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透氣層的制造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一種衛生護理用品,護理部件常用于吸附和阻擋人體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嬰幼兒、殘障人士和病人佩戴的紙尿褲,女性經期佩戴的衛生巾等都是常見的護理部件。然而現有的護理部件在長時間佩戴后,容易造成人體不適,嚴重時會導致與護理部件接觸的皮膚發生病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制造用于替代現有的護理部件最外層的防水層,在保證護理部件防泄漏性能的基礎上,提升護理部件的透氣性能的透氣層的制造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透氣層的制造裝置,制造裝置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料輥、第一噴膠槍和第一切刀;
制造裝置還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二料輥、第二噴膠槍和第二切刀;
制造裝置還包括復合輥,第一切刀、第二切刀的出口正對復合輥。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透氣層的制造裝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料輥輸出固定條,固定條被第一噴膠槍噴膠后進入第一切刀。第一切刀對固定條切割后得到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從第一切刀的出口輸出,并附著在復合輥上。隨著復合輥的轉動,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到達第二切刀的出口處。
第二料輥輸出防漏片條,防漏片條被第二噴膠槍噴膠后進入第二切刀。第二切刀對防漏片條切割后得到防漏片。防漏片從第二切刀的出口輸出,并與復合輥上的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相互粘貼,得到透氣層。
通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透氣層的制造裝置,實現了透氣層的高效率、自動化生產。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
在復合輥的轉動方向上,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依次布置。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
制造裝置還包括設置在第一料輥和第一噴膠槍之間的第一糾偏器。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
制造裝置還包括設置在第一噴膠槍和第一切刀之間的第一吸風箱。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
制造裝置還包括設置在第二料輥和第二噴膠槍之間的第二糾偏器。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
制造裝置還包括設置在第二噴膠槍和第二切刀之間的第二吸風箱。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
制造裝置還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三料輥和第三切刀,第三切刀的出口正對復合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
在復合輥的轉動方向上,第三切刀、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依次布置?!?/p>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
制造裝置還包括壓輥,壓輥正對復合輥;在復合輥的轉動方向上,第三切刀、第一切刀、第二切刀和壓輥依次布置。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
制造裝置還包括設置在第三料輥和第三切刀之間的第三糾偏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優點和有益效果:
通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透氣層的制造裝置,實現了透氣層的高效率、自動化生產。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對實施例中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方式,不應被看作是對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制。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能夠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透氣層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透氣層的使用狀態圖;
圖4為制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透氣層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的B-B向剖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另一種結構的透氣層的使用狀態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制造裝置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如下:
100-透氣層,110-防漏片,111-第一端,112-第二端,113-中間體,114-第一側面,115-第二側面,116-第一長條通孔,117-第二長條通孔,120-第一固定片,130-第二固定片,140-第一粘貼層,150-第二粘貼層,170-固定條,180-防漏片條,193-第一流道,194-第二流道;
200-護理部件,210-本體,211-外表面,211-1-第一側面,211-2-第二側面,211-3-底面,220-空氣流道;
301-第一料輥,302-第一噴膠槍,303-第一切刀,304-第二料輥,305-第二噴膠槍,306-第二切刀,307-復合輥,308-第一糾偏器,309-第一吸風箱,310-第二糾偏器,311-第二吸風箱,312-第三料輥,313-第三切刀,314-壓輥,315-第三糾偏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因此,以下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和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組合。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作為一種衛生護理用品,護理部件常用于吸附和阻擋人體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嬰幼兒、殘障人士和病人佩戴的紙尿褲,女性經期佩戴的衛生巾等都是常見的護理部件。然而現有的護理部件在長時間佩戴后,容易造成人體不適,嚴重時會導致與護理部件接觸的皮膚發生病變。
實施例1:
實用新型人通過研究發現,現有的護理部件之所以在長時間佩戴后,容易造成人體不適,甚至導致與護理部件接觸的皮膚發生病變,是由于現有的護理部件透氣性不佳。在使用者在佩戴現有的護理部件后,雖然人體的分泌物和排泄物被現有的護理部件阻擋和吸收,但是使用者的皮膚依然和濕潤的護理部件直接接觸,護理部件中的水汽難以散發,這是導致長時間佩戴后人體不適甚至皮膚病變的主要原因。如果將現有的護理部件整體采用透氣材料制成,則又面臨在現有的護理部件吸水飽和后,人體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通過護理部件泄露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實用新型人一種護理部件的透氣層。參照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透氣層100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透氣層100包括由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漏片110、第一固定片120和第二固定片130。防漏片110具備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第一固定片120設置于防漏片110的第一端111,第一固定片120與防漏片110之間形成第一流道193。第二固定片130設置于防漏片110的第二端112,第二固定片130與防漏片110之間形成第二流道194。
參照圖2,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圖。第一固定片120通過多個間隔設置的第一粘貼層140粘貼于防漏片110的第一端111。第一流道193位于相鄰的第一粘貼層140之間。第二固定片130通過多個間隔設置的第二粘貼層150粘貼于防漏片110的第二端112。第二流道194位于相鄰的第二粘貼層150之間。第一固定片120和第二固定片130粘貼于防漏片110的同一面上。
參照圖3,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透氣層100的使用狀態圖。透氣層100與護理部件的本體210共同構成護理部件200。護理部件的本體210的橫截面為U型,本體210的外表面211包括第一側面211-1、第二側面211-2和底面211-3。底面211-3連接第一側面211-1和第二側面211-2。第一固定片120與第一側面211-1固定連接,第二固定片130與第二側面211-2固定連接。防漏片110與本體210的外表面之211間形成U型的空氣流道220??諝馔ㄟ^第一流道193和第二流道194進入空氣流道220,如此提高護理部件200的透氣性。在本體210吸水飽和后,人體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通過本體210流入空氣流道220內,由于空氣流道220為U型,人體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將被存儲在U形的空氣流道220的底部,從而避免了人體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泄漏。通過透氣層100,在保證護理部件200防泄漏性能的基礎上,提升了護理部件200的透氣性能,改善了現有護理部件在長時間佩戴后造成人體不適,導致皮膚病變的問題。
為了制造透氣層10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透氣層100的制造裝置。參照圖4,圖4為制造裝置300的結構示意圖。
制造裝置300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料輥301、第一噴膠槍302和第一切刀303。制造裝置300還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二料輥304、第二噴膠槍305和第二切刀306。制造裝置300還包括復合輥307,第一切刀303、第二切刀306的出口正對復合輥307。
在復合輥307的轉動方向上,第一切刀303和第二切刀306依次布置。
制造裝置300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一料輥301輸出固定條170,固定條170被第一噴膠槍302噴膠后進入第一切刀303。第一切刀303對固定條170切割后得到第一固定片120和第二固定片130。第一固定片120和第二固定片130從第一切刀303的出口輸出,并附著在復合輥307上。隨著復合輥307的轉動,第一固定片120和第二固定片130到達第二切刀306的出口處。
