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釘倉組件及包皮環切吻合器。
背景技術:
包皮過長、包莖是男性常見的生殖問題。包皮過長容易藏污納垢,若不及時清潔,會導致龜頭包皮炎癥及陰莖炎,影響正常的夫妻生活,且增加性伴患宮頸炎癥及宮頸癌的機會,同時,也可能會引起陰莖癌、引發不育、早泄等各種問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對自身生殖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皮環切手術就是治療包皮過長和包莖的有效方法。近十年來的大量研究表明,男性包皮環切術不僅對降低陰莖皮膚感染、尿道感染有重大意義,而且可以降低成年男性的龜頭炎等的發生率,降低其配偶的陰道感染、宮頸癌的發病率,甚至對預防包括艾滋病在內的性傳播疾病及生殖系統腫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治療包皮過長可采用包皮吻合器。一般情況下,包皮吻合器包括一龜頭座,在手術過程中,可先將龜頭置于龜頭座的龜頭腔內,再待切割的包皮朝向龜頭座的近端拉伸并固定于龜頭座和釘倉組件之間,從而實施后續的切割縫合操作。
現有技術中,由于包皮環切吻合器的結構與患者龜頭及冠狀溝形狀不匹配,導致術后的切割線不夠美觀。由于包皮手術部位是病人的隱私,多數病人盡管術后外觀不滿意,但功能影響不大,也就不予追究了,少數病人對外觀要求較高,即使功能影響很小,也會去找醫院賠償,造成醫療糾紛,產生嚴重后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釘倉組件及包皮環切吻合器。
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釘倉組件,所述釘倉組件包括釘筒,設置于所述釘筒內的推釘片、切刀和釘倉,所述切刀可與所述推釘片裝配,且至少當所述切刀裝配至所述推釘片時,所述切刀的遠端端面呈橢圓形。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推釘片上設置有置刀件,所述切刀通過所述置刀件與所述推釘片可拆裝地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切刀的刀體具有彈性,當所述切刀通過所述置刀件與所述推釘片連接時,所述置刀件驅使所述切刀沿所述切刀中心朝向邊緣方向的橫剖面呈橢圓形。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切刀上設有第一固定結構,所述置刀件上設有與第一固定結構配合的第二固定結構,當所述切刀裝配至所述置刀件時,所述第一固定結構和所述第二固定結構相配合,使所述切刀與所述置刀件相對靜止地固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第二固定結構包括至少兩個固定件,所述置刀件為橢圓狀槽體,兩個固定件對稱分布于所述置刀件的長軸或短軸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置刀件為槽體,當所述切刀裝配至所述槽體時,所述切刀沿所述釘筒的軸向具有第一寬度,所述槽體沿所述釘筒的軸向具有第一深度,所述第一深度不小于對應區域的所述第一寬度的二分之一。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釘筒上設有釘倉固定結構,所述釘倉上設有配合所述釘倉固定結構的配合件,所述配合件和所述釘倉固定結構相配合,使所述釘倉裝配至所述釘筒上時,所述釘筒及所述釘倉相對靜止。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釘倉的遠端端面上設有輔片固定件,所述輔片固定件可在所述釘筒中心朝向邊緣的方向上固定輔片。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釘倉遠端端面處設置有若干出釘口,所述若干出釘口的輪廓呈橢圓形。
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之一,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包皮環切吻合器,包括本體,設置于所述本體遠端的龜頭座及如上任意一項技術方案所述的釘倉組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本實用新型切割時遠端端面為橢圓形的切刀,使切刀結構及整個包皮環切吻合器的結構更適合患者龜頭及冠狀溝的形狀,從而使手術后的切割線更美觀、更符合人體自然生長的形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包皮環切吻合器立體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包皮環切吻合器爆炸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釘倉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釘倉組件爆炸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切刀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切刀及推釘件配合狀態下的部分剖視圖;
