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榫卯式胸腰椎椎間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39545閱讀:623來源:國知局
榫卯式胸腰椎椎間固定器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是涉及榫卯式胸腰椎椎間固定器。



背景技術:

榫卯是在兩個構件上所采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連接作用。這是中國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結構方式。榫卯結構是榫和卯的結合,是各部件之間多與少、高與低、長與短之間的巧妙組合,可有效地限制構成部件向各個方向的扭動。最基本的榫卯結構由兩個構件組成,其中一個的榫頭插入另一個的卯眼中,使兩個構件連接并固定。

榫卯結構是古代中國建筑施工、傳統家具制作過程中使用的主要結構方式。每個構件通過互相結合,互相支撐,將單薄的個體變成嚴絲合縫的整體,它克服了個體單薄的缺點,組合而成的整體能承受巨大的應力。除此之外,這種特殊的柔性結構體在承受較大荷載的同時還允許產生一定的形變。這也是許多中國古建筑不用一枚鐵釘固定,卻能巋然屹立百年的原因。榫卯是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縮影,是古代工匠技藝的精髓,是極為精巧的發明創造。

椎間融合器在椎體間融合術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它具有提高融合率,維持椎間隙高度和生理曲度,滿足患者術后早期下地活動等優點。在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種類繁多的椎間融合器不斷問世并應用于臨床。總的來說包括生物型椎間融合器、金屬型椎間融合器、復合材料型椎間融合器、可吸收型椎間融合器等四大類。不同手術方式加之不同椎間融合器的應用往往意味著不同的臨床效果。理想的椎間融合器應能糾正脊柱畸形,保持節段穩定并提供有利融合的理想力學環境。但隨著隨訪時間的延長,椎間融合器移位、沉降、應力遮擋、鄰近部位骨吸收、遲發性炎癥反應等并發癥時有報道。因此椎間融合器在材料學、生物力學和仿生學等領域的研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榫卯式胸腰椎椎間固定器,其適用于胸椎側前方減壓手術及腰椎后路減壓手術中病變節段的椎間融合固定,將上下椎體組合成牢固的整體,達到限制固定器深度與防止其回退的目的,穩定性及牢靠性較好。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榫卯式胸腰椎椎間固定器,包括用于插入胸椎或者腰椎的椎間隙的椎間固定器體部,及固定連接于椎間固定器體部的一端的垂直翼狀部件,垂直翼狀部件包括連接部和榫頭,連接部用于與椎間固定器體部固定連接,連接部沿人體脊椎的長度方向、向椎間固定器體部的兩側分別延伸出榫頭。采用這種結構后,椎間固定器體部與椎體榫卯式組合方式,以垂直翼狀部件為榫頭,骨刀鑿取胸椎的上下椎體的側緣或腰椎的上下椎體的后緣骨槽做榫眼,將椎間固定器體部嵌入椎間隙中,將上下椎體組合成牢固的整體,達到限制固定器深度與防止其回退的目的。

