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提高皮膚耐受力的化妝品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護膚化妝品,特別涉及提高皮膚耐受力的化妝品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敏感肌膚癥狀是指人的皮膚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后產生刺痛、發癢、灼熱、干燥、緊繃等不舒服的感覺,出現紅疹、腫脹、破裂或者其他肉眼可見的皮膚癥狀。在我們對中國消費者所作的敏感調查中顯示敏感問題困擾著接近半數左右的中國人,其中70%消費者的敏感問題發生在季節交替的時候。國外的調查情況也是類似的。在配方研制方面,化妝品公司通常會選用更加溫和的原料,特別對原料中的雜質有明確的要求。在配方中同時會考慮加入類似a-紅沒藥醇、甘草酸二鉀等原料的提純、合成或者是植物提取液,主要從抑制NO、TNF-a、PGE2、白介素、白三烯和組胺等角度出發,這些添加的活性成份能夠抑制過敏的發生。但是,對于敏感皮膚的人來說,僅僅通過外源性補充一些抑制細胞因子是不夠的,而是需要調整皮膚樹突狀細胞的啟動臨限值,提高了皮膚對外界的抗刺激能力,改善皮膚對一些功能性原料的耐受力,保證皮膚獲得必要的皮膚護理;這在之前是難以想象的。樹突狀細胞是平衡不應狀態與警戒狀態的前哨型細胞。當皮膚受到攻擊時,它將發出警報。如果沒有這一反應,將無法啟動皮膚的明顯反應。過敏性皮膚的不舒適感覺有部分可能來自于樹突狀細胞的“反應程度”。當接收到警戒信號,或者耐受力的啟動臨限值較低時,皮膚的感覺反應將被立即啟動。而皮膚較低的啟動臨限值,將導致皮膚出現過度反應。因此,調整樹突狀細胞的反應程度,當受到攻擊時,細胞能做出最恰當的反應,就可以避免出現不舒適的感覺。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提高皮膚耐受力的化妝品及其制備方法。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s, DC)是目前為止發現的功能最強的專職抗原呈遞細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對誘導初次免疫應答具有獨特的功能。在對抗原的攝取、加工、處理及呈遞過程中,DC具有一般APC的共性,同時也表現出一些特有的生物學特性。DC的抗原提呈作用明顯強于巨噬細胞,它可循經典的組織相容性抗原(MHC) I類途徑提呈外源性抗原,并激活細胞毒性T細胞(Cytotoxie T lymphoeyte, CTL),在抗病毒和腫瘤免疫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DC的成熟狀態決定免疫應答的結局。DC的分化發育主要經歷四個階段造血干細胞、DC 前體細胞、未成熟 DC (immature DC, iDC)、成熟 DC (mature DC, mDC)。iDC 就像體內的“衛兵”,起著免疫監視的作用,它分布于幾乎所有組織和器官,具有強大的內吞作用,持續地從外周組織攝取抗原遷移至局部次級淋巴組織,但其抗原提呈功能低下。當外周組織出現炎癥及組織損傷時,成熟信號(細菌脫氧核糖核酸、雙鏈核糖核酸、LPS、促炎癥細胞因子和來源于T細胞的信號CD40L等)能誘導攝取抗原的iDC在遷移至淋巴組織的過程中逐漸成熟,使其到達局部淋巴結后成為具有強抗原提呈功能的mDC,其協同刺激分子和HLA II 類分子高表達,誘導免疫應答。在無感染和無組織損傷的正常生理狀態下,存在于外周組織的iDC不斷地攝取自身抗原及非感染環境中的蛋白質(如呼吸道和消化道中的蛋白質),進入引流淋巴結,被未致敏T細胞清除和誘導調節T細胞的形成,誘導外周耐受。這種機制使得機體的免疫系統能夠更好地識別和防御炎癥和組織損傷時的“危險信號”,而對自身抗原和無害的外源性抗原保持耐受。DC能夠誘導⑶4+和⑶8+調節性T細胞的形成,從而抑制抗原特異的T細胞的增殖及Thl型細胞因子的分泌,使在生理狀態下對自身抗原及無害的外源性抗原形成耐受, 在病理狀態下參與免疫痙答的調節。誘導免疫耐受或免疫調節的DC亞群。