圖7是圖6中部分區域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所示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但這些實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這些實施方式所做出的結構、方法、或功能上的變換均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本實用新型內所描述的表達位置與方向的詞,均是以器械操作者作為參照,靠近操作者的一端為近端,遠離操作者的一端為遠端。
在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中,以包皮環切吻合器為示例對本實用新型的醫用吻合器做具體的闡釋,但應當說明的是,在下述的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藝精神可以被替換地利用到其它形式的吻合器上。
如圖1、圖2所示,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中,包皮環切吻合器用于將多個縫合釘施加到人體的生理組織(這里指包皮)上,同時相應的對多余的生理組織實施切割。
所述包皮環切吻合器包括機殼10、位于機殼10遠端的龜頭座20以及樞軸連接所述機殼10的擊發把手30,龜頭座20可相對機殼10朝向近端或遠端運動。
所述機殼10的遠端還設有釘倉組件40。
所述釘倉組件40包括釘倉41、釘筒42、推釘片43、切刀44以及砧組件45,其中,砧組件45位于龜頭座20內。
所述釘筒42呈中空環狀,且所述釘筒42通過固定環(未標示)連接所述機殼10的遠端,所述釘筒42可拆裝地連接所述釘倉41,所述釘倉41為環形釘倉。
所述推釘片43設置于釘筒42中,切刀44安裝于推釘片43中,釘倉41設置于推釘片43遠端,當切刀44組裝至推釘片43處時,切刀44的遠端端面凸伸出推釘片43的遠端端面,所述釘倉41在其端面上設有與推釘片43配合的若干出釘口(未標示),若干縫合釘位于出釘口處。
所述砧組件45包括配合縫合釘的釘砧451以及配合所述切刀44的刀砧452,所述釘砧451為環形釘砧,所述刀砧452為環形刀砧。
所述龜頭座20還包括用于容納龜頭的龜頭腔21及位于龜頭腔21近端的砧軸22。其中,龜頭腔21的環形邊緣的近端形成有環形空腔(未標示),所述刀砧452及所述釘砧451位于所述空腔內,當然,也可以是龜頭腔21的環形邊緣的近端形成一砧組件安裝面(未標示),所述刀砧452及所述釘砧451設置于所述砧組件安裝面上。
所述包皮環切吻合器還包括連接于所述機殼10近端的調節旋鈕50。
所述調節旋鈕50活動連接一穿設于所述機殼10內的絲桿60的近端,且所述調節旋鈕50通過其內設置的螺紋驅動所述絲桿60在包皮環切吻合器的軸向作往復運動。
所述絲桿60的遠端固定連接所述砧軸22,如此,當所述砧軸22連接所述絲桿60時,即可通過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調節旋鈕50,帶動所述龜頭座20靠近或遠離所述機殼10移動,從而使得砧組件45和釘倉41夾緊或松開目標生理組織。
所述機殼10包括右殼體10a和與所述右殼體10a對應設置的左殼體10b。以下只著重介紹右殼體10a,左殼體10b的說明可參考右殼體10b。
所述右殼體10a的遠端設有一殼體連接部102a,以使得所述機殼10可通過固定環與所述釘筒42連接。
所述右殼體10a上設有擊發把手安裝孔104a,所述右殼體10a通過擊發把手安裝孔104a與所述擊發把手30上的銷孔301樞軸連接。
所述擊發把手30上還設置有延伸至機殼10內部的推動件302,所述機殼10內部設有頂塊70,所述頂塊70的近端端面抵持所述推動件302的延伸端,所述頂塊70的遠端端面抵持推釘片43。
所述頂塊70具有一初始位置和一擊發位置,當擊發把手30相對機殼10轉動時,推動件302驅動所述頂塊70由初始位置移動至擊發位置,所述頂塊70驅動推釘片43及切刀44移動而進行切割縫合操作。
在本實施方式中,僅設置了一個擊發把手30,擊發把手30的推動件302抵持所述頂塊70的近端端面中心位置,使得頂塊70受力均勻,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對稱設置兩個擊發把手30。