椎間固定器體部與垂直翼狀部件為一體成型。結構更為穩固。

椎間固定器體部的一端設有凹槽,連接部位于凹槽內,連接部抵接于凹槽的底面。分開設置便于開模加工,制造工藝簡單。

連接部的下部位于凹槽內,連接部的上部突出于凹槽。根據人體胸椎和腰椎的特點設置,使垂直翼狀部件嵌入上下椎體的深度更合適。

椎間固定器體部的兩側設有若干個卡齒,卡齒的方向朝向人體脊椎的長度方向,位于椎間固定器體部兩側的卡齒呈對稱設置。為椎間固定器體部提供良好的支撐和把持作用。

卡齒為直角三棱柱結構,卡齒的斜面朝向椎間固定器體部的插入方向。進一步提供更佳的穩固性和把持作用,上述為卡齒結構最優選的實施方式。

卡齒包括大卡齒和小卡齒,大卡齒設置于小卡齒的兩側,靠近椎間固定器體部的兩端。上述為卡齒排列方式最優選的實施方式。

椎間固定器體部設有鏤空。既可以用于放置骨粒利于骨間融合又能夠減輕椎間固定器整體重量。

鏤空為扁圓形鏤空。上述結構為較佳的實施方式。

椎間固定器體部兩側設有把持器卡口,兩個把持器卡口的連線垂直于人體脊椎的長度方向。用于手術時固定把持器。

總的說來,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與現有技術的胸腰椎椎間固定裝置相比,本裝置適用于胸椎側前方減壓手術及腰椎后路減壓手術中病變節段的椎間融合固定,使用中垂直翼狀部件的榫頭與上下椎體骨槽間的榫卯固定會將上下椎體向椎間固定器體部擠壓,使上下椎體與椎間固定器三者形成一個牢固穩定的整體,穩定性及牢靠性較好,限制固定器深度與防止其回退,并為最終融合提供有利條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榫卯式胸腰椎椎間固定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榫卯式胸腰椎椎間固定器的另外一個角度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所示角度的水平面示意圖。

圖4為圖2中所述角度的矢狀面示意圖。

其中圖1至圖4中包括有:

1為椎間固定器體部、1-1為大卡齒、1-2為小卡齒、1-3為扁圓形鏤空、1-4為把持器卡口、1-5為圓柱狀小孔;

2為垂直翼狀部件、2-1為連接部、2-2為榫頭、2-3刃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來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4所示,榫卯式胸腰椎椎間固定器,包括用于插入胸椎或者腰椎的椎間隙的椎間固定器體部1,及固定連接于椎間固定器體部1的一端的垂直翼狀部件2,垂直翼狀部件2包括連接部2-1和榫頭2-2,連接部2-1用于與椎間固定器體部1固定連接,連接部2-1沿人體脊椎的長度方向、向椎間固定器體部1的兩側分別延伸出榫頭2-2。采用這種結構后,椎間固定器體部1與椎體榫卯式組合方式,以垂直翼狀部件2為榫頭2-2,骨刀鑿取胸椎的上下椎體的側緣或腰椎的上下椎體的后緣骨槽做榫眼,將椎間固定器體部1嵌入椎間隙中,將上下椎體組合成牢固的整體,達到限制固定器深度與防止其回退的目的。椎間固定器體部1與垂直翼狀部件2為一體成型。結構更為穩固。連接部2-1的下部位于凹槽內,連接部2-1的上部突出于凹槽。根據人體胸椎和腰椎的特點設置,使垂直翼狀部件2嵌入上下椎體的深度更合適。垂直翼狀部件2朝向椎間固定器體部1的反方向的一面為平滑弧面,榫頭2-2朝向椎間固定器體部1的方向設有銳利的刃口2-3。銳利的刃口2-3在椎間固定器植入椎間隙時便于榫頭2-2插入骨槽間隙內。

如圖1所示,椎間固定器體部1的兩側設有若干個卡齒,卡齒的方向朝向人體脊椎的長度方向,位于椎間固定器體部1兩側的卡齒呈對稱設置。為椎間固定器體部1提供良好的支撐和把持作用。卡齒為直角三棱柱結構,卡齒的斜面朝向椎間固定器體部1的插入方向。進一步提供更佳的穩固性和把持作用,上述為卡齒結構最優選的實施方式。卡齒包括大卡齒1-1和小卡齒1-2,大卡齒1-1設置于小卡齒1-2的兩側,靠近椎間固定器體部1的兩端。上述為卡齒排列方式最優選的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圖4所示,椎間固定器體部1設有鏤空。既可以用于放置骨粒利于骨間融合又能夠減輕椎間固定器整體重量。鏤空為扁圓形鏤空1-3。上述結構為較佳的實施方式。扁圓形鏤空1-3的兩側各設有一個圓柱狀小孔1-5,便于觀察扁圓形鏤空1-3內部情況。