第二料輥304輸出防漏片條180。防漏片條180被第二噴膠槍305噴膠,形成第一粘貼層140和第二粘貼層150。然后防漏片條180進入第二切刀306。第二切刀306對防漏片條180切割后得到防漏片110。防漏片110從第二切刀306的出口輸出,并與復合輥307上的第一固定片120和第二固定片130相互粘貼,得到透氣層100。
如此,即實現了透氣層100的高效率、自動化生產。
為了提高固定條170的輸送精確性,避免固定條170偏離預定輸送軌道,可以在第一料輥301和第一噴膠槍302之間設置第一糾偏器308。固定條170通過第一糾偏器308糾偏后進入第一切刀303,從而避免固定條170偏離預定輸送軌跡。
為了準確控制固定條170的切割精度,還可以在第一噴膠槍302和第一切刀303之間設置第一吸風箱309。固定條170在輸送過程中被第一吸風箱309吸附,然后再進入第一切刀303,從而能夠更加精確的控制固定條170進入第一切刀303的長度,從而有利于獲得預定長度的第一固定片120和第二固定片130。
為了提高防漏片條180的輸送精確性,避免防漏片條180偏離預定輸送軌道,可以在第二料輥304和第二噴膠槍305之間設置第二糾偏器310。防漏片條180通過第二糾偏器310糾偏后進入第二切刀306,從而避免防漏片條180偏離預定輸送軌跡。
為了準確控制防漏片條180的切割精度,還可以在第二噴膠槍305和第二切刀306之間設置第二吸風箱311。防漏片條180在輸送過程中被第二吸風箱311吸附,然后再進入第二切刀306,從而能夠更加精確的控制防漏片條180進入第二切刀306的長度,從而有利于獲得預定長度的防漏片110。
實施例2:
參照圖5,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透氣層100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透氣層100包括由防水材料制成的防漏片110、第一固定片120和第二固定片130。防漏片110具備相對的第一側面114和第二側面115,在從第一側面114指向第二側面115的方向上,防漏片110上開設有第一長條通孔116和第二長條通孔117;第一長條通孔116和第二長條通孔117將防漏片110分隔成中間體113,以及位于中間體113兩側且分別與中間體113連接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第一固定片120設置于第一端111,第二固定片130設置于第二端112。
參照圖6,圖6為圖5的B-B向剖視圖。第一固定片120通過第一粘貼層140粘貼于防漏片110的第一端111。第二固定片130通過第二粘貼層150粘貼于防漏片110的第二端112。第一固定片120和第二固定片130粘貼于防漏片110的同一面上。
參照圖7,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另一種結構的透氣層100的使用狀態圖。透氣層100與護理部件的本體210共同構成護理部件200。護理部件的本體210的橫截面為U型,本體210的外表面211包括第一側面211-1、第二側面211-2和底面211-3。底面211-3連接第一側面211-1和第二側面211-2。第一固定片120與第一側面211-1固定連接,第二固定片130與第二側面211-2固定連接。中間體113與本體210的外表面之211間形成U型的空氣流道220。
空氣通過第一長條通孔116和第二長條通孔117進入空氣流道220,如此提高護理部件200的透氣性。在本體210吸水飽和后,人體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通過本體210流入空氣流道220內,由于空氣流道220為U型,人體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將被存儲在U形的空氣流道220的底部,從而避免了人體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泄漏。通過透氣層100,在保證護理部件200防泄漏性能的基礎上,提升了護理部件200的透氣性能,改善了現有護理部件在長時間佩戴后造成人體不適,導致皮膚病變的問題。
為了制造本實施例中的透氣層100,參照圖8,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制造裝置300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其在實施例1中的制造裝置300的基礎上增加如下部件:
依次設置的第三料輥312和第三切刀313,第三切刀313的出口正對復合輥307。在復合輥307的轉動方向上,第三切刀313、第一切刀303和所述第二切刀306依次布置。
在本實施例中,制造裝置300的工作原理如下:
第三料輥312輸出防漏片條180,防漏片條180進入第三切刀313。第三切刀313將防漏片條180切割成防漏片110,并在防漏片110上開設第一長條通孔116和第二長條通孔117。防漏片110從第三切刀的出口輸出后,被復合輥307帶動至第一切刀303的出口處。
第一料輥301輸出固定條170,固定條170被第一噴膠槍302噴膠,形成第一粘貼層140和第二粘貼層150。然后固定條170進入第一切刀303。第一切刀303對固定條170切割后得到第一固定片120和第二固定片130。第一固定片120和第二固定片130從第一切刀303的出口輸出,并與防漏片110相互粘貼,得到透氣層100。
如此,即實現了透氣層100的高效率、自動化生產。
為了對透氣層100進一步壓實,提高第一固定片120、第二固定片130與防漏片110的連接穩固性,還可以設置壓輥314。壓輥314正對復合輥307。在復合輥307的轉動方向上,第三切刀313、第一切刀303、第二切刀306和壓輥314依次布置。第一固定片120和第二固定片130從第一切刀303的出口輸出,并與防漏片110相互粘貼得到透氣層100后,透氣層100進入壓輥314,被進一步壓實,從而提高了第一固定片120、第二固定片130與防漏片110的連接穩固性。
為了提高防漏片條180的輸送精確性,避免防漏片條180偏離預定輸送軌道,可以在第三料輥312和第三切刀313之間設置第三糾偏器315。防漏片條180通過第三糾偏器315糾偏后進入第三切刀313,從而避免防漏片條180偏離預定輸送軌跡。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