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輔助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腔鏡手術的排廢氣裝置。
背景技術:
腔鏡是一種帶有微型攝像頭的器械,腔鏡手術就是利用腔鏡及其相關器械進行的手術: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將腔鏡鏡頭(直徑為3~10mm)插入腹腔或胸腔內,運用數字攝像技術使腔鏡鏡頭拍攝到的圖像通過光導纖維傳導至后級信號處理系統,并且實時顯示在專用監視器上。然后醫生通過監視器屏幕上所顯示患者器官不同角度的圖像,對病人的病情進行分析判斷,并且運用特殊的腔鏡器械進行手術。
腔鏡手術多采用2~4孔操作法,避免在病人腹腔部位留下長條狀的疤痕,恢復后,僅在人身體上留下1~3個0.5~1厘米的線狀疤痕,可以說是創面小,痛楚小的手術,因此也有人稱之為“鑰匙孔”手術。腔鏡手術的開展,減輕了病人開刀的痛楚,同時使病人的恢復期縮短,是近年來發展迅速的一個手術項目。
腔鏡手術與傳統手術相比,深受患者的歡迎,尤其是術后瘢痕小、又符合美學要求,青年病人更樂意接受,微創手術是外科發展的總趨勢和追求目標。一般地說,大部分普通外科的手術,腔鏡手術都能完成。如闌尾切除術,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疝氣修補術、結腸切除術、脾切除術、腎上腺切除術,還有卵巢囊腫摘除、宮外孕、子宮切除等,隨著腔鏡技術的日益完善和腔鏡醫生操作水平的提高,幾乎所有的外科手術都能采用這種手術。
但在完成這些手術的同時,腔鏡手術器械(如單級或雙極電凝、超聲刀、激光等)也產生了有毒的手術煙霧,這些煙霧混合患者腹腔或胸腔內產生的自然氣體從穿刺針口排出體外,排放出的氣體對手術室的工作人員產生呼吸道炎癥、肺部刺激和致癌毒性等身體危害,并形成以空氣為載體的感染源污染手術間空氣;據目前相關文獻報道對患者和手術室工作人員的遠期損害尚不可知。而且這些夾雜雜質的氣體會阻擋手術的視線,影響手術進度。
目前在手術室中排除氣體的現有方法是:⑴打開穿刺套管的排氣閥直接排除氣體,腔鏡氣體由腔鏡穿刺套管涌向手術室工作人員,直接排到手術間內,造成手術室工作人員身體危害和環境的污染。⑵采用自制可控性吸引器,雖能夠連續抽吸氣體,但有害的氣體未經無害處理仍會排放到手術間或吸入負壓吸引泵,造成設備污染。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腔鏡手術的排廢氣裝置,有效的解決了目前腔鏡手術中產生氣體不易處理,增加手術難度和影響手術人員身體健康等問題。
其解決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包括軟管,其特征在于,軟管連接第一輸氣管,軟管和第一輸氣管之間設有擋板,擋板上開設有氣門,第一輸氣管上設有固定塊,固定塊上設有與氣門配合的擋頭,擋頭上固接有支桿,支桿上固設有卡環,支桿外側套接有兩端分別頂住固定塊和卡環的彈簧,構成彈簧頂住卡環使得擋頭將氣門堵死的結構,第一輸氣管上設有相對的中間有間隔的隔板,隔板間設有可滑動的過濾網,過濾網四周繞有與隔板相貼合的密封板,第一輸氣管連接過濾箱,過濾箱經第二輸氣管連接干燥箱,干燥箱上設有排氣口。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將患者腹腔或胸腔內的氣體導出,使其不影響手術進度,導出后的氣體經過多次過濾,將氣體內有毒物質進行清除,還原氣體本質,然后排到手術室內,不會對手術室內的醫護人員和患者造成健康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中A的放大圖。
