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床配件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兒童床自鎖萬向輪。
背景技術:
為了能夠提高護理的便捷性,特別是病床。
目前,現有的病床其都具有床輪鎖止的功能。鎖止是通過剎車片進行鎖定控制的。目前的鎖止方式一般為踩腳的方式,然后迫使剎車片與床輪接觸,即,實現鎖止。但是,現有的鎖止方式其存在剎車穩定性差的技術問題。
例如,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病床的腳輪剎車系統[申請號:200420115393.2:,底座上固連著剎車管,腳踏和剎車管同一軸心固連在一起,剎車管上焊接了兩條圓鋼,所述圓鋼穿過傳動塊上的長孔,傳動塊和剎車六角鋼固連在一起,剎車六角鋼穿過中控腳輪里的凸輪的內六角孔,凸輪就可以跟隨剎車六角鋼一起轉動,在剎車松開狀態下,剎車螺母通過圓銷頂在該凹槽內,剎車桿向上移動,剎車桿下端部分和剎車件相脫離;在剎車狀態下,凸輪逆時針轉動,圓銷在凸輪的作用下,推動剎車螺母和剎車桿向下移動,剎車桿的下端部分和剎車件相吻合,剎車件接觸腳輪上的剎車輪轂。
上述的方案雖然具有以上的諸多優點,但是,上述的方案并未徹底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還是存在剎車穩定性差的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設計更合理且剎車更穩定的兒童床自鎖萬向輪。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術方案:本兒童床自鎖萬向輪包括輪體,在輪體上連接有支撐架,在支撐架上設有位于輪體外側的限位塊,所述的支撐架上鉸接有踩踏板,在踩踏板上連接有與踩踏板鉸接連接的弧形剎車片,在弧形剎車片下表面一端設有當踩下所述的踩踏板時能夠迫使所述的弧形剎車片發生形變并與輪體周向接觸的支撐凸起結構,且弧形剎車片的前端位于所述的限位塊下方能夠防止所述的弧形剎車片過度發生形變。
由于設置了支撐凸起結構、限位塊和弧形剎車片的結構,進一步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設計更加人性化且制動更加穩定可靠。
在上述的兒童床自鎖萬向輪中,所述的支撐凸起結構包括固定在弧形剎車片下表面一端的V形凸起。
在上述的兒童床自鎖萬向輪中,所述的V形凸起內設有與弧形剎車片下表面連接的加強棒。
在上述的兒童床自鎖萬向輪中,所述的限位塊下表面設有若干齒形凸起。
在上述的兒童床自鎖萬向輪中,所述的支撐架上設有連接螺柱。
在上述的兒童床自鎖萬向輪中,所述的踩踏板鉸接在弧形剎車片的中部。
在上述的兒童床自鎖萬向輪中,所述的輪體為靜音輪。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兒童床自鎖萬向輪的優點在于:1、由于設置了支撐凸起結構、限位塊和弧形剎車片的結構,進一步提高了使用的可靠性,設計更加人性化且制動更加穩定可靠。2、結構簡單且制造成本低。3、使用壽命長。4、靜音耐磨,轉向靈活, 耐用性強,安裝和更換十分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輪體1、支撐架2、連接螺柱21、限位塊3、齒形凸起31、踩踏板4、弧形剎車片5、支撐凸起結構6、V形凸起61、加強棒62。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兒童床自鎖萬向輪包括輪體1,輪體1為靜音輪。在輪體1上連接有支撐架2,支撐架2由金屬材料制成。其次,在支撐架2上設有連接螺柱21。便于拆裝連接。
在支撐架2上設有位于輪體1外側的限位塊3,所述的支撐架2上鉸接有踩踏板4,在踩踏板4上連接有與踩踏板4鉸接連接的弧形剎車片5,踩踏板4鉸接在弧形剎車片5的中部。在弧形剎車片5下表面一端設有當踩下所述的踩踏板4時能夠迫使所述的弧形剎車片5發生形變并與輪體1周向接觸的支撐凸起結構6,且弧形剎車片5的前端位于所述的限位塊3下方能夠防止所述的弧形剎車片5過度發生形變。
具體地,本實施例的支撐凸起結構6包括固定在弧形剎車片5下表面一端的V形凸起61。在V形凸起61內設有與弧形剎車片5下表面連接的加強棒62。
其次,在限位塊3下表面設有若干齒形凸起31。
本實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踩下踩踏板4從而迫使弧形剎車片5發生徑向形變,形變后 與輪體1周向接觸,即,實現制動控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
盡管本文較多地使用了輪體1、支撐架2、連接螺柱21、限位塊3、齒形凸起31、踩踏板4、弧形剎車片5、支撐凸起結構6、V形凸起61、加強棒62等術語,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術語的可能性。使用這些術語僅僅是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本質;把它們解釋成任何一種附加的限制都是與本實用新型精神相違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