DC是一群異質性的細胞群體,不同的DC亞群可調節免疫應答趨勢,人的DC可分為單核細胞來源的DC (DCl,)亞群和漿細胞樣DC (DC2) 亞群,分別誘導ThO向Thl和Th2分化,其中Thl和Th2失衡是很多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或加重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發現的耐受性或調節性DC亞群主要功能是通過自身分泌IL 一 10抑制抗原特異性T細胞的增殖,誘導⑶4+、⑶25+調節性T細胞(Tr)和 ⑶8+抑制性T細胞分化,Misra等研究了人的⑶4+、⑶25+Tr對DC成熟和功能的影響,發現Tr能使DC分泌IL 一 10增多而共刺激分子表達降低,喪失APC的功能,從而抑制免疫應答。DC2可通過誘導Th2型反應而抑制Thl型應答的產生,Th2型反應產生的1L-10能影響DC的成熟,減少其MHC II分予、協同刺激分子和粘附分子的表達,并能誘導調節性T細胞的分化,從而產生免疫耐受。進一步研究發現,⑶40L激活的DC2還能誘導⑶8+T細胞分泌IL-10。通過影響DC的成熟而發揮抑制作用,這種抑制作用能被1L-10抗體阻斷,所以與 CD8+調節性T細胞的作用機制不同,后者抑制性CD83+T細胞在接受再次抗原刺激時表現出自身低增殖和低細胞毒作用,并能抑制未致敏的CD83+T細胞的反應性;而CD40L激活的DC 誘導CD8+T分化為具有較強的細胞毒作用的CTL,后者分泌大量IFN — r,具有抗病毒、抗腫瘤和免疫調節等功能。移植免疫研究中發現,移植DC2前體細胞可捕獲宿主的同種異體抗原。并被同種異體T細胞表達的⑶40L激活,誘導供體Th2型反應和分泌IL 一 10的⑶8+ 抑制性T細胞的形成,可導致供者T細胞耐受。所以。DC2在免疫耐受中發揮重要作用,可用于自身免疫病及移植相關免疫病的治療。DC可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參與免疫功能調節,如人DC分泌IL-Ia、1L_8、IL-I 3、 IFN-a、GM-CSF等,DC還可以分泌多種趨化因子,介導其他免疫細胞的趨化作用。某些前體DC如同一類特殊的感覺神經末梢,對局部各種化學信號十分敏感,且能敏銳地覺察組織損傷,在體內發揮免疫監視作用。因此,樹突狀細胞是平衡不應狀態與警戒狀態的前哨型細胞。當皮膚受到攻擊時, 它將發出警報。如果沒有這一反應,將無法啟動皮膚的明顯反應。過敏性皮膚的不舒適感覺有部分可能來自于樹突狀細胞的“反應程度”。當接收到警戒信號,或者耐受力的啟動臨限值較低時,皮膚的感覺反應將被立即啟動。而皮膚較低的啟動臨限值,將導致皮膚出現過度反應。因此,調整樹突狀細胞的反應程度,當受到攻擊時,細胞能做出最恰當的反應,就可以避免出現不舒適的感覺。在仿生皮膚上及樹突狀細胞上進行的研究證明夜香樹(CESTRUM LATIF0LIUM)提取物可以調整皮膚樹突狀細胞的啟動臨限值,不啟動肌膚免疫活動,以此提高自身耐受力。夜香樹,又名夜來香,爺科夜香樹屬植物(Ces-trum nocturnumLinn),原產熱帶美洲,現廣植于熱帶、亞熱帶地區,我國廣東、廣西、福建、云南均有栽培。文獻報道夜香樹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鎮定之功效,民間主要用來治療胃脘痛,也有人用來治療腫瘤。夜香樹(CESTRUM LATIF0LIUM)提取物促進提高肌膚耐受力,降低最低啟動臨限值的反應程度,復原自源性免疫系統,降低皮膚對刺激的敏感度,使皮膚感覺更舒適。馬齒莧為馬齒莧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生于田野路邊及庭園廢墟等向陽處。國內各地均有分布。該種為藥食兩用植物。全草供藥用,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種子明目。現代研究,馬齒莧還含有豐富的SL3脂肪酸及維生素A樣物質;維生素A 樣物質能維持上皮組織如皮膚、角膜及結合膜的正常機能,參與體內許多氧化過程。現實生活中,紫外線、化學物質、污染、冷、熱、風等外部刺激,生活壓力、內分泌混亂、疾病(例如糖尿病)等內部刺激都可能導致皮膚受到傷害。此時,皮膚表面皮脂膜、細胞間脂質、天然保濕成分流失,皮膚屏障功能被破壞,皮膚角質化紊亂,皮膚保護能力降低, 皮膚自我修復能力降低,此時,皮膚顯得干燥,容易發生炎癥。