述袋體包括由相對的第一袋邊和第二袋邊形成的袋口,所述第一袋邊和第二袋邊具有共同的固定端,所述第一袋邊還具有第一活動端,所述操作桿自所述第一活動端穿插至所述固定端,所述固定端到第一活動端之間的距離可調;
所述第二袋邊還具有第二活動端和第三活動端,所述固定端到第二活動端之間的距離可調;
所述第三活動端設置在所述第二袋邊的固定端和第二活動端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開合機構包括第一手術線、第二手術線以及第三手術線,所述第二手術線一端固定在所述固定端,另一端荷包縫合結束于所述第二活動端;
所述第三手術線一端固定縫合在所述第三活動端;
所述第一手術線一端固定縫合在所述第一活動端或者第二活動端。
本發明提供的膽囊取石裝置,包括上述的溶石袋,所述膽囊取石裝置還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用于向溶石袋內輸入溶石液,以及將廢液和膽結石殘渣排出溶石袋。
進一步的,所述引流管包括進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直徑大于進液管的直徑。
本發明提供的本發明提供的膽囊取石方法,首先在膽囊與外界之間形成一條連通通道,整個手術在就是這個連通通道內進行;然后,從連通通道將溶石袋導入到人體的膽囊內;導入后,用溶石袋將膽囊內的結石捕捉,從而使得膽結石置于溶石袋內;緊接著向溶石袋內輸入溶石液并將溶石袋密封,使溶石液與膽結石發生反應,從而分解膽結石;最后將反應過后的廢液和膽結石殘渣導出溶石袋,這樣就可以在人體內將膽結石去除掉了,整個過程溶石液不會對膽囊造成損害,安全可靠。
本發明提供的溶石袋,用于捕捉膽結石,并在其內進行溶石反應,包括袋體、開合機構和操作桿,所述袋體固定在所述操作桿一端,使用時,操作者用手握住操作桿,將溶石袋通過膽囊和外界之間的連通通道導入到膽囊內部,控制開合機構,將袋體的開口打開,通過操作桿控制袋體進行膽結石捕捉,待膽結石捕捉完畢后,向溶石袋內輸入溶石液,并控制開合機構,使袋體的開口關閉,可以使袋體密封。膽結石和溶石液的整個反應過程都是在溶石袋內進行的,溶石液不會流入到膽囊內,對當膽囊壁造成傷害,從而可以達到保證保膽取石手術安全有效的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膽囊取石裝置,包括上述的溶石袋,用于捕捉膽結石,并在其內進行溶石反應。所述膽囊取石裝置還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用于向溶石袋內輸入溶石液,以及將廢液和膽結石殘渣排出溶石袋。整個過程都是在密封的溶石袋內進行的,溶石液或者反應后的廢液不會進入到人體的膽囊內,從而達到保證病人不會受到二次傷害的效果。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膽囊取石的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溶石袋第一袋邊所在面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溶石袋第二袋邊所在面的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溶石袋開口后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膽囊取石裝置中引流管的剖視圖。
圖標:100-溶石袋;110-操作桿;121-第一袋邊;122-第二袋邊;131-固定端;132-第一活動端;133-第二活動端;134-第三活動端;141-第一手術線;142-第二手術線;143-第三手術線;200-引流管;210-進液管;220-出液管;211-出液端;221-進液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膽囊取石方法,如圖1所示,可以將膽結石從膽囊內排出,包括如下步驟:
S1.形成膽囊與外界的連通通道。
具體地,操作者先使用穿刺針刺入膽囊,然后將穿刺針的針芯拔出,將一根導絲的一端從穿刺針的套管內伸入膽囊,然后將穿刺針套管拔出。導絲另一端穿過外鞘管,這樣,外鞘管就可以沿著導絲進入膽囊內了,最后撤出導絲以及外鞘管的擴張器,只留外鞘管的外套在膽囊內,所述外鞘管外套即成為膽囊與體外的連通通道,因為外鞘管的外套直徑較小,對人身體的傷害不大。
S2.將溶石袋從連通通道送入膽囊。
將外鞘管的外套植入到人體內后,將溶石袋從外鞘管的外套伸入到膽囊內。
S3.用溶石袋捕捉膽結石,使膽結石置于溶石袋內。