如圖1至圖3所示,椎間固定器體部1兩側設有把持器卡口1-4,兩個把持器卡口1-4的連線垂直于人體脊椎的長度方向。用于手術時固定把持器。

總的說來,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與現有技術的胸腰椎椎間固定裝置相比,本裝置適用于胸椎側前方減壓手術及腰椎后路減壓手術中病變節段的椎間融合固定,使用中垂直翼狀部件2的榫頭2-2與上下椎體骨槽間的榫卯固定會將上下椎體向椎間固定器體部1擠壓,使上下椎體與椎間固定器三者形成一個牢固穩定的整體,穩定性及牢靠性較好,限制固定器深度與防止其回退,并為最終融合提供有利條件。

胸椎側路及腰椎后路手術減壓完成后,選取適合高度的垂直翼狀部件2,如需要多節段固定,榫頭2-2高度小于椎體高度的二分之一。以榫頭2-2高度為參考用骨刀分別在操作節段椎間隙上下椎體側緣(胸椎)或后緣(腰椎)鑿開相應高度、寬度和深度的骨槽制備榫眼,注意骨槽方向與椎間隙保持垂直。

根據手術試模檢測椎間隙高度和寬度,結合術者經驗確定最適合的胸腰椎用椎間固定器體部1規格。選取椎間固定器體部1后,將制備榫眼鑿取的骨片(或自體髂骨、同種異體骨粒)植入椎間固定器體部1的扁圓形鏤空1-3空間內并打壓密實,以植骨塊填滿椎間固定器體部1并與頂底面平齊為宜。

將把持器(與現有椎間融合器所使用的產品通用)遠端叉狀結構放入椎間固定器體部1兩側的水平凹槽后部的把持器卡口1-4內,旋緊把持器近端螺栓確保把持器與椎間固定器固定良好。

將椎間固定器體部1前緣對準椎間隙,垂直翼狀部件2上下兩側榫頭2-2對準骨槽,擊打把持器近端,控制擊打力度和節奏,密切觀察椎間固定器植入方向和深度。保持椎間固定器體部1后緣植入椎體內并確定垂直翼狀部件2底面與上下椎體側緣(胸椎)或后緣(腰椎)平齊,榫卯式胸腰椎椎間固定器植入到位。

適度提拉把持器手柄,檢查椎間固定器體部1固定深度及牢靠程度,旋松把持器近端螺栓。榫卯式胸腰椎椎間固定器安放完畢。

榫卯式胸腰椎椎間固定器可在胸椎前路減壓手術中配合前路釘棒系統使用,或在腰椎后路減壓手術中聯合椎弓根釘棒系統內固定手術使用。同時,垂直翼狀部件2高度不超過椎體高度的一半,因此亦可用于實施連續兩個及以上節段椎間病變手術。具體情況需要結合患者病情和手術者經驗綜合考量。將椎間固定器體部1和垂直翼狀部件2做成不同的規格,以適應不同胸腰椎節段和不同患者個體差異所需。

實施例2。

榫卯式胸腰椎椎間固定器,其它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不再贅述,不同之處在于:椎間固定器體部1的一端設有凹槽,連接部2-1位于凹槽內,連接部2-1抵接于凹槽的底面。分開設置便于開模加工,制造工藝簡單。

上述實施例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發明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慈溪市| 博爱县| 玉树县| 潜江市| 台湾省| 民县| 廉江市| 江北区| 历史| 文山县| 浦北县| 江津市| 安阳县| 胶州市| 牡丹江市| 江源县| 宁强县| 中江县| 通山县| 乌什县| 中江县| 贵州省| 铜陵市| 乐亭县| 秦安县| 甘泉县| 广丰县| 孝义市| 惠水县| 霍城县| 抚顺市| 高邮市| 星子县| 定安县| 昌平区| 民县| 连城县| 仙桃市| 邵武市| 阳春市| 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