因此,本發明特別添加的神經酰胺3、神經酰胺6、神經酰胺I、植物鞘氨醇、膽固醇、月桂基乳酰乳酸鈉等脂溶性物質,這些成分與細胞間脂質結構類似,有助于修復角質層細胞間脂質。稻米氨基酸能起到天然保濕因子作用,補充水分,加強皮膚保濕,幫助加速細胞間水分和營養循環,強化皮膚屏障功能。稻米氨基酸同時具有減弱過強免疫力,增強不足免疫力的作用。補充基因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rhEGF)后,新生細胞快速生成,衰老細胞快速角質化脫落,細胞總數大大增加,已斷裂、變性的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得到修復,皮膚屏障也能加強。當皮膚受到外因作用(紫外線照射、刺激類化學成分、蚊蟲叮咬等),破壞飽和電子結構或激活皮膚中不飽和電子結構的活性,產生具有極強的氧化性的物質也就是自由基。自由基氧化破壞肥大細胞和嗜堿粒細胞的細胞膜,使之受損、變性,機體的免疫能力低下,為抗原、抗體變態免疫反應的發生創造了條件,導致細胞破裂,從而分泌出組織胺,組胺會使皮膚毛孔擴大,加速血液循環,易產生瘙癢、紅腫等過敏癥狀。本發明特添加具有抗氧化性能的馬齒莧提取液,這種提取液物質具有非常好的抗氧化性能,可以清除自由基,深入細胞從根本上抑制致敏因子“組胺”的釋放,調節免疫力,提高細胞對過敏源的耐受性。另外,紅藻門藻(RH0D0PHYTA)提取物能夠減少TNF- a含量,從而減少舒緩炎癥和紅腫。促進膜蛋白的形成,增強肌膚保護層。寡肽-I、去離子水、是深圳市金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是市售產品。1,2_戊二醇、神經酰胺3、神經酰胺6、神經酰胺I、植物鞘氨醇和膽固醇是德國德固賽公司生產的, 是市售產品。紅藻門藻提取物是科友集團生產的,是市售產品。稻米氨基酸是美國國際特品公司生產的,是市售產品。馬齒莧提取物由廣州百好博公司生產的,是市售產品。月桂基乳酰乳酸鈉和夜香樹提取物是德國巴斯夫公司生產的,是市售產品。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提高皮膚耐受力的化妝品及其制備方法。提高皮膚耐受力的化妝品,由以下的組分含量按重量百分比是寡肽-I0.002 0.01%;
去離子水71 85%
紅藻門藻提取物I 10% ;
I,2-戊二醇3 4. 5%
稻米氨基酸0. I 1%
馬齒莧提取物0. I 5%
神經酰胺30. 01 0.1% ;
神經酰胺60. 01 0.1% ;
神經酰胺I0. 01 0.1% ;
植物鞘氨醇0. 01 0. 2% ;
膽固醇0. I 1%
月桂基乳酰乳酸鈉0. 5 2%
夜香樹提取物I 5% o
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提高皮膚耐受力的化妝品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I)提前預處理以下原料
按上述重量百分比準確稱量各原料:神經酰胺3、神經酰胺6、神經酰胺I
氨醇、膽固醇和月桂基乳酰乳酸鈉,以及配方中總水量的25%去離子水;將去離子水作為水相,加熱至80°C ;將神經酰胺3、神經酰胺6、神經酰胺I、植物鞘氨醇、膽固醇和月桂基乳酰乳酸鈉作為油相加熱至80°C ;然后將水相和油相混合于乳化鍋中;混合均勻后,開始攪拌冷卻至40°C即可;(2)按上述的重量百分比準確稱量其余原料寡肽-1,剩余去離子水、紅藻門藻提取物、1,2_戊二醇、稻米氨基酸、馬齒莧提取物和夜香樹提取物;(3)逐一加入步驟(2)中的原料,攪拌均勻即可。用該制備方法所制作的化妝品,所含的各組分重量百分比和制備之前的是一樣的,各組分所占的比例保持不變。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具有以下優點I、制備方法簡單;2、皮膚屏障功能加強,皮膚更加滋潤;3、皮膚抗氧化能力、自身免疫力提高;4、沒有依賴性。本產品沒有難聞的中藥味,將所制得的產品在_5°C、-15°C、40°C條件下觀察。料體均勻,外觀無明顯變化,該化妝品穩定性好。使用一段時間后,有利于提高皮膚的耐受力, 長期使用,調整皮膚樹突狀細胞的啟動臨限值,提高了皮膚對外界的刺激能力。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產品和制備方法實施例I原料的總重量為100g,其中
