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到一種橈骨遠端骨折復位鉗。
背景技術:
在醫院骨科臨床手術中,橈骨遠端骨折是一種最常見的上肢骨折,對于復雜的橈骨遠端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是首選治療方法。在手術中,橈骨遠端骨折的部位通常是比較粉碎。使用普通復位器對于粉碎骨折復位費時費力,對于如何維持橈骨遠端骨折復位常常是一個難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針對橈骨遠端骨折的專用復位器。研發一種結構簡單,方便實用,夾持穩固,對橈骨遠端骨折進行復位的橈骨遠端骨折復位鉗是當前本技術領域急需完成的任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方便實用、夾持穩固、對橈骨遠端骨折進行復位的橈骨遠端骨折復位鉗。
為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結構技術方案:一種橈骨遠端骨折復位鉗,由第一夾持臂、第二夾持臂、鎖扣、限位鉤、鉸鏈及夾持框組成,其特點是:第一夾持臂為彎曲成S形的不銹鋼桿體,第二夾持臂與第一夾持臂結構相同對應彎曲成反S形的不銹鋼桿體,第一夾持臂與第二夾持臂中部疊加,并由鉸鏈連接,鉸鏈上部兩個弧形內凹的第一和第二夾持臂之間形成夾持空間,兩個夾持臂頂端各自固定互相對應的矩形夾持框,相對的夾持框平面內凹,與橈骨遠端掌背側面的骨形相適應,夾持框平面上設有防滑紋;鉸鏈下部兩個弧形外凸的第一和第二夾持臂構成圓弧握手手柄,握手手柄內側設有相互匹配對應的鉤狀鎖扣,并由限位鉤限位,構成一種橈骨遠端骨折復位鉗。
本實用新型夾持端采用與橈骨遠端骨折解剖型骨形相適應的矩形夾持框,夾持骨體時,能與骨體貼合緊密,而個弧形內凹夾持臂之間形成夾持空間與橈骨遠端骨折解剖型骨形相適應,使得夾持骨體時牢靠穩固,鉤狀鎖扣鎖緊時配合帶防滑紋的夾持框保持夾持力,方便對橈骨遠端骨折復位。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實用、夾持穩固、便于對橈骨遠端骨折進行復位,達到了發明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1顯示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一種橈骨遠端骨折復位鉗,由第一夾持臂6、第二夾持臂5、鎖扣3、限位鉤4、鉸鏈2及夾持框1組成,第一夾持臂6為彎曲成S形的不銹鋼桿體,第二夾持臂5與第一夾持臂結構相同對應彎曲成反S形的不銹鋼桿體,第一夾持臂6與第二夾持臂5中部疊加,并由鉸鏈2鉸鏈連接,鉸鏈2上部兩個弧形內凹的第一夾持臂6和第二夾持臂5之間形成夾持空間,第一夾持臂6與第二夾持臂5頂端各自固定互相對應的矩形夾持框1,相對的夾持框1平面內凹,與橈骨遠端掌背側面的骨形相適應,夾持框1平面上設有防滑紋7;鉸鏈2下部兩個弧形外凸的第一夾持臂6與第二夾持臂5構成圓弧握手手柄,握手手柄內側設有相互匹配對應的鉤狀鎖扣3,并由限位鉤4限位,構成一種橈骨遠端骨折復位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