所述頂塊70配合設有保險塊80,機殼10上設有容納所述保險塊80的孔洞101。當保險塊80保持在所述孔洞101內時,所述擊發把手30無法驅動所述頂塊70移動,此時頂塊70處于初始位置;當保險塊80處于擊發位置時,所述保險塊80脫離所述孔洞101,所述頂塊70在擊發把手30的作用下向其擊發位置移動。
下面,簡單介紹本實用新型一實施方式的包皮環切吻合器的工作流程:
在本實施方式中,龜頭座20可拆卸地連接于機殼10的遠端,初始狀態時,龜頭座20處于可打開狀態,被操作的目標生理組織(包皮)可被置放于釘倉41和砧組件45之間。
當所述包皮環切吻合器/釘倉組件40由初始狀態切換至閉合狀態時,旋轉所述調節旋鈕50,絲桿60在調節旋鈕50的作用下朝向近端運動,絲桿60帶動所述龜頭座20靠近機殼10移動直至砧組件45及釘倉41閉合,其間可夾緊目標生理組織,所述推釘片43及所述切刀44不移動而仍然位于所述釘倉組件40的近端。
當所述包皮環切吻合器/釘倉組件40由閉合狀態切換至擊發狀態時,所述砧組件45和釘倉41仍然保持閉合,驅動保險塊80脫離所述孔洞101,按動擊發把手30使其驅動頂塊70朝遠端移動,頂塊70帶動推釘片43及切刀44由所述釘倉組件40的近端向遠端移動,切刀44及推釘片43切割并縫合夾緊的目標生理組織,并可在所述釘倉組件40的遠端受到限位而停止移動。
當所述包皮環切吻合器/釘倉組件40由擊發狀態切換至擊發完成狀態時,放開擊發把手30,反方向旋轉調節旋鈕50,絲桿60帶動龜頭座20遠離機殼10移動,推釘片43及切刀44回復至初始位置,所述砧組件45和釘倉41呈打開狀,此時可將切割縫合后的目標生理組織脫離龜頭座20。
在本實施方式中,在釘倉41及砧組件45之間還設置有至少一輔片90,所述輔片90與縫合釘(未標示)配合使用。所述輔片90可以降低術后勃起的疼痛,減小水腫,且可輔助止血。
結合圖3及圖4,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釘倉41的遠端端面上設有輔片固定件412,所述輔片固定件412可在所述釘筒42中心朝向邊緣的方向上固定輔片90。
具體的,所述輔片固定件412為由所述釘倉41遠端端面向遠端凸伸的凸柱,凸柱與輔片90上的孔洞相對應,所述凸柱與釘倉41上的出釘口413交叉設置。
進一步的,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釘筒42上設有釘倉固定結構421,所述釘倉41上設有配合所述釘倉固定結構421的配合件411,所述配合件411和所述釘倉固定結構421相配合,使所述釘倉41裝配至所述釘筒42上時,所述釘筒42及所述釘倉41相對靜止。
具體的,所述釘筒42包括遠端端面、近端端面及連接所述遠端端面及近端端面的側壁422,所述側壁422圍設成一可容納所述釘倉21的腔室,所述釘倉固定結構421位于腔室內,也就是說,釘倉固定結構421位于側壁422的內表面,且釘倉固定結構421靠近釘筒42遠端端面。
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釘倉固定結構421為對稱分布于側壁422內表面的兩個凹口,所述配合件411為凸伸出釘倉41外表面的兩個凸起,所述凹口對所述凸起進行限位。但不以此為限,例如也可以是凸起位于釘筒42處,凹口位于釘倉41處。
釘筒42側壁422的外表面處還形成有一沿釘筒42軸向延伸的指示槽423,所述指示槽423用于組裝時對準系帶方向。
進一步的,在本實施方式中,結合圖5至圖7,所述切刀44可與所述推釘片43裝配,且至少當所述切刀44裝配至所述推釘片43時,所述切刀44的遠端端面呈橢圓形。
這里,利用切割時遠端端面為橢圓形的切刀44,可以使得切刀44結構及整個包皮環切吻合器的結構更適合患者龜頭及冠狀溝的形狀,從而使得手術后的切割線更美觀、更符合人體自然生長的形態。
進一步的,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若干出釘口413輪廓呈橢圓形。
當位于出釘口413處的縫合釘被推釘片43推出后,若干縫合釘成型后的輪廓呈橢圓形。
可以理解,為了配合若干出釘口413的形態,釘砧451上的釘成型部(未標示)的輪廓也為橢圓形。
這里,當刀砧452為“幾”字形刀砧時,刀砧452上還形成有對應切刀44的切割薄壁(未標示),切割薄壁的輪廓也成橢圓形。
需要說明的是,釘倉41、釘砧451及刀砧452的設置僅需保證最終形成的切割線及縫合釘的輪廓呈橢圓形即可,此時切割線及縫合釘的輪廓均與龜頭冠狀溝的形狀相匹配。
也就是說,僅需保證出釘口413輪廓、釘成型部輪廓、切割薄壁輪廓呈橢圓形即可,釘倉41、釘砧451及刀砧452的其他部位可以不做限定。
另外,本實施方式的包皮環切吻合器的其他部件也可以做相應調整。
例如,推釘片43的遠端區域為橢圓環狀結構,釘筒42中與切刀44匹配的遠端區域為橢圓環狀結構,龜頭座20的砧組件安裝面(或環形空腔)為橢圓環狀結構,輔片90為橢圓環狀結構。