寡妝_10. Olg ;
去離子水85g ;
紅藻門藻提取物IOg ;
I,2-戊二醇3g ;
稻米氨基酸0. Ig ;
馬齒莧提取物0. Ig ;
神經酰胺30. Olg ;
神經酰胺60. Olg ;
神經酰胺I0. Olg ;
植物鞘氨醇o. Olg ;
膽固醇o. Ig ;
月桂基乳酰乳酸鈉o. 5g ;
夜香樹提取物I. 15g。
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I)提前預處理以下原料
按上述重量百分比準確稱量各原料:神經酰胺3、神經酰胺6、神經酰胺I
氨醇、膽固醇和月桂基乳酰乳酸鈉,以及配方中總水量的25%去離子水;將去離子水作為水相,加熱至80°C ;將神經酰胺3、神經酰胺6、神經酰胺I、植物鞘氨醇、膽固醇和月桂基乳酰乳酸鈉作為油相加熱至80°C ;然后將水相和油相混合于乳化鍋中;混合均勻后,開始攪拌冷卻至40°C即可;(2)按上述的重量百分比準確稱量其余原料,寡肽-1,剩余去離子水、紅藻門藻提取物、1,2_戊二醇、稻米氨基酸、馬齒莧提取物和夜香樹提取物;(3)逐一加入步驟⑵中的原料,攪拌均勻即可。實施例2原料的總重量為100g,其中寡肽-I0. 002g ;去離子水79. 998g ;紅藻門藻提取物Ig ;I,2-戊二醇4.5g;稻米氨基酸Ig ;馬齒莧提取物5g ;神經酰胺30. Ig ;神經酰胺60. Ig ;神經酰胺I0. Ig ;植物鞘氨醇0.2g;膽固醇Ig ;月桂基乳酰乳酸鈉2g;0094]夜香樹提取物5g。0095]制備方法同實施例I。0096]實施例30097]原料的總重量為100g,其中0098]寡妝_10. Olg0099]去離子水71g ;0100]紅藻門藻提取物IOg ;0101]I,2-戊二醇4. 49g ;0102]稻米氨基酸Ig ;0103]馬齒莧提取物5g ;0104]神經酰胺30. Ig ;0105]神經酰胺60. Ig ;0106]神經酰胺I0. Ig ;0107]植物鞘氨醇o. 2g ;0108]膽固醇Ig ;0109]月桂基乳酰乳酸鈉2g;0110]夜香樹提取物5g。0111]制備方法同實施例I。0112]實施例40113]原料的總重量為100g,其中0114]寡妝_10. 006g ;0115]去離子水75g ;0116]紅藻門藻提取物IOg ;0117]I,2-戊二醇4. 494g ;0118]稻米氨基酸Ig ;0119]馬齒莧提取物5g ;0120]神經酰胺30. Ig ;0121]神經酰胺60. Ig ;0122]神經酰胺I0. Ig ;0123]植物鞘氨醇o. 2g ;0124]膽固醇Ig ;0125]月桂基乳酰乳酸鈉2g;0126]夜香樹提取物Ig00127]制備方法同實施例I。0128]實施例50129]原料的總重量為100g,其中0130]寡妝_10. Olg ;0131]去離子水82. 525g0132]紅藻門藻提取物5. 5g ;
I,2-戊二醇3. 75g ;
稻米氨基酸0. 55g ;
馬齒莧提取物2. 55g ;
神經酰胺30. 055g ;
神經酰胺60. 055g ;
神經酰胺I0. 055g ;
植物鞘氨醇0. 105g ;
膽固醇0. 55g ;
月桂基乳酰乳酸鈉1.25g;
夜香樹提取物3. 045go
制備方法同實施例I。
實施例6
原料的總重量為100g,其中
寡妝_10. Olg ;
去離子水78. 45g ;
紅藻門藻提取物7. 07g ;
I,2-戊二醇4g ;
稻米氨基酸0. 7g ;
馬齒莧提取物3g ;
神經酰胺30. 06g ;
神經酰胺60. 07g ;
神經酰胺I0. 09g ;
植物鞘氨醇0. 15g ;
膽固醇0. 4g ;
月桂基乳酰乳酸鈉I. 5g ;
夜香樹提取物4. 5g。
制備方法同實施例I。
通過試驗例來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所述提高皮膚耐受力的化妝品穩定性和生物功效。
試驗例I穩定性試驗
將本發明實施例I中的化妝品取適量放入幾個透明玻璃瓶中,密封后分別置于40。。、-_15°C的溫度下24小時。結果該產品恢復室溫后,料體均勻,外觀無明顯變化。
試驗例2生物功效實驗
I、試驗材料按照實施例2的配方和制備方法制備一種提高皮膚耐受力的化妝品。
