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智能可穿戴式產品,特別是涉及一種可以實現心血管監測的智能腕表。
背景技術:
隨著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及時掌握自身健康狀況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強。可穿戴式健康設備孕育而生。
腕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基于此開發的可穿戴式多功能腕表在原有單一功能基礎上融合增加了通訊、定位、人體生命體征監測(如心率監測、血壓監測等)、報警等多種類、多領域功能,以便于更好的滿足人們對于隨時掌握自身健康狀況的需求。
但是,目前已開發的具有健康檢測與監測功能的智能腕表多采用壓力傳感器對橈動脈進行壓迫獲取心率或血壓參數數值,長時間、多次與人體皮膚接觸勢必會影響使用者的舒適度,會造成設備佩戴部位皮膚的損傷。雖然少部分產品采用圖像傳感器代替壓力傳感器提高了產品的舒適性,但針對人體生命體征檢測及監測的功能項又過于單一,一般只是針對心率參數數值的獲取。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心血管監測智能腕表,使用微型攝像頭作為圖像傳感器,可同時監測獲取包括心率、呼吸以及血壓在內的三組人體生命體征信號,并實時處理轉化為相應參數值。
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心血管監測智能腕表,所述智能腕表包括表體1、表帶2和心血管監測裝置,所述表體1正面設有液晶顯示屏4、背部安裝頭微型攝像頭5;所述表帶2分別設置在表體1的兩端,并且其上配有充電電池3,周邊加配有LED補光燈帶6;所述心血管監測裝置置于表體1內部,包括處理芯片7、存儲芯片8和mini wifi芯片9;所述充電電池3、液晶顯示屏4、微型攝像頭5、LED補光燈帶6、處理芯片7、存儲芯片8以及mini wifi芯片9為電性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該設備具有人體生理健康檢測及監測功能,將必須在特定環境條件下才能實現的多項目健康檢測應用到穿戴設備上;可滿足人們對于隨時掌握自身健康狀況的需求;該設備可做公共衛生及健康科普宣傳平臺,投放健康資訊,依據佩帶者人體血壓、呼吸和心率的指標,通過網絡系統,實現具有針對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學習。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心血管監測智能腕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心血管監測智能腕表表體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心血管監測智能腕表表體的背部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1、表體,2、表帶,3、充電電池,4、液晶顯示屏,5、微型攝像頭,6、LED補光燈帶,7、處理芯片,8、存儲芯片,9、mini wifi芯片,10、心血管指數顯示區,11、情緒指數顯示區。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心血管監測智能腕表,整體結構包括表體1、表帶2和心血管監測裝置,其中:表體1兩端分別設有表帶2,表帶2上配有充電電池3,表體1正面設有液晶顯示屏4,表體1背部安裝微型攝像頭5,并在其周邊加配有LED補光燈帶6;心血管監測裝置置于表體1內部,包括處理芯片7、存儲芯片8和mini wifi芯片9。充電電池3、液晶顯示屏4、微型攝像頭5、LED補光燈帶6、處理芯片7、存儲芯片8以及mini wifi芯片9為電連接。
使用本心血管監測智能腕表時,將本心血管監測智能腕表佩戴在手腕上,微型攝像頭5采集其下方皮膚的彩色視頻信息,并存儲在存儲芯片8中,處理芯片7對存儲芯片8中存儲的彩色視頻信息進行數據處理并通過mini wifi芯片9將處理數據發送到云端服務器中進行運算處理,根據血壓、呼吸以及心率算法計算得到相應的參數數值后傳輸返回并保存在存儲芯片8中,以便處理芯片7實時的將參數數值信號輸送給液晶顯示屏4進行結果顯示。
大容量充電電池的配置,可提高設備的續航時間,解決傳統智能腕表由于耗電量過大需要反復充電的問題。
云端服務器根據運算參數數值結果向心血管監測智能腕表推送科普健康信息,可通過液晶顯示屏4進行瀏覽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