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具體說是一種皮膚科用涂藥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涂藥裝置,如授權公告號為CN202270256U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的“一種涂藥器”,該技術方案主要包括藥管和給藥管,其特征是在給藥管上設有涂擦柄,涂擦柄外設有衛生罩。但由于其結構設計缺陷,仍存在使用不便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皮膚科用涂藥裝置,從根本上解決了上述問題,其具有結構簡單緊湊、使用方便快捷、價格低等優點。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該皮膚科用涂藥裝置包括釋藥部、儲藥部以及握持部,其技術要點是:所述釋藥部包括帶有卡接部的基板、固定在基板底部的釋藥棉、通過卡接部限位在基板上的導藥板;基板上設有通槽,導藥板上設有與通槽相連通的導藥通道;
儲藥部包括筒體、設置在筒體上的與導藥板的導藥通道相連通的前端蓋、設置在前端蓋內的內殼、限位在內殼前端與前端蓋之間的閥體、設置在前端蓋上的用于控制閥體的撥桿、限位在內殼上后端的絲杠、限位在絲杠上的可移動的絲母推板;
握持部包括設有限位卡的手柄、設置在限位卡上的用于固定絲杠的旋鈕、設置在手柄前端的用于限位儲藥部的筒體的卡接端。
所述釋藥棉由上自下依次為膠黏層、分散層以及涂敷層。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僅通過控制旋鈕即可將藥膏均勻的涂抹在受體表面,使用極為方便,同時通過撥桿控制閥體,將出藥通道打開或關閉,防止由于誤操作導致的藥膏流失。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緊湊、使用方便快捷、價格低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釋藥棉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圖1中:1釋藥棉、2導藥板、3撥桿、4前端蓋、5筒體、6旋鈕、7卡接端、8手柄;
圖2中:3撥桿、4前端蓋、5筒體、6旋鈕、8手柄、9底板、10絲母推板、11絲杠、12卡接部、13導藥通道、14閥體、15基板、16軸;
圖3中:1釋藥棉、2導藥板、3撥桿、4前端蓋、5筒體、6旋鈕、7卡接端、8手柄、10絲母、11絲杠、12卡接部、14閥體、15基板、16軸、17內殼、18限位卡;
圖4中、19膠黏層、20分散層、21涂敷層。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圖1~4,通過具體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內容。該皮膚科用涂藥裝置包括釋藥部、儲藥部以及握持部。其中,釋藥部包括帶有卡接部的基板15、固定在基板底部的釋藥棉1、通過卡接部12限位在基板上的導藥板2。基板上設有通槽,導藥板上設有與通槽相連通的導藥通道13。釋藥棉由上自下依次為膠黏層19、分散層20以及涂敷層21。儲藥部包括筒體5、設置在筒體上的與導藥板的導藥通道相連通的前端蓋4、設置在前端蓋內的內殼17、限位在內殼前端與前端蓋4之間的閥體14、設置在前端蓋上的用于控制閥體的撥桿3、限位在內殼上后端的絲杠11、限位在絲杠11上的可移動的絲母推板10,閥體14通過其前端的軸16限位在撥桿中,并可隨撥桿旋轉,推板10在末端時可通過位于筒體末端的底板9限位。握持部包括設有限位卡18的手柄8、設置在限位卡18上的用于固定絲杠的旋鈕6、設置在手柄前端的用于限位儲藥部的筒體的卡接端7。
使用前,將前端蓋取下在筒體內填充所需藥膏。使用時,通過撥桿打開閥體,握持手柄,通過拇指旋轉旋鈕,旋鈕帶動絲杠旋轉,絲杠帶動絲母推板運動擠壓筒體內的藥膏,藥膏沿前端蓋上與導藥板之間的導藥通道將藥膏擠壓至分布層上,在通過涂敷層均勻的涂抹在受體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