2、試驗人群美容院顧客,測試者必須是過敏性皮膚,有皮膚瘙癢、紅腫或脫皮現
象,而且涂抹10%乳酸后,測試者的皮膚必須有反應。測試者必須同時滿足上述兩個條件, 才可以做為該試驗的對象。測試者總共200人,女性,年齡16-40歲,平均年齡為24. 5歲。
3、試驗方法每日早晚潔膚后各用一次按照實施例的配方和制備方法制備的產品,使用7天。
改善皮膚瘙癢改善皮膚紅腫改善皮膚脫皮使用15分鐘199 A 99. 5%10 人 5%5 人 2. 5%使用1-3天200 人 100%198 人 99%150 人 75%使用7天200 人 100%200 人 100%200 人 100%幾乎所有的使用者在涂用15分鐘后,皮膚的瘙癢感明顯改善,甚至不再瘙癢,改善率為99. 5。皮膚紅腫的情況在使用1-3天后均能改善,改善率為99%。脫皮情況在使用一周后都能得到良好改善,改善率為100%。使用本發明所述的化妝品3周后,再使用之前那些會對皮膚造成不適感或者紅、腫、瘙癢等的化妝品,例如含有果酸類、美白類或防曬類等化妝品,會極大的降低皮膚過敏的機率,從而提高了皮膚的耐受力,調整皮膚樹突狀細胞的啟動臨限值。本發明針對可能導致皮膚敏感的方面,能夠調整樹突狀細胞的反應程度。當受到攻擊時,細胞將做出最恰當的反應,避免出現不舒適的不恰當感覺。有利于加強皮膚屏障, 提高皮膚的耐受力,長期使用,調整皮膚樹突狀細胞的啟動臨限值,提高了皮膚對外界的抗刺激能力。
權利要求
1.提高皮膚耐受力的化妝品,其中,由以下的組分含量按重量百分比是寡妝_1O. 002 O. 01% ;去離子水71 85% ;紅藻門藻提取物I 10% ;I,2-戊二醇3 4. 5% ;稻米氨基酸O. I 1% ;馬齒莧提取物O. I 5% ;神經酰胺3O. 01 O. 1% ;神經酰胺6O. 01 O. 1% ;神經酰胺IO. 01 O. 1% ;植物鞘氨醇O. 01 O. 2% ;膽固醇O. I 1% ;月桂基乳酰乳酸鈉O. 5 2% ;夜香樹提取物I 5% ο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提高皮膚耐受力的化妝品的制備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驟 (I)提前預處理以下原料按權利要求I的重量百分比準確稱量各原料神經酰胺3、神經酰胺6、神經酰胺I、植物鞘氨醇、膽固醇、月桂基乳酰乳酸鈉,配方中總水量的25%去離子水;將去離子水作為水相,加熱至80°C ;將神經酰胺3、神經酰胺6、神經酰胺I、植物鞘氨醇、膽固醇、月桂基乳酰乳酸鈉作為油相加熱至80 0C ;然后將水相和油相混合于乳化鍋中;混合均勻后,開始攪拌冷卻至40°C即可;(2)按權利要求I的重量百分比準確稱量其余原料寡肽-1,剩余去離子水、紅藻門藻提取物、I,2-戊二醇、稻米氨基酸、馬齒莧提取物、夜香樹提取物;(3)逐一加入步驟(2)中的原料,攪拌均勻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皮膚耐受力的化妝品及其制備方法。由以下的組分含量按重量百分比是寡肽-10.002-0.01%,紅藻門藻提取物1-10%、1,2-戊二醇3-4.5%、稻米氨基酸0.1-1%、馬齒莧提取物0.1-5%、神經酰胺30.01-0.1%、神經酰胺60.01-0.1%、神經酰胺10.01-0.1%、植物鞘氨醇0.01-0.2%、膽固醇0.1-1%、月桂基乳酰乳酸鈉0.5-2%、夜香樹提取物1-5%,余量由去離子水補足。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制劑的制備方法。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制備方法簡單,沒有難聞的中藥味,穩定性好,使用一段時間后,有利于提高皮膚的耐受力,長期使用,調整皮膚樹突狀細胞的啟動臨限值,提高了皮膚對外界的抗刺激能力。
文檔編號A61Q19/08GK102579297SQ20121006961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6日
發明者孫百力, 張斌, 張澤奇, 李建超, 楊平順, 韓敏, 顧葵 申請人:深圳市金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