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擠水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清潔用品,尤其是一種適用于拖把的擠水裝置。
背景技術:
本申請人早先設計的一種擠水裝置,包括與桶體一側掛扣的擠水筒,擠水 筒底部的內環邊緣設有多個向下彎折的擠水條,擠水條下端固連底板,擠水條 與底板之間形成一個上大下小的擠水罩,擠水罩上部蓋合有擠水蓋。采用這樣 結構的擠水裝置,其擠水蓋和擠水罩蓋合時,需要在擠水罩的周邊開設與擠水 蓋的卡子或銷子相扣合的定位孔或槽,造成擠水罩周邊的擠水筒底部強度下降。 在反復的擠水擰壓過程中,擠水筒底部容易損壞,使用壽命下降。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的擠水 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包括桶體,帶開口的擠水筒掛扣在桶體 一側,擠水筒底部的內環邊緣固連有多個向下彎折的擠水條,擠水條下端固連 底板,擠水條與底板之間形成一個上大下小的擠水罩,底板上開有漏水孔,其 特征在于,在擠水筒內壁、底部以及開口處與擠水筒固連擠水條處設置有一體 相連的向內傾斜的擠水支撐,且擠水筒內壁對應的擠水支撐向開口處擠水支撐 傾斜,開口處擠水支撐設有漏水孔。
采用以上結構的擠水裝置,由于取消了擠水蓋,使擠水裝置更加簡單,同 時由于無需在擠水罩周邊的擠水筒底部開孔,使擠水筒底部強度提高,而擠水 支撐使擠水條和擠水筒底部的強度增加,提高了擠水裝置的使用壽命和擠水效 果。擰擠到擠水支撐上的水流到到較矮的開口處支撐并從漏水通孔泄到桶體, 避免積水。
進一步的改進是擠水條的根數設置的較以往的更多,可以縮小擠水條之間 的間距,避免拖把在放入擰水罩內擰水時,布條卡入相鄰的擠水條之間。
更進一步的改進是擠水條向下彎折部分的中部設有凸起,由于拖把在擠水 罩內擰擠時,其中部不容易擰干,在擠水條中部設置凸起,可以增加中部的擠 壓力,把拖把擠得更干。
再進一步的改進是開口處擠水支撐上設置v形掛鉤,取掛拖把比弧形掛鉤
或卡口更加省力、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擠水部件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l桶體2開口處擠水支撐3手柄4擠水條5擠水支撐6 擠水筒7掛鉤8凸起9漏水孔10底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應將 此理解為本實用新型的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下述實施例。
如圖1-3所示的擰水裝置,包括帶手柄3桶體1,擠水筒6掛扣在桶體一側, 擠水筒底部的內環邊緣設有多個向下彎折的擠水條4,彎折部分上設有凸起8, 擠水條的根數較佳為18根;擠水條下端固連底板10,底板上開有多個漏水孔9, 擠水條與底板之間形成一個上大下小的擠水罩。擠水條和底板均為塑料制成。 在擠水筒內壁、底部以及開口處與擠水筒底部固連擠水條處設置有一體相連的 向內傾斜的擠水支撐,且擠水筒內壁對應的擠水支撐5向開口處擠水支撐2傾 斜,開口處擠水支撐上設有漏水孔9。開口處擠水支撐上還設置有V形掛鉤7。 擠水筒、擠水罩以及擠水支撐構成本實用新型的擠水部件。環繞在擠水條外部 并與擠水筒和擠水條一體相連的擠水支撐,提高了擠水條和擠水筒底部的強度, 配合擠水條的凸起,拖把在擠水罩內擰干時擠水條對拖把有足夠的擠壓力,擰 水后的拖把拖地更加清潔干爽。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擠水部件強度高、擰水效果好、使用壽命長。
權利要求1、一種擠水裝置,包括桶體,帶開口的擠水筒掛扣在桶體一側,擠水筒底部的內環邊緣固連有多個向下彎折的擠水條,擠水條下端固連底板,擠水條與底板之間形成一個上大下小的擠水罩,底板上開有漏水孔,其特征在于,在擠水筒內壁、底部以及開口處與擠水筒固連擠水條處設置有一體相連的向內傾斜的擠水支撐,且擠水筒內壁對應的擠水支撐向開口處擠水支撐傾斜,開口處擠水支撐設有漏水孔。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擠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擠水條為18根。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擠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擠水條向下彎折部分 上設有凸起。
4、 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擠水裝置,其特征在于開口處擠水支撐上設有掛鉤,該掛鉤為v形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拖把擠水裝置,包括桶體,帶開口的擠水筒掛扣在桶體一側,擠水筒底部的內環邊緣固連有多個向下彎折的擠水條,擠水條下端固連底板,擠水條與底板之間形成一個上大下小的擠水罩,底板上開有漏水孔,其特征在于,在擠水筒內壁、底部以及開口處與擠水筒固連擠水條處設置有一體相連的向內傾斜的擠水支撐,且擠水筒內壁對應的擠水支撐向開口處擠水支撐傾斜,開口處擠水支撐設有漏水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環繞在擠水條外部并與擠水筒和擠水條一體相連的擠水支撐,提高了擠水條和擠水筒底部的強度,延長了擠水裝置的使用壽命,確保拖把在擠水罩內擰干時擠水條對拖把有足夠的擠壓力,擰水后的拖把拖地更加清潔干爽。
文檔編號A47L13/10GK201328786SQ20082022361
公開日2009年10月21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2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2日
發明者李雪梅 申請人:李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