溶石袋進入到膽囊后,將溶石袋的開口打開,通過超聲成像或者DSA成像技術尋找到膽囊內的膽結石,然后操作溶石袋將膽結石捕捉,使膽結石位于溶石袋內。
S4.向溶石袋內輸入溶石液并密封溶石袋。
捕捉到膽結石后,可以通過外鞘管外套向溶石袋內引入引流管,然后將溶石袋密封,通過引流管向溶石袋內輸入溶石液,讓溶石液和膽結石反應,從而將膽結石分解。
具體的,因為膽囊結石的主要化學成分為膽固醇和膽色素,當膽固醇和膽色素在膽囊膽汁中的濃度過高即可能結晶形成結石。而甲基叔丁醚、乙基叔丁醚、丙酸乙酯能夠溶解膽固醇,二甲亞砜能夠溶解膽色素,所以溶石液可以包括上述溶液。
S5.將溶石袋內的廢液和膽結石殘渣排出溶石袋。
最后,可以通過引流管將反應后的廢液和膽結石廢渣排出體外,完成了溶石、取石的過程。
需要說明的,連通通道的直徑小于4mm。上述外鞘管可以為12F外鞘管,外鞘管的直徑再大則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本發明采用的外鞘管的直徑小于4mm。
本發明提供的膽囊取石方法,首先在膽囊與外界之間形成一條連通通道,整個手術就是在這個連通通道內進行;然后,從連通通道將溶石袋導入到人體的膽囊內;導入后,用溶石袋將膽囊內的結石捕捉,從而使得膽結石置于溶石袋內;緊接著向溶石袋內輸入溶石液并將溶石袋密封,使溶石液與膽結石發生反應,從而分解膽結石;最后將反應過后的廢液和膽結石殘渣導出溶石袋,這樣就可以在人體內將膽結石去除掉了,整個過程溶石液不會對膽囊造成損害,安全可靠。
本發明提供的溶石袋,如圖2-4所示,用于捕捉膽結石,并在其內進行溶石反應,包括袋體、開合機構和操作桿110,所述袋體固定在所述操作桿110一端,操作者通過操作桿110來控制溶石袋100捕捉膽結石。所述開合機構設置在所述袋體的開口位置,當需要使用溶石袋100捕捉膽結石時,可以通過控制開合結構將溶石袋100的開口張開,而在利用溶石液溶解膽結石的過程中,開合機構控制溶石袋100的開口閉合,從而將溶石袋100密封,不會有溶石液進入到膽囊內,整個手術安全可靠。
袋體的材料為聚酯纖維或者聚四氟乙烯。袋體作為溶石反應的發生地,需要具有抗腐蝕性。因為膽囊結石的主要化學成分為膽固醇和膽色素,當膽固醇和膽色素在膽囊膽汁中的濃度過高經過病理過程即可能結晶形成結石。而甲基叔丁醚、乙基叔丁醚、丙酸乙酯能夠溶解膽固醇,二甲亞砜能夠溶解膽色素,所以溶石液可以包括上述溶液。袋體的材料為聚酯纖維或者聚四氟乙烯可以保證在手術過程中,溶石袋100一直是處于密封的狀態的,不會有溶石液從溶石袋100內流出進入到膽囊,以危害病人膽囊。
所述操作桿110的材料為彈性材料,所述操作桿110受到外力變形,且外力撤去后恢復原來的形狀。操作桿110可以采用細金屬導絲,細金屬導絲在受力后會發生形變,在手術過程中,操作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控制操作桿110。
袋體包括由相對的第一袋邊121和第二袋邊122形成的袋口,所述第一袋邊121和第二袋邊122具有共同的固定端131,所述第一袋邊121還具有第一活動端132,所述操作桿110自所述第一活動端132穿插至所述固定端131,穿插的形式類似于荷包縫合,將操作桿110的一端,從第一袋邊121的正面和反面交替的穿插進入。最后將操作桿110的進入端與袋體的固定端131固定,這樣第一袋邊121的第一活動端132就可以滑向固定端131,從而達到所述固定端131到第一活動端132之間的距離可調;所述第二袋邊122還具有第二活動端133和第三活動端134,第二活動端133與第一活動端132相對設置,所述固定端131到第二活動端133之間的距離可調;所述第三活動端134設置在所述第二袋邊122的固定端131和第二活動端133之間。
具體地,所述開合機構包括第一手術線141、第二手術線142以及第三手術線143,所述第三手術線143一端固定縫合在所述第三活動端134,這樣拉動第三手術線143,第三手術線143卡在膽囊與外界的連通通道側壁,從而可以將溶石袋100的袋口打開。所述第二手術線142一端固定縫合在所述固定端131,另一端荷包縫合結束于所述第二活動端133,這樣拉動第二手術線142及操作桿110,可以縮小固定端131到第二活動端133的距離,從而將溶石袋100的袋口關閉。所述第一手術線141一端固定縫合在所述第一活動端132或者第二活動端133,用于膽囊取石結束后將溶石袋100拉出膽囊。