當然,也可以是其他部件的部分區域為橢圓結構。
例如,僅推釘片43中與切刀44匹配的遠端內表面區域為橢圓環狀結構,而推釘片43的遠端外表面區域為圓環狀結構,釘筒42的內表面及外表面均為圓環狀結構,龜頭座20的砧組件安裝面的外輪廓為圓形,輔片90僅內環區域為橢圓形,而輔片90外環區域為圓形。
上述說明僅是示意一種具體示例,本實用新型包皮環切吻合器的各個部件的具體形態不做限定,僅需保證最終形成的切割線及縫合釘的輪廓呈橢圓形即可,此時切割線及縫合釘的輪廓均與龜頭冠狀溝的形狀相匹配。
在本實施方式中,若干出釘口41的輪廓位于切刀44遠端端部的外側,且當若干出釘口41的輪廓及所述切刀44的遠端端面位于同一平面處時,于釘筒42中心朝向邊緣的方向上,所述若干出釘口41的輪廓上任意一點與切刀44遠端端面上任意一點之間具有第一距離(未標示),所述第一距離于切刀44的周長方向上保持不變。
也就是說,此時,若干出釘口41的輪廓及切刀44遠端端面形成的兩個橢圓形的長軸、短軸均在同一直線上,且長軸的差值與短軸的差值保持一致。
進一步的,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推釘片43上設置有置刀件431,所述切刀44通過所述置刀件431與所述推釘片43可拆裝地連接。
在一具體示例中,所述切刀44本身為橢圓環狀切刀,當所述切刀44通過所述置刀件431與所述推釘片43連接時,所述切刀44的遠端端面保持為橢圓形。
在另一具體示例中,所述切刀44初始狀態為非橢圓形,例如,切刀44本身為圓環狀切刀或是其他形狀的切刀,所述切刀44的刀體具有彈性,當所述切刀44通過所述置刀件431與所述推釘片43連接時,所述置刀件431驅使所述切刀44沿所述切刀44中心朝向邊緣方向的橫剖面呈橢圓形。
這里,置刀件431為槽體431,槽體431呈橢圓環狀,當切刀44置入槽體431中時,槽體431對切刀44產生限位,且槽體431可驅使初始狀態為非橢圓形的切刀44變形。
需要說明的是,置刀件431并非限定為如上所述的槽體431結構,且槽體431也并非限定為如上所述的橢圓環狀,置刀件431僅需保證能使切刀44定位且保證切刀44置入后的狀態為橢圓形即可。
在本實施方式中,參圖7,所述槽體431位于推釘片43的內側,當所述切刀44裝配至所述槽體431時,所述切刀44沿所述釘筒42的軸向具有第一寬度W,所述槽體431沿所述釘筒42的軸向具有第一深度D,所述第一深度D不小于對應區域的所述第一寬度W的二分之一。所述槽體431與所述切刀44軸向接觸的兩側壁之間的寬度略大于切刀44的厚度,以保證切刀44可以在槽體431內穩定地放置。
這里,特別是在切刀44初始狀態為非橢圓形的情況下,槽體431需要為切刀44提供足夠的作用力而使其穩定保持在橢圓形狀態,本實施方式通過將槽體431的第一深度D控制在大于等于切刀44第一寬度W的二分之一,使得槽體431與切刀44的重疊區域足夠大,從而保證切刀44變形后的形狀保持穩定。
進一步的,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切刀44上設有第一固定結構441,所述槽體431上設有與第一固定結構441配合的第二固定結構432,當所述切刀44裝配至所述槽體431時,所述第一固定結構441和所述第二固定結構432相配合,使所述切刀44與所述槽體431相對靜止地固定。
這里,所述第一固定結構441為向切刀44內側凸伸的卡勾,第一固定結構441可通過彎折切刀44部分區域實現。
第二固定結構432為向槽體431一側挖設的凹陷,第二固定結構432可通過切除槽體431的部分區域實現。
槽體431除第二固定結構432區域外,其他區域的開口寬度與切刀44的厚度大致相同,當切刀44置入槽體431中時,第一固定結構441處于貼緊切刀44其他區域的狀態,使得切刀44可以順利進入槽體431內,當第一固定結構441到達第二固定結構432處時,第一固定結構441朝向第二固定結構432展開而使得第一固定結構441與第二固定結構432相互卡和。
本實施方式的槽體431及切刀44為緊密配合的結構,槽體431為切刀44提供較佳的限位效果,切刀44在槽體431的作用下實現變形且可穩定保持變形后的橢圓形狀態。
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結構432包括至少兩個固定件4321,當所述槽體431為橢圓狀槽體時,兩個固定件4321對稱分布于所述槽體431的長軸或短軸上。
也就是說,兩個固定件4321的位置大致為兩個長軸頂點處,或是兩個固定件4321的位置大致為兩個短軸頂點處。
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詳細說明僅僅是針對本實用新型的可行性實施方式的具體說明,它們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藝精神所作的等效實施方式或變更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