圖3是圖1中B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由圖1至圖3給出,本實用新型包括軟管2,其特征在于,軟管2連接第一輸氣管4,軟管2和第一輸氣管4之間設有擋板9,擋板9上開設有氣門10,第一輸氣管4上設有固定塊13,固定塊13上設有與氣門10配合的擋頭11,擋頭11上固接有支桿12,支桿12上固設有卡環15,支桿12外側套接有兩端分別頂住固定塊13和卡環15的彈簧14,構成彈簧14頂住卡環15使得擋頭11將氣門10堵死的結構,第一輸氣管4上設有相對的中間有間隔的隔板16,隔板16間設有可滑動的過濾網3,過濾網3四周繞有與隔板16相貼合的密封板1,第一輸氣管4連接過濾箱5,過濾箱5經第二輸氣管8連接干燥箱6,干燥箱6上設有排氣口7。
所述的氣門10截面為上小下大的敞口結構。
所述的擋頭11為圓臺結構。
所述的第一輸氣管4直徑小于過濾網3直徑。
所述的隔板16的直徑為過濾網3的直徑的2倍。
所述的過濾箱5內充滿水溶液。
所述的干燥箱6內填充有活性炭、生石灰。
所述的排氣口7設有防塵網17。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
患者在進行腔鏡手術時,將軟管2接到腔鏡穿刺針的排氣閥上,利用手術時患者的氣腹壓力將手術時產生在患者腹腔或胸腔內的煙霧及患者腹腔或胸腔內的氣體一起導出,混合氣體經軟管2進入第一輸氣管4內,經過第一輸氣管4上的過濾網3的作用,將混合氣體中夾雜的煙霧、細胞粒等雜質進行過濾,然后剩余的氣體進入過濾箱5內,過濾箱5內的溶液可以將氣體內可溶于水的氣體進行收集,剩余氣體經第二輸氣管8進入干燥箱6內,干燥箱6內的活性炭和生石灰將氣體內含有的不溶于水的氣體和水蒸氣進行處理,最后將干凈氣體排出裝置外部。
軟管2和第一輸氣管4之間的擋板9和擋頭11構成防回氣結構,軟管2內的氣體向下壓擋頭11,使得氣門10打開,混合氣體從軟管2內進入第一輸氣管4中,而第一輸氣管4內的氣體向軟管2內進入時,會頂住擋頭11,使得氣門10關閉,從而氣體無法進入軟管2內,氣體無法回流。
第一輸氣管4上設有隔板16,隔板16之間固定有過濾網3,混合氣體經過濾網3時,能夠將混合氣體中攜帶的煙霧、細胞粒等過濾掉,而密封板1與隔板16相貼合,構成過濾網3的密封結構,混合氣體只能向下進入過濾箱5內,而過濾網3的直徑大于等于輸氣管4的直徑,過濾網3在隔板16內可以滑動移動,一個過濾網3可以完成長時間的過濾操作而不需要更換過濾網3,僅僅將過濾網3在隔板16內的位置進行移動即可,更換過濾網3時,將過濾網3和密封板1從隔板16內滑出,替換過濾網3,可以繼續進行抽操作。隔板16的直徑為過濾網3直徑的2倍,過濾網3在隔板16內滑動時不會脫出隔板16的范圍,能夠始終保持密封板1和隔板16的貼合狀態,維持管道的密封。
本實用新型能夠將患者體內的混合氣體進行多重過濾操作,完成煙霧、細胞粒、有毒氣體等過濾過程,使得排出到手術室內的氣體不會影響到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健康,而抽出氣體后手術進行能夠更加的順暢,患者承受痛苦更小,手術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可用在所以的腔鏡手術中,無論是腹腔鏡手術或者是胸腔鏡手術,都可以使用本裝置進行排廢氣操作,應用范圍廣,效果出眾,值得手術室內大范圍推廣。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將患者腹腔或胸腔內的氣體導出,使其不影響手術進度,導出后的氣體經過多次過濾,將氣體內有毒物質進行清除,還原氣體本質,然后排到手術室內,不會對手術室內的醫護人員和患者造成健康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