具體地,使用上述溶石袋100進行膽結石捕捉的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先建立一條膽囊和外界的連通通道,操作者先使用穿刺針刺入膽囊,然后將穿刺針的針芯拔出,將一根導絲的一端從穿刺針的套管內伸入膽囊,然后拔出穿刺針套管。從導絲的另一端穿過外鞘管,這樣,外鞘管就可以沿著導絲進入膽囊內了,最后撤出導絲以及外鞘管的擴張器,只留外鞘管的外套在膽囊內,所述外鞘管外套即成為膽囊與體外的連通通道,因為外鞘管的外套直徑較小,對人身體的傷害不大。
第二,通過操作桿110將溶石袋100從連通通道送入膽囊。
第三,通過牽引第三手術線143,操作桿110發生彎曲,第三活動端134向外鞘管的出口位置移動,溶石袋100的開口被張開,通過超聲成像或者DSA成像技術尋找到膽囊內的膽結石,然后操作溶石袋100將膽結石捕捉,使膽結石位于溶石袋100內。
第四,通過向外牽引第二手術線142和操作桿110,可以使第一活動端132和第二活動端133向固定端131移動,將溶石袋100的開口關閉。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溶石袋100,用于捕捉膽結石,并在其內進行溶石反應,包括袋體、開合機構和操作桿110,所述袋體固定在所述操作桿110一端,操作者通過操作桿110來控制溶石袋100捕捉膽結石。所述開合機構設置在所述袋體的開口位置,當需要使用溶石袋100捕捉膽結石時,可以通過控制開合結構將溶石袋100的開口張開,而在利用溶石液溶解膽結石的過程中,開合機構控制溶石袋100的開口閉合,從而將溶石袋100密封,不會有溶石液進入到膽囊內,整個手術安全可靠。
本發明提供的膽囊取石裝置,包括上述溶石袋100,所述膽囊取石裝置還包括引流管200,所述引流管200包括進液管210和出液管220。在使用過程中,首先利用上述溶石袋100對膽結石進行捕捉,然后將引流管200的一端通過連通通道導入到溶石袋100內,通過控制溶石袋100的開合機構將溶石袋100的袋口關閉,然后利用引流管200向溶石袋100內輸入溶石液,在溶石袋100內進行溶石反應,同時,將反應后的廢液和膽結石殘渣導出膽囊。
如圖5所示,出液管220具有進液端221,進液端221的側壁上設置有多個通孔,用于增加廢液和廢渣進入到出液管220的幾率,更快的將溶石袋100內的廢液和廢渣導出膽囊。
出液管220的進液端221要長于進液管210的出液端211,當進液管210的出液端211完全進入到溶石袋100后,出液管220的進液端221呈“U”形位于溶石袋100內,可以增加出液管220與溶石袋100內溶液的接觸面積,有利于加快廢液及膽結石殘渣的排出。
優選地,引流管200包括進液管210和出液管220,溶石液通過進液管210導入溶石袋100,出液管220用于將廢液及膽結石殘渣導出膽囊,并且所述出液管220的直徑大于進液管210的直徑。因為整個手術建立在在微創的前提下,所以引流管200的不能太粗,進液管210只是用于向膽囊內輸入溶石液,所以可以設置的相對細一些;相對地,因為在溶解膽結石的過程中,會有少量的膽結石沒有被完全溶解,如果出液管220設置的比較細的話,可能會造成堵塞的情況出現,所以設置出液管220相對較粗一些。這樣就在保證引流管200整體較細的情況下,不容易造成出液管220堵塞的情況出現。
優選地,所述進液管210和出液管220一體成型,也就是說,進液管210和出液管220為引流管200的兩個腔管,這樣保證了引流管200外壁的橫截面為圓形,整體性更高,且適應手術環境。
具體地,使用上述膽囊取石裝置的具體步驟如下第一,先建立一條膽囊和外界的連通通道,操作者先使用穿刺針刺入膽囊,然后將穿刺針的針芯拔出,將一根導絲的一端從穿刺針的套管內伸入膽囊,然后拔出穿刺針套管。從導絲的另一端穿過外鞘管,這樣,外鞘管就可以沿著導絲進入膽囊內了,最后撤出導絲以及外鞘管的擴張器,只留外鞘管的外套在膽囊內,所述外鞘管外套即成為膽囊與體外的連通通道,因為外鞘管的外套直徑較小,對人身體的傷害不大。第二,通過操作桿110將溶石袋100從外鞘管外套送入膽囊。第三,通過牽引第三手術線143,操作桿110發生彎曲,第三活動端134向外鞘管的出口位置移動,溶石袋100的開口被張開,通過超聲成像或者DSA成像技術尋找到膽囊內的膽結石,然后操作溶石袋100將膽結石捕捉,使膽結石位于溶石袋100內。第四,將引流管200從外鞘管外套導入到溶石袋100。第五,通過向外牽引第二手術線142和操作桿110,可以使第一活動端132和第二活動端133向固定端131移動,將溶石袋100的開口關閉。第六,通過引流管200的進液管210向溶石袋100內注入溶石液,溶石將與膽結石反應后的廢液及膽結石殘渣從引流管200的出液管220排出溶石袋100。第七,膽囊取石結束后,向外牽引第一手術線141,將溶石袋100從膽囊內取出。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