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臨床醫療輔助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腫瘤科用置入式放化療泵。
背景技術:
放化療即化學出生治療,是對病原微生物、寄生蟲、惡性腫瘤所致得以疾病的藥物晉升治療。化療也指開始應用藥物治療癌癥,這些特殊的藥物可殺滅腫瘤細胞,有時稱為細胞毒藥物。放療就是放射治療,指用射線消除病灶,放射治療作為治療惡性腫瘤的一個重要手段。一些化療藥物是以片劑的方式服用,另一些是經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的,還有脊髓腔內注入(鞘內注射),更常用的是靜脈注射靜脈注射可在數分鐘內診治完成,也可放在大容積的液體內滴注數小時,有時數種藥物同時內科科室應用,但病人在進行放化療治療時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且花費巨大的人力。因此需要一種可同時進行放化療且重復性好、高效低毒、性價比高、能提高患者耐受性和生活質量的放化療泵,是本領域醫護人員所期望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腫瘤科用置入式放化療泵,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腫瘤科用置入式放化療泵,包括放射藥物儲藥罐和化療藥物儲藥罐,所述放射藥物儲藥罐和化療藥物儲藥罐的頂端均設有吊掛環,所述放射藥物儲藥罐和化療藥物儲藥罐的內部均設有精密過濾器,所述放射藥物儲藥罐和化療藥物儲藥罐的底端均設有罐口,所述罐口連接有輸藥管,所述輸藥管連接于輸送裝置本體,所述輸送裝置本體的內腔設有與放射藥物儲藥罐和化療藥物儲藥罐相對應的放射藥物輸送泵和化療藥物輸送泵,所述放射藥物輸送泵和化療藥物輸送泵的下方均設有流量反饋裝置,所述輸送裝置本體的一側設有控制裝置,且所述放射藥物輸送泵和化療藥物輸送泵電性連接于控制裝置,所述流量反饋裝置電性連接于控制裝置,所述輸送裝置本體底端連接有出藥管,所述出藥管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有置入瘤腔的放射藥物藥囊和化療藥物藥囊,所述放射藥物藥囊和化療藥物藥囊的表面設有微孔。
優選的,所述流量反饋裝置的外形為橢圓形。
優選的,所所述輸藥管和出藥管管徑相同。
優選的,所述放射藥物藥囊和化療藥物藥囊的表面的微孔各有四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實現了腫瘤術后能同時進行放化療的臨床治療避免了傳統化療泵治療單一、操作繁瑣的缺點,同時能夠保證安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放射藥物儲藥罐、2化療藥物儲藥罐、3吊掛環、4精密過濾器、5罐口、6輸藥管、7輸送裝置本體、8放射藥物輸送泵、9化療藥物輸送泵、10流量反饋裝置、11控制裝置、12出藥管、13放射藥物藥囊、14化療藥物藥囊、15微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腫瘤科用置入式放化療泵,包括放射藥物儲藥罐1和化療藥物儲藥罐2,所述放射藥物儲藥罐1和化療藥物儲藥罐2的頂端均設有吊掛環3,所述放射藥物儲藥罐1和化療藥物儲藥罐2的內部均設有精密過濾器4,所述放射藥物儲藥罐1和化療藥物儲藥罐2的底端均設有罐口5,所述罐口5連接有輸藥管6,所述輸藥管6連接于輸送裝置本體7,所述輸送裝置本體7的內腔設有與放射藥物儲藥罐1和化療藥物儲藥罐2相對應的放射藥物輸送泵8和化療藥物輸送泵9,所述放射藥物輸送泵8和化療藥物輸送泵9的下方均設有流量反饋裝置10,所述輸送裝置本體7的一側設有控制裝置11,且所述放射藥物輸送泵8和化療藥物輸送泵9電性連接于控制裝置11,所述流量反饋裝置10電性連接于控制裝置11,所述輸送裝置本體7底端連接有出藥管12,所述出藥管12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有置入瘤腔的放射藥物藥囊13和化療藥物藥囊14,所述放射藥物藥囊13和化療藥物藥囊14的表面設有微孔15,所述流量反饋裝置10的外形為橢圓形,所所述輸藥管6和出藥管12管徑相同,所述放射藥物藥囊13和化療藥物藥囊14的表面的微孔15各有四個。
工作原理:該發明使用時分別向放射藥物儲藥罐1和化療藥物儲藥罐2注入相對應的藥物,將放射藥物藥囊13和化療藥物藥囊14置入瘤腔內,使用控制裝置11設置各項參數(例如:預輸入量,輸藥速度,定時輸送等)并做具體的調節與流量控制,開啟裝置,藥物會通過出藥管12進入放射藥物藥囊13和化療藥物藥囊14,并通過微孔15流出。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